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學小論文
小論文是篇幅較短的論文,是論文的入門。所謂“小”是指論文應短小精悍、簡明扼要。不要長篇大論,,對第一次寫小論文的學生要求較低,具體而言就是將一個概念說透,問題說明白、論證好觀點,設計好一個實驗,解釋一個實驗現象的本質;寫一個好的調查報告,介紹一種學習方法,寫出某一學科某一章節的學習經驗等等。小論文是科普文章的一種體裁需要具有科學性、創造性以及實用性。
中學數學論文開題報告
一、選題的準備、背景、意義、基本思路、方法和主要觀點
準備:針對這一論文題目我先進行一些資料的收集,并向指導老師請教了一些相關的論文問題。
背景:本身對幾何有些許興趣,偶然中了解到了等周不等式。
意義:在等周不等式的基礎上,做些條件的變換,運用初等方法進行證明。
基本思路:對已經有的一些方法進行推廣,得出一些新的求法;不同的條件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方法:吸取原有方法的精髓,在通過自己的觀點進行證明。
主要觀點:周長定值的情況下,面積最大值。
二、選題的需要性、創新性、科學性和可行性論證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論證方法及其特點
四、寫作提綱
1.三角形(等周長)
1.1 無其他約束條件三角形。
1.2 一邊長固定三角形。
1.3 固定以 夾角和一邊長三角行。
2.四邊形 (等周長)
2.1 無其他約束條件四邊形。
2.2 固定一邊長四邊形。
2.3 固定所有邊長四邊形。
3.推廣到多邊形。
五、計劃進度(以周為單位)
六、主要參考文獻
[1] 張克新 四邊形面積定值的一個初等證明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438002期
[2] 項武義 等周問題的一個初等證明 慶賀蘇步青教授百歲華誕
[3] 田疇 姜國英等曲線與曲面的微積分幾何 1976年
創設不同的情景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論文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堂不但要考慮自身的抽象性,精確性和應用的極端性等特點,更應遵循心理規律,強調從以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問題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為此,在課堂中我們必須由書本走向生活中,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加工,恰當選擇與現實生活、生產科技密切相關的情景和問題,把生活的新鮮題材引入到教材中,賦與教材以新的內涵。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發現新知識,體驗到知識就在我身邊,并用知識較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產生積極的情感。
一、緊密配合教材,設置懸念
恰當地引用與教材內容有緊密聯系的知識烘托教材,引起學生的思索,使課堂氣氛活躍、注意力集中;蛘咴O置懸念,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我們對學生說:“同學們,有一件事麻煩你們幫我辦一下”,同學們紛紛舉手,幾個平時調皮的學生手舉得更高了,我亮出一塊事先用過,缺了一只角的三角板說:“我這塊三角板缺了一只角,需要照原樣再做一塊,但斷損的角不知哪去了,我想請同學們幫助想辦法,怎樣才能再做出一塊一模一樣的三角板呢?”一時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把原來的角找來,有的說不必,可以先在紙上畫出一個一模一樣的三角板,然后再制作,最后通過引導,大家一致同意第二種方法。但是怎樣才能畫出這個三角形呢?于是同學們討論開了,有的說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求出這個角并畫出來,還有的同學說,直接把這兩邊延長。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引入到“兩角夾一邊”的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去。使課堂受到了很理想的效果。
讓學生在感動中學習數學論文
摘 要:“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數學知識由于它的抽象、枯燥,缺乏應有的情緒色彩,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靈氣和活力。作為數學教師,只有點燃學生心靈的火種,激發學生自己的動力,才能讓學生在感動中更好地學好數學。
關鍵詞:感動 學習 數學
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數學知識由于它的抽象、枯燥,缺乏應有的情緒色彩,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靈氣和活力。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應該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只有點燃學生心靈的火種,激發學生自己的動力,才能讓學生在感動中更好地學好數學。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讓學生在感動中學好數學呢?
一、關注現實、貼近生活
數學即生活。數學教學應當遵循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數學教師應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尋找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點,讓教學內容走近學生生活,讓學生貼近生活學數學。
如我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從生活中常見的車輪、鐘面、硬幣等開始,激發學生思考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最后,我用圓滿一詞總結全課,以鼓勵成功,增加美感。
又如,我還通過秋游來對學生進行生活問題的數學教學,設計了乘車、買門票、租船等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總之,數學教學就是要把講臺變為舞臺,讓學生充當生活中的角色,從生活中去感悟數學。只有這樣,才能感動學生,激發學生認識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讓小學生在玩中學數學論文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產生的一種積極的認知傾向。尤其是對于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來說,他對所學知識有無興趣,將直接關系到他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對于我們這些小學低段的數學老師來說,盡量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快樂的“玩耍”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帶著問題去“玩”,讓學生自主探索新知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積極創設有趣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在玩樂中探究新知,也正好符合了這一規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并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如在教學“平均分”這個概念時,我先以“給表現較好的兩個同學發獎”為題引入新課,然后讓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小棒代替老師的8枝鉛筆,擺出老師可能發出獎品的情況,這下教室里就像炸開了鍋一樣,同學們四人一組活動得非常熱烈,很快大家就討論總結出了四種結果:一人得1枝,另一得7枝;一人得2枝,另一人得6枝;一人得3枝,另一人得5枝;兩枝人各得4枝。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四種分法與前三種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第四種分法每人分得的枝數“同樣多”,而這種分法也最公平,從而順理成章的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這樣通過學生分一分、擺一擺的“玩樂”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使學生悟出“平均分”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征——每份“同樣多”,并形成數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