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任務驅動法教育思索的論文
一、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法
迄今為止,《計算機應用基礎》仍是普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本?茖W生的一門基礎課,包括微機基本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辦公自動化軟件Offie。(主要是Word和Exeel)和多媒體與網絡通信初步知識。這些也確實是新世紀人才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但實際情況是經過50一60學時的學習(并且這些內容有一些在上海市的高中和三校畢業生原先還學過),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提高不多。進一步研究教學內容、要求和方法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有文獻報道,任務驅動法用于計算機教學,特別是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等的學習,取得令人振奮的效果。上海市教委組編的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點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也提出教學法應“以任務驅動為宗旨”—(但該教材尚不是依據任務驅動法編寫的)。特別是,國家NIT(NationalAppliedInformationTeehnologyCertifieate)培切l、教材和考試也采用T任務驅動法模式,而NIT是與國際上公認的CIT(CambridgexnfromationTeehnologyeertifieate)考試接軌并獲得同樣認證的。任務驅動法的基本步驟有四,即:①教師提出任務;②教師完成任務并邊操作邊講解相關的知識、思路、方法和操作,最終顯示結果;③學生有創意地邊學邊做及師生共同發現;④擴展與總結。所以,這里我們看到的是師生兩個主體,兩個主體互動,相互促進。
二、任務驅動法中的任務和任務鏈
所謂“任務”,就是以一定社會文化為背景,以真實或接近真實的待處理事件為目標,通過運行和調用計算機應用軟件的功能,來實現特定目標的過程。教師應該依據教學大綱為教學內容設計一系列的“任務”,形成一條任務鏈,并引導學生一個一個地完成。任務鏈是有序的任務的集合。作者設計Word教學的任務鏈如下:任務1.1:錄人學生作文一篇,約700字—文本錄人;任務1.2:修改學生作文—文本編輯及格式編排;任務1.3:制作學生成績單并統計和排序—表格制作;任務1.4:制作學生成績單統計圖表—圖表制作;任務1.5:為統計圖表加插圖和藝術字—美工制作;任務1.6:錄人一份代數和三角試題卷—公式的插人;任務1.7:制作優秀作文匯編封面并將十篇作文成書—頁面制作;任務1.8:制作有聲電子圣誕卡—多媒體文檔;教微機基本知識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任務鏈設計如下:任務2.1:自己組裝一臺微機(給出裝機要求)—微機硬件的基本組成;任務2.2:添加多媒體及上網部件—網絡多媒體微機的組成;任務2.3: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操作系統簡介;任務2.4:配置顯示卡,打印機,聲卡,Modem—控制面板;任務2.5:安裝offi。。軟件—控制面板(添加/刪除軟件)軟件管理;任務2.6:存放并管理好自己的文件—資源管理器;任務2.7:維護微機—病毒、磁盤掃描、整理和備份;任務2.8:我要上網—上網接人Internet和IES.0使用;任務2.9:我要收發電子郵件—OutlookExpress使用。這些任務,大致概括了大綱的教學要求(其中每一項任務又可包括幾項不同要求或不同細節的任務,如1.1.1,1.1.2等,此處從略),再經過學生作業(同樣,學生作業也可不止一個),以及學生或師生共同的創造性的擴展、細化和發現,Word的學習臻于圓滿。注意這里強調學生或師生共同的創造性和發現過程。這是一種創新的學習。所有這些任務又是一環接一環、由易到難,有序地形成一條任務鏈。
三、教師示范完成任務
任務驅動法的第一步是教師依據教學大綱要求設計好任務,示范完成任務,并結合任務講解有關的知識、思路、方法和操作,給出結果。任務的操作和講解必須條分縷析,讓學生明明白白。仿佛教演戲,每一個動作都要清清楚楚。任務是由教師完成的。教師邊完成任務邊講解,每一步側重并不一定相同。例如第三步以講解微軟拼音法的優點、設置、功能、操作要點為主,到第四步就是教師演示(不一定全部錄人)為主,演示中可以補充講解(例如用微軟拼音輸人法輸人“第二”時,“第”和“二”之間要加插人空格符)。值得注意的是,對一些敘述性內容較多的任務,教師在演示完成任務前或后,應做比較系統的內容總結講解。也就是“邊做邊講”可以演變為“先講后做,做中再講”或“邊做邊講,做后總結講解”。比如微機基本知識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任務1“自己組裝一臺微機”,就可以教師先簡單介紹一下微機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其功能、主要技術參數,再講解如何選擇所需的部件,然后依據任務書提出的裝機要求,由教師選擇所需的部件,進行安裝(可以是模擬安裝)。當教師給出學生作業(一份裝機要求),學生自己選擇部件并安裝后,再由教師在評講中穿插人必要的講解。此外,教師講解應盡可能提供簡明扼要的圖表或綱要,最好配以多媒體講稿(如PowverPoint或Authorware)。教師完成任務后,必要時可以讓學生把任務依樣畫葫蘆地重復完成一遍,才轉人學生作業。尤其是當任務比較難或比較繁復時,學生依樣畫一遍葫蘆還是有必要的。
四、學生作業
在完成任務(包括必要時學生重復一遍任務)后,緊接著的是學生作業,即給學生定一個與教師演示相似的任務。作業布置應既粗又細!按帧本褪侵唤o學生定任務,例如制作一張圣誕卡,而絕對不要出示一種式樣的圣誕卡讓學生照式制作。這樣才能讓學生自己去創新,同時也避免了作業抄襲!凹殹本褪侨蝿盏囊笠ǖ眉氈拢缱鍪フQ卡可規定如下要求:至少應有祝賀的文字,而且文字應該既有字又有聲;應有彩色的圖片,還得加上自己的一小件彩色的畫作(例如放在封面頁上);還必須有個封面,甚至封面應該還有些什么裝飾。又如自己組裝一臺微機的學生作業,“粗”指的是教師可指定微機的用途,最高可使用的費用;“細”就是要求作業中必須包括各部件的品牌、主要參數、價格及選購理由等。這樣的“細”就保證了最低的教學要求。作業可以當堂做,來不及也可以回家做(一般當堂可完成的不多)。下一堂就是當堂的作業討論與評價。,師生共同切磋。任務驅動法要求教學總時數中教師講解的時數要少一些,一般不超過30%。此外,課堂上還應發揚學生間相互切磋。作業完成后教師應予評價,并計人平時成績。但是一條重要的原則是:只計合格、不計不合格。不合格的應經教師指導后修改以至重做。這也是教學的一環。課程結束時的考試應視為一次大的作業,可以限時獨立完成(“閉卷考試”),也可以回家做好后教師考核提問(考查課)?荚嚦煽兒推綍r作業成績按一定比例合計,就成為對學生的最后評定。
五、總結與擴展
這是任務驅動法教學過程的最后一步。通過如上過程的學生作業(包括師生互動),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無疑已比教師初次示范完成任務時大有進步。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做個總結,把個別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零星的擴展變成全體學生的系統的收獲。必要時教師也可對完成任務中未涉及到的重要知識點或技能加以補充和擴展,總之可說是功德圓滿了。例如,上述任務1.5“美工制作”,要求制作美術字。各學生制作的式樣、修飾各不相同,也可能有些功能沒有用到(例如環繞方式,美術字的旋轉)。教師在總結時就不妨補充擴展。對任務1.6的數學試卷中沒有用到、但又比較常用的數學符號,教師總結時也可適當補充擴展。六、結語任務驅動法作為一種以任務驅動、學生充分實踐并積極創新、師生互動的新穎教學法,不僅可用于諸如Word和Excel這類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也同樣可以用于象《程序設計基礎》這類理論要求較高的課程,關鍵是怎么設計任務和作業,F在國家NIT考試的培訓教材已采用了任務驅動法體系編寫,而針對高校非計算機專業用的教材,迄今還沒有按任務驅動法體系編寫的,這是我們應該努力去做的。
【計算機任務驅動法教育思索的論文】相關文章:
任務驅動法教學保險學論文02-26
高職計算機教學任務驅動法研究12-05
“任務驅動法”在職教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03-05
“任務驅動法”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應用11-19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運用論文11-13
任務驅動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探索12-09
試析任務驅動法教學在電子商務專業中的應用11-21
談計算機應用基礎任務驅動教學法02-22
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進展探索01-1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