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進行教學信息化改革
信息化教學是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起來的。以下是小編J.L為大家分享的關于教學信息化改革之論文范文。
近些年,各大高等院校都積極推行信息化教學,全國信息化教學比賽也進行的如火如荼。那么為何各大院校都這么積極的推行信息化教學呢?
相對于我國來說,國外早在1900 年就提出教學信息化,技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教育教學發展的自然產物,,早期國外的信息化教學是漸進的過程,,一般來說我們把國外的信息化教學分三個時段,第一,計算機輔助學習信息技術時段。第二,計算機輔助教學時段。第三,課程整合時段。由此可以看出,它是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相接軌。也就是說由計算機輔助教學也可以稱之為信息化教學。
而我們國家到2006 年的時候才開始正式提出要求教學信息化的改革。距今已經過去10 年,這10 年間信息化教學改革發展從高等院校到職業院校轉變,為什么信息化教學在職業院校發展迅猛,而在高等本科院校發展受到限制呢?
1)針對性:職業院校的宗旨就是培養職業化技能型人才,而本科院校主要側重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2)學生群體教育水平:職業院校學生相對本科院校學生要封閉些。
3)方向性:本科院校的課程大多開放性很強,而職業院校的課程大部分針對技能操作方面,實用性比較強,知識點要求比較高,所以使用信息化教學能讓學生最快的了解知識,跟上新技術的腳步。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學的必要性。那么和傳統教學相比信息化教學有哪些好處,為什么要進行教學上面的信息化呢?
首先,從傳統教學模式上看,傳統教學就是教師自己根據教材或者現有知識準備教案,在課堂上用講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知識。在此教學過程中是單方面的傳授,學生是接受者,教師是傳授者,學生沒有太大的主動性,基本上就是單方面的接受教師的傳授,
其次,課堂授課的局限性。因為傳統教學是用課本加教師的講授,一節課就45 分鐘左右,教師不能全面的展示該課程的全部內容,知識的局限性很差,學生只能通過課本或者教師的講授獲取知識,這樣勢必不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影響他們自身的創作力和想象力。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教學是順應社會發展的
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就是信息化水平,所以對于教育來說也是,信息化教學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學校教育水平和綜合能力的標志。教師應該順應這個潮流,適應教學的改革,把信息化教學引入教學過程。
二、信息化教學是一場改革
它不但是一個教學的改革更是觀念的一次更新。首先,從教師的角度看,很多老師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課本以外的知識很少去講授,也沒有條件去講授。但是有了信息化教學就不一樣,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看,它能更好的讓學生接觸最新的理論知識,并且和其他的學習者得到交流,產生更多的互動。
所以信息化教學不但是對學生的一次革新,更多的是對教師的教學的革新,教師的知識除了利用現有的教學知識的同時,還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把現代技術靈活的運用到日常教學中,提高自身的計算機運用水平。這是一舉兩得的好處。
三、信息化教學是教育教學再開發的過程
信息化教學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到計算機或者其他信息的技術手段,把原有的教學課堂和環節信息化。把陳舊的教學過程利用網絡和計算機技術開發出來。開發了教育資源和教育過程。利用網絡的技術平臺的同時,更新知識內容,還能在這個過程中糾正錯誤,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水平。
四、信息化教學是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部分
繼續教育是每個教師在課后自我的學習過程,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素質,充實自己的能力的教學水平,在課堂上更好的授課。而信息化教學就是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部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方面學習新的知識,一方面提高自己的計算機網絡知識,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教育教師自身。
五、知識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信息化教學是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起來的。我們知道網絡的知識是無邊的,信息量是非常之大。我們在吸收網絡知識的同時,又源源不斷的把自己的知識上傳到網絡,這樣無限的循環,使得網絡知識庫及時的更新,我們得到的知識也及時的更新。這樣的過程對于教育教學是最大的幫助。學生的視野開闊,更能提高他們的能力以及教師自身的知識量。
雖然我國教育信息化技術與國外信息化技術相比還有著較大的差距,各種網站和軟件技術質量不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每個學校課堂教育中運用發展不平衡,但是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以及在國家和學校的支持下,我們一定能在信息化教學中取得很好的成績,推進我國教育信息化改革不斷向前發展。
【為何要進行教學信息化改革】相關文章:
學好英語要進行英語早讀11-21
汽車新技術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論文12-05
會計信息化課程教學改革分析11-18
淺析計算機專業電力特色教學中電力信息化課程的改革與研究12-06
淺談向素質教育轉軌要改革教師教學評價方式03-09
TROPS 體育與學校體育改革教學改革11-21
TROPS體育與學校體育改革教學改革論文03-0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