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英語語言學》課程目前面臨的問題及改善的途徑
論文關鍵詞:英語語言學 教學 途徑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對《英語語言學》課程的一項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分析,探討了高等院校英語專業語言學課程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及挑戰,以期能夠發掘影響本課程發展和學生學習的內外因,從而能找到具有針對性的解決途徑,達到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提高課程教學的整體質量的目的。
《英語語言學》課程是《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2005) 規定的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的專業必修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絕大多數的高等院校都在英語專業高年級中開設了《英語語言學》課程。然而長久以來,語言學課程卻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盡管教師及學生都認識到此門課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課程本身理論性較強,比較晦澀難懂,而教師又一般缺乏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因此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堂學習的效果都不盡理想。但是也一直有學者或者教師對語言學課程存在的問題做探究,并提出了一些較有針對性的嘗試性的解決途徑,如潘之欣(2002),王揚(2004),白郁(2007),鞠玉梅(2007)等。然而在眾多的著述中,除潘之欣(2002)做了調查問卷的實際研究以外,其他的鮮有基于調查或實驗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一些內省式的探討嘗試。筆者自2003年起一直擔任《英語語言學》課程的專任教師,在較長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教訓,對課程存在的問題也有一些個人的看法,于是筆者在自己教學的兩個大學三年級的英語專業自然班中做了一項針對《英語語言學》課程的專項調查問卷研究,以期能夠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對課程存在的問題,目前教學方法的不足,以及學生們的學習預期及學習困難做出全面的了解分析。
一、研究方法及結果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匿名調查問卷的方式來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64份,實際收回64份。調查問卷共設計了23道問題,其中1-21奇數問題采用的是選擇題,分四個選項;2-22偶數問題是書面問答,分別對1-21奇數問題的選擇做出書面的解釋,如第1題“經過一年的學習,你認為本門課程_____”a. 非常有用 b. 有用 c. 沒有什么用處 d. 說不清楚,當學生做出選擇后,會在后面的第2題預留的空白處寫出做出上述選擇的依據。這種調查問卷的設計方式雖然沒有完全按照Likert 五分法進行,但是創新之處在于能直觀地獲得學生做出某項選擇的初衷,從而能最大程度上對學生的訴求和認識做出判斷。
由于涉及的問題以及分析較多,限于篇幅本文僅對其中一些較為關鍵問題的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當被問及本門課程是否有用時(第1題),約有68%的學生(44人)選擇了a. 非常有用和 b. 有用。約42%的學生對課程的態度是非常喜歡或者喜歡,選不喜歡的約占26%。約72%的學生對現在的教材(胡壯麟編《語言學教程》第三版)非常滿意或者比較滿意,不滿意者只占9%。約55%的學生對于目前的教學方法感到非常滿意或者滿意,不滿意者占16%。對于任課教師是否勝任目前的課程,約98%的學生(63人)選擇了非常勝任或者勝任。約有70%的學生對于設立語言學課程覺得非常有必要或者有必要,只有約17%的學生選擇了沒有必要。對于課程目前的測試方法,約56%的學生選擇接受,約33%的學生選擇了不接受或者認為應改變測試方法。當被問及課程應該注重哪些方面時(本問題可多項選擇),約45%的學生認為應注重基礎知識的講授,約48%認為應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約9%認為應注意新成果的介紹,約5%選擇其他。約70%的學生認為課程的課堂教學非常好或者好,約20%選擇一般,約3%選擇非常一般。當被問及對課程的其他建議時,多數學生認為授課時應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盡量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等。
通過上面對調查結果的簡單分析,結合以前相關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困擾本課程的一些主要因素是:
(一)學生對課程的喜歡程度。本次調查中約26%的學生選擇不喜歡本門課程,這個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與潘之欣(2002)的調查結果一致。[1]而影響學生對課程喜歡程度的主要因素還是課程本身的理論性和抽象性,這個結果與潘之欣(2002)也基本一致。[1]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授課時不僅僅要滿足于基本知識和理論的解釋講授,而且也要照顧到課堂氣氛和講授的深入淺出,只有讓學生聽的懂,聽的有興趣,才能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對課程的認同感。
。ǘ┱n程的教學方法。本次調查中約16%的學生對目前的教學方法感到不滿意,這與王揚[2]、白郁[3、]鞠玉梅[4]等所反映的一致。因此原來那種以課本為主,偏重知識講授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目前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知識要求。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實際。不僅要使用多媒體課件,而且還要充分調動聲,光,電等各種手段,給課堂教學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
。ㄈy試方法。本次調查中約33%的學生對目前單純書面考試的測試形式表示不接受或者希望改變測試方法,這就要求教師采取多元化的考察手段,從多方面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就。除了學期末的筆試以外,教師也不妨在平時多讓學生做一些小組討論,課堂陳述或者也可以給學生們布置一些小的論文作業,內容盡量適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并貼近日常語言的實際,這些活動的結果可以計入學生的平時分,這樣的話既可以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增加他們學習的動力。
(四)實踐能力的培養。本次調查中約48%的學生認為課程應該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授課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多舉一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逐步引導學生培養用語言學課程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實例的能力。 語言學知識及理論其實都是對日常語言數據和語言現象的濃縮抽象而已,其實質上是來自于生活,現在我們應該要做的就是再把它們還原到生活中去,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來還原其本質。這樣不僅僅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四個因素以外,另外一個困擾語言學課程的困難就是課時設置的問題。絕大多數的高等院校雖然都在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中開設了語言學課程,但是一般都只開設一個學期,大約32課時,而課時數的不足也制約了教學。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做較大的取舍,只能選取那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給學生進行講授,從而造成了教學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不足,教學內容的破碎也制約了學生對授課內容的總體把握。有鑒于此,山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從2007年開始,將《英語語言學》課程的課時數從32學時調整到64學時,即從原來只開設一個學期增至一個學年。這樣的設置不僅僅是增加了課時數,使得教師有比較充分的時間來系統地講授,而且時間跨度的增長也從另一個方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從實行至今,教學實際效果以及學生實際學習的成效來看,這樣的課時設置確實起到了不錯的效果,學生對語言學課程的認知程度逐年提高,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考取了語言學方向的研究生。
二、結論及建議
針對其他相關研究以及調查問卷所反映出來的一些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方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學生知識水平的持續提高,對本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要求我們不斷更新方法,改變原來那種照本宣科,只注重書本基礎知識講授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要更新課程的測試方法,更加注重學生平時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測試方法,利用小組討論,課堂表達,小論文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考核。另外一方面,語言學教師也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素養,廣泛涉獵相關資料文獻,培養對語言的直覺。語言學中所有的理論其實都來自于日常生活的語言數據或者實例,只是抽象程度較高,因此表面上看來較為晦澀難懂。教師所做的工作就是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用深入淺出,詼諧活潑的語言和實例來還原語言學的本質,從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和提高教學效果,還能從側面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同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多互動,相互了解,共同提高課程的教學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潘之欣.關于高校英語專業“語言學導論”類課程設置的調查[J].外語界,2002,(3): 47-55.
[2]王揚.高校英語專業語言學課程教學初探[J].外語研究,2004,(5):57-60.
[3]白郁.英語本科語言學教學的重新定位[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7,(1):70-73.
[4]鞠玉梅.關于高校英語專業語言學課程教學的思考[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8): 31-33.
【試論《英語語言學》課程目前面臨的問題及改善的途徑】相關文章:
試論農村初中校本課程開發面臨的問題與對策12-06
試論兩校區教學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11-29
高職康復課程教學問題與改善探究論文12-16
試論高職職業英語優質課程的開發12-04
農村初中校本課程開發面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11-19
試論商務英語閱讀的課程設計初探12-1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