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美國住宿制文理學院與中國教學型大學的比較研究
教育體系,是指互相聯系的各種教育機構的整體或教育大系統中的各種教育要素的有序組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試析美國住宿制文理學院與中國教學型大學的比較研究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論文摘要:文理學院是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以教學為首要任務,堅持博雅——文理教育傳統,以精英化的方式培養高素質人才。結合國內研究型大學現狀,研究了文理學院與教學型大學的主要區別及原因,并提出了文理學院對于教學型大學的啟示。
論文關鍵詞:文理學院;教學型大學;比較研究
一、文理學院及教學型大學介紹
1.美國文理學院
自1636年哈佛學院在馬薩諸塞州的查爾斯河畔建立以來,美國的高等教育已歷經了300余年的發展。目前,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以多元化的經濟和多元化的社會文化著稱,其高等教育體系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目前,美國有4000所左右的高等院校,依據美國最權威的“卡內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這些學校分為研究型大學、博士授予大學、碩士授予大學或學院、學士授予文理學院或大學、專業學院和社區學院等10大類。美國的高等院校數量眾多,種類多樣,除了以哈佛、耶魯等常春藤盟校為代表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備受世人矚目之外,美國的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在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獨樹一幟,被譽為“美國本科教育的典范”、“美國高等教育的一朵奇葩”。
依據由美國卡內基教育促進基金會制定的卡內基高等教育機構分類標準(2000年),文理學院是指主要提供本科教育和學士學位,并且在所授予的學士學位中有50%及以上是屬于文理學科領域(Liberal Arts Field)的四年制學院。這些文理學院的特點是始終堅持博雅——文理教育傳統而較少涉及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始終堅持精英化的本科教育而較少進行基礎科學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和小規模辦學,以教學能力考查教師并始終維持較低的師生比等等。文理學院有著悠久的歷史,美國歷史上早期建立的高等院校很多都屬于文理學院,哈佛學院即可算作是文理學院的濫觴。從17世紀到19世紀中葉,文理學院一直在美國高等教育中占據主導地位。伴隨著德國式研究和高級訓練并重的大學模式興起以及美國高等教育的大擴張和職業教育的大發展,文理學院的數量在不斷縮減,很多學校背離了傳統,走向了大眾化和職業化的道路,但仍有少數堅守博雅——文理教育傳統的精英文理學院堅持了下來并大放異彩。目前美國有約200多所文理學院,僅占全部高等院校的5.79%左右,但其仍然在高等教育領域,尤其是本科生教育中占據著重要作用,為美國培養了大量的社會精英和各界人才。
2.中國教學型大學
文理學院以本科生教育為主,僅從人才培養層次來看,與中國目前的教學型大學有類似之處。依據較為國內學者認同的武書連大學分類標準,中國的大學依據科研規模的大小分為研究型大學、研究教學型大學、教學科研型大學和教學型大學四類。目前,中國的教學型大學約有340余所,占大學總數的57%左右,大部分都位于省會之外的中等及以上城市,以地市級所在地為主。教學型大學是指沒有研究生教育、以培養本科生為根本任務的大學,國內學者普遍認為,教學型大學的特點主要在于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主要承擔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任務,注重職業化教育為主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和區域化優勢,立足當地區域經濟及社會發展,為區域或地方培養專業化、復合型人才。
二、文理學院與教學型大學的比較
從人才培養層次上看,美國的文理學院和中國的教學型大學都是以進行本科生教育并授予學士學位為主,但筆者認為,以上兩種高校類型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肩負使命
美國文理學院的辦學歷史起始于1636年哈佛學院的建立,文理學院自誕生之初就以精英教育為己任,以博雅教育的理念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高尚道德的社會精英,F代美國的高等教育持續擴張,大學生數量激增,但多數文理學院,尤其是實力、排名出于前列的精英文理學院仍然沒有背離這一精英教育傳統。直至今日它們仍然重視學生基本能力和素質以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并幫助學生建立全球化的視野。為此,文理學院特別強調社區服務和公民責任,學生要經常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服務來學習。另外,文理學院還提供充分的國際交流機會。
與之相對應,中國的教學型大學則肩負著大眾化教育的使命。截至2010年,中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了24.2%,依據馬丁特羅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中國目前已處于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依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2020年)》,到2020年,中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40%。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學型大學必須發揮其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作用。
2.辦學理念
美國文理學院自產生之初即確定了自身的辦學理念:以博雅教育為使命,不事功利,堅持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高尚品格的社會精英。所謂博雅教育,也被稱作自由教育、通識教育,即是強調心智訓練而非職業技能訓練的教育。博雅教育普遍被認為缺乏實用性和應用性,因為學生接受這種精英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謀生。雖然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當代文理學院的博雅教育中也加入了職業化的成分,但其還是以博雅——文理教育為主體,突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內的基礎課程,堅持通識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并非僅僅為職業準備。
目前中國的教學型大學,肩負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使命,依據自身的資源和現實社會環境,其辦學理念多為培養職業化、技術化專門人才,為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服務。面對中國目前社會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和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大,教學型大學將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于培養應用性人才、復合性人才,需要為學生將來的職業做準備,以便能夠適應社會需要并勝任各項具體工作,同時為地方的經濟文化建設服務。
3.內部特征
因文理學院和教學型大學肩負的使命以及辦學理念存在以上的不同,故二者的內部特征也存在明顯差異。例如,文理學院精英教育為己任,故其始終保持著高選拔性、高規格培養的特征。文理學院始終保持著小規模辦學的特點,在擴大辦學規模和學生數量方面始終保持謹慎。正因如此,文理學院得以保持博雅——文理教育及小班授課的傳統,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到個性化的導師專門輔導,從而保持高規格的人才培養質量。目前美國很多研究型大學都試圖借鑒文理學院的本科生培養模式。
中國的教學型大學因承擔著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推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通常都具有較大的辦學規模和學生人數,因此不太可能采取文理學院那種“文火慢燉”式的人才培養方式,通常對學生實行大班教學、統一管理的教育模式。因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的教育政策及學校自身發展現狀,教學型大學的學科門類、層次及師資力量等各方面均不如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而學生數量又往往較后者多,因此其通識教育的開展與后者存在一定差距,教學型大學更重視職業化教育,通過開設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課程,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為主,為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
三、文理學院與教學型大學差異的原因分析
筆者認為,美國文理學院與中國的教學型大學存在以上差異的原因主要在于兩個方面。
1.教育傳統
文理學院可以說是美國高等教育的始祖,現在美國研究型大學的本科文理學院很多都是脫胎于此,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后來的專業性職業學院和技術性學院,也因此現代的文理學院被稱作“美國高等教育的活化石”。盡管文理學院受到了專業教育和德式大學的強烈沖擊,但是仍有一些教育者始終恪守其博雅——文理教育的精英教育傳統,并不斷完善和豐富它的內涵,從而在美國高等教育中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國的教學型大學起步較晚,大部分都是從改革開放后才得以大規模發展,多數教學型大學是由公立的地方職業性學院或技術院校發展、整合而來,具有職業化、專業化的教育傳統,雖然歷史較為短暫,但還是為現階段教學型大學開展的職業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和辦學經驗。
2.教育制度
文理學院大多是私立學校,面臨著來自辦學經費、生源數量和質量方面的壓力,這也要求它們在辦學中辦出自身有別于其他類型院校的特色,并維持高規格的辦學質量,以獲得較好的社會聲譽,獲取更多的經費和更好的生源。另外,由于美國是一個思想多元化的民主社會,這體現在高等教育領域內,就是高等教育結構層次的多樣化。隨著現代科學的不斷發展和功利主義思潮的盛行,美國的高等院校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大型的研究型大學在世界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同時遍布全國的社區學院和技術學院促進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普及化,而堅持博雅教育傳統的文理學院與它們并行不悖,在堅守精英教育傳統的同時也吸收兩者的長處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實現三者的交相輝映,這不得不說是美國民主社會和文化包容力的體現。
中國目前的教學型大學大多數屬于公立大學,其發展受到政府部門的直接或間接干預,因此存在辦學理念、發展模式單一的現象。教學型大學肩負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使命,其辦學思路及辦學理念的確立大多是依照一定歷史時期內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現狀決定的,且受到各級政府部門政策的影響,具有較強的現實功利性。另外,中國的大學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特點,受此影響,教學型大學也力求向科研方面靠攏,這就造成了一些教學型大學自身定位不清的現象。
另外,中美兩國的高校招生制度也存在著較大差異。美國高校招生普遍采用綜合選拔制,即由學生本人申請學校,學校除了參考申請者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及其他成績外,還要詳細考查申請者在中學甚至小學時期的各種表現。文理學院對于學生的社會服務、領導能力、團隊精神、個人素質、意志品質等方面尤為看重,關注學生是否具有成為社會精英的潛力,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學生報考文理學院的目的大多是希望獲得身心的鍛煉、自身素養的提高及培養全球化視野,通過接受博雅教育和文理基礎學科的學習為將來的繼續深造奠定基礎或為將來的社會公益服務提供保證,以成為社會精英、大眾領袖為奮斗目標。正因如此,文理學院的博雅——文理教育得以順利開展,有崇高人生理想的學生在精英化的教育氛圍中學習、生活,成為了文理學院教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目前的高校招生施行統一的高考制度,除高考分數外,幾乎沒有其他指標評價、考查學生。大學錄取的學生大多具有相似的教育及社會經歷,千人一面,缺乏自身特色,而學生進入大學的目的幾乎都是為了畢業后找到工作,因此實施欠缺實用性和應用性的博雅——文理式教育具有較大難度。在現行的以高考制度為主題的高校招生制度下,較高層次的大學幾乎壟斷著優質生源,教學型大學針對學生的個人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實施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化教育,符合目前的國情及高等教育現狀。
四、文理學院對教學型大學的啟示
1.充分重視人才培養,樹立精英教育理念
美國的文理學院數量較少,學校規模也相對較小,其之所以能在美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很大程度上在于其鮮明的辦學定位。文理學院以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為己任,將學校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資源用于教學方面,對教師的聘任、考核等也都以教學效果為主要指標。文理學院在科研領域與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競爭,而專注于精英人才的培養,進行少量的科學研究也以適應教學活動、幫助教師和學生獲得學術界最新成果為基礎展開。目前,受國內教育政策的限制和社會風氣的影響,國內的大學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教學型大學也在力求向研究型靠攏,將有限的精力和資源過多地分配到科學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上,而忽視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在當前的現實國情下,教學型大學在科研領域尚難以超越研究型大學,這就要求其重新審視自身使命。在今后日趨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中,教學型大學可以借鑒文理學院的辦學思想,走自身的特色發展之路,以教學為首要任務,以精英化的培養方式為主要途徑,在人才的培養上展現自身特色,實現高等教育的多樣化發展。
2.改進課程體系,實現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的平衡
美國的文理學院有著數百年的通識教育傳統,經過長期的發展與演進,已形成了一套內容豐富、功能完善的博雅——文理教育體系。它主要關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內的基礎課程教學,通過經典閱讀課程、自由選修課程等方式堅持通識教育,并與職業教育、德育相結合,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反觀國內的教學型大學,由于現實社會環境、自身辦學理念及辦學條件所限,對于通識教育的實施往往不夠重視,存在實施力度不夠、實施形式單一的情況,通識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教學型大學可以充分借鑒文理學院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及其教育方法,在注重專業教育的同時加強通識教育,培養高素質、寬口徑的優秀專業人才,實現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的平衡。
【試析美國住宿制文理學院與中國教學型大學的比較研究】相關文章:
試析教學學術型教師的價值實現研究12-03
試析大學外語口語教學策略研究12-02
試析應用型工科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研究12-04
試析美國大學課程考核的特點及啟示12-03
試析校內實踐教學的研究與實踐12-02
試析大學英語教學中師生互動溝通研究12-12
比較研究中美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11-30
美國研究型大學高峰體驗課程對我國大學本科實踐課程的啟示11-3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