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析高職學生積極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研究
論文摘要:高職學生的積極社會交往能力是其應有的重要素質之一,它對于高職學生的就業(yè)、事業(yè)的發(fā)展和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以及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高職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的必然性、重要性和現(xiàn)實意義進行探討,提出了培養(yǎng)高職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的途徑與方法。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高職學生;社會交往能力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對現(xiàn)代人才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要求其具備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綜合素質。在綜合素質中,社會交往能力是當代高職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因此,高職院校要特別重視加強對高職學生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高職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在校期間需要與老師和同學友好相處與交往,畢業(yè)走向工作崗位后也需要與他人打交道。有調查表明,當下高職學生,大多數(shù)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因過度的嬌寵而形成或多或少的自私和依賴心理,他們比較喜歡自由獨處的生活方式,對社會交往有著一定程度的不適應感。曾有在校高職學生社會交往能力自我評測顯示:86%的學生社交能力較差,12%的學生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只有2%的學生具備較好的社會能力。因此高職學生在某種程度上缺的不是實踐動手能力和知識,而是缺社交力。而加強大學生的社交能力培養(yǎng)既是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也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社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其順利就業(yè)和今后的事業(yè)發(fā)展
馬克思曾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事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比耸巧鐣缘娜,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它要求人們必須掌握一定的交往和對話技巧,主動參與社會,才能實現(xiàn)人的社會價值。只要在社會中生存,就面臨著如何與人交往,與人協(xié)作的問題。目前,用人單位對高職學生的一個基本要求已不再停留在具有高技能的技術性人才,取而代之就是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密切合作的團隊精神。用人單位所招聘的人才,是既要懂技術、又要會推銷的復合型人才,這樣才能適應知識經濟和市場經濟的要求。在畢業(yè)生人才招聘會上,大部分用人單位特別歡迎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究其原因,這些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有著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善于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善于與人協(xié)作。高職學生在走入社會大舞臺后要參與和適應社會生活,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社交能力,自覺迎接現(xiàn)代社會和市場經濟的挑戰(zhàn),不僅要善于與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而且也要善于與自己利益不一致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高職學生依照社會需求塑造自身形象,不斷提高社交能力,最終順利走向社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干,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如果高職學生不善于交際,缺乏社交能力,則很有可能人為地在自己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產生摩擦,既不利于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又防礙了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因此,高職學生不僅要掌握技術,學好專業(yè)知識、外語、計算機,考職業(yè)證書,而且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
2.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yǎng)
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社交能力,可以培養(yǎng)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高校,德育工作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提高高職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人形象,為其事業(yè)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通過教育、輿論導向等形式把服務公眾的意識、思想道德知識、道德規(guī)范傳授給學生并形成個體的信念和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確立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主義思想。然而,最有效的德育工作就是在社會交往實踐中,讓學生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識別真、善、美與假、惡、丑,克服個人主義觀念。社會交往,既是德育的內容,也是德育的途徑。德育通常要通過交往來實現(xiàn)雙方之間的交流和理解,這才能使德育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因此,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社交能力對于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3.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研究表明,社會技能與絕大部分心理健康因子相關顯著,具體表現(xiàn)為:除睡眠之外,高職生的社會技能各因子與心理健康各因子都有相關性,其中,對方的面子、社交性、利他行為與軀體化、自尊、目標感、孤獨、焦慮、強迫相關顯著;對方的面子還與抑郁、疲勞相關顯著;關系主義與疲勞相關顯著。相對于本科生而言,高職生將更早地步入社會,他們是否能得到社會的肯定,有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其自身社會交往能力。具備較好交往能力的人,往往更受歡迎,更容易獲得成功;反之,社會交往能力差的人,缺乏良好的人際關系,往往更容易產生焦慮、孤獨、抑郁等負面情緒,長期作用下將影響其心理健康狀況。事實表明,近年來,有調查顯示相當一部分高職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有些心理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造成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很復雜,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些高職學生的人際協(xié)調能力、適應能力比較差,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從而造成人際關系恐懼、焦慮和抑郁等癥狀。積極而又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形成,往往與良好的人際關系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交往能力,能拓寬高職學生的心理空間,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梢姡囵B(yǎng)高職學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高職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的主要培養(yǎng)途徑
1.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高職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首先要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目前的教育模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自我意識,高職生剛步入大學校園,沒有小學、初中和高中小班模式的體制影響,許多學生往往手足無措,一時迷茫,不知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倘若高職院校輔導員能通過每周主題班會開設相關的社交概論培養(yǎng)他們的主人翁意識,促進他們主動參與各項活動,給予積極的社交指導,使其在學習和團體工作的過程中學會與人交往,分析問題,想辦法解決矛盾,這樣他們的社交能力就在無形中大大提高。
2.語言能力和溝通技巧的培養(yǎng)
社交能力是指對人際關系的感受、適應、協(xié)調和處理的能力,主要包括表達能力、認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三個層次。表達能力是指個體在人際交往中借助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恰當?shù)乇磉_思想、情感,增進相互了解的能力?谡Z表達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如果擁有恰當?shù)谋磉_能力,對個體獲得他人的信任、認同將有很大幫助。
高職學生對在公共場合開口講話,要注意社交技巧,切忌以自我為中心,注意傾聽他人的講話,并給予適當?shù)姆答仯诒磉_自己思想的時候,講究含蓄、幽默、簡潔、生動。然而事實上,高職生普遍存在畏懼心理,他們不愿也不敢在公共場合表達自己的思想。盡管部分學生干部愿意發(fā)言,卻因為語言表達缺乏系統(tǒng)訓練,導致言不成文。他們主觀上想要發(fā)表對某件事物的看法,表達自己觀點,但語言表達缺乏邏輯性和流暢性,使得思維混亂,話語不通,沒有條理,不知所云。對此,高校可以通過辯論賽、演講比賽等形式提供實踐鍛煉機會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社交禮儀的培養(yǎng)
社交禮儀是一個人社交形象的名片。俗話說,一個人的禮儀,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在人際交往中,禮儀是衡量一個人文明程度的準則,它有助于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與信任,有禮儀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才會溝通相互間的感情,才會達成交際的愿望。因此,社交禮儀規(guī)范是學習社交的重要內容,它包容社交的方方面面,從社交主體的個人形象到各種場合的社交禮節(jié),不同場合、不通交往對象都有不同的社交禮儀。通過對社交禮儀的學習,學生能夠在公眾交往過程中做到從容大方、彬彬有禮、不卑不亢,表現(xiàn)出良好的素質,給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從而受到各方面的歡迎和欣賞,自如應對社會的各種挑戰(zhàn)。
三、高校要重視在社會實踐中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社交能力
1.引導高職學生提高對社會實踐的認識,落實社會實踐內容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以市場對人才需求為準繩,采用“訂單式”人才培養(yǎng)模式。然而當代高職學生更多利用網絡的發(fā)展加強與家人、朋友和同學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無形當中就造成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機會減少了,因此,高校組織高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彌補高職學生社交形式單一化現(xiàn)象,對擴大學生的社交面很有益處。
高職院校在落實社會實踐內容時應采取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講,校園生活也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應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參加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各種學生組織,通過各種渠道使學生有充分的成長空間,搞好專業(yè)學習的同時做好綜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骨干學生的培養(yǎng)中強調責任意識,多從方法上進行指導,通過放手他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會議總結、觀摩學習、專項講座等方式加快其成長。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學生活動開展著眼于承襲優(yōu)良傳統(tǒng),注重品牌特色,在活動選材、舉辦、總結上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方法,并在活動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以及勤工助學、志愿活動等個人意識。同時,要鼓勵學生走向校外,接觸社會。畢竟認知社會、鍛煉才能、培養(yǎng)品格的更大舞臺在校園之外。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以及在社會生活中的鍛煉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補救、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完善,從真正意義上讓高職學生確實感受到參加社會實踐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自身發(fā)展和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之一。
2.高校教師應在社會實踐中指導大學生如何提高社交能力
為使學生能通過社會實踐快速深入接觸和了解行業(yè)情況,增加對未來的崗位適應能力,提高社交能力,使社會實踐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也為保證社會實踐的實效而不走過場,在進行社會實踐過程中必須要有專業(yè)教師指導。
首先,高校在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之前應為學生開設社交禮儀的相關課程或主題講座,通過培訓使大學生懂得必要的社交禮儀知識。
其次,高校應加強對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和督導。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根據(jù)安排或自行落實好專業(yè)實踐項目和內容后,及時通過短信、電話、QQ或電子郵箱向指導教師匯報,如遇到問題時,專業(yè)教師應及時給予學生進行指導。以此保證學生的社會實踐落到實處。同時,教師可通過這種方式有針對性的對學生所處行業(yè)進行社交指導,提高其自身能力。通過及時指導,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看到他人身上的閃光點,逐步掌握社交的藝術和方法。因此,高校要為有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專門指派指導教師,校、系各級領導也要經常前往社會實踐場所檢查指導工作,即使是學生分散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應建立與指導教師聯(lián)系的相關制度,這樣,既加強了對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可隨時隨地幫助大學生解決在社會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幫助大學生提高社交能力。
最后,高校要充分發(fā)揮心理咨詢的重要作用,高職學生步入社會人際關系是其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倘若搞不好社交關系,對其心理健康有不良的影響。因此,高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專門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性別、職業(yè)、所處環(huán)境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技巧的培訓。通過心理咨詢可以隨時解決一些學生在社交過程中碰到的心理障礙,切實提高大學生的社交能力。
總之,高職學生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門藝術,不是一蹴而就的。高職學生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才能臻于嫻熟,同時高校也必須重視利用社會實踐這條重要途徑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那么當學生畢業(yè)走向社會時,就會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很快被社會所接納,在社會大舞臺中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建立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
上一頁 [1] [2]
【簡析高職學生積極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研究】相關文章:
簡析創(chuàng)新型高職英語教學08-12
試論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高職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研究08-21
簡析地方高;鶎訉W術組織改革實踐研究08-19
高職學生職業(yè)核心能力培養(yǎng)途徑論文(通用8篇)04-12
簡析連帶責任08-15
簡析白居易的諷喻詩04-25
蘇軾詞成就簡析05-21
簡析加強民辦高職青年教師道德建設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