校園網絡道德教育中的幾對重要關系
論文摘要:網絡時代給人們的社會生活、活動方式和行為規范帶來巨大影響,這種大環境下,校園網絡道德教育工作面臨不少挑戰,傳統的道德教育方式已經難以完全適應形勢的變化。探尋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特征的校園網絡道德教育,處理好網絡道德教育與傳統道德教育的關系、網上與網下的關系、預防與治理的關系、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主要工作。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關系
網絡道德建設是當代大學生德育建設的重要內容。現代校園網絡以現代信息為媒介,以網絡技術為載體,以大學生為主體,連接著整個社會,構成思想、知識和信息的“寬帶”領域。這個領域中,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建設,要處理好一些重要關系。
一、網絡道德教育與傳統道德教育的關系
網絡道德教育和傳統道德教育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一方面,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繼承性、穩定性、連續性較強。在道德價值的最終目標上,追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境界,希望“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在道德價值的應用上,重視道德觀念與政治思想的融合,將“慎獨”、“克己”等作為行為準則;在道德價值的導向上,維護血緣關系和宗法制度,強調個體服從整體,在很多方面都打上“敬天法祖重社稷”的烙。辉诘赖聝r值的尺度上,具有中庸居間的性質,強調“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在道德價值的取向上,具有“重義輕利”、“貴義賤利”的傾向,所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即指此意。另一方面,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是開放式教育,它以計算機數據庫為中心,進行各種類型的信息服務,呈現出個性化特征,虛擬的空間里充滿多樣化。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是互動性教育,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活動推動了師生的多向交流,雙方的主動性都得到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是充滿自由的教育,互聯網為人們自由地上網、開展各種活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與自由度,消除了“社會藩籬”,顯示出“網絡面前人人平等”,社會道德也敞開胸懷,面向世界。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又是充滿時效性的活動,需要及時收集、整理和解答大學生網民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以及大學生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將其作為教育內容的素材,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以解決大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這種情況下,網絡道德又體現出真實性。
現實和虛擬差距很大,但是二者不無關系。有人曾經這樣描述:“傳統總是對那種不可能的可能報以嘲笑,以為是癡人說夢。虛擬正是變癡人說夢為正常的方式,把癡人說夢中的虛幻夢境變為真實!
基于這種情況,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既不能脫離我國傳統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模式,又不能無視現代網絡行為和信息技術的影響。然而,從道德發展的歷史繼承性看,校園網絡道德教育不能簡單地承襲傳統的道德內容和形式,把現實社會道德建設簡單移植到互聯網上顯然是行不通的,網絡道德建設應當有新的價值觀念、新的道德標準和新的建設模式,大學生在虛擬的網絡生活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雖與現實道德存在著不同的規律,但兩種道德表現必然相互影響、相互映照。因此,網絡道德建設仍然離不開傳統的道德教育,它要在傳統道德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進行校園網絡道德教育,要注入新的內容,必須用馬克思主義占領高校網絡陣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網絡思潮,構建和諧的網絡文化,構筑和諧網絡行為,構造現代網絡文明。
二、網上與網下的關系
網絡空間里,交往方式由單向度向交互性轉變,向非中心化轉變,人們在網上漫游世界,“進入”各個領域,完全擺脫了網下的現實束縛。不少人認為,數字的透明性、網絡的公共性、信息的流動性,造成了網絡文化的“不設防”狀態,這是現代技術背景下網絡管理中的大問題。與此相伴的是網絡語言規范缺失、網絡信息污染嚴重、網絡文化生態惡化等,它一方面不斷消解傳統文化權威,另一方面又伺機追求主流文化的地位,形成了文化發展的強烈張力和價值標準的矛盾。網絡空間里,“文化病毒”的快速傳播帶來的文化擴張、文化入侵和文化安全問題日益嚴峻。一些網民頭腦里充滿了“以自我為中心”、“以方便為準則”、“以快捷為目標”等不良網絡意識,全然不顧別人的感覺;一些網民在網上散布黃色流毒、傳播黑色信息、制造暴力文化,全然不顧社會后果;一些網民秉持“我的地盤我做主”、“虛擬空間我最大”等心理模式,一意孤行,全然不顧應有的道德規范;一些網民出于形形色色的動機,打起網絡文化和言論自由的旗幟,實際上對人權的危害極大。一段時間以來,整個互聯網似乎是一個毫無規范的空間,丑聞、口水、通緝、人肉搜索等充斥其中,“陳易賣身”引發的信任危機,“惡搞行動”暴露的攻擊本性,“長沙刁民”反映的群體嫉妒,“流氓外教”折射的自卑心理,“人肉搜索”帶來的權利論爭等,都表現出網絡文化的窺視和擴大化、聯想和類型化、意淫和泛性化、沖動和幼稚化、善變和妖魔化的特點,也凸顯出網絡空間里個人思想的多樣性和個人行為的無序性。
這樣一來,“網上”與“網下”兩個空間里的道德行為很容易出現錯位。“網上”的行為很容易在“網下”尋找實踐環境,“網下”的理念很容易被“網上”的行為顛覆。有時候,在“網下”做了很長的思想工作,所起到的效果卻被片刻的“網上”行為消解了,F實的“網下”道德教育,同虛擬的“網上”自由活動所形成的反差既不對應。但是,網絡雖然虛擬,社會不能虛擬;網絡可以無中心,人和文化不能無目的、無方向;網絡文化可以自由傳播,人的心靈不能四處漂泊;網絡文化可以居無定所,人類精神家園卻必須堅守。對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既要實現“網上”的工作“網上”做,也不能忽視“網上”工作“網下”做的必要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過網絡、尤其是校園網對網上的道德和不道德的行為做出評判,提供一個評價標準,來促進和強化大學生良好的道德認識。把道德情感通過網絡本身的魅力加以渲染,快速傳播,把大學生對互聯網的追逐之情與遵守互聯網道德規范對接。另一方面,把做好“網”下的道德教育工作作為解決“網”上道德問題的基礎。要利用相關課程開展網絡倫理教育,在計算機、互聯網尤其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的教育和普及過程中,把網絡道德的內容納入教育和考試范圍,以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要加強網絡道德訓練,規范網絡道德行為,增強網絡道德觀念。
處理網上與網下的關系,要建立健全嚴格的校園網絡管理規章制度,把好校園網站內容的質量關,防止涉密的或者其他不適當的信息上網;采取嚴厲措施,依法封堵那些危害國家信息安全、色情暴力等內容,以積極的、健康的文化來引導網絡文化的發展。構筑法律之網、防“滲”之網、安全之網,推動網絡安全工作“社會化”;完善信息機構,推動網絡安全工作“現代化”,加強信息溝通;完善管理措施,構筑文化安全的“防火墻”,堅決打擊網絡色情等不健康行為;引導網絡行為,矯正大學生網民的不良“興奮點”,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知識、提高自身能力上來;強化網絡道德建設,保護大學生網民的平等話語權,以理服人而不是壓制思想。國家和政府要依法管網,要管的有理有據,要管的理直氣壯,要避免隨意性,克服“權大于法”的現象,還要避免想管就管、不想管就不管、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想管什么就管什么的做法,形成網絡宣傳、網絡管理、網絡監督、網絡執法齊抓共管、綜合推進的局面。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切實負起責任,強化群眾監督、社會監督,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文明管網,在校園網絡中形成抵制網上低俗之風的良好氛圍。通過加強內控建設,完善網絡運行的風險評估、預案管理、預案演練、網絡預警等。加強高校網管人才培養,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促進網絡信息規范、批評規范、爭論規范、表達規范。
三、預防與治理的關系
在我國,校園網絡道德的主流應該是社會主義的,思想導向應該朝著社會主義方向,發展軌道應該在社會主義范圍內,價值取向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準則。建立校園網絡道德教育培訓機制,要加強對相關管理人員以及廣大網民的培訓和教育,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要用先進文化引導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凝聚人氣,把馬克思主義灌輸到大學生的精神信仰之中,灌輸到文化宣傳之中,灌輸到大學生的心理中。既提倡網絡文明,又不泯滅大學生的個性;既提倡先進的倫理道德,又不扼殺大學生的思想自由;既為網絡注入清新之氣,又讓大學生放飛心情,“我的地盤我作主”。在這個前提下,校園網絡道德教育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灌輸教育與互動教育結合,這是網絡時代道德教育創新的重要內容,F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多地感到“強勢宣傳,單向灌輸”效果的局限性,這種居高臨下的方式,讓人們難以體會到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覺。多數大學生對這種教育方式有一種逆反心理,可能會出現過激行為。多維互動的網絡時代,不少大學生對千篇一律的灌輸式教育感到“審美疲勞”。這需要采取靈活的方式,在互動中增進理解和信任,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傳播真、善、美,在傳播真、善、美的過程中促進網絡健康發展。二是扶正與壓邪結合,網絡輿論引導與倫理道德并用。對于網絡問題,不能視而不見,作壁上觀;不能引導無序,剪不斷、理還亂;不能雷聲大、雨點小,束手無策;不能一味追逐“草根”,以“民粹主義”態度推波助瀾。要態度堅決、旗幟鮮明、引導有力,用良好的道德標桿規范大學生網絡言論,用優秀的道德風尚引導網絡風氣,用有力的措施壓制網絡邪氣,用規范的網絡語言凈化校園網絡環境,形成暢所欲言、理性交流的良好氛圍。三是網絡自律和社會監督的結合。一方面網絡建設是校園社會的事情,所有網民都應守土有責,在全社會形成合力,眾志成城,共同培育校園網絡生態。另一方面,強化網站經營的社會責任,健全社會監督網絡,凈化校園網絡環境、規范校園網絡運行規則,以對話求理解,以共識求團結,以包容求和諧。
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要處理好大學生網民之間的關系和矛盾。一是建立校園網絡運行的組織協調機制,為處理網絡突發事件提供組織保障,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網絡,明確職責,層層落實,加強網民與政府的對話,增進大學生網民與黨和政府之間、與網絡管理員之間的相互理解,以增進社會信任,化解大學生網民的不滿情緒。
二是建立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與網民的溝通渠道,對于大學生網民提出的問題,該回答的要及時回答,該澄清的要及時澄清,該解決的要及時解決,該反饋的要及時反饋。網絡上的問題,往往面大量廣,是各種情緒、意見的積累,要防止突發事件的變異,當報即報,當斷即斷,盡量避免激起大學生網民抗爭的情緒和盲目的激情,更不能把非對抗性矛盾激化為對抗性矛盾。對于可能出現的網絡文化滲透,屬于國家的行為的,要靠國家來統籌;屬于文化內容的,要靠文化的力量來對付;屬于思想滲透的,要靠加強意識形態工作來抵御。
三是倡導健康和諧的網絡文化理念。古語說:“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多樣性是人類文化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形式,應該提倡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化形式,以和而不同的態度對待網絡爭論,用公平正義原則開展網絡批評,以利國利民的責任意識對待大學生網民的言行,組織實施綠色校園網絡工程,提倡校園網絡環保意識,大力倡導綠色網絡文化建設,發揮網絡信息傳播功能、網絡文化的民意匯集功能、娛樂功能。
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要強化高校教師的責任感,并把這項工作和教師的績效考察掛鉤,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對校園網絡安全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因工作不力而造成負面影響的要追究責任。要建立校園網絡不安定因素的排查上報機制,對那些“能量積累型”文化問題及道德問題,要防止因能量積累而“一觸即發”。要經常性地檢查校園網絡中的不安定因素,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杜絕瞞報、漏報、遲報和錯報。對那些帶傾向性、苗頭性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反映,妥善處理。要建立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傊,做好網絡道德問題的安全排查總結機制,聲音要“落地”,工作要“切入”,效果要“實在”。要立足于“防”字,抓住“早”字,克服“怕”字,注意“活”字,牢記“法”字。
四、主體與客體的關系
互聯網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心,也沒有完全由誰能控制和掌握的環境,在互聯網上,誰都可以發言,誰都沒有絕對的發言權,每個人既是劇作者又是劇中人,既是演員又是導演。這樣的環境中,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也不是絕對的。在大學里,校園網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體、客體及其相互關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最根本的特點是具有主體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根本特點是既有客體性,又有主動性。
網絡主體與客體的關系與現實生活中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不同的,交往主體隔著“面紗”,以某種虛擬的形象和身份溝通、交流著,交往活動也不再像一般社會行動那樣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實體和時空位置。網際關系的虛擬性并不等同于虛假性,盡管可能由于一些人的惡意操作而使之變為虛假,但是,最基本的行為理念應是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給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一定程度上說,網絡交往突破了人們現實社會行為所具有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互動特征,模糊了“客體”這個字眼,消滅了權威式中心化的主體意志,造成主體的泛化、分散化和非中心化,代之而起的是平等自由的主體間交往。網絡傳播的出現突破了以前大眾傳播的由點到面的單向的線性傳播方式,實現了信息傳播的雙向互動。受傳者不再是完全被動的“靶子”,傳播者也難以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大學生們可以在網絡里討論幾乎所有的話題,甚至把道德空間擠壓到更小的范圍內,F實世界中,人們的社會關系:親戚、朋友、同事、鄰里、師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熟人”社會,其交往活動依附于特定時空,并受著較為穩定的社會價值觀念文化的支撐和規約。網絡世界跨越了時空的地理界限,但卻無法聚合歷史文化的差異。人與網絡為伍,終日沉溺于電腦屏幕無法自拔,疏遠了親朋,淡薄了親情,忘記了親人。有些時候,因為受到一些挫折和打擊,便刻意逃避現實,“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這在大學生中極為常見。
網絡世界的人際關系大大突破了現實生活中人的社會階層、地位、職業、性別等差異,增強了主體的道德選擇、自我評價的行為能力,使道德個體的個性化和主體性得到提升和確證,從而拓展、延伸和強化人性中的品德結構和倫理氣質,促進了人的完善和發展。但是它也帶來了人與人之間道德情感日益淡漠、非理性行為激增、道德人格異化加劇等負面價值,如“網絡幽閉癥”、“網絡飄移癥”,網絡欺騙、犯罪行為等。一些大學生迷于網戀,跌人虛擬的愛情之網難以自拔;一些大學生迷戀色情的網站,誤讀網上狂歡,身心健康受到毒害。網絡人際關系的虛擬性、不確定性、多維性,使得主體的道德認知、道德意識失卻了穩定的地基。
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價值觀念的充斥使得主體的價值選擇趨向盲點,這些都使得網絡中的人際關系以及形成的人群,缺乏基于道德、價值共識所具有的在情感、責任、信念和理想等心理機制上的內在張力。這種現象的最嚴重后果是導致一些大學生道德心理異化,他們在人機游戲中尋找寄托,在虛擬聊天中尋找浪漫,在網絡色情中尋找刺激,形成網絡迷戀。然而,“網絡是工具,如果這個工具成了一種生命狀態,支配和主宰人類,那將是嚴重的失敗。”
基于這樣的事實,大學生網絡道德的培育中,在道德形成的主體與客體關系上,應充分發揮大學生的內在動力,喚起和激發其內在的道德需要,培育自我教育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中尊重學生的道德主體地位,使大學生獲得自尊、自信的情感體驗,學會對自我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以此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傳統文化中因勢利導的道德教育理念,仍然符合培養網絡時代道德主體性的要求。關鍵在于引導,激發大學生的內在道德需求,引導大學生在紛繁復雜的校園網絡文化浪潮中增強道德認知,提升擇善而從的能力。
此外,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要建立校園網絡行為的監督、管理機制,處理好虛擬和現實的關系。網絡具有兩面性,其積極面“應該從人類生存的最高目的,即理想方面獲得認可”,其消極面不應當成為現實悖論的借口。網絡空間必須是一個道德空間,是一個法制空間。沒有法律的強制力,僅靠良心和社會輿論,希望“垂衣裳而天下治”,是不可能達到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的。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法規教育,要將校園網絡道德建設與網絡立法執法相結合,將重要的網絡道德規范確立為法律法規,建立校園網絡道德行為的法律懲戒機制。
【校園網絡道德教育中的幾對重要關系】相關文章:
論道德教育的重要性03-04
淺論道德建設與.道德教育的關系12-07
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01-18
對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1-18
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探討01-18
信息時代的網絡道德教育03-29
開展學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以網絡道德教育促進和諧文化03-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