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過程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探討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才培養過程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探討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才培養過程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探討 篇1
摘要:文章先從現階段醫院會計人員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入手,對會計人才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對會計人才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問題、現階段管理工作混亂問題等做出了探究,并進一步闡述了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實施教育行為的前提;要建立競爭開放的會計人才選拔制度、優化會計人員激勵機制,完善會計人員的考核制度等,最后介紹了影響醫院發展所面臨的后續教育、人員結構、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等問題。
關鍵詞 會計人才 醫院管理 激勵 重要作用
一、現階段醫院會計人員的狀況
現階段醫院會計人員在多方面表現出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經濟下建立現代醫院制度所需的要求,具體
1、人員結構問題
隨著醫院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會計人員結構的弊端逐漸明顯,相當多的會計人員對市場經濟發展、會計改革深化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學習不夠,業務知識陳舊,更缺乏理論研究;一些會計人員的責任意識、道德意識、風險意識、服務意識和法律意識也亟需提高。
2、業務能力及繼續再教育問題
隨著經濟發展,為了適應市場經濟下現代醫院所需的要求,會計人員需要不斷知識更新,這就需要對會計人員進行不斷的繼續教育。只有擁有一大批高素質、高層次、了解國際慣例和規范、迅速適應經濟發展新情況的會計人員,才能保證醫院經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更好的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會計監督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轉變,醫院的自主性、獨立性日益增強,國家對醫院的直接的行政干預逐漸減少,因此,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醫院會計人員的身份究竟該如何定位,為誰服務,由誰來監督,如何處理與各方面的利益關系,這是我們進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首先必須解決的基本問題。
二、現階段會計人才應具備的條件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市場經濟也在以更快的步伐滲透到醫院領域,因此確定醫院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及培養方式,使培養的會計人才適應經濟需求,成為醫院會計領域過程中探討和解決的問題,其應具備的條件
1、新型的工作理念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經濟體制的變遷,會計人員要學習計算機技術,從繁瑣的帳務處理工作中解脫出來,僅僅會使用會計語言“說話”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下的醫院發展要求,要從專門進行帳務處理的工作擴展到參與醫院經營管理、財務分析、財務策劃、財務預測、財務決策等工作中去。會計人員要在新的工作環境和新的工作目標的要求下轉變工作理念,激發創新意識,樹立全局觀念,擴展醫院理財思路,從微觀的具體的會計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擴展到宏觀的全面的醫院管理工作中去,支配資金運作,成為醫院利潤的創造者。
2、全面的會計電算化知識
會計電算化使會計擺脫了繁瑣的手工記帳程序,提高了會計數據處理速度,保證了會計信息質量,突破人工計算對計算復雜問題產生的限制,能更準確地反映醫院的經濟運行過程。會計網絡化是在會計電算化基礎上的高科技結晶,可以使醫院將其財務信息傳遞到外界。它將促使會計人員必須懂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軟件開發與設計和軟件操作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知識。因計算機的知識發展不斷更新,會計人員還需不斷更新知識。
三、關于如何培養會計人才的問題
由于工作針對性不同,會計人才主要分三類:一類會計人才工作的重點是進行會計的核算、反映和監督,因此具備一定會計基礎知識,較好地掌握會計核算能力和熟練的計算技術,能夠操作計算機和使用會計軟件,并最終能編報真實可靠的財務會計報告是此類會計人員的培養目標;另一類會計人才其工作的側重點仍然是進行會計核算,但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注重智能運用,因此應培養其能根據所產生的會計信息進行財務分析、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要有較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一類是以開展財務管理活動為主的會計人才,這類會計人才就要求能全面掌握現代醫院經營管理知識、要具備對醫院經濟活動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的能力、要能依據已搜集到的各種經濟資料,設定某些經濟參數,采用一定的管理會計方法,對醫院某一方面的經濟活動趨勢作出事前預測或規劃,能融理論和實踐于一身,能指導全局性、整體性財務工作。建立繼續教育培訓機制,使會計人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會計制度經常隨經濟政策的變化而變化,這就要求會計人才要不斷學習,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新的會計理論、會計方法、會計技巧;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提高自己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同時,會計行業的特點是實踐性、操作性較強,但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直接接受理論的指導,只有一個人不斷地從實踐中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理論結合實踐,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所以,應鼓勵并支持會計人員在職繼續學歷教育,建立長期后續教育機制,以提高會計理論素質和業務水平。引入市場機制,建立靈活的用工制度
建立嚴格的競爭上崗機制,提高醫院會計從業門檻,對考試合格人員進行崗前職業培訓,從源頭上把握醫院會計從業關口。對會計人員實行集中管理、競爭上崗、定期輪崗、末位淘汰,從制度上提高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完善選拔和聘任機制
在開放的社會條件下,要擴大選人的視野,形成開放的人才選拔機制。按照建立現代醫院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適合醫院特點的會計人才選拔和聘任機制,進一步深化醫院會計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可以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醫院內部民主選舉、競爭上崗和直接聘任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的選拔醫院會計人員。
人才培養過程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探討 篇2
摘要: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大連交通大學軟件學院(下稱“軟件學院”)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積累了豐富的人才培養經驗并取得了諸多成果。本文主要論述了構建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依據以及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原則,說明了開展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工作的運行體制,最后介紹了軟件學院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
關鍵詞:復合型;大型主機;人才培養
20XX年,軟件學院成為IBM大型主機系統大學合作項目(IBM eServer zSeries University Program)的成員,與IBM公司共建大型主機教育的環境。軟件學院結合自身復合型軟件人才培養的優勢,啟動了復合型大型主機專業方向軟件人才培養項目,目的是培養具有兩個專業基本知識和能力,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綜合素質高、知識結構新、適應能力強、創新空間大的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以適應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服務區域經濟,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1、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依據
1.1 政策基礎
近年來,國家各級政府對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給予新的政策。如:
20XX年,國務院《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中指出:“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設立軟件學院,理工科院校的非計算機專業應設置軟件應用課程,培養復合型人才”。
20XX年,國務院在《關于實施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大力開展多種形式和多層次的教育,“培養適應老工業基地優化升級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
20XX年,信息產業部《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中指出:“加強信息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復合型人才的引進、培養”,通過高等學校等機構加強工程實用人才的培養。
20XX年,《遼寧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中指出:要“加強緊缺型本科人才培養基地、藝術類人才培養基地、復合型軟件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商務型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
20XX年,《大連市人才開發“十一五”規劃》中指出:大力“吸引大批高層次、高技能、復合型人才”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1.2 社會需求
20XX年起,我國企業信息化開始進入攻堅階段。企業信息化的成功實施,需要一大批既懂專業知識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據統計,目前我國信息化復合型人才缺口正以每年100萬以上的速度增長,復合型人才成為推動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根本動力。同時,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以后,復合型人才的供需矛盾越發突出,像金融業、制造業和軟件外包行業對既有行業背景知識又懂軟件的復合型主機軟件人才的需求迫切。
1.3 良好的基礎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各行業對軟件人才的需求,軟件學院貫徹落實國家、遼寧省和大連市“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軟件產業等一系列指導方針,充分發揮在計算機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優勢,于20XX年在全國首創了“傳統專業+軟件工程”的五年制雙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現在已有包括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軟件工程在內的13個專業進行了專業復合。
經過近五年的探索與實踐,軟件學院合理設置了復合專業所需要的通識基礎教育平臺;按照兩個專業主干學科知識的相關性找準復合點,確定學科主干課程鏈,搭建雙專業的學科基礎平臺,加強學科基礎課程的相互支撐和合理滲透,促進課程內容的合理銜接;精心設計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力求使信息技術與傳統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有機融合。
軟件學院五年制雙專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得到了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遼寧省、大連市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教育部部長周濟、遼寧省副省長魯昕、全國人大財經委副部長聞世震、大連市市長夏德仁、國家外國專家局副局長李兵、教育部評估專家等先后視察軟件學院,對學院的辦學理念、辦學模式及辦學特色給予高度評價。
以上這些說明了在軟件學院實施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的培養是有需求的,是切實可行的,同時也有堅實的保障。
2、對復合型人才培養規律的認識
目前,對于復合型人才的定義有多種解釋。經過深入的調研和論證,我們對復合型人才的理解是:具有多個專業(或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能力及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具體表征如下:
基本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學科知識的融合、相互作用。
基本技能:綜合能力強;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強;學習能力強。
綜合素質:責任心和事業心強烈;團隊合作精神強。
2.1 符合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的科技迅猛發展,經濟快速增長,對人才需求逐年大幅增加,特別是急需一大批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
2.2 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觀的要求
當前高等教育發展觀的內涵可概括為: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高等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全面推進高等教育創新。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是高等教育創新的重要內容。
2.3 實現多學科專業知識結合、交叉、融合
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適應了現代學科發展的規律。當代學科發展的趨勢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不同學科專業知識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相互支撐與滲透。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通過多學科專業的知識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識,并成為新的思維方法和綜合能力的萌發點,不僅有助于解決本學科、本專業的問題,更容易培養創造能力。
3、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原則
培養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最重要的核心工作是能夠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制定出科學、合理、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方案制定過程中,要注重把握主體性原則、協調性原則、超前性原則和社會需求原則。
主體性原則。在高等院校,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教師,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要建立起兩個主體間相互合作、協調互動的新型關系,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建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把建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在設計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各個環節時,都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到核心的位置來考慮。如加大學生選擇專業方向和課程的自主權,由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自己設計和學習課程;在學習方式上強調學生自主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實踐環節上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條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實踐能力。
協調性原則。培養復合型人才是一項系統工程,因而在積極穩妥地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過程中,應強調培養模式與外部環境之間、模式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協調發展,注重人才培養的整體效益,以系統的觀點和方法深入細致地抓好教學工作。人才培養模式貫穿了整個培養過程,包括專業方向設置、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教學組織、非教學培養途徑等,它們組成了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系統。在制定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時,要從模式組成的各個方面全盤考慮,協同發展,靠單一的實踐活動和個別教學環節的改革是不能奏效的。
超前性原則。培養復合型人才是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必須有超前意識,否則,人才的培養收不到好的效果。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能完全體現出行業的發展趨勢。如僅從某專業的一次性就業率較高就忽視對原有培養方案進行調整的話,那么這一方案的不適應性將隨著轉型期的結束凸顯出來。因此,制定復合型人才培養方案應具有發展的眼光,超前預測未來人才需求,這樣才能保證教育的整體效益,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
社會需求原則。人才的涌現是一定時代的社會需要和社會發展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必須建立在社會需要和社會發展條件的最佳結合點上。高等教育必須面對社會、面向實際,所培養出的人才應有明顯的針對性、應用性、適應性及開拓性。在制定培養目標和措施時,必須正視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明確人才市場對專業人才需求的知識結構及規格,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教育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4、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運行體制
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不僅關系到軟件學院,還牽涉到工學、文學、管理學三個一級學科,六個相關專業。這六個專業分屬于我校的管理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學院以及外語學院。因此,開展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的學生管理、教學組織、質量保證是實施這一系統工程的三個關鍵點。
學校把這六個復合專業的學生按照一年級在學校的本部,二、三、四年級在軟件學院,五年級又回到本部的時間段進行安排。在校本部的學生管理工作由相關的五個學院各自負責,在軟件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由軟件學院負責。軟件學院設有學工部,擁有一支精干的專職輔導員隊伍;設有教務部,負責學生在軟件學院期間的教務、教材、考務、實驗、學籍處理和教學任務分派等日常教學運行工作;設有IBM技術教研室,負責大型主機專業課程的設置和日常教學工作,同時負責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指導和實踐工作。
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中的教學組織工作由學校教務處牽頭,協調三個院系和軟件學院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同時,選派軟件工程專業和相關的六個專業的專家,共同組成復合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并根據實施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及時修訂和調整培養方案,對教學工作進行指導和幫助。
為了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除了建立領導聽課制度外,我們還設立了教學督導組和評建創優檢查組。這兩個機構負責對教師的授課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檢查結果將及時在相關范圍內進行通報和處理——這就構成了實施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的質量保障體系。
5、人才培養特色
5.1 復合型大型主機人才培養模式
軟件學院創新性地提出了“相關傳統專業+大型主機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綜合素質高、知識結構新、創新空間大的社會急需的優秀人才。
由于大型主機主要應用于金融業、制造業和軟件外包行業,所以我們將選取會計學+軟件工程、市場營銷+軟件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軟件工程、交通工程+軟件工程、英語+軟件工程以及日語+軟件工程6個專業與大型機專業進行復合。在復合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我們力求大型主機技術與相關專業的教學內容和過程有機結合,學生的參考學制設定為5年。
5.2 產、學、研相結合并引用社會資源辦學的運行模式,培養實用型大型主機人才
作為IBM大型主機系統大學合作項目的成員,軟件學院不斷積極深入開展同IBM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IBM公司雄厚的科研技術實力和影響力,將他們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引入到課堂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3 國際化大型主機人才培養模式
為打造國際化的大型主機軟件人才,結合大連市軟件產業以外包為主的特點,學院對全院學生強化日語、英語教學,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和交流。目前,學院已經與包括早稻田大學在內的日本、美國、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所高校和知名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6、總結
截止到目前,軟件學院已經成功組建了2期主機方向班,共培養主機方向人才近500人次。同時,我們制定了
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的培養方案,并寫入2007和2008版的培養計劃中。從目前生源和社會需求來看,復合型大型主機人才在市場上受到了很大的歡迎。
但是,復合型大型主機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新生事物,有許多問題需要繼續探討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從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規律出發,不斷地通過修訂執行計劃來適應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需求,并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使培養方案得到進一步的完善,這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信息產業的發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才培養過程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探討 篇3
摘要:播音主持藝術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倍受各類綜合高校的鐘愛,F階段,高校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還不完善,因此高校方面需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繼而為國家輸送高素質的新聞工作者。本文是筆者就高校播音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的一些淺陋見解,希望能夠與廣大教育同行共勉。
關鍵詞:高校;播音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近些年來,我國的廣電事業發展迅速,播音員主持人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這也給很多年輕人的就業帶來了新的方向與新的希望。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我國高校內部的播音主持或與之相關的專業驟然升溫,學生數量不斷激增。然而,在這種表面看起來“蒸蒸日上”的播音主持辦學熱背后卻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招生制度不完善,教學體系落后,師資力量匱乏等已經嚴重的阻礙了我國高校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上述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一個緊迫且重要的任務。
一、完善錄入辦法,選拔優質“儲備”人才
專業教育程度對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人才選拔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現階段,很多高校的播音主持藝術專業門檻卻非常的低,這就使得播音主持藝術專業成為吸引學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入學之前用以檢查學生專業潛質的專業測試對播音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意義非凡,甚至關系了人才培養計劃的成敗。因此,完善播音主持藝術專業人才選拔標準是一項非常重大的任務。專業面試是高考學生進入播音主持行業的第一道門檻,現階段,這道門檻主要由稿件播讀和即興評述組成,目的是為了考查學生的稿件理解力以及即興語言組織能力。因此,考官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全面的了解考生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五點:第一,確定考生的普通話是否標準規范。第二,考查考生的發音器官是否健康,嗓音是否圓潤。第三,衡量考生朗誦是否具備聲情并茂的特點,能否有效的感染他人。第四,判斷考生的思維品質、應變能力以及記憶力能否適應播音主持崗位的實踐需求。第五,衡量考生的外在形象是否匹配播音主持崗位的社會公眾形象需求。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知,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對學生有較高的形象氣質要求,因此,專業面試的結果是要能夠科學的考查學生,判斷學生是否具備較強的綜合文化素養、可發展的'專業潛質以及較強的塑性。除了面試,現階段有很多高校在對播音主持專業的人才進行篩選時,也都設置了相應的筆試環節,用以考查考生的文化基礎知識能力。如我們所知,播音主持專業的從業者還需要具備非常強的文字功底與知識內涵,想要保證考生與這一要求盡量靠攏,就需要在招生過程中重視高考的權威性和能動性,有意識地選擇成績優異者進行深造。當然,除了高考這一途徑之外,高校方面還可以建立綜合成績排名,從中選擇成績優異者優先錄取。值得一提的是,現階段用以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辦法只有面試和筆試兩個途徑,然而通過這兩個“關卡”選擇出來的優質考生也并不一定真的滿足高校培養的初衷。因此,想要更全面的了解學生,一定要有意識的避免錄取標準的片面性,例如可以在筆試以及面試的基礎上增加“政審工作”,相信一定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二、強化師資力量,提高辦學條件
育人是一件非常具備挑戰性的任務,而培養優質的播音員主持人更是一項艱巨的系統性工程。教師的高度決定了學生的高度,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隊伍的建設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未來發展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強有力的教師隊伍作為后盾。播音主持專業的師資必須具備多元化。多元化的教師隊伍體系是提高教育的必要條件,更是促使學校穩健發展的利器。對現階段的高校播音專業教師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很多高校的教師均為校內專職專業教師或是媒體一線的兼職教師。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勢頭,但是各大高校還應強化此項措施,廣開一線廣電媒體工作人校內授課或者演講的力度、頻率,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聘請國內外一流的專家教授進行授課,補充高校的教師隊伍實力。當然,定期為高校教師充電,提高他們的授課能力和水平,豐富教育者的實踐機會,打造優質的教師人才隊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與其他專業不同,播音主持專業培養的人才非常的特殊。播音主持人才必須擁有較高的專業要求,而專業素養卻不是依賴教育就能夠培養的。因此,那些認為只要擁有超高外在形象以及優美嗓音就能做好播音主持人的想法是極其不切實際的。專業培養需要極高的教育成本,充裕的師資力量不可少,必要的時候甚至還需要聘請富有經驗的老師實行小課輔導。此外,教育者的教學是否具備實效性以及實踐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充分的滿足了播音主持藝術專業教育的基本條件,用具備視、聽、錄、攝、演、控的全套的、現代化的視聽錄播演攝控設備和演播場地為學生的實踐教育夯實基礎,才能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更新辦學理念,優化教學體系
如果教育者只懂得按部就班地落實教育,想要提高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培養質量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我們不能強求辦學者擁有非常強的廣電工作經驗或是相關的專業技能,但是他們必須熟悉廣電工作的特點、理念,這樣在指導辦學的時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夠在原有的辦學理念之上實現突破。更新辦學理念的途徑非常的多樣,辦學者首先需要擁有探索研究的意識,敢于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其次,辦學者應該采取多種渠道,全面的了解傳媒廣電相關的動態信息,及時把握播音主持專業的發展動態;最后,將“走出去”和“請進來”發揚光大,常與廣電部門交流,開展聯合辦學手段,建立實地培訓基地,為學生實踐提供機會。人才培養的核心應該放在教學計劃與課程體系的改革方面,從人才培養的目標、規格、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教學進程、教學內容等角度出發,全面分析培養人才需要的必要條件。以廣播、電視通訊發展為準則,培養既能播音,又會主持,既有系統理論,又具備大量實踐經驗的優質廣電專業人才。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教育者在落實教育的時候,需要充分地考慮人才的培養方向,以就業為指導,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強化教學管理,提升學生的基本功,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以及思想品德。進而培養他們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更好地面對知識更新以及淘汰挑戰。靈活教學方法,改變過去單一的辦學體制,多形式發展教學;變半封閉辦學模式為全方位開放辦學模式,充分利用畢業生資源,提升學校教學質量;定期回訪畢業生,開展相關的交流研討,以便及時掌握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及時調整畢業生資源利用辦法。
綜上所述,想要培養優質的播音主持專業人才,需要各方配合。只有探索出了最佳的人才培養策略,才能夠提升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素質,也才能夠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出更優質的播音主持人才。
參考文獻:
[1]夏青.培養主流價值觀的創新傳播者——對傳媒類普通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青年文學家,2012(08).
[2]陳戀.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淺探——以廣東高校為例[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3(04).
[3]江勝清,龔小雨.地方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一體多元”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湖北工程學院為例優先出版[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5(09).
人才培養過程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探討 篇4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職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認,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理論還不夠成熟。本文分析了我國中職教育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職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培養大批技術工人。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中職教育不僅能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更受到一個國家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結構的制約。綜觀我國中職教育發展,主要是改革開放后,表現出發展快,規模大,但支撐中職教育的平臺的仍不堅固,計劃經濟體制下舊的人才培養觀念和模式還沒有完全打破,各方面還不能充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我國正處在一個特殊發展階段,一方面要加快步伐完成西方經濟發達國家早已完成的工業化目標,另一方面要面對21世紀知識經濟的挑戰?梢哉f我國中職教育的發展仍處于不成熟階段,與國外相比則有明顯差距。從總體看,既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也落后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對近年來中職教育的滑波困惑以及升溫的意外,也說明我們的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理論還不夠成熟。
關鍵詞:
中職教育 人才培養 問題對策
1、我國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文化傳統偏重形而上,忽視形而下,即重學術性輕實用性,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和能力的培養,再加上長期的計劃體制的影響,在辦學主體多元化方面,以及教學模式、專業課程設置、師資素質等方面都存在問題。
我國中職教育在人才素質要求上,仍然存在厚此薄彼,或顧此失彼的弊端。
例如,片面理解素質教育,片面的理解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片面的理解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片面理解專才和通才的教育,以為開足開齊文化課就是素質教育,忽視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性,職業技能的培訓落到了次要的地位,從而削弱了綜合素質的提高。有的片面認為,中等職業教育屬于技藝型教育和終結教育,從專業設置到課程體系、教學內容,都以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為出發點,在職業學校只要學會技能,就足以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的需求。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有的職業學校過分偏重職業技能,不顧及學生的后續發展,對普通文化課隨意刪減。
有的忽視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和再學習能力的培養。但是,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社會上原有的職業崗位會大批消失,同時又會增加大批新的職業崗位。因此,許多職業崗位處于不穩定狀態,勞動者隨時有轉崗的可能,人的一生中將從過去的幾十年一崗向多崗轉變。在不同的企業中從事不同的職業和經受崗位競爭,就促使每個人必須依據職業變化的要求,及時補充新知識、技能,適應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因此,職業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盡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拓寬知識面,為其順利接受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相關對策
2.1建立緊密聯系的產學伙伴關系
產學合作是一種利用學校和企業間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培養適合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的一種合作,即利用學校與產業、單位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把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由高國內外大量教育實踐表明,產學合作教育是促進職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堅持適應需要、共同育人、互惠互利原則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根本動力在于社會的需要,沒有社會、經濟發展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就沒有中職教育的發展。只有適應了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要,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院才容易找到良好的合作伙伴。
產學合作教育一方面使用人單位提早試用學生為挑選合格人才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尋找理想職業提供選擇余地。產學合作教育使學生提前進入勞動力市場,積累了擇業、就業的豐富經驗,為畢后就業打下了基礎。用人單位和學生的雙向需求,正是產學合作教育的運作動力。
2.2建立中職專業和課程設置動態調整機制
中等職業學校的課程改革的方向應是推行“兩段式”的課程模式,即“寬基礎、活模塊”的模式!皩捇A”,一是要加強文化課教學,為學生學習專業課和學生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提供重要保證,還可開設適當的選修課,以滿足學生個性的發展。二是要拓寬專業基礎課,以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活模塊”就是以某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為主要內容,或者是以某種職業所需的單項能力為主要內容。
這一模塊的內容可隨市場就業形勢的變化進行調整和更新、故稱為活模塊。所有課程內容要從全球化角度思考,堅持中西結合、因地制宜的思想,把外編、國編、地方編和校編教材有機結合起來,使普及基礎與體現特色有機統一,并及時更新。刪除過難、過繁、過深的教學內容,減輕學生負擔。
中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要按照市場需求來構建,并根據產業結構的變化和當地實際來改造課程結構,課程重點是從過去單純強調技能訓練轉變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應加強文化基礎課教學,這是我國經濟和教育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保證,使學生不僅能自主擇業,而且能自主創業。"
2.3強化職教成教一體化,學歷教育與非學歷培訓結合
強化職業學校各種非學歷教育的培訓功能。職業學校不僅要在學歷教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且要在非學歷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一個有希望的企業要求各個層次的員工不斷地進行培訓,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掌握最新技術,適應企業發展需要。許多企業目前在這方面已下了很大工夫,不少有經濟實力的企業都有自己的培訓中心,有的企業是通過校企聯合來解決員工的培訓。
因此,如果將職教與成教進行合并,實現職教與成教一體化,走職前培養與職后短期培訓并重的道路,使職業學校面向經濟建設,面向廣大從業人員,下崗職工,大力開展職業培訓,這樣,一方面對中等職業教育相對穩定的專業設置是一個有益的補充,使其與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勞動力不斷變化的多樣性需求相適應,另一方面,又能拓寬辦學渠道,實現規模效益。
【人才培養過程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探討】相關文章:
高等中醫藥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11-16
關于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創新思考11-15
試析對高等職業教育校企聯合辦學模式的探討03-03
普通地方高等院校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與實踐11-17
最新論文:高等職業教育社會評價制度研究03-28
淺談高等職業教育現狀與設想12-01
關于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評析03-27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探究11-22
論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11-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