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阻抗及消解
論文關鍵詞: 中小學教師 阻抗 信息技術 教育改革
論文摘要: 新課改要求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但在實踐中由于客觀存在路徑依賴和資金不足,主觀存在教師對自身利益和教學有效性的考慮等原因,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存在著阻抗,阻抗的消解一方面需要教師內在提高,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制度規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加強交流協作和教師再教育,等等。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綱要(試行)》指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成為課程改革的熱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有很多的困難,其中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阻抗,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信息技術的普及和利用。“阻抗”最早應用在物理學領域,上世紀初由弗洛伊德(Freud)引入心理學研究。弗洛伊德給出的阻抗定義為:“患者在自由聯想過程中對那些使人產生焦慮的記憶與認識的壓抑。”[1]有些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把阻抗理解為個體對于其行為矯正的不服從,或者是由于個體對心理咨詢心存疑慮,或者是由于個體缺乏行為變化的環境條件。[2]據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阻抗可以理解為教師阻礙和抗拒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心理和由此所引發的外在行為方式表現。
一、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阻抗表現和產生原因
1.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阻抗表現。
羅杰斯(E.Roge)研究發現:一般人對于改革的態度呈現類似于常態分布的模式,即在一個坐標中,處于中間人群的比例最大,越往兩端所占的比例越小。普拉特(Prat)引用羅杰斯的觀點并將其量化,提出教育人員對變革的態度可以分為五類:反對者、拖延者、沉默者、支持者和熱誠者。其中沉默者最多約占40%,支持者和拖延者各占25%,熱誠者和反對者最少各約占5%。[3]可以看出,在教育改革中拖延和沉默者占了65%。雖然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的具體情況調查還需要更深入和全面,但在實踐中已經明顯看出一些問題。比如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普遍偏低,一些教師不愿或者不會使用信息技術;一些教師應付式地使用了信息技術;還有一些教師濫用信息技術,不合時宜地大量應用聲音、動畫、圖片等,影響到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相當多的教師沒有仔細去學習、好好地利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教學。
2.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產生阻抗的原因。
阻抗首先是一種心理反應,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阻礙和抗拒心理的產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客觀方面看,根據路徑依賴理論,由于受到長期的思維和行動方式的影響,人們在接受新的變革時會按以前路徑行動,不愿或難以改變。同時,資金投入不足或者分配不當。信息技術的硬軟件工程、教師的研究和應用都需要資金來支撐,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應用沒有實施條件很難實施。并且,制度改革不系統不健全,使教師的改革受到一定約束。從主觀方面看,一方面,一些教師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或時間不夠。另一方面,一些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不夠高,并且基于教學有效用的考慮,不敢貿然改革。
我們通過對產生阻抗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產生阻抗的主客觀的因素是相互影響的,客觀的限制因素極大地約束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同時由于教師本身存在不足,又反過來使得客觀因素的改革緩慢。另一方面阻抗雖然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有阻礙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它讓教育改革開展更謹慎和全面,因此對阻抗的分析應更全面仔細。
二、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阻抗消解策略
消解阻抗首先要消除教師的阻礙和抗拒改革的心理。消除這種心理需要教師一方面為支持改革創造良好的外在環境,一方面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和能力,以克服抗拒心理。
1.創設消解阻抗的外在條件。
首先,建立因地制宜的改革制度。具體制度可以由學校制定改革的階段目標以及計劃安排,由校際討論然后上級審批決定。其中激勵制度和評估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要。其次,遵循漸進原則。采用試點帶動、上級帶動下級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的辦法漸進改革,過于強制和模式化的改革不利于改革的開展。最后,創設學習和交流協作的環境。針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不足,信息化素養有待提高等問題,我們應組織開展教師的再教育培訓活動。同時采用交流會或使用網絡論壇等形式開展交流,分享成功、提出困難。組建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實驗研究共同體,研究人員、學校和教師間密切協作,以行動研究來增強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2.轉變教師傳統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的認知和技能。
外在環境的創設很重要,但是現階段不能等外部條件完全滿足后再克服自身因素,而應該分析如何在現有條件下從教師自身消解阻抗。首先,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主動嘗試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加上主觀實踐存在盲目性,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難免出現很多問題,但不能有問題就否認它的作用。教師首先要糾正技術無用的觀點,才能接受并支持其使用和發展。其次,積極參加交流和互評活動。一是要組織和參與學科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活動,互相聽課、評課,然后討論以提出建議和意見,互相促進提高。二是積極參加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和交流活動。教師需要不斷學習、研究與協作,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
參考文獻: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96.
[2]阿德萊德等.行為心理學入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57.
[3]段旭.中學教師對新課程改革阻抗及其消解[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6.
[4]于動.課程改革進程中的教師阻抗研究——一種經濟學視角的分析[D].河南大學,2007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中小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阻抗及消解】相關文章:
關于高校心理咨詢中阻抗解除技術的應用02-22
信息技術的特點及在現代教學中的應用11-18
高中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論文03-17
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5-16
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11-16
論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12-05
有信息技術在現代聲樂教學中的應用12-11
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6-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