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模擬法庭”實踐教學模型的思考
摘 要:“重實體輕程序”歷來是我國司法實踐的詬病,程序正義的理念遠未深入人心。大學生法治教育中也存在這一現象,這與教材體系課時安排、程序法自身特性以及大多數教師實務缺乏有關。本文擬探討通過建立“模擬法庭”實踐教學模型,彌補這一缺陷的做法。關鍵詞:模擬法庭 實踐教學 模型
現行高!皟烧n”系列之一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由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幾個版塊組成。其中第五、六、七、八章均涉及法律內容(第八章專講程序法)。教學計劃一般安排32-34個課時,第八章《訴訟法律》一般計劃安排2個課時。但實際授課過程中,到第八章時,已臨近期末,往往忙于復習考試,計劃課時無法保證,有的匆匆幾筆帶過,有的播放幾個法制視頻了事,甚至根本不講,成了該門課程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節。
筆者在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擬改變照本宣科簡單介紹訴訟流程的做法,建立模擬法庭的教學模型,在仿真模式下讓學生親歷親為(限于課時,僅以民事程序為例)。
一、學情分析
從實務上看,學生從未參加過訴訟活動,沒有任何經驗可言,但青年學生喜歡挑戰,參加實踐的積極性很高。從知識儲備看:現行高中和大學階段教材的改版,導致學生的法律知識少得可憐。筆者所在地區的高中完全刪除了法律內容,而由于課時及其它一些原因,《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前半部內容(即理想信念道德教育)在教學中事實上會占據大部分學時,法律部分的內容淪為雞肋。
二、內容分析
模擬法庭實踐,不僅需要一定的實體法知識作為基礎,還有一個與實務相區別的重要特點:證據選定。試想:一個人身損害賠償模擬法庭中,原告可以找多個同學作證人,證明被告對其進行毆打,甚至可以提供模擬的派出所報案記錄來證明這一事實,似已鐵證如山;而被告可以做個模擬的醫院證明,證明原告形成損害時他正在醫院打吊針,或者制作一段視頻,證明原告形成傷害時他正在對公眾發表競選演說,沒時間毆打原告(模擬法庭本身就是設想的,不可能進行真偽鑒定)。青年學生的創造力是無窮的,任由其想象,法庭調查都無法完成。所以,指導教師必須對學生想象的、挖掘的、制作的多個證據進行篩選、控制、固定,不允許隨意取得、提交證據,只能在固定的證據范圍內分析整理。另外,證據交換、審判組織也不可能與實務完全相同。
根據上述特點,試建立模型如圖:
初看模型,似違反了現代教學理念,仍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實則不然:教師進行的工作主要是設計、指導和控制等必要環節,實踐操作都是學生完成的。教學分成四個環節,兩個課時完成。其中第一、二環節課前完成,第三、四環節課堂完成,第三環節是主體。大量的工作在課前完成,課堂只是收獲和體驗,既不會占用課時,又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第一環節:案情設計。如前所述:一場由沒有任何實踐經驗且非法學專業的學生參加的模擬法庭是否能夠成功,案情設計至關重要。實踐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感受訴訟程序而非學習專業技能,案情和法律關系過于復雜、專業,對學生沒用,反而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在辯論過程中還會張冠李戴,亂攪法律關系;過于簡單,則往往需要的證據少,學生體會不到搜集分析證據的過程,且往往沒有多少辯論的余地。 可安排學生自主從多種渠道(教材、媒體、網絡等)收集合適的案例,結合證據分析作為題材的可行性。必要時,教師可自行策劃案情。筆者曾從親身辦理的案件庫中精心挑選,適當簡化,設計案情如下:甲公司生產編織袋,乙公司系水泥廠,二公司曾有合作關系。2009年1月,外地人丙承包經營乙公司并帶來了自己的管理人員。4月,丙因虧損,帶著自己的全部管理人員離開。甲聞訊后找到乙,稱在丙承包期間為其提供了價值八萬余元的編織袋未付款,要求乙償還。乙稱系承包期間,以不知情況為由拒絕。甲訴至法院。
第二環節:程序設計(組建團隊、證據整理、庭前準備)。如果說第一環節教師是編劇的話,這一環節教師就是導演。本環節是模型的核心,也是教師工作的重心。在課前公布案情后,要挑選合適的人選,組建三個團隊:原告組(包括原告、代理人、證人等)、被告組(包括被告、代理人、證人等)、審判組(為吸引同學參與和合作,宜采用合議制,設審判長一名、審判員兩名、書記員一名,甚至可設法警一名協助教師維持秩序——事實證明:庭審中許多旁聽的同學會通過各種形式給庭上的同學出主意,干擾庭審秩序)。
對組建的原、被告方,要分別指定一名核心負責,由其安排角色擔當及任務分工,分別引導兩組同學思考、收集、整理所需要的證據(甚至啟發學生利用回避、管轄權異議等制度激起學生興趣)。如前所述,對雙方向指導教師提交的證據,要分別和學生一起討論,進行篩選、固定,平衡雙方證據的證明力,將實務中原、被告的真實證據提供給學生參考,并要求學生查找法條支持、論證法理依據。分別完成這一工作后,雙方同學都會覺得自己證據充分,法條支持,志在必得。接著安排學生交換證據(完全按實務做,學生事前不對對方證據進行思考準備,很難完成質證),指導學生對證據“三性”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圍繞證據,參考教材及網絡資源書寫訴狀、答辯狀、代理詞,編制證據說明、質證意見書等,形成書面材料,完成立案數據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完成了這一過程,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初步體會到了證據的作用。
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工作是對審判組的指導。模擬法庭能否成功就看審判組如何組織模擬庭審。指導教師要引導審判組成員分工,結合教材、網絡查找庭審進程,確定審理方案和思路,明確審理方向,歸納辯論焦點,擬定審判提綱。
這一環節由于學情分析和內容分析的特點,教師作用突出,必須對進程進行充分干預,但應盡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放手發揮學生在組織證據、查找法律規定、論證對己方有利觀點中的主動性,在不破壞平衡的前提下,做好基礎工作。
第三環節:實戰,干預。如果第一環節和第二環節做得扎實充分,這一環節教師除了必要的引導干預外,完全可以放松欣賞學生唇槍舌劍,做一個悠閑的觀眾。學生在實戰中會很不熟練,有些同學會緊張、卡殼、不知所措,有些同學會把本該在辯論階段陳述的內容在調查階段就和盤托出。教師一般不要輕易打斷秩序,失誤留到第四個環節討論。在學生逐漸進入角色以后,往往又會非常興奮,你來我往的進攻防御雖談不上專業,卻常?扇牲c,甚至不乏精彩之處。但這時候又最容易出現場面失控,學生辯論過程中,由于年輕氣盛和缺少經驗,又沒有專業背景,往往單純以為只要把對方說得啞口無言就算打贏了官司,因此經常會出現偏離焦點、不當言詞(甚至人身攻擊)的現象。這時候審判組控制庭審節奏非常重要,筆者在組織實踐中曾出現了審判長對雙方偏離焦點、出現火藥味的爭論產生濃厚興趣,坐山觀虎斗而不履行干預、引導職責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而審判組無力駕馭的時候,指導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
第四環節:總結(互動、點精、感悟)。這一環節可以先讓旁聽的學生點評,首先評價雙方是否抓住了案件要害、是否充分利用了證據、論證是否有理有據,然后由參與模擬庭審的同學說出自己的感受,總結自己的成功與不足。
接下來,教師要拋開案件本身,引導學生思考證據在案件中的作用,思考程序法的獨立價值,思考程序正義的法律理念,思考如何尊重對手,這才是本次實踐的最終目的。
最后可以讓審判組作出模擬判決并闡明理由;還可以將此案法院實際判決結果與之進行比較,并進行釋法,引導學生理解判決規則和判決中的司法智慧;時間允許,還可以安排討論實戰中的法庭審理與學生通過電視、小說等媒體所描繪的法庭審理有何區別,澄清學生的一些錯誤認識,學會使用法律思維思考法律問題。
三、結束語
模擬法庭實踐教學模式在法學院校(專業)的學生中開展得非常普遍。在非法學專業學生中,限于專業背景和課時限制,開展有一定的難度,但教學效果卻明顯好于課堂教學,學生也在實踐中真正學到了知識。筆者試圖建立一個初步的模型,形成一套相對固定的模式和操作要點,既解決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問題,又彌補高職院校法學教育的不足。
【建立“模擬法庭”實踐教學模型的思考】相關文章:
完善的教學評價監控體系建立思考11-20
淺談實踐教學環節的幾點思考12-11
淺析當前素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12-11
醫學實踐教學的改革和思考12-10
ERP沙盤模擬實踐教學探析論文02-21
學校開展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03-29
胃去門靜脈循環斷流術犬模型的建立03-29
關于院校教學質量監控反饋機制的建立與實踐11-21
多媒體網絡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11-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