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英語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意義及特點
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新課改的推進都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要求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倡導課程實施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而主體性課堂教學強調的就是以學生為本,承認和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來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活動中強調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創(chuàng)造性。它可以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的主體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主動、全面地發(fā)展,并為將來的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長期的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往往會悟出這樣一條定理:課講得好不等于學生成績就好。各學校課講得好的老師大有人在,其中可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課講得好,學生成績也好;另一種是課講得好,學生成績并不好。導致后一種狀況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老師在課堂一講到底,把時間和思維空間全占了,或者留給學生的時空不多,學生是被動的學。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知識是由學習者主動建構的,而不是被動地由外部注入的。這種積極的建構發(fā)生在與他人交往的環(huán)境中,是社會互動的結果。我們借鑒此教育理論來分析英語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會導致不同的學習結果,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是建立在學習的主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主動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的,學生主體是否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是影響課堂效率的關鍵。
在課堂上,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在心理反應上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種類型:①無動于衷型;②有反應但不主動參與型;③積極響應并主動參與型。第二和第三類學生中都有成績優(yōu)秀的,最起碼也是成績平平,但第一類學生的成績就幾乎全部相對較差。由此可見,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潛能,掌握學習技能和方法,進而才能提高自己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鑒于此,主體性的教學要求教師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把觀察、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權。首先,要把預設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預設的學習內容,可以是教材中學生自己尚未弄懂的問題,也可以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還可以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自學與討論而設的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等。其次,要把思考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課堂上,不少老師習慣把學生的思考限定在自己的預設范圍之內,使學生的思維拘囿于本本上的所謂權威說法或解法,拘囿于老師的思考范圍,不敢讓學生有所突破,封殺了學生思考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課堂上,要把思考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不僅要敢于讓學生放開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還要引領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維,生成各種問題。第三,要把講解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不僅對那些能夠講解的學生是一種鼓勵,對不能講解的學生也是一種促進。實踐證明,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能讓學生講解的地方讓學生講,其效果反而比教師講解更好一些。
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主體性英語課堂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學生主體是英語主體性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
我們所教的對象是活潑好動的兒童,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是一個能動的主體,而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器和訓練器。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等方面都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的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示個性、發(fā)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學生只有通過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才能獲取新知識,培養(yǎng)能力。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是主體性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和轉變教學方式的關鍵。在英語主體性課堂上,教師不應該把現(xiàn)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應該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精神,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主動交流,讓以語言交際為主的英語課堂充滿和諧歡樂的氣氛,充滿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國外學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的成就動機與其學業(yè)成就之間的平均相關為0.34。這充分證明了學生主體的作用。其實,主體性課堂只要教師敢于放開手腳,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前提下,基本上都能夠成功地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甚至當一個“合格的小老師”。拿泰州地區(qū)主體參與模式下的試卷講評課為例,原來的試卷講評課基本都是教師一講到底,懂不懂全看個人的領悟能力?涩F(xiàn)在的試卷講評課是以學生講評為主,學生每講解一道練習,都會像老師一樣啟發(fā)別的學生該題應該掌握什么知識點以及能拓展到哪些知識點。整個過程中學生人人都可以到黑板上講解,人人都可以對講解的不足加以補充,人人都能在課上充分顯露自己的才能。這樣一來,人人也就都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而且每道題由一個學生講解,方式、口味不同。對聽的學生來說,不懂的同學想獲得新知,懂的同學想找出講解的同學的錯誤和不足;對講題的同學來說亦是最好的鍛煉,他們對這種類型的題目加深了印象,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忘記。學生通過積極參與這些課堂教學活動,也體會到自己的主體地位,調動了自己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換句話說,學生主體參與的過程就是變“一言堂”為“群言堂”的過程,它打破了正襟危坐的“聽、記、練”的模式,打破了封閉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使學生在課堂中可以大膽地無所顧忌地與教師、同學展開交流,使學生均有機會獲得成功,在成功的喜悅中主動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參與教學過程。
實踐證明,只有在這種主動參與的課堂上,師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fā)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xiàn)出光輝和魅力,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英語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第二,合理分組是英語主體性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
主體性課堂教學要求人人參與課堂活動。在實踐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分組合理與否是影響人人參與課堂活動成敗的關鍵。
一般情況下,一個小組4至6人,既有學習、組織能力強的,也有稍微差一些的,這樣的話,可以有人組織開展討論,分配各個組員的任務。一般情況下讓學習、組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這樣在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把大家組織起來。當然小組長的角色也可以不固定,有時候可以調整一下,讓基礎較差的學生擔任小組長,這樣能夠減少基礎較差的學生依賴別人的思想,促進基礎較差的學生增加責任感,在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這樣可以在促進學生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組織能力,從而促進每一位學生的進步。
【淺談英語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意義及特點】相關文章:
淺談語文教學的特點08-17
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淺談06-01
淺談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08-28
淺談少年田徑業(yè)余訓練的特點04-28
淺談幼小銜接對幼兒發(fā)展的意義論文09-23
公開課后點滴反思-淺談英語課堂教學設計08-28
淺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精選6篇)04-12
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探索08-09
淺談學科建立和本科生教育課程的特點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