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怎么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教育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育論文1
【摘要】教學質量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檢查出來的;是教出來的,而不是考出來的。有效的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與保證,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工作。學校管理是否精致,是提高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關鍵。因此,教學質量的管理必須抓質量形成的全過程,也就是抓教學質量形成每一環節。
【關鍵詞】教育;教學;管理
小學教育是人生最基礎的教育階段,可以說事關每個人的一生,為此,小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發展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教育管理理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小學教育對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創辦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小學教學管理人員,要集中精神,不斷地吸收多方面的力量,為教學人員構建舒適的、和諧的教學環境,使教育工作人員不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從而避免影響其教學水平的提高;為學生創設優美、安靜、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還能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筆者根據多年小學教育管理實踐,談談對當前小學教育管理的看法。
一、理論與實際結合,走有特色的辦學之路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從本校的具體實際出發,正確制定本校的管理模式,堅持有本校特色的辦學之路。作為教育管理者,要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和對人才的需求,并結合本校的教學實際,制定適合本校的管理制度,推廣具有自身辦學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充分解放教學中的生產力。其次,教育管理要立足于本校的辦學條件,充分認識本校學生的特點和師資力量,與新課改理念原則相結合,發揮最有效地管理。最后,定位學校發展目標,擬定學校中長期發展計劃。發展計劃重視管理工作在縱向發展過程中的改變與發展。它強調學生與教師的專業發展、個性發展和共同發展。能夠激發教師和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發展動力和內在動力,有助于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師生的多元、全面和可持續發展,并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時培養學生健全豐富的數學情感與認知態度,提升教學管理的實效性。
二、創造美好的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包括教師的工作條件、教學設備、班級風貌等因素。美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只有學校充滿了文化底蘊,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想促使教學環境一直處于一種良好、平穩的發展狀態,教育管理者就需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進行良好的教學環境的構建。作為學校的教育管理者,首先,要積極開發和利用校園環境中的教育資源,為教師和學生創建一個和諧舒適的教學環境;其次,要積極吸引資金,引進教學設備,增強教學效果,充分發揮現代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再次,班級環境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因素,教育管理者要注重班級環境的創建和教師的布置,建立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氣氛和環境。
三、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管理理念
辦學的關鍵是教育,而辦學的前提是教育思想。只有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才能培養出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探討新課改下小學教育管理之路的首要任務就是創新辦學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管理理念。只有創新管理理念,與時俱進,才能結合本校的實際,創造出有效的教育管理策略,從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素質的提高。所以,教育管理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不僅僅要從物質手段上入手抓好教育管理工作,更要從情感思維上開拓小學教育管理的新思路。其管理理念主要體現在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一方面,教育管理工作要體現教師的作用,注重教師的發展,不僅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還要喚醒教師的教學意識,挖掘教師的教學潛能。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更要注重每個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不管是學校教育管理者還是上課教師必須時刻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和科學文化內涵。另外,在學校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尊重和保護,實現學生個性與教學共性的完美結合。
四、搞好教學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管理的關鍵部分,也是教育管理的最終目的。但是教學質量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是制度和約束不出來的。因此,教育管理在注重制度管理的同時更要強調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將教育管理的重點轉移到教學環節的管理上來。如在家庭作業的管理上沒有形成統一規定,各科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也缺乏協調,學生家庭作業較多,學習負擔較重。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家庭作業實行宏觀控制,協調各科家庭作業,幫助教師提高布置家庭作業的質量。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管理不僅要切合實際的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和規范,更要從情感上對學生進行分析,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為學生和教師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瓊.加強養成教育應以科學化的管理為保障[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xx(12).
[2]張延松.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M].考試周刊,20xx.
小學教育論文2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每當人們高喊“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時候,其實也是人們的環保意識的蘇醒。環保教育的力度在不斷加大,如何培養小學生環保意識以及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也成為教師在當前的教學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任務和內容,這既是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義務責任,也是民族未來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小學生;環保意識;培養
北京的霧霾久久沒有消散,并因此登上了BBC的新聞;城市的角落隨處可以見到白色垃圾和建筑垃圾,以及成堆的廢棄物,目前城市的水土流失,魚類的大量死亡;各類發展資源的枯竭,全球變暖,甚至是部分濕地生態的生態失衡。這些問題都不得不去迫使我們去面對環境保護問題,這種危機教育要從小學生抓起,要讓人們從小就明白要如何去保護自然。
小學生的教育來源渠道基本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
(1)學校以及教師;(2)原生家庭;(3)學生自己接觸到的一些媒介渠道。
一、從學校和教師方面培養小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師要成為教育中的有心人,在日常的教學中,隨時進行小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這個培養主要是體現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的習慣培養方面,教師要注意學生平日里面的一些習慣,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對于小學生的一些不環保的行為,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較小,不要直接進行斥責,這樣會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幫助小學生克服自身不環保的行為,讓小學生從小就懂得保護環境。
(一)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
小學生一天有很多時間是在課堂的教學生活中度過的。如果各個學科的教師可以利用自己日常的教學活動,組織小學生進行一些有趣的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活動來幫助小學生掌握基本的環境保護知識,例如,在“世界環境日”,美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畫制“我想要的環境”為主題的畫作;在“愛鳥日”自然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資料給學生講解大量惡性捕捉鳥類帶來的后果。這些鮮活的事件更加有助于小學生真正了解環境保護的意義。
(二)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
教師可以將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這個枯燥的概念變得趣味化,配合小學生的年齡以及心理特征,將環境保護變成一個故事或者游戲展示的方法。例如,如果發現小學生喜歡拉扯小動物的耳朵,教師就可以組織一次課程,讓學生近距離地接觸一下體積較小的動物,增加小學生和動物之間的感情,再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去愛護動物,保護環境,不僅僅增強了小學生的體驗,也培養了小學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要讓學生保護環境,就一定要讓學生明白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同樣在家園里面生存的動物也是我們的朋友。
(三)通過組織游戲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
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就是游戲,同理來說這種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方式是最容易被小學生接受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防御心理較弱,最容易主動形成環境保護意識的習慣。組織學生進行“青蛙抓蟲”的游戲,學生分別扮演青蛙和蟲,學生在相互追逐的過程中,就會明白青蛙會吃蟲子保護莊稼,我們要保護青蛙,不要隨意捕殺青蛙,同樣的游戲還有“貓抓老鼠”等等,小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會明白要保護動物,珍惜環境等道理。
二、從原生家庭方面培養小學生的環保意識
原生家庭其實就像一棵大樹,孩子就是果實,大樹給予什么樣的養分給果實,果實就會成長成為什么樣子。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孩子原生家庭的影響也是不可以忽略的,孩子腦海中最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是原生家庭給予的。在培養小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的過程中,校方和教師再積極地培養,學生回到家庭后其實就是一個鞏固的過程,這中間就需要家長的配合,教師通過家長會和家長進行溝通,布置一些相應的作業和家長進行活動,家長在課外生活中給自己的孩子講述故事的時候,例如,《豬八戒吃西瓜》,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如果一個人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和眼前的方便,不去考慮公眾的道德,最終只會是一個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家長要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隨手亂扔垃圾,丟棄果皮;在學校里面看到垃圾,要自覺地撿起來分類丟進垃圾桶里面。這樣潛移默化的效果之下,小學生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在以身作則,并且當做榜樣效仿。
三、通過一些媒介渠道培養小學生的環保意識
這就要求我們要善于利用本地的資源,進行小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小學生通過日常的學習,會對環境保護有個較為深刻的理解。但是這些理解和現實還在上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些理論性的常識是脫離實際的,有限的理論知識體系不能完全地應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比如,在做好措施保護的前提下帶領小學生安全地參觀一些污染類的企業,告訴學生這些污染的企業帶來的后果,就是天不再那么藍,水不再那么清澈,還會出現一些粉塵的現象。并且告訴學生針對這些問題,政府作出了哪些舉措?讓學生增強一種危機意識,這是看得見,接觸得到的素材,不僅僅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還增強了學生保護家鄉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教師要引導學生觀看一些媒體報道,讓學生觀察媒體的發聲,讓他們從自身明白環境保護行為到底什么是對是錯,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只有從自身增強了環境保護的意識,明白了不好的行為舉止會讓周圍的環境受到污染,他們才能真正地深惡痛絕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久而久之,保護的行為和舉措也就潛移默化、水到渠成了。
四、結論
教師在教學中要做一個環境保護教育的有心人,因為這是我們的責任以及責無旁貸的義務,教育好孩子學會環境保護,這是我們對于子孫后代的責任。我們要善于利用自己作為一個教師的有利條件,做好我們應該完成的責任和義務,盡心盡力,要學會把教學內容和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把培養小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這個教學任務,不斷探索,反思,形成自成一體的教學特色。
小學教育論文3
1傳統小學教學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傳統的小學教學管理模式中,教師的教學模式都是傳統、教條的,沒有任何的創新,完全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只能夠被動的接收知識的傳遞,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在這樣的傳統教學管理中,教師和學生都不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個性受到了抑制。傳統觀念認為,教師的職能就是傳到授業解惑也,其他的行為是不需要的,也就沒有必要出現。學生如果出現了不符合傳統思維的行為,教師會予以制止,教師如果出現了不符合傳統思維的行為或者是沒有制止學生的出軌行為,教師就會受到學校的處罰,在這樣的傳統小學教學管理模式中,學生和教師都不能夠自由的創新,個性得不到發展,一些性格比較外向的教師和學生被迫壓抑自己的想法,適應這種陳舊的教條式教學模式。
這種陳舊的教條式教學模式,只是單純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智商,培養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能力,忽略了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對于學生體育、音樂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對一個學生的好壞進行衡量往往是學生的成績如何,對一個教師的能力進行衡量往往是學生的成績如何,這就是我國應試教育的教學現狀。小學時期是一個關鍵的時期,是促進學生全面素質提高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要給予小學生各種能力教育以足夠的重視,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教學計劃,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2小學教學管理中“以人為本”教學模式的應用
就小學教學管理中的管理人員而言,首先應該轉變其陳舊的教學管理知識,樹立起“以人為本”的先進教學管理理念。其實現在的小學教學管理過程中,對于科學管理、依法治校等觀念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對各種制度的完善也加大了改善力度,對小學教學管理中的各種不良狀態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充分的調動學校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小學教學的管理效率;其次,小學教學管理人員應該給予“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以足夠重視,重視民主。小學教學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隨著我國各方面的逐漸發展,人們對民主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小學教學管理中也需要重視“以人為本”。小學教學管理人員應該設身處地的考慮教職工的狀況,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應該“以人為本”,充分聽取員工的意見,這樣才能夠真正的促進學校的發展。
就小學教學管理中的教師而言,首先應該創建科學的教學管理制度,加上有效的激勵制度,讓教師能夠在小學教學管理中獲得全面的發展。教師是教學這一行為活動的執行人員,對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素質如何對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還應該重視教師的職業發展,為教師提供適合的學習機會,讓教師能夠不斷的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
就小學教學管理中的學生而言,對其應該進行情感管理。小學生處于一個敏感的年紀,教師對其用心管理,真正的關心學生、尊重學生,那學生也必然會給予教師自己的信任,教師就能夠更好的進行相關的工作。小學生年紀還比較幼小,各種想法都是比較豐富的,因此對小學生所犯下的錯誤要充分理解,從積極的層面出發去教育小學生,讓其受到教育的同時又獲得一定的提高。對小學生進行管理的時候,決定不能夠將成績作為一切的基礎,不能夠歧視成績不好的學生,應該把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小學教學管理的主要工作。教學管理中最主要的主體就是學生,學校要想獲得發展就離不開學生的個人發展,學生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必須保證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才能夠保證小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除此之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注,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敏感時期,處于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觀念形成時期,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較弱,各種素質的不穩定,心理狀態的不穩定,因此必須給予小學生心理健康以足夠的重視,關心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3結束語
總之,以往傳統的小學教學管理模式中存在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的制約著教師和學生的發展,對學校未來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我們必須在了解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針對問題進行教學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以人為本”的小學教學管理新模式的出現,對于小學教學管理而言是一個福音,能夠最大限度的促進小學教學管理人員的發展、小學教師的發展以及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教育論文4
摘要:
在傳統教學以及經濟發展的影響下,我國現代幼兒園教育趨向于小學化發展,使得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較多能夠展現自身特點的機會,并且小學化教育容易導致幼兒不能正常發育生長,對幼兒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本文主要就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進行簡要的分析,并且提出針對性的對策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情況的產生。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危害現代幼兒園教育注重發展幼兒的自我個性以及對其感知能力的培養,而很多家長還是希望讓幼兒在初始階段學習一些小學化知識,以提升孩子在同齡人中的競爭力,但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主要目的應該是讓其在與同齡人相處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天性的釋放,并且能夠結交到朋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不是學習知識。目前我國幼兒教育小學化越來越嚴重,對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應該認識到這種情況對幼兒的危害,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絕這種現象的產生。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內涵。
幼兒接受幼兒園教育的本質是讓幼兒在自己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進行活動和一定程度的學習,而當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主要就是指幼兒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學習了一些在小學階段才要求學習的知識,很多教師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經常會將幼兒的學習能力進行比較,以此判斷幼兒在幼兒園當中的表現能力,教師經常會將教幼兒認字、算術等內容,并且給其布置作業,在教育過程中對幼兒提出嚴格的學習要求,讓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學習,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以小學化形式來管理學生。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的危害。
1、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受阻。
幼兒在幼兒園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本來應該學習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正確對待事物的觀念,但是幼兒園教育小學化使得幼兒接受一些不在自己承受能力范圍之內的知識,對其沒有較好的理解,教師本應該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活動但是卻對其實施小學化教學,使得幼兒的身心發展不符合科學規律,導致其身心發展嚴重受阻,不利于幼兒的正常成長。
2、導致教師教育觀不正確。
教師的教育觀是影響學生進行正確學習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模式下,很多教師的教育觀也受了很大的影響。很多幼兒園都會組織教師去比較有名氣的幼兒園進行觀摩教學,而這些有名氣的幼兒園大多受教育觀念的影響對幼兒實施小學化教學,提升幼兒在同齡人中的競爭能力,這又使得觀摩的幼兒教師被這種教育行為所“感染”,導致自身的教育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3、扭曲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
家長一般都對孩子有很大的期望,這自從孩子出生就一直存在,導致家長在讓幼兒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就想要選擇教育效果較好的幼兒園讓幼兒進行學習,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在很大程度上會增強家長對幼兒的期望。很多家長會將幼兒與同齡人比較,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更加優秀,小學化的幼兒園教育則使得家長的這種感覺更加強烈,讓家長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中,扭曲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
三、幼兒園走出小學化教育的措施分析。
1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幼兒園對幼兒的教育是為幼兒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的階段,而教育好幼兒的根本就是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這樣才能讓幼兒在正常的環境下接受教育。教師不能為了讓幼兒在同齡人之間有較大的競爭力就讓幼兒學習一些小學才會接觸到的知識,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期間,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只有讓幼兒的天性得到解放才能發掘出幼兒自身的特點并且對其進行更好的教育,在幼兒園期間教師應該注重的是對幼兒的生活習慣的教育并且教育其具備正確的思想觀念,讓幼兒享受應有的童年,這樣對幼兒的發展才能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
2、結合幼兒特點進行教育。
幼兒本身是具有很鮮明的特點的,教師在進行幼兒園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幼兒的特點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幼兒的思維還沒有形成具體的模式,并且對外界的事物也沒有明顯的感知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也比較弱,教師應該首先教育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然后對其思維進行一定程度的啟發式教學。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幼兒樂于接受的方式,與其一起做游戲參加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學到一些基礎的知識與道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3、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
教師作為幼兒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其教育能力對幼兒的整體發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幼兒教師并不具備專業的教育能力。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幼兒園教師的隊伍建設,幼兒園相關負責人可以組織教師進行經常性的培訓,讓教師能夠了解幼兒的需求,并且通過相互之間交流經驗尋找最適合幼兒的教育方法。
四、結語。
幼兒的整體發展應該從小抓起,但是決不是讓其在幼兒階段就學習一些小學化知識,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避免幼兒接觸小學化教學知識,讓幼兒享受童年的樂趣,防止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婷婷。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xx(09)
[2]陳納。幼兒園教育“隱性小學化”的特點、危害及成因分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xx(05)
小學教育論文5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不僅能使學生學習和掌握豐富的美術知識和技能,還能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通過滲透情感教育內容,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其擁有正確的情感意識,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同時,開展豐富的美術教學活動,能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總結后豐富自身的情感,從而對學習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實踐活動、欣賞美術作品,對美術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并將自己學習掌握的知識內容靈活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使自己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是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情感。小學生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欲望。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播放音樂或視頻,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能夠充分放松心情,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和積累美術知識。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延伸和補充教材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多媒體可以將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重視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將圖片和音樂等有機結合,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其創作欲望和靈感,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活動。二是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同的作品能夠傳遞給人不同的.情感。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展示各類富有特色的作品,使學生的審美意識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懂得不同作品具有的時代特色以及帶給人的不同感受。如,教師在播放可愛的卡通形象時,學生常常會表現得很激動、很喜愛。而在播放類似《三毛流浪記》的圖片時,學生表現出的情緒往往很復雜,有的同情,有的悲傷。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在欣賞過程中體會到不同人物、場景、時代所表達的情感都是不同的。三是在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美術實踐不僅能夠鞏固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還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加深其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美術作品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情感。如,在上“我的新朋友”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發一些黏土,讓學生親手制作出自己的新朋友,這個朋友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動物。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其作品也各有特色,充分體現出了學生濃厚的情感。在制作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展示,制作的如果是人物,可以鼓勵學生送給人物本人,加深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如果是動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向大家講述自己與新朋友間的趣事,鍛煉其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快樂情感。教師也可以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通過學生的作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感世界,并根據學生的喜好制作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效果。四是在課堂互動交流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互動是表達和培養情感的關鍵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通過學生的表達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情感,并引導其形成正確的情感意識。如,在講解“童話里的小屋”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關于“童話里的小屋”的作品,讓學生觀察之后再說說自己都觀察到了什么及其體現出的美感。通過學生的觀察和發言,課堂氣氛馬上就活躍起來。有的學生覺得童話里的公主好美,有的覺得公主生活的環境好美。教師也通過學生的發言,了解到每位學生的出發點都不同,體會和表達的情感也是不同的。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在探究、交流的學習過程中,懂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并獲得不同的知識、靈感和情感。
三、結語
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通過實踐教學,不斷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從而在互動過程中逐漸滲透情感教育。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方案,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美術鑒賞力,從而實現美術情感教育目標,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
小學教育論文6
摘要:農村小學教育由于受到經濟的發展以及地理環境的制約,一直處于相對滯后的狀態,教師資源和的緊缺以及基礎設施的配備不足,使得農村藝術教育課程的開展舉步維艱。而藝術課程的開設所帶來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唯有增強對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重視度,以及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改變目前這一現狀。
關鍵詞:藝術教育;農村小學;對策
一、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現狀
隨著新課標的推薦,農村小學教育愈加重視對學生音樂、體育、美術等藝術課程的開展。然而據調查發現,許多縣級以下的鄉鎮小學和農村小學的藝術類教師配備嚴重不足。一些偏遠地方的小學甚至難以接觸得到藝術課程。隨著互聯網、多媒體的發展,以及電子產品的普及,農村小學并不難接觸到音樂、美術等課程。對于采用音樂播放器等形式進行的課堂教學的方式并不可取,因此音樂需要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扎實的專業基礎,并且需要經過漫長的專業培訓,否則對教學任務只能是敷衍了事,不能將學習技巧予以傳授。美術的基本功要求更高,同樣需要經過漫長的練習和反復磨煉,絕非一朝一夕能夠獲得,更沒有捷徑可尋。更是難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教授、學習。據保守估計,某省農村小學具備美術課程的小學數量僅為半數以上,能夠開設音樂課程的學校僅占到百分之三十多,而這種現象主要存在在山區地方的學校。雖然課表上存在這些課程,但是相應的教師資源并沒有跟上。
二、針對農村小學藝術教育實施的對策
。ㄒ唬┧囆g教師的培養計劃
提高對小學藝術教師專業性的要求,相關高校應著重培養既具備專業素質又具備教師資格的老師,增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育技巧,適應小學教育的要求。對此可以借鑒其他先行省份所采用的培養模式。河北省在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問題上有著較高的覺悟,基于對藝術對小學生的深遠意義的認識,早在兩年前就開展了試點工作,主要是進行教師的全面培養,兼具音、體、美等綜合素質。而浙江省更是提前河北省先行一步,很早就率先制定出培養農村全面學科教師的計劃。其他省份在受到啟發后也先后進行了改革。并已逐漸成為我國小學教師培養的發展趨勢。對此可以借鑒國外的教育機制,即小學教育全部采用培養全科教師的模式。既緩解了教師資源緊缺的狀況,又促進了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ǘ⿲處熣衅高^程中增設附加項
隨著師范類院校招生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取得教師資格的大學生走出校門,然而由于藝術課的熱度不如其他學科,以及對于農村教學環境的考慮,多數畢業生對農村小學的選擇并不看好,尤其在基礎教學設備缺失的偏遠地區小學,藝術教師愿意投身到地方去的意愿并不強。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只能從現有情況出發,例如在教師招聘考試的資格要求中,增加一項藝術考評,即音樂、美術、體育任選其一。即作為考核的必要項,也作為考生的加分項。借此,從某種程度上減輕了農村小學藝術教師缺乏的狀況。最終將這一改革措施逐漸落實下去,逐漸解決農村小學對藝術教師的實際需求。
。ㄈ┨岣咿r村小學藝術教師的待遇
鑒于農村惡劣的生活環境和落后的經濟發展,很多高校畢業生習慣了現代化的信息時代所帶來的生活上的便捷和娛樂,生活的方方面面離不來多媒體,對農村地區學校的選擇望而卻步。即不愿在簡陋的教學環境從事教學活動,更不愿在基礎設施薄弱的地方教授學生音樂、美術;谶@種情況,國家應積極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從事教育事業。尤其針對藝術類的學生,加大學校的培養力度,和對愿意從事農村藝術教育的教師進行生活補助、提高待遇等方法,從多角度地培養更多的基層小學藝術教師。
(四)舉辦多元化的藝術活動
對于具備藝術教師資源的學校來言,專業的藝術基礎知識很難被小學生所接受,而且日復一日單調的課程學習更易讓學生接受。為了避免農村小學對藝術課程的不重視,教育主管部門可以通過制定相應的教學考核標準,以此來引起學校的重視。例如每年的六一兒童節組織各個學校進行藝術表演,并進行考核評比,既可以引起學校對藝術課程的重視,又可以相互借鑒成功的教學經驗,從而推進專業課程的設置。
。ㄎ澹┨岣邔λ囆g教師的考核標準
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具備藝術細胞的,一方面是先天條件的欠缺,另一方面在于老師的開發和引導?茖W的引導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更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小學生處于人生的啟蒙階段,因此教師的啟發作用尤為重要。城市中基礎設備完善的學校,學生接觸得到的`藝術較為廣泛,很容易找到自身的喜好,發現自身的特長。而對于農村小學,由于缺乏基礎的設備配置,很大程度上學生潛質的開發全部落在了老師個人的身上,這就要求老師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更要具備較高的個人素質,也就是所說的責任心。然而大部分老師并不能認識到藝術的培養對小學生的重要性,因此其教育程度很容易受到自身主觀因素的制約。對此,學校應設立科學嚴謹的考核標準,不僅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摸底,還要定期對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考察,并對各班級之間進行評比。一切以學生掌握的程度為出發點。以此激勵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既要端正自身態度,又要努力尋求教育方法,不斷總結教育經驗,適時轉變教育方式,根據客觀實際情況進行科學教學。最終從根本上達到對藝術教育的重視。
三、結束語
教育觀念的轉變并非一朝一夕,教育質量的提高更非一蹴而就。農村小學藝術教育情況的扭轉需要多方的配合。國家在不斷地增加對農村小學教師資源的培養和輸出的同時,還應將培養全科教師的教育目標提上日程。只有這樣,農村小學藝術課程的教育才能得到根本性的好轉和改善。
參考文獻:
[1]陳慧琴.淺談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163-163.
[2]史穎.農村小學藝術教育實施的現狀及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月刊,2017,6(7).
。郏常莶芰幔疁\談農村小學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寫算:教師版,2017(16):134-135.
小學教育論文7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議聯系生活的教學戰略,目的在于使同學擁有的豐富的直接經驗。英語教師作為實施新課程的主體,應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語學習于生活體驗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層面,變理想的課程為實際的課程,從而改變同學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釋放同學的發明潛能。為此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做到了以下幾點,也從中感受到了新課改的實效。
一.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強調讓同學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樣利用英語作為交流的媒體來完成任務,而不只是關心自身所說句子的結構是否正確。這有利于協助同學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戰略。同學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任務,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對于三年級的小學英語課堂來講,"任務型"的課堂教學就是在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確定之后,教師需要分析和設計具體任務,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識以和需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將每一個教學目標拓展為教學活動中可用的具體內容。由于在我的課堂上采用了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同學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做,并且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英語的樂趣,英語課也變得豐富多彩,同學從中也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
二.創設英語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統一,在認知方面有啟迪同學的可暗示性,從而使同學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接受教育輸入。即:如臨其境,觸境生情。如臨其境可以使同學感知的過程變得容易,觸境生情可以使同學的認知更加牢固。
語言學習是行為習慣的形式,是具有豐富情感的人的一種智力活動,應始終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語言能力的獲得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獲得用外語交際的能力的決定因素是學習者自身,教師不可能把能力教給同學,是同學自身在教師的引導協助下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
語言的學習最好的方式是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之中,讓同學感知語言,并在感知的過程中自身領會到語言的真諦。尤其對小學低年級的同學而言,教師若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教學,同學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語言的實質,無需教師過多的解釋。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同學感知語言,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課堂中我經常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創設同學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境,讓同學走入情境、理解情境、扮演情境以此突破語言觀。同學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空間與時間的局限,具有信息貯存量大、變換速度快、反應靈敏、視聽效果好等特點,能使聲音和形象、視覺和聽覺、語言和情景有效結合,對同學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作用。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教育技術走進了學校。多媒體教學與計算機輔助教學使保守的"粉筆、黑板"的單調的教學手段,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形象活潑、豐富多彩、大大促進了同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用計算機創設的與實際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動有趣,能吸引同學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協助他們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景,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有效地培養同學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活兒童的思維,促進同學綜合能力的提高。
由于我校教學條件優越,一年級每間教室都裝置了多媒體操作平臺。在我的英語課堂上,我就充沛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勢,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畫面讓同學理解并運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時我還利用實物展臺的展示作用,將同學的扮演過程記錄下來,教室中的同學可以欣賞到臺上同學的扮演,同時自身也想躍躍欲試,這樣一種十分融洽而和諧的課堂氛圍就形成了,同學中也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局面。
四.使用合理的評價手段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身手,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這句話充沛說明了對同學評價的作用,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好的評價手段不只可以滿足同學的勝利感,而且可以激勵同學發生不時向上的精神。學習評價可采用多種形式: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與他人、小組評組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在教學中要靈活的使用。這樣,對同學的評價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生長在充溢激勵氛圍的小朋友,會不時進取。我的評語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Well done. Pass. Wonderful…被贊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我還采用書后蓋印兒、發放小禮物等激勵手段。有時,甚至親切的對同學笑笑,摸摸他們的小腦袋,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同學在課后會互相評比書后的"印績"多少,一種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漸形成。
通過采用這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驅使下,每個同學每節課都能有所收獲,在任務中不知不覺感受了英語,喜歡上了英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充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創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把同學帶入一個充溢生機勃勃的小學英語課堂。由于采用了多元的評價手段,每個同學在英語課上都是主角,他們的勝利感得到了最大的滿足,都覺得英語課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享受。
總之通過教學中的這些嘗試,我的英語課堂氣氛異;钴S,同學學習積極主動,聽說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空前高漲。作為教師,我由衷地感到高興,也切身體會到了新課改所帶來的欣慰和喜悅。但這只是一個開端,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時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理論,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時空虛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
小學教育論文8
摘要: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在現實社會中有著廣闊的生存空間,但這種現象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早期教育的基本規律,分析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表現和危害,并根據多年幼兒園教育與管理的實踐經驗,提出了若干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以遵循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對策
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應試教育也對一些幼兒園產生不良影響,出現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不良傾向[1],提前把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內容納入到幼兒園的日常教學,比如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這種教育強調知識的獲得和技能強化訓練[2]。由于規范幼兒園辦園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給一些民辦幼兒園的主辦者提供了鉆法律空子的機會。有些幼兒園園長辦園宗旨不是為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而是以營利為目的,希望將幼兒的學習成果作為辦園成績向社會炫耀,以提高幼兒園招生競爭力。另外,相當數量的幼兒教師不能正確理解幼兒教育的宗旨與意義,不懂幼教規律,反而錯誤地認為向幼兒進行知識的灌輸是正確的。還有許多家長把幼兒園混同于上學,認為哪個幼兒園所學知識多,哪個幼兒園就好,這樣社會輿論迫使一些幼兒園實施“小學化”的教學[3]。因此相當一部分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這種現象既違背幼教規律,又損害幼兒的身心健康[4]。針對這一現象,分析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表現、現象的危害,并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成為當務之急。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表現
所謂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用小學教育方式取代幼兒園教育方式的做法[4]。它將小學辦學理念、管理模式、課程資源、教學規范、教學方法、價值方式等滲透或運用于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幼兒教育規律,進行“重復型教育”,極大地損害了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
1.教學環境“小學化”
一些幼兒園,辦學條件不足就匆匆開園,沒有獨立的幼兒活動場地,或者戶外活動場地嚴重不足,只有一些小學化的教室,不能滿足幼兒基本游戲和運動的需要。
2.教學目標“小學化”
一些幼兒園無視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強調以知識技能強化訓練為主,忽視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良好習慣、積極的情感培養。不少幼兒園開辦雙語班、興趣班、特長班、實驗班等,不僅給孩子布置寫、讀、算、背等家庭作業,還要求家長檢查,產生了不良后果。
3.教學課程“小學化”
一些幼兒園在教學時,執行小學作息時間,按小學課表上課,使用小學教材,開設拼音、識字、寫字、計算等教學內容,教材無圖畫,少趣味,通篇文字,同時減少了舞蹈、美術、游戲、戶外等幼兒日;顒覽1]。
4.教學方法“小學化”
一些幼兒園采用傳統的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課堂講授,幼兒死記硬背,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開發幼兒想象力的自主探索,偏重知識灌輸,忽視了幼兒的主體性和“玩中學,學中玩”的天性,讓幼兒像小學生一樣坐在教室里接受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忽略游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5]。二是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忽略了幼兒教育的特點,沒有使用具體形象的教具和視聽資料,不注意創設與教育內容相適應的、能產生求知欲望的情境。
5.教育評價“小學化”
一些幼兒園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把幼兒獲得知識的多少作為評價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而輕視幼兒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探索過程。教師不關心幼兒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是否有學習的障礙,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差異。結果會制約幼兒探索知識的熱情,泯滅他們喜歡游戲的天性[6]。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危害
幼兒園與小學教學的對象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其教學方法和目標也有本質的區別[5]。和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兒童的學習不應該是書面的學習,教師的語言傳遞不應該是兒童學習的主要方式,系統化的學科知識也不應該是兒童實際的學習內容。所以超越兒童實際的發展階段,對幼兒園兒童進行“小學化”的教育,極大地損害了幼兒的成長與身心的發展[5]。
1.危害幼兒身體健康發展
學齡前孩子的身體發育速度很快,新陳代謝旺盛,身體的生物機體的機能發育還不成熟,可塑性大,身體器官未發育完善,體形結構還未定型。如果幼兒園按照小學的作息時間來安排課程,每天坐幾個小時,這會影響幼兒骨骼的發育,影響視力的發展,養成錯誤的姿勢與體態,對幼兒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7]。
2.影響幼兒心理發展
幼兒期奠定了一個孩子人格發展的基礎。首先,小學化的學習和完成作業,會破壞幼兒的認知過程,促使幼兒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和消極心理,摧殘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個性,使幼兒心靈受到創傷。其次,教師所采用的強制性方法,會壓抑幼兒的興趣,不利于孩子形成鮮明的個性[8]。第三,“小學化”的教育使他們減少了游戲機會,降低了幼兒間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不利于幼兒養成健全的人格,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7]。
3.阻礙幼兒的全面發展
“小學化”的幼兒教育,只重視單項智育的發展,從而忽視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削弱了幼兒的其他認知能力的發展和活動能力的發展,導致了幼兒身心發展存在許多缺陷[4]。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改進對策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應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為目標,針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原因和危害的分析,提出以下改進對策[9]。
1.加強政府部門的監督與指導,健全幼教監督機制
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幼教事業的監管,切實發揮監管與扶持的職能[8]。一方面要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執行幼兒園準入制度,規范幼兒園辦園行為,執行幼兒教師資格制度。從源頭上對幼兒園、教師、課程設置等各種辦園因素進行審核和評估。對于那些辦園只以盈利為目的,嚴重存在“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給予指導糾正與處理,去除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政策溫床[2]。
2.加強對園長的.管理和培訓,樹立科學的幼教理念
幼兒園必須貫徹實施幼兒教育的理念,通過各類培訓,提高園長的管理理念和專業素質,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辦園方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切實貫徹“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摸索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幼教模式。考慮到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將游戲作為幼教課程的基本形式,來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等非智力要素,提供豐富多彩的幼兒活動,滿足幼兒全方面發展的需要,使幼兒既有快樂的童年生活,又能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為幼小銜接打下良好的基礎[10]。
3.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在防止幼兒園“小學化”的規定下,幼兒園教師的素質以及專業程度顯得尤為重要[8]。首先,加強幼兒園教師的培訓,通過采取業務學習、聽專題講座、專題研討、業余自學、簽訂師徒合同、崗位練兵競賽、送外培訓等培訓形式,內培與外送相結合,提高各崗位人員的專業知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與業務研究能力,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升。其次,專業培訓不能僅僅停留在教師舞蹈、美工等技能技巧的培訓上,而是重視班級常規管理、幼兒集體教學活動、日常生活組織、各類游戲活動、混齡或混班活動、親子活動等組織、研討,教師能夠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使實際情況滿足教學目標,從具體的教育行為上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4]。
4.加強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良性互動,發揮教育合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第三條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通過家長會、宣傳欄、家長學校、家長進課堂等形式宣傳正確的幼兒教育理念,淡化家長對幼兒教育的功利心態。邀請小學校長走進幼兒園,觀摩幼兒的半日活動,在了解幼兒園的同時,思考幼兒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區別及其原因,共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定期開展送教進社區活動,利用社區資源與社區互動,讓更多的人在參與教育管理中支持幼兒園的發展[11]?偠灾,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需要社會、幼兒園、小學和家長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級政府的監管,需要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需要幼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只有這樣,幼兒教育“小學化”才會徹底根除,孩子才會幸?鞓罚岸嘞牖氐酵辍辈艜蔀槊恳粋人回想往事時最美好的期待。
參考文獻:
[1]王桂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狀分析及現實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xx(6).
[2]張軍.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與改革探索——以鞍山市為例[J].科技視界,20xx(5).
[3]李康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xx(4).
[4]楊玉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弊端及對策[J].甘肅教育,20xx(11).
[5]李康耀.如何使學前教育走上科學化和規范化軌道——幼兒園“小學化”問題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xx(2).
[6]金日勛.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xx(3).
[7]李大維,劉秀麗.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與對策[J].東北師大學報,20xx(11).
[8]馮寶安.幼兒教育“減負”勢在必行[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xx(6).
[9]胡睿,趙鳳蘭.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認識與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xx(1).
[10]趙亞婷.學前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探討與解析[J].科技信息,20xx(5).
[11]姚曉芬.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實踐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4).
小學教育論文9
一、完善德育教育的教學方法
要建立健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體系,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加強對德育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教育工作者要將德育教育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各個學科的建設當中。然后,各科教師再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強化對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學。比如,可以采用“演講”或者是“角色扮演”、“分享經驗”等一些比較生動的教學方式來滲透德育教育,加強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識。此外,還可以在學校開展各項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將德育教育理念充分的融入到學校的各種活動當中。比如,學校可以開展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來強化小學生們的公德意識;還可以在校內校外開展征文活動、校園廣播以及學校板報等形式來對學生加強德育教育知識的傳播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為進一步加強小學生對德育的認識奠定基礎。這樣也利于幫助小學生們一步一步地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二、明確德育工作重點
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工作也是千頭萬緒、點多面寬的,要想促使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準確的把握小學各個學段的德育工作的具體要求,然后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只有抓住這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比如,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在所在的學校制訂一些切實可行的德育工作計劃,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建議。例如,對低段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就要注重培養他們的文明禮貌、日常行為要養成好習慣。對于中段的學生要注重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以及團結友愛、愛護環境、資源和集體主義精神;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就要注重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開展不同的德育教育工作,讓每一個階段都能夠做到分工明確,只有這樣,才能在開閘德育工作時,更加的井然有序,而且還會讓每一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接受德育教育的洗禮和熏陶,每一階段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
三、培養學生建立遠大的目標,敢于承擔
俗話說的好;小學生們是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是國家未來興旺發達的希望。因此,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教學就肩負和擔任著培育祖國未來力量的重要使命。培養什么樣的人則是學校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培養品德高尚且實用性很強的人才則是小學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小學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合作的集體意識以及遵紀守法的法律意識為己任,要培養小學生們的文明、和諧以及為人的大局精神觀。要從基礎抓起,循序漸進,為學生的德育教育營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圍,這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出發點。例如,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其中的《小學生守則》是小學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接受德育理念洗禮的途徑,教師要組織學生逐一進行學習,循序漸進,并且監督學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加以實施。對于一些學習尚不到位的小學生,教師也要及時地給予跟進和鼓勵,及時的督促學生進行改正;同時,要挖掘一些品德學習優秀的學生,為其他的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使其積極地帶動其他同學向著更好更優秀的方面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明白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道德品德的重要性,為今后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構建教育網絡,讓家長成為感恩教育的主力軍
為了使學校的感恩教育能順利的實施并且落到實處,這就需要學校一定要積極的構建德育網絡,而且還要將家長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讓家長也成為感恩教育的主力軍之一。學校要定期為家長上德育課,向家長們宣傳一些學校創建的“感恩教育”特色學校的構想、必要性以及預期要達到的目標,和家長們達成共識,要及時的取得家長們的支持和配合。此外,學校還要向每一位家長都印發《感恩教育協議書》,提議家長和學生共同去感受感恩情感,得到對方真誠關愛的時候,也要及時的表達,不間斷的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家長主動配合學校的德育教育,在子女完成感恩作業之后也要及時地進行反饋和肯定,這樣也利于引導強化學生們的感恩意識。要想提高小學德育工作的教育水平,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體現效果的。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僅僅依靠教師或者是依靠學校也是很難完成的,需要學校、社會以及家庭三者之間的互相協調、共同努力,同時樹立起適合社會發展的德育教育理念,為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熏陶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小學德育工作還需要順應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要和新課改活動相呼應,積極的面對小學德育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挑戰,注重把握發展的機遇,促進德育教學的發展,提高小學德育工作的教學水平。
小學教育論文10
一、目前小學教育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
1.忽視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育評價工作主要是將學生自身的利益作為工作的主要目的,并將促進學生自身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重要任務。在學生接受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教育評價的最終目的就是利用正確的評價結果,全面地了解教育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對學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教育評價中,整個評價過程并沒有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進來,學生仍然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所有的教育內容都是教師按照具體的規定以及要求,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從而忽視了學生具有的主體地位,并沒有真正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小學階段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直接影響學生一生的學習。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建設的希望,小學教學最大的教學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健康穩定發展。學生是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主體,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在教育過程中,利用統一的標準對所有學生進行評價,只能抹殺學生擁有的獨特個性,因為每個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活背景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不論是性格上還是學習方式上,或者是學習能力上,都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應該是教育評價中最大的受益者,但是,現在的教育評價反而對學生的教育與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并不能真正發揮教育評價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評價內容片面化
以往教育評價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只看重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并將考試成績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唯一標準。這種傳統的評價方式只注重學生最終的學習結果,反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缺少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有效培養。如今,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各個崗位都需要具有創新能力,并且全面發展的人才,社會提倡的是發展創新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教育評價中,完全忽視了學生自身具有的創新能力,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學生一些具有創意的想法很可能被教師認為是不好好學習,是調皮搗蛋,并受到教師的批評。這樣的評價標準直接影響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在小學教育評價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注重的.只是一些學習比較好的學生,忽視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的評價方式并不公平。另外,在小學教育評價的整個過程中,缺少對學生自身品德的具體評價,只是利用成績說明學生整體的學習情況。這樣的評價方式顯然具有片面性,缺乏對學生的整體評價。
3.評價方式單一化
以往的小學教育評價都是利用具體的數字衡量學生學習的好壞,對學生最終的學習成績實行量化的方式,具體的行為評價或者是思想品德的評價也都是量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的教學活動都無法使用具體的數字進行全面評價,最終的量化結果不能發揮教育評價的重要作用,同時扼殺了學生天生具有的創造性,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活動本來具有比較強的靈活性,內容比較復雜,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具有較強的局限性,并不能真實地反映整個教育的最終結果,使教育評價的最終結果失去了原本的客觀性。
二、小學教育評價出現問題的有效應對措施
1.促進評價主體的互動
參與整個教育評價的過程不僅需要教育者的參與,還需要被評價學生的參與。小學教育評價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及時了解學生對整個教學活動的滿意程度,充分掌握學生具體的學習意愿以及最終的學習效果,從而促進教師不斷改善教育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到具體的教學評價中,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對具體的學習方法以及整個學習過程及時進行反思,學生學會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價,了解自己學習的缺點并及時改正,最終有效地提升整體的學習效果。目前,大部分小學都在完善具體的評價制度,并創建科學合理的多元化體系,具體的評價方法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等。以往都是教師評價學生,現在也倡導讓學生對教師具體的教學方法進行評價,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同時,評價的整個過程都需要堅持互相尊重的基本原則,促進師生之間形成和諧相處的關系,從而發揮教育評價的積極作用,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2.評價內容具有多元化
在對學生最終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的基礎上,還應該加入對學生日常表現的具體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學生道德品質的全面評價。教育評價的主要目標并不只是為了對學生進行選拔或者是懲處,而應該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評價的最終目標。小學的教育評價需要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學評價還應該有效地促進整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教育評價不能只看眼前,需要綜合全面地做出評價。例如,美國基礎教育評價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基于課程標準的學生學業成就評價和教育績效責任機制。學業評價體系的基本框架可劃分為四大系統:績效目標系統、評價系統、報告系統和支持系統。美國教育績效政策的形成有政治、經濟和文化原因;學校及相關責任主體追求本體利益,績效制度缺乏內在張力;績效政策的假設也存在學理性質疑。但其孕育的業績文化和績效責任文化對我國基礎教育評價改革有許多有益的啟示。
3.采用多樣化的方式
需要引入多種有效的評價方式,不能將量化的結果作為教育評價的唯一標準,而是將具體的量化評價、過程性評價等內容相互結合,不僅只有教師評價,還要更多地引入學生自我評價或者是同學之間的評價,還可以加入家長評價等。無論是哪一種評價方式都有優勢和弱點,采用任何一種單一的評價都無法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想要最終得出最科學全面的評價結果,需要合理地結合多種評價方式,采用各種評價方式中的優點,彌補單一評價方式的不足,最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通過評價的具體結果做出最合理的判斷。在小學教育評價過程中,還應該充分地考慮學生個性存在的差異性,具體的評價方式需要充分結合學校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評價中遇到的特殊情況進行合理調整,保證教育評價對所有的學生都是公平的。例如,南寧市園湖小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評價的方式不僅只有期末最終成績的考評,還有日常表現的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最終將所有的評價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最終的結果。綜上所述,課程改革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教育評價的內容是教育改革中的重點區域,也是關鍵環節。教育評價的內容直接影響整個課程改革的發展進度,并對我國小學教學的發展與進步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小學教育評價具體的改革與發展需要得到學校以及社會的支持,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效果的綜合評價,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輸送有用人才。
小學教育論文11
教育是國之根本,而小學教育更是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基礎,在這階段教師不僅要注重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的,教師就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主體性的體現,給學生提供教學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角色,讓學生在探索中完成知識的建構。
。毙W教師教育觀念存在問題
。保焙鲆晫W生的主體作用:目前有許多有資歷的小學教師,這些教師從事了多年了多年的小學教育,已經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很難改變自己的想法,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視而不見,堅持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而這些老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是只關注自己教的過程,而忽視了學生學的過程,因此在課堂上不關注學生的反應,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就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保步虒W過于注重升學:一些教師的教育觀是以學生的升學為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將知識趣味性的一面呈現出來,學生就會被動學習知識。學習的內容也主要是一些應試教育的內容,沒有關注音、體、美等課程的學習,整個學習過程索然無味,對于大部分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這就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
。保澈鲆晫W生的全面發展:傳統的教育觀對學生評價的時候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認為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是好學生,因此造成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的教育是片面的,學生不能自由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一些對美術、音樂有天賦的學生都被傳統的教育里面所扼殺,造成所有的學生都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特色。
。泊嬖趩栴}的原因
目前小學教育觀出現這些問題,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
。玻苯處熃Y構不合理:目前小學教師隊伍結構嚴重不合理,整體呈現出年齡偏大、學歷較低的問題,這些教師的教育理念落后,對于新的教育理念不愿意去接受。而一些年輕教師的比例較少,整個教學隊伍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這樣就造成學生從小沒有受到現代化的教育理念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習慣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對學生以后學習都是十分不利的。
。玻步處熃逃砟盥浜螅耗壳霸S多小學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是讓學生去死讀書,不注重學生理解消化的過程,用老一套的教學方式來教學生,在教學中不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學生提出一些新穎的問題,不是解決學生的疑惑,而是對學生搪塞,告訴學生“這不是學習的重點”。這種極端無趣的教學理念必然就造成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不能體會自己分析、探索所獲得的樂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難以形成。
。侈D變途徑分析
。常标P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對自身教育觀改變的過程中,首先是需要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建構過程中。學生在學習中有疑問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進行分析,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此外,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式還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善思考、善分析的學習習慣。比如在學習小學數學“分數的加法與減法”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在學習之間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整數、小數的加法與減法”這部分內容進行復習,讓學生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分析計算的異同點,通過比較分析,學生在進行新知識學習的時候就能避免一些錯誤,提升學習效率。
。常沧⒅貙W生的動手探究: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教師不是讓學生去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去動手探究,在動手中學生就能夠了解知識的產生過程,這樣就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幫助,引導學生解決一些困難,保證學生探究過程的`順利進行。比如在學習“圓錐和圓柱”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在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對圓錐體積計算公式不理解,對圓錐體積公式中的1/3不理解。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動手進行分析探究。讓學生自己制作兩個底面相等、高度相等的圓柱和圓錐,然后在圓錐里面放滿沙子,然后將圓錐中的沙子導入到圓柱中,然后觀察沙子在圓柱中所占的體積。經過這樣的動手探究過程,學生就增強了對這個公式的理解,學生在運用的時候就可以聯系自己的動手操作來進行應用,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會相應提升。
。常匙⒅睾献鲗W習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合作學習方式的形成,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即使是一些不正確的看法,通過討論學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錯誤,然后主動進行改進。在小組合作中,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互補,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比如在學習完“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總結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圖形的區別和聯系,如何對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進行判斷。學生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就會將自己的疑惑提出來,在討論中解決這些疑惑。經過討論學生對這兩種圖形就會加深認識,然后教師在總結的時候,學生就能夠積極配合教師,整個課堂的教學氣氛就變得活躍起來,學生也享受了知識建構的樂趣。綜上所述,小學教育觀必須要進行改變,將一些人性化、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引入進來,關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持續的興趣,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小學教育論文12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方法和路徑,已經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與推崇,如何有效運用小組合作成為當前教學實踐過程中的現實問題。從小組構建、合作方式、經驗分享以及課時分配等維度進行分析,探究有效的實施方法和路徑。
關鍵詞: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方法路徑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已經成為許多地區和學校的主流做法,但是如何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尋求合理的方法和路徑等現實問題,目前并沒有完全解決。針對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從“組別構建、合作方式、經驗分享、課時分配”等維度入手,進行分析探究,具有現實意義和價值。
一、合理構建小組
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就是構建合理的小組。目前部分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的時候習慣于按照座位、成績等因素進行劃分,并且劃分小組之后基本上不再重新組合,后續的合作學習活動則依然延續首次組建的團隊成員和數量。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積極調整和變革,采取靈活的小組構建形式。比如,在學習《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和《桂林山水》兩篇課文時,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則可以考慮不同學生的興趣、特長等差異和特點,進行不同的成員搭配。在學習《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時,教師可以考慮將動手能力較強和善于表達的學生較為均衡地分配到各組之中,通過小組實驗的形式完成合作學習。一部分小組成員負責實驗展示,而另一部分成員則負責實驗過程與感受的介紹,可以實現相得益彰的效果。而在學習《桂林山水》時,教師則可以考慮將旅游經驗豐富的學生或者將善于繪畫的學生等進行較為均衡的分組,這樣有利于小組描述和展示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受。合作小組的構建并非一成不變,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進行因勢利導的靈活調整與變更,只要秉持有利于課程學習為目標的原則就可以。
二、優化合作方式
合作小組的構建需要教師的指導與引領,但同樣也不可忽視學生的意見和需求。從某種角度分析,合作小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各個成員之間密切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職責,這種小組的合作方式或者機制的形成,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和支持。目前,部分課堂中的合作小組存在著“一言堂”的現象,某些學習成績優異者或者班委成員等,在小組的展示與表達過程中往往占據著強勢地位,存在著“壟斷”的色彩。教師在引導學生小組互動時,應當有意識地進行優化和調整,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和優勢,鼓勵每個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表達和闡述,為每個學生爭取展示自我的機會。合作學習不是集體為某個成員打造平臺,而是彼此互相推動促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實行“角色輪換制度”每個小組成員分別承擔諸如“材料收集、成果梳理、展示匯報、多元補充”等角色,每個成員在每次活動時,根據具體情況轉換不同的角色,為他人服務,促自身成長。
三、分享合作經驗
每個學習小組都是一個獨立的有機體,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鼓勵各個小組之間進行辯論、競賽等多種形式的交流互動情況,分享每個小組內部運行的機制和分工,信息收集的途徑和方法,并可以依據某個主題或者課文內容進行現場交流分享活動。比如,在學習《落花生》的內容時,教師則可以鼓勵不同小組進行學習思路和方法的探究活動,各自闡述自己的經驗和方法,比較組別之間的異同,就異議之處進行辯論,提出解決的方法,并積極嘗試和探索,如此可以為小組間的共同提升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幫助。
四、精心分配課時
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是一項復雜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掌握高超的課堂掌控藝術。精心分配課時,合理安排小組的學習活動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作。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可以采取多元形式進行,比如,在學習《驚弓之鳥》或《我愛故鄉的楊梅》《落花生》等類似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分組開展主題匯報的形式進行,每2或3個小組共同選擇一個主題進行學習,這些主題可以由教師確定,包括字詞、段落分析、文化背景解讀、主題思想闡述等等,每個主題由一個小組進行匯報,其他同主題小組進行補充,每個主題的匯報時間進行限定,通過類似的安排可以實現較為理想的課堂時間分配,提升課堂效率。此外,教師還可以嘗試利用小組辯論的方式來分配課堂時間,比如,在講述《給予是快樂的》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等內容時,教師則可以組織類似活動。通過不同觀點的碰撞和辯論,可以較好地提煉文章的主題內容,提高課堂時間的應用效率。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實效性較強的學習方式,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有著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發揮其作用的關鍵則在于教師是否具有高超的課堂組織技巧。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經常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教研活動,應當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盧子娟.淺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xx(40).
。2]劉鴻英.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初探[J].快樂閱讀,20xx(19).
。3]羅靜.小學語文合作探究學習[J].新課程:小學,20xx(5).
小學教育論文13
農村小學教育相對城鎮小學教育,不僅發展落后,而且嚴重失衡,這是全國特別是西部地區眾多農村小學的共性。 近幾年教育界掀起“村小撤并”之風,大量農村小學消失,更多的農村小學難以為繼,處于倒閉邊緣。
據調查,“幸存”下來的農村小學,學生人數持續減少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外出打工的村民把孩子帶進城鎮就讀,有的孩子甚至輟學,導致生源減少;二是教育質量極差,老百姓對當地小學的認可程度極低。 這些都是農村小學教育失衡的惡果。解決當前農村小學教育失衡的問題,讓更多的農村孩子接受較好的公平的教育,縮短城鄉教育的差距,既關系到一代又一代農村孩子的前途和命運,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長遠的發展。
一、改善教學環境,搞好硬件建設
農村小學教學環境之差,超乎想象。 據公開資料顯示,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三胡鄉討火車小學是一所村小,師生一直使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舊桌凳;同鄉的蘇家堡小學, 處于大山深處,20xx 年在校學生有 237人,那時學校廚房簡陋,只有一個大灶臺和兩口銹鐵鍋,80%的學生離家路途遙遠,渴了喝自來水, 餓了吃點從家里帶來的冷飯。這兩所離縣城稍近的小學尚且如此,其他更為偏遠的可以想見,很多校舍都成了危房。因此,對于農村小學來說,改善教學環境,搞好硬件建設,是第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這就需要資金扶持。 地方政府需要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搞好標準化學校建設和內部設施配套,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促進農村小學的“硬件均衡”。
二、優化師資隊伍,創新人事制度農村小學和城鎮中小學之間,存在著兩大矛盾亟待解決。
(一)教師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初中規模萎縮,教師嚴重超編;小學生人數劇增,教師嚴重缺編,導致學段教師結構矛盾;另一方面,初中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等學科教師超編,而小學的地理、生物、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教師缺編。 這種結構性矛盾,在城鎮小學與農村小學普遍存在。解決這個難題,根據一些地區的成功經驗,我們認為有兩個手段。 其一,對新招聘的教師合理安排,可以把部分已分配到鄉鎮學校的新教師留在縣直學校學習,其余新教師全部安排到鄉鎮中心學校,分配到鄉鎮及農村小學的新教師,再輪流到縣城跟崗學習鍛煉。 這樣的配置,有利于留住新教師,讓他們成為教育均衡發展的新生力量。 其二,對于嚴重超編與嚴重缺編的學科教師,可以采取“自愿報名 、定崗考試 、組織培訓 ” 的方式進行分流,將初中超編學科教師分流到農村小學擔任相應學科教學工作,比如,英語科目超編的初中教師,可以調配到農村小學教授英語,而正是英語教師在農村小學缺編最為嚴重。 如此可以有效解決超編與缺編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極大地彌補農村小學師資不足。
(二)教師配置的區域性矛盾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鄉鎮小學教師缺編嚴重,邊遠山區缺編更加惡化;而城區周邊學校,出現教師超編的現象。 其原因在于人事制度和考核制度引起的復雜關系,因而需要從人事制度改革入手,以推動教師合理流動。改革措施之一,是設置浮動崗位。 解決教師合理流動的后顧之憂,“人走,人事關系也走”, 選出教師到其他缺編的小學進行教學交流,形成區域內教師循環流動機制。 措施之二,是設置特殊崗位。 教師到指定崗位工作達到一定期限,予以優先聘任,工作滿了期限,還可帶職稱回到原來學校工作。 同時,制定科學的考核方案,將評優評先、職務晉升、績效工資等掛鉤,引導超編學校的教師向缺編學校、邊遠學校流動。
三、加快師資培養,加強對口幫扶
農村小學教育失衡的根本,是教學質量落后,而師資不足又是主要原因。 用家長的話說,就是“沒有好老師”。 實際上,農村小學早年有不少優秀教師, 但現在他們大多退休;在職的一些教師,在文化水平、教學觀念甚至在師德師風方面, 都落后于時代要求。具有較高學歷的.年輕的師范畢業生,又不愿意被分配到信息封閉、條件艱苦的農村小學任教,一些稍微優秀的村小教師也想方設法調到城鎮小學去任職。 如此一來,農村小學面臨的頭等威脅,就是“沒有好老師”,甚至“沒有老師 ”。 在來鳳縣農村小學 ,一個教師身兼數職、帶多個年級多門學科,那是家常便飯,許多學校沒有英語教師,英語科目形同虛設。 因此,加快師資培養,加強對口幫扶,是改變農村小學教育失衡的重要對策。我們認為, 為了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加強教師的成長,促進城鎮與農村小學間的師資均衡, 應當采取教師培訓、跟班學習、送教下鄉、委托管理等多種措施。
四、推進公平教育,辦好農村寄宿
有句話說得好, 對于農村孩子而言,教育公平主要是在家門口就能有學上、 上好學。 在恩施來鳳縣農村,許多地方是深山腹地,交通極其不便,有的孩子去村小上學,還得走很遠的山路。 不少家庭父母出門打工,家里只留下孩子和爺爺奶奶,孩子上學幾乎很少接送,而這些孩子,最小的上學前班,只有三四歲,最大的也不過十來歲,無論下風刮雨, 他們要靠自己步行去學校。 “村小撤并”之后,有的農村小學不復存在,有的只保留一到三年級,不再設四到六年級。 孩子們要想繼續上學,必須得去鎮里或縣城。 把留守農村的孩子“趕”去城鎮上學,又產生一第列新問題。 農村家長的負擔不僅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他們不得不去城鎮租房或買房陪讀,由此竟然推升了當地的房價。 而城鎮小學面臨大量增加的學生,校舍不足,師資不足,經費捉襟見肘,還面臨諸多管理難題和安全問題。 在來鳳縣大河鎮小學,轄區內農村小學撤并之后, 學生集中調到該校住讀,導致該校學生人數膨脹,最后無法容納。 大河鎮小學不得已,采取兩個應對辦法:把農村小學的學生集中到一個班教學;把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全部轉移到相距甚遠的大河中學住讀。 小學生和初中生同住一校,又會產生哪些問題,家長們憂心忡忡。 對于城鎮孩子而言, 農村孩子大量進入當地學校,似乎是在“搶奪”優勢教育資源;對于農村孩子而言,村小撤并,城鎮里的學校人滿為患,感覺無處可以讀書, 上學的權利似乎已被“剝奪 ”。 當前城鎮及農村小學教育的亂象 ,對孩子們來說,連選擇的余地都沒有,更有何公平可言?
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城鄉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優質的教育,讓孩子們幸?鞓烦砷L,因此,務必“雙管齊下”,推進城鄉公平教育、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公平教育就是在城區入學機會要均等:城鎮孩子與農村孩子入學機會均等;同一片區孩子接受同等優質教育; 實行陽光招生,禁止設快慢班,杜絕“擇校”“擇班”“擇師”現象,等等。 在硬件建設方面,除了城區學校改擴建以實現擴容之外,可以將部分郊區村小升格為縣直小學,使優質小學合理地分布在城區及周邊。 同時,尤為重要的是,要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 改造好學校食堂及生活設施,并給予寄宿生生活補助,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寄宿生活的方便、溫馨和安全。 農村寄宿制學校在一些地區取得成功,不少外出打工的農村家長選擇把孩子留在家鄉上學,一些原先已經撤并而今學生數回升的小學也開始復辦。 這是推進教育均衡發展、辦好農村寄宿學校的積極成效。
小學教育論文14
小學數學多媒體導入新課例談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昂玫拈_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學習情境中,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為一堂課的成功鋪下了基石。
一、以舊聯新,搭橋鋪路
如采用這種“溫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設計上要找準舊知識和新舊知識的聯結點,并因情況而異采用不同的方式。一種是聯想式:如教《環形面積的計算》時,可做一框兩幅抽拉投影片。教學時,先出示兩兩半徑分別為5厘米和2厘米的圓,讓學生先計算出兩個圓的面積,然后啟發學生想:圓的面積和環形面積有什么聯系?能從兩個圓的面積得出環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最后老師演示抽拉投影片,把兩個圓重疊在一起,形成兩個同心圓。學生通過形象直觀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環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用大圓的面積減去小圓的面積,從而實現了知識和方法的“遷移”。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輕松扎實。另一種是對比式,如教《有余數的除法》時,先投影顯示六個梨、三只盤子,指名學生到投影儀上把六個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盤子里,他們很快分完。這時老師在投影儀上又加一個梨,這時繼續讓學生把七個梨平均分在三只盤子里,結果剩下一個梨無法平均分。趁勢讓學生思考這兩道題:什么變了?什么沒有變?剩下的數叫什么數?通過觀察比較,學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數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數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數叫“余數”,這樣既溫習了舊知識又掌握了新知識。同時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這樣對知識得掌握也較為深刻。
二、激發興趣,啟動認知
創設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是激發學習興趣,萌發求知欲望,啟動認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環小數》時,為了在課堂伊始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啟動思維;同時也為分散教學難點,一位老師制一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紅綠燈投影片。上課開始時將此片映出后老師讓學生觀察投影片。并讓學生說出日?吹降募t綠燈,學生說出了交通崗上的紅綠燈,并說出了綠、黃、紅燈總是依次的變化。這時老師接著說:“它總是按一定的順序,不斷地重復出現,那么我們就可以說紅黃綠燈總是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種現象叫循環現象。日常生活中有這種循環現象。數字運算中也會出現類似的現象。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研究。
”這樣的教學導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過程中的難點,而且激發了學生的認知興趣。由形象具體的實物表象直接轉入認識數字排列規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設障立疑,激發思維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維一般都從問題開始。在導入新課時,可以適當創設“問題意境”,提出疑問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積極思維。一位老師在教《長、正方形面積計算》時,先出示3×5和4×4兩個圖形(單位:分米)。
讓學生想辦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有的學生說:用割補法,把兩個圖形重合起來比較。有的同學說:用一平方分米的單位進行測量。老師在肯定了同學們積極主動精神后,又提出新問題:“要想知道天安門廣場的面積、我們國家的土地面積還能用這種方法嗎?”同學們領悟到這種方法太麻煩,不實際!澳敲,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求圖形的面積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積呢?疑問萌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同學們躍躍欲試。開始了新知識的探求。
四、設置懸念,引導探究
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這是老師常用來設計導入新課的一種方法。設置的懸念應具有“精”、”新”、“奇”的特點,在技巧上則應“引而下發”、“令人深思”。
例如有一位教師教“三角形內角和”時,老師在投影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塊玻璃拼成的),并提問:“你們知道這個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嗎?”
學生對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這時老師并沒有把現成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進一步引導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兩個直角三角板,算算每個三角板的三個內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讓學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個內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正方形紙,沿對角線對折,得到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原正方形四個內角和的一半。然后老師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個內角拼在一起,幫助學生驗證一下自己的探究結果。這種方法,不僅令人耳目一新,而是把學生引入不協調----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的一個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思維之趣,參與之樂,成功之悅。
五、引導觀察,建立表象
實物、教具或投影比語言更有說明力和真切感。運用實物、模型或投影等,有助于學生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協同活動;橄鬄榫唧w,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直觀鮮明地揭示客觀事物的關系,可以使他們獲得較深的感受。
這是教師導入新課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如有位教師在講“三角形的認識”時,上課開始,投影顯示紅領巾后告訴學生,紅領巾的形狀是三角形。學生建立表象后,讓學生例舉生活中的實例,教師也參與舉例。
投影顯示三角旗、房架后,并提問:“紅領中、小三角旗、房架,雖然它們的大孝顏色、材料等各不相同。但從它們的形狀來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了三角形的概念。通過直觀演示和語言的點撥,為學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礎。
六、創設情境,激發求知
情境式導入新課的特點是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爐。利用音樂、投影、錄音、錄像等手段以渲染課堂氣氛,為學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如一位教師教“相遇問題”時,為掃清學習障礙,創設了這樣的情境:用活動抽拉片顯示讓學生理解“同時”、“相向”兩概念的意義。促進了對新知識的探求。
七、利用故事,激發聯想
針對小學生愛聽有趣的奇聞軼事的心理特點,在導入新課中,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語、趣聞等,可以幫助學生開展思維,豐富聯想,可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識學習中去,變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一位教師講“分數大小的比較”一課時,老師說:“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這時老師打開錄音機:“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
一天,天氣特別炎熱。師徒四人口渴難忍,讓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會,八戒抱著一個大西瓜回來了。孫悟空說:“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聽了不高興了。叫喊說:“西瓜是我找來的,不給我六分之一,也得給我五分之一!蔽蚩諛妨,趕緊切了五分之一給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著肚皮說:“我真傻,為什么比應得的還少呢?”聽完故事教師說:“你們能告訴八戒這是為什么嗎?”這樣的導入,既生動有趣,又蘊含著新知識。能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與教學有關的趣聞、故事作為新知識的切入點,能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為課堂教學成功鋪下基石。
當然,導入的形式還遠不止這些類型。關鍵是要掌握人,因時、因地而變的法則,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導入新課,都應當在傳授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做到生動有趣,引人入勝,言簡意賅,有的放矢,盡量給學生審美情趣上的滿足。
小學教育論文15
這個時代是信息技術時代,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能力的掌握已成為適應社會的必須。書到用時方恨少,作為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師的我們,不能總認為小學生年紀尚小,時間尚多,不夠重視小學計算機與科學教育。恰恰相反,我們要從小學生接觸計算機的第一堂課的時候就樹立其正確的觀點,讓其知道掌握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為做好與高中!大學計算機課程的銜接打好基礎。因而,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計算機與科學課程應將目標!課程!教學!內容等在長遠目標下進行改革,進而提高小學生計算機能力。教師要結合小學生實際消化與接受能力的情況下,以高標準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有限的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提高課堂有效性。
1、計算機信息與技術教學目標的改革
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與時代接軌,學生應從小學教育開始進入對計算機能力掌握過程,如了解計算機基本知識,掌握軟硬件基礎知識等。雖然是小學階段,課程一旦開設了就應認真看待,珍惜課時安排給予足夠的重視。對于計算機科目我國教育部提出了教學目標為擁有計算機開發能力,讓學生具備運用計算機工具進行分辨問題的思想意識與能力,提升學生計算機信息素質,同時也提出了,計算機應用基礎按三個層次進行,分別為文化基礎的教育,技術基礎的教育以及應用基礎的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新課程改革下,學校教育包括小學教育在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應以培養素質為核心目標,將知識素質作為教育目標的主體。而這些基本素質與計算機能力雖然不要求小學生就必須具備,但是應以此作為目標,對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教學目標加以適當改革,并在小學生一開始接觸計算機課程時就將掌握計算機能力的重要性灌輸至腦海中,只有將教學目標進行準確定位,并讓學生體會到掌握知識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才有助于使學生的計算機科學課程的學習轉被動為主動。同時學校教育應該體現的是“能力本位”,也就是說,計算機教育在從小學開始就要準確而清晰地將目標定位好,不僅注重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也開始結合小學生的興趣與接受能力,適當開始培養學生對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因而,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不能因課時少等限制因素而趨于形式,而要從目標以及課程設置上都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2、遵循精簡原則對課程進行設置
當下,國內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極不完善,存在普遍問題,如課程的設置并不能全面包含小學計算機教學目標,不能有效利用小學有限的計算機課時,一堂課下來,不論從理論知識還是實際操作技能上均不能讓學生有著明顯收獲,內容單一,趨于形式化,課程的設置不能周全考慮到與其它課程的關聯性,進而不助于提高小學生對計算機知識掌握重要性的認知度等。都使得小學計算機課程的設置顯得不合理,影響了小學生計算機知識的掌握,阻礙了學生計算機素質的提高,從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因而,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最為直接并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注重科學的課程設置的重要性,結合教育目標對課程設置進行精簡,建設科學合理也不失全面的課程設置。對于新課程背景下,課程的設置要將培養學生應用與創新能力作為核心,因而課程的設置要將計算機課程作為培養這些能力的工具,而不是為學習而學習,好比“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尤其在還是小學階段的小學生,這種課程設置觀點極為重要。
而另一方面作為應用能力較強的計算機課程,這一點更為重要,不單符合課程改革核心,同時也是考核一課程是否為精品的客觀標準之一。因而,我們要結合實際,以培養能力為核心,圍繞技能應用進行全面課程設置改革,設置精品課程。只有如此,才有助于通過學校課程教育實質性的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進而培養出具良好綜合素質的學生,與素質教育接軌。
3、改革教學內容,將理論與實踐關聯起來
計算機科目實踐性很強,教師要把握好理論與實踐操作訓練的.課時與內容分配,合理安排講與練,要做到精講,多留時間讓學生進行實際練,也就是所謂的精講多練。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講時,充分利用時間對教學內容的精髓給予講解,點出內容基本知識點,而不是花大量時間“復述”與傳授表面的知識,,然后節余出更多時間,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指導與講,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因而,在計算機課程教學計劃中,要將實踐操作教育作為教學內容重點,基于此,每位計算機教師,要做好科學的統籌規劃與安排,將計算機實驗教育體系逐步完善。教師應該將能力培養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更新教學內容。
4、完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性教學
作為計算機教師,我們不僅應該傳授給學生相關的知識,同時,我們還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計算機的更新速度比較快,這就要求么我們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如果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那么學生就會缺乏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面對新出現的知識,學生就會不知所措,學生就會落后。因此,我們應該改革傳統的教育模式,要將教學的重點逐漸轉向“學”,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同時,作為教師,我們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要提相關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啟發,在此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引導,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鼓勵他們就所提出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就要求教師要提倡差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他們的求知欲。通過課堂學習,我們在讓學生獲得相關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所培養出的學生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服務于社會。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是迅速的,計算機技術的更新速度是非?斓,而不少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師是非計算機專業出身的,雖然認為小學計算機不用過于專業,但從小學開始由專業教師進進門,對提升小學計算機素質是有意義的。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的進行進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才能掌握最新的技術,從而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否則,我們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計算機的教學質量。因此,加強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十分重要和關鍵的。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來提高我們的水平,比如,我們可以積極地參與相關的科研工作,積極地學習新知識,積極地學習新技術等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水平,才能保證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何克抗.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2]李其龍.西方國家中小學的分組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小學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論文12-13
小學教育論文15篇01-31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02-12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03-16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2-01
小學教育中教育懲罰問題思考論文11-21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09-29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05-17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