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高職院校教育回歸生活
作者:單張騰 吳桂淑 王云倩摘要: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實際情況入手,結合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提出了高職院校教育回歸生活的必要性,以及教育回歸生活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生活化 生活指導課程
教育與生活的關系,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一書中概括為三句話:“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教學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是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提出的教育理論,但對于我國現時代的教育依然具有巨大的指導意義。
首先,我國現階段的教育仍舊嚴重脫離實際,在應試教育制度下片面追求升學率,影響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其次,脫離生活的教育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了學生更好的生活,教育要回歸生活,解決學生最為關心的問題;再次,至今為止,我國教育的教學方法仍然是以教為主,雖然改變這種教學方法的呼聲一波接著一波,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等問題,教學方法的改變至今未完全付諸實施;最后,終身教育體系還不完善。這種種問題存在于我國教育的各個階段,當然也存在于高職院校之中,高職院校的學生代表一類特殊人群,跟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性主要表現在:首先,高職院校學生主要是高考低分者,較之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在心理上,他們遭受了一定程度的高考結果分等級的打擊,自信心也受到一定的打擊;其次,培養目標的差異,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高技能人才;再次,他們承受的世人的眼光是不同的;最后,國家的重視程度也是不同的,國家更重視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
在我國當前的教育制度下,職業教育體育體系尚不完備,針對高職生的特點提倡教育回歸生活存在其必要性!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到2020 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綱要里強調了高素質勞動者,高素質的勞動者除了要求高職院校學生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外,更加強調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等方面,但是僅僅靠專業課和脫離實際的普通文化課來培養學生的這些素質存在很大的困難,同時高職院校學生的接受能力是受一定基礎程度限制的,基于這些,高職院校課程回歸生活化是必要的。
為了使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能滿足社會的需求,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專業課程和普通文化課程的興趣,為了實現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在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中可以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指導思想的生活化
生活化是一種理念,并不是簡單的三個字,所以應該將這種理念滲透到高職院校的指導思想中,指導高職院校課程體系的構建,指導高職院校老師的選拔,指導高職院校政策的頒布等等,真正的讓生活中有高職教育的影子,高職教育中又流淌著生活這個富有激情的像血液一樣的物質。 二、構建專門的生活指導課程
陶行知的生活理論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應該擴大生活的范疇,不僅僅將生活融入到教學中,針對高職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開設一門專門的生活指導課程是具有可行性的。生活指導課程可以借鑒模塊教學理論,劃分為六個模塊,分別為:適應模塊——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學生最初的適應問題,打消他們因想家、人際交往障礙等造成的消極情緒,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正在發生的一切;生活模塊——此模塊是真正的關于學生日常生活的,指導學生如何健康的飲食,介紹學校及周邊環境,以及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時間,如何有計劃的消費等等;學習模塊——指導學生如何更有效和快樂的學習,正確面對專業課,選擇自己喜歡的選修課,并且如何在課外擴展自己的知識,當然也包括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如何利用像討論學習法等這些基礎學習方法,如何正確使用課堂學習方法和課外學習方法等;交際模塊——指導學生快速進行角色轉換,適應大學里人際關系的多樣化,并且指導學生勇敢面對人際交往障礙,享受人際交往中朋友和老師等帶給自己的樂趣;實踐模塊——指導學生利用課余實踐選擇有興趣的社團鍛煉能力,尋找適合的兼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等;未來模塊——指導學生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是就業還是選擇繼續學習,并且讓學生產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意識,使學生提早規劃并付諸行動。
三、專業課的生活化
一般情況下專業課程理論性很高,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所以生活化的理念可以通過專業課傳達出來?梢酝ㄟ^提高專業課的實踐部分比例,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多列舉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專業課程更加生活化
四、教師的生活化
教師和學生距離是最近的,不管是指導思想的生活化,還是專業課的生活化,或者是建立專門的生活指導課程,教師的生活化都是不可或缺的。指導思想可以通過老師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語言體現出來,專業課的通俗易懂也要通過老師傳授出來,專門的生活指導課程更需要一位切實關心學生生活的生活化的老師去傳授。所以高職院校應注重教師生活化的培養,真正的將生活化的理念滲透到高職教育體系中。
參考文獻:
[1] 王永健、章謝敏、蔣華.《高職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第九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
[2] 姜本紅.借鑒國外職教課程設置推動我國高職院公共文化課改革[J].高職論叢.2007 年3 月
[3] 徐國慶著.職業教育課程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年第196 頁
[4]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5] 方與嚴著.陶行知教育論文選[M]
[6] 呂長春.《生活教育概述》
[7] 吉拉爾德?科瑞.大學生最不能逃避的課[M].北京:群言出版社
【略論高職院校教育回歸生活】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教育研究的定位及方略12-02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問題研究論文03-04
淺談高職院校教育環境中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11-21
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現狀問題及提升策略論文02-24
淺談高職課程過程性考核改革策略論文03-27
高職構建健身氣功課程的現狀及策略論文11-13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問題及解決策略論文02-27
民辦高職院校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及策略論文03-04
提高高職文秘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策略論文02-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