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專利權的濫用與反壟斷
論文關鍵詞:知識產權 專利 反壟斷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目前,我國開始認識到推行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性。保護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當中,經常遇到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權濫用的情況。保護知識產權與反壟斷之間有著非常微妙的關系。本文主要介紹專利權的經濟分析、專利權為什么會容易濫用、專利權濫用的幾種表現。
知識產權在我國一般包括專利權、著作權和商標權。專利包括發明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一、專利的經濟分析:需求—供給理論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專利的市場競爭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而是需求彈性,需求彈性越大,市場的競爭力、在市場竟爭‘才,的定價能力就越小,需求大彈性意味著買方在購買中有更多的選擇余地,并且買方可以選擇其他替代產品。另一方面是產品的供給,如果產品的提供者數量越多,那么競爭就會很激烈,竟爭就會越充分。
專利的價值還在于其經濟效用,采用專利技術后,會使企業的個別生產時間小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為企業創造超額利潤。專利的經濟效用它可以消除企業經營中的不確定性,改善經營管理,節約生產要素和生產成本,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并且以其優良的特性可以在消費者中培養新的消費需求。
專利權是法律賦予專利人的合法的排他性權力,不僅排斥其他同樣的技術在市場上存在,而且排斥類似的技術在市場上的存在,專利產品的供給具有唯一性,排斥了其他的競爭對手。同時,市場競爭主休因專利的優良特性又對專利存有旺盛的需求。這就是專利的價值所在,也是專利的經濟效。
二、專利的合法壟斷及必要性
專利權本身是一種合法的壟斷權。經濟學理論認為,壟斷是市場上幾只有一個賣者的現象。在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某個市場上只有一個提供者的情況是很少見的。但在一段時期內,在一種專利產品這個市場上,是可以存在一個賣者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競爭。而限制競爭是專利權保護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如果限制競爭產生的成本與專利使用在市場競爭中產生的收益相等,這種限制就是可行的。
如果在專利技術進入市場的前期不立法保護,那么,專利技術就會無限制地被盜用、被復制,釀成一種“公地悲劇”—一項專利技術會因各種原因有許多擁有者,他們梅一個人都不被限制使用資源,但不會有人有權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導致資源的過度使用。專利權作為一種專有權,一定程度土占有合法的市場支配地位與反壟斷法倡導的促進和保護自山公平競爭、禁止非法限制競爭行為的原則不沖突,也不會傷害健康的市場競爭。
三、專利權濫用的表現
(一)通過專利許可擴大自身的市場支配地位的影響來阻礙競爭
專利的持有人會通過專利許可、專利轉讓與其他的企業達成專利許可協議,這會產生兩種關系—橫向關系與縱向關系。某一許可協議如果對某些互補關系的活動產生影響,是縱向關系,比如牛奶在車間的殺菌與牛奶的罐裝,這是前后的兩個過程,但是可以產生互補關系;如果許可人與被許可人之間是實際或潛在的競爭對手,產生的關系則是橫向的水平關系,如蒙牛與伊利同時開發一種口味的牛奶。
如果這些市場競爭主體通過協議達成專利共享產生聯合作用,消除相互之間的競爭,擴大市場力量,繼而有可能從兩方面起到阻礙競爭發展的效果:一方面,延緩或挫傷參與者從事研究開發工作,妨礙技術市場_L潛在的研究開發活動;另一方面,對交易對手從事濫用其市場力量的行為,例如搭售、拒絕轉讓給競爭對手、索要不合理的高價等行為。專利人可以享有專利權和專利轉讓后的經濟收益,但是,在專利轉讓中不能拒絕轉讓給白己的競爭對手以限制競爭,2003年美國思科與中國華為的知識產權糾紛中就涉嫌拒絕轉讓。
(二)利用技術標準阻礙競爭
所謂技術標準,是指一種或者一系列具有一定強制性要求或指導性功能,內容含有細節性技術要求和有關技術方案的文件,其日的是讓相關的產品或服務達到一定安全要求或者進人市場的要求。當某一專利技術稱為技術標準后,其他市場主體為了使自己的產品滿足技術標準的需要,不得不使用該專利技術,因而不再具有選擇其他替代專利產品的可能性。跨國公司的邏輯就是這樣的:技術研發—申請專利—掌握某一行業的標準。如果在這一行業使用這一標準,就必須向標準的制定人交費。
利用技術標準阻礙競爭,還表現在在國際貿易當中設置技術壁壘。達不到這一標準,就無法讓產品進人彼方市場。比如,前兒年的中國DVD案件。作為DVD的生產大國,中國在每臺DVD上僅能收取兒美元的生產費用。在3D標準的通信產業當中,中國的通信企業制定自己的標準,就是防止在技術標準上受制于人。
(三)不合法的專利獲得方式
通過不合法的方式獲得或者轉讓專利,目的是限制市場競爭,增強專利主體的市場支配地位通常也會被認為是專利權的濫用。在知識產權體系發展較為完善的美國,有較多這樣的情況的發生。在美國,通過獲得許可然后取消已有的許可、公司與其沒有法人資格的子公司及公司于服務于本公司的雇員之間的專利權轉移等情形來達到專利權集中。如果這種專利權集中使經營者取得市場支配力量、獲得一種排他性權利,這種行為就應該被禁止。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專利權的濫用與反壟斷】相關文章:
試論遺囑自由權利濫用問題的思考11-19
我國反壟斷法農業豁免制度淺析論文11-21
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濫用問題及對策措施11-20
域外企業并購的反壟斷法規制研究提綱11-26
關于反壟斷法中特許經營問題研究論文12-17
經營者集中反壟斷規制效率抗辯制度研究提綱11-26
論赦免的實質11-3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