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企業知識產權運營管理研究

        時間:2022-11-24 06:13:00 MBA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企業知識產權運營管理研究

          知識產權運營是在當代知識產權制度環境下,隨著知識產權作為企業資源重要性的提升而提出并適用的企業經營的新課題。知識產權運營與知識產權創造、保護、管理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其中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是知識產權運營的基礎和保障,知識產權運營則是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的最終目的。企業知識產權運營也是企業知識產權經營管理的基本形式,加強企業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是實現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目標的重要保障;谥R產權運營的重要性,《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創建工作方案》明確指出要提升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全面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工作,推進知識產權商品化、產業化,不斷形成有核心競爭力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加強已有專利技術的實施、轉化、轉讓工作,實現專利價值最大化。要深入研究知識產權制度,充分運用知識產權規則,把知識產權轉化為企業競爭力”。

        企業知識產權運營管理研究

          本文將從企業知識產權運營管理的一般原理出發,著重對企業知識產權許可,企業知識產權轉讓,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投資入股、證券化、信托等為表現形式的資本運營等進行深入探討。

          一、企業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概述

          企業知識產權運營反映了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資產與實現企業價值的內在關聯性。國外有學者提出了“潛藏價值”概念,論證了企業可以從知識產權資產中獲取價值以及知識產權資產與企業增值的關系。不過,知識產權資產價值的實現卻離不開有效的運營。“現代企業運營已由原先的生產過程的計劃、組織與控制,外延到與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密切相關的管理范疇,囊括從運營戰略制定、運營系統設計、運營系統運行等多個層次,企業運營對象也由傳統的勞動力、原材料等物質要素向知識、服務等非物質要素轉變,使得知識及知識產權資源經營的重要性日益增強”。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是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環節,也是其實現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保障。《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確定的戰略方針是“激勵創新、有效運用、科學管理、依法保護”。其中,依法保護是手段,科學管理是基礎,激勵創新是源泉,而有效運用則是最重要的歸屬和目的。正如知識產權法專家陶鑫良教授指出:上述方針的靈魂是有效運用,激勵創新應落實到有效運用,依法保護也要落實到有效運用,科學管理更應在有效運用,國家與企業知識產權之戰略與策略,有效運用是目標,運用有效是關鍵。知識產權法專家鄭成思教授在對“知識產權制度”進行解讀時也道出了知識產權戰略中知識產權戰略運營的意旨。他在《關于我國知識產權戰略與思考》文章中指出,知識產權制度包含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取得一批擁有知識產權的成果和將該成果“產業化(即進入市場)”等三個方面的內容,將其結合起來可以看成是我們的知識產權戰略。這三個方面實際上涉及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和運用,具中運用是創造與保護的延續,是實現知識產權價值的根本所在。

          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本身屬于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一層面上即為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戰略。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戰略的核心是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功能和特點謀求與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結合,實現企業最佳經濟效益。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戰略的重點和創造戰略、保護戰略以及管理戰略不同之處在于,它側重于如何有效地運用知識產權的資產,整合企業各種資源,及時有效地將知識產權轉化為技術產品,利用知識產權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價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因而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戰略主要表現為企業知識產權的利用、知識產權產品化、市場化和商業化、知識產權投資和預防與控制知識產權流失等內容。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戰略直接目的在于通過運作知識產權資產而獲取經濟效益,最終目的則服從于企業戰略,是為了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顯然,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戰略是企業知識產權運營管理的最高層次,它需要牢固地立足于日常的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事務上。

          我國目前即使是知識產權實施情況較好的企業,也基本上是以自行實施為主,實施方式比較單一。2010年2月1日至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在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中指出:知識產權的運用和產業化仍然是當前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薄弱環節。這說明在知識產權運營方面,企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提高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水平,促進技術創新,需要大力培育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屬于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范疇。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則是一個內涵較為豐富的概念,從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角度來說,包括企業知識產權創造能力、保護能力、管理能力和運營能力等;從動態能力的角度看,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屬于企業動態能力的范疇。企業知識產權能力是實現企業自主創新目標的基本能力之一,對于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響,當然企業確立自主創新目標也對其知識產權能力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是企業培育知識產權能力的重要動力。無論如何,提高企業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水平,是提升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的關鍵。

          另外,從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模式看,傳統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側重于知識產權保護,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知識經濟的凸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逐步“從作為法律資產的桎梏中釋放出作為商業資產的獲利,進而發展到策略資產的境界”,確立知識產權的經營管理理念。國外一個知識資產管理組織(ICMG)提出的企業專利管理的五個階段,也體現了運營知識產權資產的重要性。這五個階段是:一是發展知識產權的數量;二是以有限的資源獲得量多質優的知識產權;三是許可使用并實現經濟價值;四是利用知識產權協助企業發展策略定位;五是創造專利領導技術發展,協助企業調整并創造市場空間的戰略影響。

          二、企業知識產權許可

          企業知識產權許可有獨占許可、排他許可、普通許可、交叉許可、分許可等多種形式。其中交叉許可是實踐中運用較多的形式。通過交叉許可,企業可以實現知識產權的等價交換,并可以節省研究開發經費、避免市場風險。知識產權交叉許可具有互利互惠性,因此企業需要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知識產權才能實施。發達國家企業高度重視交叉許可的利用,特別是專利技術交叉許可。以美國思科公司為例,其與微軟、英特爾、通信國際、IBM、羅克韋爾等公司進行了雙邊交叉許可,相互許可實施對方的專利技術。如在2004年,思科公司與羅克韋爾公司簽訂VOIP技術創新專利交叉許可協議。根據思科公司專利部門主管羅伯特·巴爾的介紹,公司持有大量專利的目的之一就是實行交叉許可,提高談判的籌碼。公司通常以雙方或者多方技術聯盟的形式實現交叉許可,這樣可以保持在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也控制著新型市場的發展。由此可見,交叉許可不是一種簡單的知識產權許可形式,其本身具有很強的戰略性,特別是發達國家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交叉許可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共同對技術與相關市場的壟斷。以LED產業為例,2011年4月歐司朗與克里簽署了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后,標志著全球五大LED產業完成了新一輪專利交叉許可,壟斷了該產業上游關鍵技術,包括該產業鏈的襯底、外延、芯片等。當然,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許可亦具有各自獨到的特點,如在專利許可中,就存在主動對外許可的進攻型模式、以交叉許可為代表的防御型模式、以技術擴散和市場拓展為目的的開放性模式以及以為促進產業而在標準戰略適應的合作共享模式等,其中進攻型模式最為普遍,也是通常意義上的專利許可研究對象,在具體實施上它有時通過專利組合模式的運作加以實現;開放式許可形式是知識產權人將自己的知識產權無償許可他人使用的形式,如開源聯盟OMP就是一種開放式許可聯盟的方式。

          關于企業知識產權許可管理,從以上論述可知,不應將企業知識產權許可行為視為純粹的一種獲得經濟利益的行為,而應從許可戰略的高度加以把握。在有些情況下,知識產權許可面臨樹立和培養了強勁的競爭對手,自身失去市場的風險。美國彩色電視機市場被日本企業占領就是一例:當初美國在彩色電視機專利技術開發上占先,但由于美國本土企業缺乏開拓全球市場的戰略構想,而是向日本企業發放專利許可,結果反而使美國企業失去了彩色電視機市場。為了增加知識產權許可的科學性,企業無論是作為許可方還是被許可方,都要進行仔細的論證,以便使許可行為成為增進企業經濟效益的行為,同時避免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和技術風險。一般地說,作為許可方的企業在進行知識產權許可時,應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能否擴大本企業在相關產業中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二是該許可對本企業自身是否具有不利的競爭形勢;三是該許可能否給本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四是該許可是否存在法律風險,如本企業只是共有知識產權人之一,在許可時需要遵循共有知識產權許可的法律規范。從企業有關實踐看,科學合理的知識產權許可確實能夠為企業發展和市場拓展帶來多方面的效益。以河南宇通公司為例,公司在實施國際化戰略時重視輸出技術和品牌。例如,公司在2005年進入古巴市場時,技術和品牌許可同時進行,要求古巴廠商進口的運通客車使用宇通商標,并支付技術和知識產權費用,既擴大了國際市場份額,也通過技術和品牌許可時實現了經濟效益,提高了企業競爭實力。

          三、企業知識產權轉讓

          知識產權轉讓是知識產權人以出讓其知識產權為代價獲取轉讓價金的法律行為。知識產權轉讓對知識產權人和受讓人而言均具有獨特的價值:就轉讓人而言,可以從轉讓行為中獲得一次性收益,收回知識產權開發的投資,并獲取預期利潤。就受讓人而言則可以在不付出開發知識產權的投資和承擔開發風險的情況下直接獲取他人的知識產權,并且可以利用受讓的知識產權占領市場。例如,美國貝爾公司發明半導體技術后,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最早在報紙上獲得了這一信息。當時美國人認為半導體的工業化應用為時尚早。盛田昭夫則認為該項技術具有巨大的市場,遂購買該專利。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公司率先推出了晶體管收音機,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效益。不過,知識產權轉讓對雙方而言都存在一定的風險。轉讓人的風險在于可能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丟掉了可以壟斷的市場。受讓人的風險則在于通過受讓獲得的技術存在法律瑕疵或者失去應用價值。因此,無論就知識產權人還是受讓人而言,知識產權轉讓活動均需進行從戰略角度進行通盤考慮,綜合評估轉讓的方式、對象、價值、風險等問題。事實上,知識產權轉讓已成為當前跨國公司的一種知識產權戰略形式?鐕就ǔR灾R產權保護戰略為先鋒,在技術和產品的產生和發展初期自己生產產品,以獲取技術成長階段的壟斷利潤。待該技術發展到一定時期被其他很多企業掌握后,即實施專利轉讓戰略,向他人轉讓其專利技術,而在轉讓行為本身中,跨國公司也高度重視轉讓的策略性,如將技術分成不同類型,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絕不轉讓,以保持技術領先。

          與企業知識產權許可一樣,知識產權轉讓也需要對擬受讓的知識產權進行全面考察。以企業受讓某項專利權為例,首先應對該專利權涉及的技術和市場價值進行評判,防止花費巨資購買落后技術,過去我國很多企業這方面存在不少教訓;其次,應對該專利權的法律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在進行相關專利分析(必要時涉及同族專利)的基礎上,明確該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和地域范圍、權屬、剩余有效期限、發放許可證的情況,以防止其在法律上的任何瑕疵;最后是進行防范專利侵權的調查分析,防止行使購買的專利權而侵害他人的專利權,為此需要明確該專利權的性質,如是否為從屬專利、共有專利。

          在企業知識產權轉讓中,海外收購有一定的特殊性。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深入,海外知識產權收購也成為知識產權轉讓的重要形式,甚至在公司收購業務中,知識產權成為最重要的目標。例如,我國聯想集團在2005年收購IBM PC就是中國企業實施知識產權并購戰略的體現。又如,2003年路明集團收購美國晶體技術公司技術水平處于美國第二、世界第四的光電事業部,收購的資產包括全部生產設備,芯片制造、外延片生長的成熟工藝與關鍵技術方面的專利數十項,并吸納了其數十名研究開發人員,為實現技術創新創造了條件。還如,加拿大 3M公司董事艾倫·馬格拉斯指出,公司認為知識產權是在不確定條件下增強核心能力的關鍵驅動力之一,公司收購其他公司不限于擴大公司規模,更重要的是獲得知識產權。

          通常,企業海外收購知識產權有兩種形式:一是直接收購目標公司的專利技術、商標權等知識產權;二是并購國外企業,該企業的知識產權自然落入并購企業手中。并購企業則通常也有兩種形式:一是資產并購;二是股權并購。后者如2012年1月我國三一重工收購德國著名工程機械公司普茨邁斯特90%的股權。從國際化企業的發展歷程看,很多是通過并購而發展壯大的。例如,國際大型跨國食品公司法國達能公司非常典型。該公司的并購業務早先以并購單個企業為主,后來發展為并購目標國家或地區相關行業中的龍頭企業,試圖以品牌收購等形式實現對整個行業的控制。英國經濟學家情報社曾總結該公司的并購策略之一即是廣泛收購世界不同市場上的優秀品牌,形成多品牌格局。該公司在并購國外品牌時,還非常注重資本運營戰略,實行品牌吞噬和資本輸出相結合戰略,逼迫目標企業就范。

          在通過并購的形式獲取目標企業知識產權時,應確保被并購企業的知識產權的安全,避免法律風險,F實中就出現過不少并購失誤的案例。例如,TCL收購湯姆遜這一國際并購中就存在嚴重失誤,公司截止2006年9月在歐洲的業務已虧損20億元,受到專利困擾而難以脫身。為此,企業應對目標知識產權進行充分的調查、分析和評估,特別是應重視以下問題:

          ①目標知識產權的權屬和法律狀況,弄清楚擬并購的知識產權的所有者,以及該知識產權是否存在共有或被質押的情況,弄清楚該知識產權剩余保護期限、保護地域和范圍,特別是需要明確目標知識產權是否存在權屬爭議、其真正的所有者是誰、其現行的許可使用情況等,并在并購協議中予以確認,以便萬一發生知識產權權屬糾紛時能處于有利地位。這一點主要是保障被并購的知識產權沒有法律瑕疵,防止和避免法律風險。為此,企業在并購知識產權時,應對目標知識產權的真實性、無爭議性和權屬狀況進行調查,并要求對方提供相應的擔保。以專利技術為例,通常需要考慮專利權利要求的范圍、專利保護地域和剩余保護期限、是否存在權屬爭議等專利權屬狀況、是否存在專利糾紛等。另外,目標專利是否正在自己實施或者許可他人使用的情況也需要在并購時處理。如果在并購目標專利技術時,專利技術轉讓方自己仍然在實施或者已許可他人實施,則應明確轉讓方能否再予以實施的權利,以及被許可方與并購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原則上說,如果沒有約定,則在并購完畢后,轉讓方即不得再實施該專利,轉讓方與被許可人簽訂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轉移到并購方與被許可人。

         、谀繕酥R產權的經濟價值,這涉及收購知識產權時的價金問題。收購企業應從技術發展階段、市場供求關系、替代技術的可能性、同類知識產權價格水平等多方面加以考慮,還應當考慮目標知識產權與本企業的結合度,如擬收購的專利技術和本企業技術發展戰略的關聯性、擬收購的商標企業形象及其品牌價值與本企業形象和品牌價值的吻合度、擬收購的商業秘密對本企業的經濟價值和競爭優勢的作用等。

         、郾皇召徠髽I的知識產權法律環境。有些國家對重要技術采取了嚴格的技術管制措施,在收購這類知識產權時就可能遇到被收購企業的政策法律障礙。

         、苁召彆r機。不同的收購時機被收購企業的知識產權資產價值不同,如在被收購企業處于經營發展困難時機,需要通過變賣知識產權資產等走出困境,此時收購對自身有價值的知識產權資產所支付的價金可能較小。如路明公司收購美國晶體技術公司光電事業部,就是利用其遭受意外重大打擊出現運營困境之際,收購價格只有約1,000萬美元。

          ⑤目標知識產權與收購企業知識產權的匹配性。在現實中,企業知識產權的實施很多采取組合策略。被收購的知識產權和企業自身擁有的知識產權形成一定的匹配效果,有利于實現企業無形資產增量價值,因此在并購時考慮被并購的知識產權能否與已有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的組合,形成集群效應,是很有益的。認識這一點,還可以從“戰略并購理論”得到理解。根據該理論,企業實施并購戰略時應考慮并購企業與被并購企業業務的相關性,側重于相關的業務和能力發展。波特教授曾對財富500強企業的并購問題進行研究,發現與核心業務有關的企業并購能較好地進行整合,而被并購的與核心業務關系不大的企業在5年后大多數又被重新剝離。與企業知識產權并購一樣,越是具有相關性的知識產權,并購后產生的協同效應越好。具體地說,企業在選擇并購目標時,應注意目標企業的知識產權與本企業知識產權的協同關系,保障被收購的知識產權能與本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實現良好的組合,如目標企業的專利技術與本企業的核心技術之間存在互補關系,就是較好的模式。國外跨國公司實施并購戰略時也很重視上述匹配性。例如,前面提到的達能公司以并購實現品牌擴張,其收購本土品牌后,高度重視自有品牌與被并購品牌的契合,通過自有品牌的影響力與本土品牌的整合,強化品牌形象和文化的融合,提高品牌競爭力。

          外資并購我國企業也會涉及知識產權轉讓問題,需要審慎對待。為了加強外資并購我國企業這一行為的規范,2011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建立我國投資者并購國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該審查制度對安全審查的范圍、內容、審查程序和工作機制等內容都作了相應規定,反映了外資并購國內企業時對國防安全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高度關注。其中,涉及知識產權的內容主要有:一是重大、基礎性技術并購涉及國家安全、國防安全,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對外轉移應當通過安全審查;二是保密專利在申請、轉讓、許可等環節上應遵循專利法的規定,由相關部門進行安全審查;三是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導致擁有馳名商標或中華老字號境內企業實際控制權轉移的,當事人應當對此進行申報;③四是在外資并購境內企業過程中應注意保護自身的商業秘密,防止商業秘密泄密。這些規定有利于在外資并購國內企業時中方知識產權的流失,在知識產權方面防范國家和國防安全問題。

          此外,由于知識產權并購與企業生產經營具有重大的利害關系,企業在進行知識產權并購業務時,應從知識產權戰略高度,將其納入知識產權戰略的范疇。例如,有時并購的目的是為了對抗競爭對手、獲取競爭優勢,此時知識產權并購的戰略意味就很突出。

          四、企業知識產權資本運營

          知識產權資本運營是發揮知識產權資產價值,實現知識產權價值變現的重要形式。就政府而言,需要從政策層面鼓勵和引導企業知識產權的資本運營活動,如鼓勵風險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加大對專利技術轉化和產業化的資金保障,對創新型企業加大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充分顯示知識產權的價值,培育和完善知識產權資本市場。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通過創業板上市或在境內外上市積極給予支持。政府在知識產權資本運營中,尤其需要加強知識產權資本運營機制與模式的創新,建立金融機制支持知識產權金融的服務機制,建立與完善知識產權資本市場服務平臺,促進知識產權產業基金、創業投資和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發展,促進知識產權與資本的融合以及知識產權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同時,鼓勵民間資本和外資以合作、聯營、獨資、參股、特許經營等方式,投身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的資本運營,以形成多元化的知識產權資本運營體制和機制,使知識產權的產品化、商品化與資本化、產業化緊密地結合起來。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即指出:要“強化支持企業創新和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財稅金融政策,加大政府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和開放共享,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培育和發展創業風險投資”。這一規定為我國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資本運營提供了明確的政策依據。實際上,近些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頒行了不少促進企業知識產權資本運營的政策性規定,而這些規定最終還需要在企業層面予以落實。

          企業知識產權資本運營方的客體即是企業知識產權資本。關于企業知識產權資本,國外學者有較深的研究,如雷夫·艾德維納斯和米謝爾·馬龍認為知識產權是與企業的組織結構、制度規范、企業文化、信息技術支持系統、公司形象等具有相似的特點的資本,屬于結構資本的范疇。安妮·布魯金明確將知識產權資本納入知識資本的范疇,并主張知識產權資本是企業人力資本的創新活動轉化為知識資產后,為了防止被模仿而獲得法律保護的知識資產,如技能、商業秘密、版權、專利和各種設計專有權等。知識產權資本與人力資本、商業資本及結構資本協同作用就是從組織知識資本的角度對知識進行管理。這些觀點揭示了企業知識產權資本的基本內涵,有助于領會企業知識產權資本運營的重要意義。

          在知識經濟凸顯的當代,知識產權構成了企業非常重要的資本形式,也是企業關鍵性的無形資產。知識產權資產也屬于知識資本的范疇,而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知識資本的擁有和運營能力成為企業生產經營能力的核心,因此知識產權資產在企業生產經營中也占據極端重要的地位。企業知識產權資本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市場價值和競爭價值,通過知識產權資本運營能夠為企業創造經濟收益,彌補知識創造成本。正因為知識產權作為資本經營具有合理性和重要作用,企業需要有效地開發知識產權資本,實施知識產權資本運營戰略,實現企業的價值。

        【企業知識產權運營管理研究】相關文章:

        家族企業員工管理對策研究06-14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研究論文04-22

        試論新市場形勢下企業運營管理06-10

        中小企業營銷管理創新研究08-04

        關于現代企業市場營銷管理的問題研究08-28

        現代企業管理項目化教學研究06-03

        中小企業戰略管理重要研究06-04

        企業員工考核與績效管理的關系研究(精選7篇)06-12

        中小企業戰略管理重要研究分析08-06

        企業管理溝通定律及創新應用研究論文04-2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