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
一、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要想上好課,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很大意義上,都取決于備課是否充分、切合實際的說,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上好課,就必須認真備好課.備課環節有許多復雜、細致的工作需要去做,只有實現備課的有效性,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備好一節課,首先要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是什么.其次要抓住主要教學內容,包括確定具體內容,選擇教法,設計教學步驟.要緊緊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及重難點.要選擇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充分考慮教材及本班學生的特點的教法,進而使學生能夠體會到獲取知識的快樂我們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年齡特點以及對知識掌握的狀況,只有這樣,才能使備課、設計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不僅要重“教程”,還要重“教法”.教師要對每一節課的每個環節在教法上多進行探討,找準知識的發生點,依據知識的發生過程提出恰當的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生成的過程中來.
二、注重課堂各個環節,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
1.有效的情境創設.情境的創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學生在情境當中會激活已有的`知識與經驗,還能自己開展逐步認識將要學的知識.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時應該從學生的知識基礎、身心發展特點、生活環境出發,盡可能地選取與學生生活相關的題材,同時還應該注意敘述和提問的角度,使學生保持一定的新鮮感,讓學生感覺有一定的挑戰性.
2.有效的教師講授.講授仍然是普遍使用的一種教學行為.現在許多教師還是用單一的講授法,數學課堂教學主要涉及函數、方程等包含較多的數學符號及數學計算,因此在講授過程中教師錯誤地認為只要能夠讓學生懂得如何解題就可以了.有效教學必須要有一個科學、合理、有效的課堂講授策略.在實施中,要通過審題引導學生從粗讀到細研,冷靜、縝密地閱讀題目,明確問題中所含的量及相關量的數學關系.
3.有效的課堂討論.課堂討論是在課堂上學生與學生或學生與教師就教學內容通過互相交流,以期達到教學目的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討論的主題要精心選取,要選能體現教學目標的、有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和難度適宜的主題.由此教師必須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越是教材的核心問題越需要學生去理解,越需要積極參與,只有進入了角色,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
4.有效的多媒體運用.靜態的教材內容,雖然有圖示、教學掛圖和教師的語言描述,學生依然感到抽象、晦澀,難以心領神會.如果能將問題動態地呈現出來,那就直觀了,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輕松實現.
5.有效的設計作業.作業是鞏固數學知識、強化技能、培養和發展數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對作業設計進行創新:
(1)知識型作業.在設計過程中應立足數學課本,重視學生的知識再創造.如教學完《勾股定理》后,讓學生分小組從書籍、網上查閱有關史料,然后在課上采取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交流匯報等.
(2)生活型作業.就是讓學生在社會生活、家庭實踐活動中完成數學作業,為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提供機會,搭建平臺,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實踐型作業.如學習了矩形的判定方法后,可讓學生利用刻度尺和直角尺去判斷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小邊框是否是矩形實現“學”融于“做”中,在“做”中加深理解.
6.有效的教學評價.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老師在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演繹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都應成為評價的重點,對學生數學能力的評價形式應靈活多樣.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展水平等方面的變化與發展.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