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發展六大轉變
【摘要】面對經濟國際化,競爭全球化趨勢下的激烈競爭,民營企業必須審時度勢,及時轉變發展思路,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抵御國際風險的能力。重點要加快六大轉變:一是競爭觀念,二是資本運作方式,三是發展模式,四是市場地位,五是產權制度,六是價值定位。
近年來,民營經濟在整個經濟版圖中的份額不斷擴大,民營企業的政治地位也日益提高,民資已與國資、外資呈三足鼎立之勢,徹底告別了原有“草根經濟”的形象。隨著民營企業準入政策和門檻的降低,中外資企業稅率的逐步統一,以及入世過渡期結束后國際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民營企業發展必將迎來一個新的春天。但春寒料峭,面對經濟國際化、競爭全球化趨勢下的激烈競爭,民營企業必須審時度勢,及時轉變發展思路,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抵御國際風險的能力。重點是加快六個轉變:
一、企業競爭觀念:要從無序競爭轉向規范多贏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法則,但動物、植物間不純粹是相互競爭的關系,其中也不乏共生雙贏的例子,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同樣不僅僅是二元式的你死我活關系,最理想的結果是在競爭中實現多贏。近年來,民營企業在競爭觀念上實現這個轉變,總體看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民營企業爭奪國內市場時,從惡性競爭轉向區域自治和行業自律。民營企業發展初期,產品、技術往往以模仿為主,甚至很多企業原本是從同一個母體企業上分裂出來的,這種企業同質化傾向,不可避免產生“價格戰”等惡性競爭,既制約了企業做大做強的步伐,也影響了一個地區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溫州的鞋業、東莞的電器,都經歷了由盛至衰的過程,期間扭轉地區形象付出的代價之大,至今讓人反思。中小民營企業只有聯合起來,通過組建行業協會等方式,規范同行業企業的行為,共同營造好誠信、規范、公平的發展環境,打造區域性的產業集聚發展優勢,才能取得持續長遠的發展。第二個階段,是民營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時候,不僅要面對資本實力與技術水平均占巨大優勢的跨國公司,而且遭遇到更多的反傾銷壁壘。反傾銷品種從紡織品延伸到彩電、家具、鋼鐵、打火機、水產品等等,甚至遭遇到西班牙燒鞋事件。這種環境對民營企業的競爭發展觀念提出了新的挑戰,無序競爭只會兩敗俱傷,分工合作才能規范共贏。國內民營企業只有凝心聚力,抱成一團,才能在進入國際市場時發揮整體競爭力,才能在應對反傾銷訴訟時形成合力,否則,一損俱損。日前,長三角百家企業針對紡織品“后配額時代”的形勢,發表了《長三角紡織服裝企業宣言》,倡導合作自律,努力實現互補共贏和合作共榮,這是一個令人期待的起步。從意識轉型進程看,民營企業第一個階段的觀念轉變完成得較早較好,但第二個階段的轉變才剛剛開始,需要加快推進。
二、企業資本運作方式:要從會融資轉為善理財
從跨國公司的發展經驗看,資本運作是企業實現快速擴張、裂變式發展的有效途徑,阿爾卡特控股上海貝爾,歐萊雅收購小護士,柯達與樂凱的合作,雖然方式不同,但內涵卻是一致的。民營企業在資本運作上學歷雖淺,但近年來動作快,力度大,一批民營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股票上市等實現了跨越發展。但令人遺憾的是,相當一批企業在一系列資本運作后沒有取得預期效果,甚至部分企業因而限入困境,A股市場上企業業績經常變臉即是很好例證。關鍵的一點,是企業對資本運作的核心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并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企業只是絞盡腦汁如何融資,對于如何運用資金做大做強缺乏長遠的規劃和打算,或頻頻更改投資項目,或將巨額資金用于委托理財;一些企業熱衷于兼并擴張,內部管理機制跟不上,從而消化不良,光明“回奶”事件就是一個例子。這里還涉及到資金使用的成本問題,在當前的融資體制下,上市企業的資金運作成本比較低,導致許多企業熱衷上市、不肯借債,上市圈錢后又缺乏資本增值的緊迫性。有人評價,當前我國股市的資本總額主要來源于新股發行而不是已有股票的升值,這充分說明了企業在發展觀念上的偏差。從根本上說,融資只有資本量的轉移,理財才能實現財富增長。因此善于融資只是企業加快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只有當資金轉化為企業的先進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時,才會發揮其最大作用。目前,已有一些民營企業在從聚財至理財的轉變上進行了嘗試與探索。一批積聚了一定實力的民營企業,既有著強烈的投資沖動,同時又為了規避風險,就自發組織起來,通過“優勢互補、合作開發、盈虧共擔”的模式,期望進入一些前景看好但投資總額門檻較高的行業,如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等領域。溫州財團、蘇商聯盟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盡管這種發展模式和社會效應褒貶不一,但畢竟反映了民營企業發揮資金優勢、做大做強的愿望和實踐。
三、企業發展模式:要從復制轉為進化
改革開放以來,抱著市場換技術的初衷,我國大力引進國際資本和跨國企業,期間民營企業在企業內部管理、市場開拓、科技創新、企業文化等方面學習到了很多市場經濟方面的實戰經驗。但“市場換技術”,關鍵的技術換不來、買不到,最終還得靠自己。目前全世界2/3的影印機,50%的微波爐,2/5的個人電腦,1/3的電視機和空調,25%的洗碗機和20%的冰箱,都是在中國制造的,但核心技術卻大多掌握在國外公司手里,所以中國是家電大國,卻絕非強國。不掌握關鍵知識產權,國際制造業基地就成了世界生產鏈中最低端的利潤環節,并動輒受到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外企業的知識產權大棒。例如國產DVD,占有國際市場70%以上的份額,但一臺售價33美元的DVD,扣除成本14美元、專利費18美元,企業的最終利潤只有1美元。民營企業在與外資企業的合資合作中,大多只是成為加工車間和組裝廠,在提升核心競爭力方面的成效與預期目標差距甚遠。民營企業這種復制性質的發展,由于缺乏創新動力,以及受市場容量的影響,企業能量將在碰撞競爭中逐漸消耗,因此復制只會形成鋪天蓋地,進化才能成就頂天立地。企業要加快發展,最終還要依靠自主創新,依靠在競爭中不斷進化升級。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發展,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民營企業模仿、克隆的市場和空間只會越來越小,特別是近幾年來,跨國公司在完成發展布局、形成市場壟斷之后,逐漸收緊了技術轉讓口子,主要呈現兩個趨勢:一是跨國公司通過增資擴股等形式,由合資合作走向獨資或控股,資料顯示,自2000年始,外商獨資企業從量上已超過合資企業。二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正在改變競爭模式,從輸出產品、技術,到輸出品牌、輸出標準,如耐克、伊萊克斯等跨國公司,通過許可生產、貼牌加工等方式進入中國運動鞋、家電市場;百勝、萬豪等國際酒店管理集團也以特許加盟、品牌管理等形式,進入中國的快餐、酒店管理市場。與跨國公司相比,民營企業除了核心競爭力的缺乏,還面臨著原有低成本優勢的逐步喪失。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近年來席卷全國的土地荒、用電荒、民工荒,以及石油、鋼鐵等原材料的上漲,無不預示著生產成本的上升;二是人民幣升值已是一種長遠預期和現實趨勢,對出口企業的成本影響將日益顯現;三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東歐、拉美和東南亞許多國家和地區紛紛參與全球化的經濟競爭,事實上,印度的軟件工業已經獨領風騷,越南制造也進入了歐美許多連鎖商場,這說明隨著后起之秀的不斷涌現,“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正面臨巨大挑戰,世界經濟版圖還會發生巨大變化。面對這種形勢,如果民營企業仍然停留在高消耗、低水平、低附加值這一發展環節,遭淘汰只是時間問題。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在借鑒、學習跨國公司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打造自主品牌和自有知識產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努力在技術的高端、產業的高端、市場的高端占有一席之地。萬向錢潮的海外發展,吉利的自主創新,都是先行一步的很好范例,而海信商標在歐洲遭遇伏擊,也從反面給民營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
四、企業市場地位:要從參與游戲到參與制定游戲規則
民營企業大多處于產業低中端加工生產環節,在參與國際競爭時,容易在原材料進口和成品出口上遭受雙重夾擊:一頭是境外對企業所需能源、資源、原材料的價格戰。目前,中國的棉花消費占全球的30%,銅礦石的進口量占國際貿易總量的20.6%,大豆進口量占到全球大豆貿易總量的比例超過31.2%。在最近一輪的全球鐵礦石、銅礦石和大豆的價格上漲中,分別有30%、25%和35%是由中國的進口需求所致,“中國因素”雖然在全球價格形成中開始發揮作用,但原材料的國際定價權卻掌握在別人手里,巨大的中國需求反而成為國外資本炒家的籌碼。一頭是境外對國際市場和營銷渠道的掌控,使國內企業出口很難繞開國際中間商直接進入國外終端市場,只能被動參與交易。譬如服裝,一般外商在中國的采購價與國外連鎖店的售價之比為1∶8左右,外商通過控制作為產業高端的貿易金融環節來獲利。即便如此, 中國制造還時時面臨反傾銷威脅。可以說,參與游戲終究處于被動,掌控游戲規則才能穩操勝券。扭轉這一被動局面,關鍵是要求企業在熟悉國際貿易慣例和規則的基礎上,積極發揮國際制造業基地的兩大影響:一是在原材料采購中買方市場的價格影響。國內各企業在與國際市場談判中抱成一團,形成一個聲音,將規模優勢轉化為市場影響力優勢。譬如要充分利用中國市場對鐵礦石持續增長的機遇,協調建立統一對外的原料需求聯盟,完善協會、商會和企業三位一體的行業自律體系,切實改變眾多企業分散采購、競相壓價的不利局面,增加國內企業在鐵礦石定價談判中的主動權。二是在世界貿易市場上終端產品定價的影響,爭取這一主動權的關鍵是打造“中國規則”、“中國標準”,從而在打造“中國價格”上取得主動。我國大連大豆期貨交易、上海銅期貨交易等已形成相當規模,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TD-SCDMA、新一代高清晰影碟機標準EVD等也呼之欲出,這些都預示著國內市場正積蓄和蘊育著一種變遷的能量,也反映了企業向制定游戲規則努力的趨向。按照“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的標準看,目前民營企業大部分還處于做產品階段,要取得在國際市場上的主導權,還任重道遠。
五、企業產權制度:要從家族制轉為公司制
企業體制與企業組織形式是影響民營經濟活力的重要因素。從當前來看,家族制還是中小民營企業的基本形式,有關資料表明,目前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中家族經營企業至少占到90%以上。在這些企業中,既有單一業主企業,也有合伙、共有制企業,甚至還出現了家族成員保持臨界控制權的企業集團。對家族制企業的評價,業內歷來頗多爭議。不可否認,在民營企業初創階段,家族制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這種家族集權式治理結構由于內部信任成本較低,有助于較小規模企業實現更有效的組織與管理。但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這種產權形態和組織結構將限制企業更有效地配置資源,特別在選拔優秀人才、科學決策、強化制度管理等方面弊端明顯。企業的本性就是競爭,其內在機制也必須是競爭的,從這個意義看,家族制內部競爭機制相對不足,公司制更適應市場經濟競爭。要使企業繼續保持強勁的活力,就必須適應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加快用現代企業制度對家族制企業進行改造。隨著形勢的變化,民營企業對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認識有了新的提高。其中有兩類企業,走在完善組織結構的前列:一類是發展壯大的民營企業,這些企業面對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國際化參與度的日益提升,在加強企業管理、提高決策水平、進入資本市場等各個方面,都迫切體會到完善企業體制機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因此而跨出了堅決的一步。一類是適應知識經濟潮流新興的科技創業型企業,這些企業的創業形式比較靈活,以知識、技術入股,海歸一派是這種形式的代表,幾個人合作合伙組建公司創業。出于對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轉制方式的反思,前一階段很多學者提出了新公有制的觀點,其中主要的一個觀點就是要大力推廣股份制等新型的公有制形式,這對當前民營經濟突破家族制束縛、加快發展也很有指導意義。民營企業在從家族制走向公司制的過程中,目前比較明顯的有幾種路徑:一是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聘請職業經理人,進行委托代理;二是管理人員和職工持股,但實行家族控股,在企業內部引入激勵機制和活力元素;三是和國內外資本合資合作,借助外力加快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家族制企業走向現代企業制度。
六、企業價值定位:要從重視經濟效益轉為追求社會效益
與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被賦予更多的社會責任相比,民營企業則沒有這種負擔,可以輕裝上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民營企業追求經濟效益和利潤無可厚非,但民營企業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要更加注重企業的公眾形象和社會責任,追求企業的社會效益。因為社會責任就是一種公共品,它既體現企業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同時也贏得社會對企業的信任。因此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僅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勞動者和全社會,最終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看,追求經濟效益是企業成長之道,追求社會效益是企業立身之本。目前,國際上普遍增強了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道瓊斯公司有企業社會責任指數,經合組織制定跨國公司治理指導原則中也突出強調尊重勞動者利益。相對而言,我國很多民營企業在這方面意識還比較淡薄,在走向國際市場時,在勞工標準、環境標準方面受到很大限制。歐盟近期實施的WEEE和RoHS標準,明確將增加機電產品回收費用,同時明確了6種被禁用的有害物質,這就是一種綠色壁壘,對我們的企業出口帶來重大影響。隨著國民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意識的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責任將不斷得到強化。從反面看,企業在偷稅漏稅、污染環境、拖欠工資、假冒偽劣等方面任何不端行為,將在公眾中造成不可挽回的負面影響,甚至可以使百年品牌毀于一旦,南京“冠生園”是國內企業最好的反面典型,而肯德基“蘇丹紅”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標事件則是國際企業的反面教材。民營企業要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品牌,就要放眼長遠,真正把社會責任作為立身之本,這樣才能真正成為廣大消費者信賴的企業,成為社會公信度、號召力強的企業,成為富有生命力的“百年老企”。
【民企發展六大轉變】相關文章:
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知識產權保護03-28
教育目標的轉變:析經濟增長到人的發展12-05
溫州民企的生產管理升級研究11-24
轉變自己 喚醒孩子03-01
如何轉變差生工作的思路11-23
轉變教學思維 探索高效課堂03-29
轉變教學觀念 創設高效課堂03-20
淺析民企“富二代”素質教育問題12-05
新課標下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03-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