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計專業教育基礎的論文范文
會計專業教育基礎論文范文一:高職會計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策略
摘要:受到會計學專業化、理論化、學生心理素質、教師教育水平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高職學生學習過程中會面臨想聽卻聽不懂的尷尬境地。因此,應合理貫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學思想,將生活與會計理論知識相結合,加深學生理解,從而提高會計教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會計教學;教學效果;生活實踐
一直以來,高職會計課堂教學中或多或少存在著以下問題: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而普遍下降,學生反映“老師講的聽不懂”。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理解會計專業知識,建立學生信心,提高會計課堂的教學效果,是廣大一線教師孜孜以求的目標。結合近幾年的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會計課堂教學只有貼近生活,服務于生活,才能提高會計教育教學效果。
一、高職會計課堂貼近生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行業特性決定貼近生活
會計人員如何“做賬”,是由國家及各級地方財政部門通過頒布的法律、行政法規、辦法條例來規定的。會計政策、稅收政策瞬息萬變,會計人員的“做賬”方法就要隨之調整,教材所教之法亦然。從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到現在,這項體系已經經歷了幾次較大的變革,而且變革尚未結束。2014年,財政部新發布了39號等3項具體準則,修訂了9號、30號、33號等5項準則。試想,2013年出版的某教材按照準則規定將公司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賬戶,但2014年1月修訂的新準則則要求計入“其他綜合收益”賬戶,若教師不及時調整,所教之法就是誤人子弟了。
(二)課程特點需要貼近生活
會計課程理論相對抽象,但同時要求學生掌握具體會計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將抽象的理論知識生活化,將抽象理論與企業實際結合起來,貼近學生生活,幫助學生理解;引導學生實踐,體驗會計做賬的過程,在體驗中幫助學生掌握具體會計方法。
(三)學生特點要求貼近生活
會計的專業術語的掌握,與學生的理解能力掛鉤;相關的成本計算,稅費的計算,則跟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息息相關。高職學生年齡較小,生活閱歷少,缺乏實踐經驗;理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較同齡的孩子稍稍遜色。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學習會計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教師應該貼近生活,將晦澀難懂的概念理論、數據計算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在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和會計知識之間構建橋梁,融會貫通。
二、高職會計課堂教學如何貼近生活
(一)更新會計知識,提升實踐能力
教師應定期瀏覽財政部及相關網站,實時關注政策動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紤]到政策準則相對抽象,較難理解,教師可以多翻閱《會計學人》《財會通訊》等專業雜志,或向在會計崗位、稅務崗位一線工作的人員咨詢請教。會計專業繼續教育或培訓,也是查漏補缺的好辦法。另外,專業教師應利用寒暑假進行下企業實踐,或參加專業技能大賽,充分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教師只有貼近企業實際,了解銀行、稅務機關的操作流程,才能將自己的體驗分享給學生。
(二)課上環節精心設計
1.巧用生活情境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課堂導入方式有好幾種,以舊導新法可以幫助學生復習舊知,但是卻只能抓住一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較差的學生在復習階段就會注意力不集中,影響整體教學效果。而巧用生活情境導入,容易抓住所有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例如,筆者在“會計等式“的新授課上,就以“畢業后,你想要什么工作呢?”進行導入。這個問題巧妙吸引了班上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一部分學生想去銀行,一部分想去企業或會計師事務所,當然還有些小伙子、小姑娘喜歡創業。待學生回答后,“如果你想創業,首先你需要什么?”學生第一反應就是“錢”。教師繼續提問“如何獲得錢(資金)?”學生會想到投資,借錢融資。在抓住所有學生的注意力的前提下自然導出新課,讓學生愿意跟著老師的思路走。
2.巧舉生活實例,加深學生理解。在會計專業的教學中,可以活用視頻,甚至是電視劇里的片段,來建立學生對專業、企業的概念聯系。如教師展示古代賬房先生撥動算盤算賬、掌柜定期查閱賬本來核賬,讓學生對會計形成最基本的認識;展示財務人員分析數據以供領導決策的片段,讓學生了解會計提供信息、協助管理決策的作用。除了能讓學生加深對專業的宏觀理解,巧舉生活實例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提到會計的核算方法——“收付實現制”以及“權責發生制”時,就可以以學生用零花錢訂閱雜志如何記賬為例,展示兩者的區別。在2015年12月份,張同學去郵局訂閱了2016年一年的雜志,共支付600元。若按照收付實現制——以現金的收或付為標準,記錄收入或費用的發生,則這600元就在2015年12月份記賬確認開支。若按照權責發生制——以應收或應付(權利和責任)作為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標準,這600元實際是接下來的12個月的雜志費,應在2016年的每個月記賬確認支出50元,共計600元。
3.學生實踐,學以致用。學?膳c企業合作,購買企業一個會計期間的手工賬,整理成題目讓學生完成。填寫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梳理所學會計知識,系統了解會計核算方法體系。待“成本會計”、“財務會計”課程結束后,可以再次系統地進行實訓,相對應地提高題目難度和數量,鞏固學生所學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滿足感、成就感。
(三)引領學生體驗生活化活動,感性與理性相結合
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觀點。他認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則和方法就是“教學做合一”,即根據學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學,通過生活實踐來學,從而使學生獲得真正的知識,即是“體驗教學”。[1]在學生正式開始學習工業企業會計時,應該帶領學生參觀工廠,真正地去看車間,看流水線上生產的產品,了解產品生產過程,了解產品入庫、領用步驟,將所學的理性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最好的體驗是做。在班級里,可以讓學生輪流當財務,一名當會計負責記賬,一名當出納負責管錢,并且定期“查賬”、“對賬”,讓學生在體驗中、觀察中了解會計工作的謹慎性和監督作用。在班外,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從事會計方面工作,在體驗中認識會計、理解會計。貼近生活,加強書本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會計教育教學效果。貼近生活,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教師要接觸實際會計工作,才能恰到好處地舉例;實時關注財政網站,了解財務稅收政策動態,才能與時俱進;教師應注意觀察和體驗,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分享給學生,并引導學生主動去體驗。
參考文獻:
[1]徐聰.陶行知教育思想[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1990.
會計專業教育基礎論文范文二:職業院校會計教育改革探索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技能型人才有著更高的要求。職業院校是培養專業型人才的重要搖籃,進行一次滿足職業需求的會計教育改革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國職業院校會計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為國家培養一大批優秀人才,但是伴隨職業需求的變化,對會計教育改革提出嚴峻挑戰。本文主要論述了職業院校進行會計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從職業需求的視角下提出會計教育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職業需求;職業院校;會計教育改革
在經濟時代背景下,社會對會計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大,為職業院校等教育機構加強會計教育創新提供充足動力。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在開展會計教育活動中,取得驕人的成績,但其教育仍需改革,不僅滿足社會對會計職業的實際需求,而且為提高會計教育教學水平和推動會計教育的發展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對此,職業院校作為會計人才培養的重要搖籃,肩負使命,必須堅持會計教育改革的方向不動搖,使教育培養目標滿足職業需求。
一、職業院校會計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職業院校全面推行會計教育改革尤為重要。首先,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人才是企業得以生存發展的重要競爭力,會計工作是企業發展中的關鍵環節,因而社會對會計人才有著更高的要求。其次,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使會計電算化等先進技術逐漸應用于會計工作中,對會計人員素質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只有會計人員具有過硬的技能,才能對新設備運用自如。由此可見,職業院校進行會計教育改革,能夠滿足職業需求,具有必要性[1]。
二、促進會計教育改革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新型專業課程體系
要推動會計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建立新型專業課程教學體系是關鍵。近年來,通過對會計專業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分析可知,知識技能水平較高且具有吃苦耐勞精神的學生備受企業的歡迎。對此,職業院校為滿足職業需求,可以建立三群二組互動式的課程體系,即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技能群;基本能力組和專業能力組;促進三群二組的交互,確保會計專業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符合課程教學體系的培養目標。
(二)大力推廣項目導向教學法
職業院校在開展會計教學活動中,教師積極采用項目導向教學法尤為重要,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和技能水平,符合職業需求。首先,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將教學活動劃分為若干項目任務;其次,項目任務貫穿于會計教育活動的始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將若干項目任務分別安排給各組學生,進而引導學生對學習任務進行自主探究,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與探究能力;最后,教師對項目任務完成情況及小組成員表現進行客觀評價,多給予學生以激勵。如此,在項目導向教學方式的引導下,不僅能夠使學生明確課堂教學內容和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問題,增強對教學內容的認識,而且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實現會計理論教育與實踐的結合[2]。
(三)加強“雙師型”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為滿足職業需求,職業院校在會計教育改革中,必須加強“雙師型”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使學生有效將會計教育理論與會計實踐相結合,提升自我工作素養,F階段,社會會計職業對就業人員技能水平有著更高的要求,而職業院校教師以會計教育為主要工作,缺乏會計工作實踐和經驗,因而可以培養學生知識能力,卻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對此,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具有必要性。一方面,職業院校會計教師為學生積極講授理論知識內容,奠定會計專業學生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職業院校聘請社會企業中優秀會計人員擔任校外教師,能夠給予會計專業學生以技術指導和經驗傳授。如此,在雙師的共同教育下,學生知識與技能水平可以得到明顯提升,滿足社會職業的實際需求。
(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實訓環境
為推動職業院校會計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和培養一批滿足職業需求的會計人才等條件,職業院校有必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實訓環境。首先,在校內設置會計模擬實驗室,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場所,有助于深入開展會計教育活動。尤其在會計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及時對所學理論知識加以有效運用,對提升學生技能水平發揮積極作用,能夠滿足職業需求。其次,在校外建立實習培訓基地,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場地,既是學生對會計工作技能的深入學習,又是會計工作經驗的累積。再次,完善會計專業教材,注重突出會計教育改革的特色,以充分發揮會計專業教材的積極導向作用,更好為教育活動提供保障。最后,積極利用電教化的教學手段,以增強實訓效果,培養符合職業需求的會計專業人才[3]。
(五)創新考核方式
基于職業需求的會計教育改革,必須創新考核方式,以取締傳統考核,從綜合角度對學生能力素質進行評價。首先,從筆試、口試、操作技能、多樣化評價方式相結合等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其次,在實際考核中,從課堂表現、作業、期中測驗、期末測試等多個方面進行最終成績的評定。最后,考核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尤其實踐考核尤為重要,能夠實現會計教育改革的價值,滿足會計職業需求。結論: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對會計職業人員能力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為滿足職業需求,職業院校等教育機構必須積極開展會計教育改革,以培養和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素質,使學生適應社會會計崗位的需要。對此,職業院校應從建立新型專業課程體系、大力推廣項目導向教學法、加強“雙師型”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實訓環境、創新考核方式等方面而推進會計教育的改革,以適應職業需求。
參考文獻:
[1]趙超越.高等職業院校會計教育管理改革研究[D].沈陽大學,2014.
[2]王坤.新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政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4.
[3]原和平.高職會計實踐教學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會計專業教育基礎的論文】相關文章:
基礎會計論文11-02
基礎會計論文12篇11-03
對高校專業教育的思考論文05-18
油田企業會計基礎工作探討論文04-23
論高校專業教育教學的論文05-25
管理學基礎論文07-30
對學;A建設會計若干問題的思考論文08-25
計算機應用基礎論文02-24
談聲樂的基礎教育論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