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近十年我國高校學分制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論文摘要:近十年,我國高校學分制改革向縱深發展,出現了一些新動向:改革依托學分調整,對高校的課程、專業與教學形式以及學位、學制乃至招生制度進行了變革。通過學分互認、學分轉移和師生交換形式,進行校內外資源整合,打通了學科、專業和院校壁壘,溝通了不同類型的教育形式。這些改革將會對我國高校發展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學分制;課程改革;學分交流;資源整合
學分(Credit)制是以選課制為基礎,以學分為計量單位規定和計算學生的學習量、學習進程的教學管理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來記錄學生在相應課程領域的成長經歷以及所達到的發展程度。1學分大概等同于一個學生在課堂或實驗室從事1小時學術工作并且連續一個學期的量。
學分制始于1810年德國柏林大學的選課制度,而作為教學管理制度,學分制出現于1872年美國哈佛大學。學分制不僅是高等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也是生產力發展、科學技術和社會進步的產物。18世紀末,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新興學科不斷出現,社會分工、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統一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學分制能提供多種多樣的學習計劃和課程類別,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經濟條件選擇課程和專業,有利于促進教學管理的科學化;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自主安排學習時間,自主調整學習進度,有利于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有利于進行文理滲透,實現人才類型多樣化。它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對教育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我國高校學分制開始于1918年北京大學實行的“選科制”,此后二三十年,幾乎所有的高校都實行學分制。新中國成立之后,1952年院系調整,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學年制代替了學分制,直到1978年,學分制又再次嶄露頭角,至20世紀90年代,全國范圍內推廣學分制已出現了四次“高潮”,逐步形成學分收費制、自由選課學分制、計劃學分制、學年學分制、全面加權學分制、復合學分制、特區學分制、績點學分制、完全學分制、彈性學分制等。21世紀初期,我國高校學分制度向縱深發展。目前,我國高校圍繞學分制改革,在學分銀行、學分轉移、學分互認等管理制度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和實踐,已經把學分與專業、學習形式相聯系,形成跨區域、聯校改革形勢,出現了學分制改革的“第五次高潮”。這次學分制度改革運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與學分設置改革
1.增強選課的空間與彈性
選修是學分制度的基礎。選修方式的增設以及選修比例的提高必然要求高校增設選修課數量。近十年我國高校開設的選修課數量比新世紀前大大提高,大部分高等學校已經開設2000~3000門課程。名牌大學開課數量較多。清華大學有3900門,北京大學4000門左右,復旦大學2003年開設課程4000余門。一般大學課程開設相對少一些,桂林電子工業學院1050門。但是,我國高校開課數量與國外高校相比還有差距,在美國,一般的四年制大學開課數量都在5000門以上,哈佛大學僅文學院就開設了3000多門課程。
2.通識課建設
。1)不同領域加強滲透。經濟的發展導致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原先學校的專業劃分過細使學生知識面過于狹窄,所以當今國內許多高校都在進行“通識教育”方面的改革。通識課的建設不僅僅是更改原公共課名稱,而是體現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領域的融合,因此,不同專業對其他領域的課程選修有不同需求和要求。北京大學規定,各院系的專業基礎課原則上都應對其他院系開放。北京大學的通選課劃分為五個基本領域:數學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與心理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學與藝術,學生畢業時應修滿至少16學分的通選課。在每個領域至少選修2學分,在人文領域選修至少4學分,其中須有1門藝術課程。獲得人文社會科學類學位的學生在自然領域至少選修4學分。復旦大學通選課分類更簡明,只分為人文科學與藝術、行為科學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數學、醫學四類。
。2)壓縮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通修課的總學分,提高通選課的總學分。大多數學校的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學分壓縮按兩種方式進行:一是改必修為選修,二是開設綜合課程。通修課學分的消減,主要是英語、政治等,例如大學英語多數院校為14學分,北京大學減為12學分。浙江大學的大學英語課時和學分改革很有特色,英語IV直接“以考代學”。對某些占有太高學分的公共必修課進行消減,提高通識課學分是大學課程改革的趨勢,北京大學將通選課的總學分提高為16學分;河北大學在2010年學分制改革中加強了通識課程的比重,在本科畢業學分中,通識課程幾乎占學分一半。
。3)課程分層次選修、分級教學。如浙江大學采取分層設置課程的辦法,同一門課程按照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培養對象,開出高、中、低三種檔次的課程,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與需求進行選擇。吉林大學實行外語分級教學,學生獲得高一級課程學分,可以免修該課程的前導課程,免修課程成績按優秀成績直接記載。
3.創新學分建設
。1)創新學分制度建設。創新學分是指學生在學術論文、競賽、科技成果、專利發明、文藝和體育等方面取得高水平的成績而獲得的一種特別學分,它是區別于學生在學校培養方案內學習而取得的學分。將各種“創新實踐活動”作為校內各學科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來開發,能有效解決當前學生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實踐性等許多難題。因此,很多國內高校將“創新學分”有計劃地納入各學科成績學分中,作為學科成績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施方法主要是把創新學分與各學科的實踐環節、科研活動,包括參加學術報告、講座形式等結合來,設計更多素質拓展項目、研究性學習項目、創新性學習項目等途徑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如華東理工大學本科教學培養方案的總框架是由三級課程平臺、一個講座平臺、一個實踐平臺構成。講座平臺內設兩大系列講座,一是名師導航課系列講座,專為新生開設,通過講座+研討的教學方式讓新生與名師近距離接觸,激發成才的欲望;二是學科前沿系列講座,面向全校學生開設,集中介紹各學科、專業領域科學研究的前沿技術和技術應用的最新成果。
二、招生與專業選擇
高校的招生與專業制度改革并非單獨進行,而是在學分管理制度改革中結合課程學分重新設置和教學的彈性化改革進行的。
按科類招生,也稱“按大類招生”,“按二級學科類招生”,就是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通常是同院系的專業合并,按1個專業大類招生。學生入學后,前1~2年按大科類培養,之后在導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愛好,在所屬科類內選報自己喜歡的專業,學校根據綜合考評確定學生的專業。按大類招生國內早就實行,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是最早實施這項招生改革的院校。2002年,北京大學有13個院系實行按院系招生,3個專業按學科大類招生。同年,清華大學在經管學院也試行了按“工商管理類”統一招生、按學院進行大類培養的人才選拔模式。近幾年,已有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廈門大學、西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河海大學等院校紛紛試行按大類招生模式。按大類招生主要有三種模式:按學科招生、以“基地班”或實驗班的形式招生、新生入校統一進入一個學院不分專業進行通識教育,待大二再分專業。[5]現今在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已有近一半多的高校實行了按大類招生。
按大類招生有利于學生在大學一、二年級接受更加扎實的學科基礎教育,二年級后,學生可以根據學習成績和專業志愿再次進行專業選擇,減少專業選擇的盲目性。從2009屆新生開始,南京大學將大學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大類培養階段或通識教育階段、專業培養階段、多元培養階段或個性化培養階段。對于有志在本專業繼續學習和深造的學生,將提供更深層次的本專業課程,并在課程設置上與研究生課程貫通;對于希望能跨專業進一步深造的學生,將提供相關專業的課程供其選擇;對于就業創業類人才,學校將開設就業創業類的課程,為今后的就業創業做好各方面準備。按大類招生有利于實施通識教育。例如湖北大學,自2007年5月開始實施楚才計劃,學生進校時只按文、理分類,不分專業。低年級主要進行通識教育,于第3學期末提出專業選擇意向,第4學期開始,學生將分散到全校各專業學習。
三、彈性學制和三學期制
彈性學制是建立適應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需要的更加靈活開放的教學組織管理制度的重要舉措。彈性學制下,學生可以根據各自的不同情況安排自己的學習,在2至5年內取得相應學分并獲得畢業資格,該制度可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修滿學分,提前畢業;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放慢學習速度,或者經濟條件稍差的工讀結合,延期畢業;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多選擇課程與專業,延期獲得二學位;讓學業優異且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本碩連讀,碩博連讀或本碩博連讀,縮短學制。
三學期制。三學期制也稱短學期制,是將一學年分為三個學期實施教學的形式。短學期制式為國際通行,是歐美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成熟模式。它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方便學生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和勤工儉學。三學期制在我國開展時間不長,學習時間規定也不一。中山大學、海南大學的三個學期分別為秋季學期(9月中旬—次年1月中旬)、春季學期(2月下旬—7月初)和夏季學期(7月初—8月初)。其中,秋季、春季學期均實行17周授課、1周考試的教學安排,主要安排各專業的理論教學。夏季學期則包括4周上課和半周考試的時間,主要安排輔修課程、通識教育、公共選修課程等選修課,實習、課程設計、科研訓練等實踐教學環節,國內外知名學者的開放型課程、學術論壇等學術活動,大一新生的軍訓等。河北大學從2010年起試行“三學期制”,秋季學期為19周;春季學期為18周;夏季短學期為3周,主要安排思想政治課社會實踐、軍事理論與軍事訓練、學年論文、課程設計、學科前沿講座、大學體育技能測試、科學技術創新活動、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實習實訓等實踐課程。
四、輔修和二學位制度及其不同教育形式之間學分交流
1.輔修、二學位
近年來,大多數學校放寬了輔修、二學位的學習條件,同時將輔修、二學位學習形式與其他成人高校學習形式、自考學習形式建立聯系,使之更具靈活性、多樣性。從2003年起,河北大學就開始設立輔修和二學位制度。規定學生主修專業課程修滿45學分,平均學分績點達到3.5以上(含3.5),即平均80分,可選修輔修專業課程;主修專業課程修滿45學分,平均學分績點達到4.5以上(含4.5),即平均成績達到90分以上,可選修雙學位專業的課程。
上一頁
2.設立特色雙學位
特色雙學位是適應市場和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和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是建設特色大學的重要舉措。山東大學在2005年3月出臺了《山東大學本科教育創新計劃(2005——2007)》,實行“4+1”、“3+2”的雙學歷或雙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英語與國際貿易、英語與國際政治、英語與法學、金融與數學、醫學與生物學、醫藥與生物學、醫學與英語、計算機與商務、公共衛生與法學等學科專業交叉培養人才模式的試點工作。其設立的原則,一是彼此相關,比如國際貿易與英語、經濟學與電子商務等,這是最一般也最容易招生的方案;二是扶持弱勢專業,比如與市場較為疏遠的基礎理論研究的專業,可以聯合一個具有市場潛力的專業,如歷史學與旅游或區域經濟學等。
3.相同層次中不同學習形式之間的學分交流
建立高等教育層次普通高校、電大、函授、夜大、自學考試,公立與私立高校等相同層次不同學習形式之間銜接的人才培養機制,以及學員的相互選課和學分通用的運行機制,對于實現不同類型和層次教育之間的溝通與銜接,為學員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普通高校、電大、函授、夜大之間的學分交流在新世紀初就試行過。2001年,天津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高自考實行互認學分。如天津商學院已經按“開放辦學體系”制訂出了具體的方案。規定高職學生可以直接升入自學考試開放教育專業;自考生、成人教育?飘厴I后可通過參加入學考試,進入高職本科學習;自考、高職互相承認學分;自考生可參加普通本科輔修專業的學習;普通本科生參加自考,可免考公共課。2007年,浙江中醫藥大學提出自學考試與在校全日制本、?平逃龑W分互認和專本銜接試點的方案,經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審批同意作為實施學分互認的試點學校之一。
高校與自考學分的互通政策在高校中也進行嘗試。2003年1月,江蘇自考與全日制高校學分互認;2005年9月,浙江工商大學本科與自考學分互認;中國政法大學規定,參加國家自學考試本科成績75分以上者,本人申請經核實后,可以免修、免考并取得相應學分與績點。
五、學分互認和學分交流制度與校外資源整合
學分互認和學分轉移制度起源于歐洲。目前,歐盟中32個國家之間高校學分可以自由轉移,學生可以“帶著學分去留學”,實現高校資源的跨國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區(含美、加、墨三國)自l994年以來,也舉行高層次會議,通過了校際學分轉換協議。在亞洲,日本、韓國等國也實行學分積累、學分交流和學分銀行制度。我國國內大學之間、區域大學之間的學分交流制度在最近幾年出現,措施包括通過名校聯盟和大學城協同改革實施學分互認與學分交流、課程互選、學生互換、教師互聘,目的是實現遠程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1.名校聯盟
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在內的9所首批“985工程”建設高校的“九校聯盟”和“強強聯合”,互認本科課程學分,被稱為是“中國常春藤聯盟”。9校將聯合開展教材建設,共同培訓青年教師,建立和發布以精品課程為主的學分互認課程目錄,建立共享的遠程教育平臺!熬判B撁恕钡慕,為名校優質資料的交流與共享搭建了平臺。各高?梢酝ㄟ^建立起數字化快速通道;定期進行校長遠程戰略研討會;共享名師和優秀網絡課程資源等方式,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2.區域內學分交流
區域內高校交流主要包括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17所高校建立北京教學共同體,在教務聯席會議領導下實行互相選課;山東高校確立“1+X”、“2+X”、“3+X”學分互認模式,進行單向或雙向學分互認工作,其中,“X”為彈性修業年限,原則上不得少于2年;湖北高等學校師范教育聯盟,16所高;バ揠p學位、二學位、選修課程;安徽13所本科院校教師互聘、學生互派、學分互認等。
3.大學城中學分交流
“大學城”最早出現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家,如意大利的博洛尼亞、英國的劍橋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北京、廊坊、上海、南京、鄭州、重慶、寧波、溫州、廣州、深圳、珠海、東莞、蘭州、昆明等城市陸續建立了大學城。近年來,學分交流在大學城中開展起來,如廣州石牌地區6所高校和廣州大學城的10所高校實行課程互選和學分互認,學生跨校選課還不受專業限制,學生若提前修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學分,可提前畢業;南京仙林大學城,包括南京師范大學、南京經濟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院校之間實行學分互認、課程互聽、教師互聘;杭州大學城:杭州大學、浙江中醫學院、浙江工程學院等37所高校實行資源共享,已有5萬以上師生享受圖書館跨校閱覽待遇;上海西南片、東北片、松江大學城高校之間開設形式多樣的跨校選修課程,互認學分,符合條件給予轉學機會;杭州大學城內實現資源共享,并開設選修課程供學生選修;云南省呈貢大學城集合了西南林業大學、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財經大學、云南民族大學、云南中醫學院、云南農業大學等10余所高校進行學分制教學管理改革。
大學城的學分互認與學分交流制度能夠引導大學課程設置、教學、實習等理念和方法的更新,提高教學和管理水平。通過學生的異地學習與交流,開闊了眼界,提升了自身素質;通過教學合作,教師努力承擔國家重大課題研究任務,形成了一批優秀的創新團體,提升了解決重大科技問題的能力和競爭實力;大學城的學分互認與學分交流制度有利于大學城內區域優勢和高等教育資源開發和利用,提高辦學效率。同時,通過教育資源的重組,促進了重點學科和特色專業的形成,加快了特色學校的建設與特色人才的培養,這些改革將對我國大學發展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上一頁 [1] [2] [3]
【試析近十年我國高校學分制改革的實踐與探索】相關文章:
試析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03-05
試析地方高校學分制管理需走出的誤區03-02
試析高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探索03-03
高校實驗室改革途徑探索與實踐論文03-18
關于高校特殊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探索01-15
試析我國高校學院制實施的問題及對策03-0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