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析薩特現象學本體論對傳統哲學的超越的哲學論文
關鍵詞:
薩特;二元論;意識;存在主義
摘要:
薩特將現象學本體論建立在意識的基礎上,并將意識區分為反思的意識和前反思的意識。前者是笛卡兒哲學的出發點,他因此而陷入了二元論與唯心主義;后者是薩特的哲學出發點,他以此克服笛卡兒的二元論,實現對傳統哲學的“超越”。
任何哲學都有一個出發點問題。薩特認為,傳統哲學都是從實體論的角度來確定出發點的,都陷人了不可避免的二元論。只有通過現象學方法所確立起來的出發點,才能轉變這種哲學的迷誤,克服意識和物質、主體和客體分裂的二元論。
為了超越以往的唯心論和唯物論,薩特批判地接受了胡塞爾的現象學并加以改造。他不僅揚棄了胡塞爾的“先驗自我”概念,而且將非人格的意識概念加以擴大,將它區分為反思意識和前反思意識。薩特認為,這種前反思意識才是現象學的基本材料,才是哲學的出發點,薩特指出,笛卡兒把“我思”看作是意識的起點,實際上是從反思的意識出發而這樣做是不能避免二元論和唯心主義的。因此,笛卡兒的“我思”并不是他所說的進行懷疑這種意識活動,而是對懷疑這種意識活動的反思,實際上是關于意識的意識,也就是一種反思的意識。而反思的意識并非全部意識,也不是原初的意識,不能作為哲學的出發點。除了反思的意識之外,還存在著大量的、普遍的前反思的意識,這才是基本的、原初的意識。笛卡兒的錯誤就在于棍淆了意識的自發懷疑和作為一種活動的方法的懷疑,把“我思”與自我作了等同,在“思”與“在”的不同水平上,將“我思”過渡為思維實體,從這種哲學出發點走下去,笛卡兒最終陷人了心物二元論。薩特認為,要避免哲學上的二元論,必須追溯到原初的主客未分的意識,即反思之前的意識。因為反思的意識是把意識本身當作對象的意識,而反思前的意識是直接指向對象而不是關于對象的意識。所以反思前的意識是原始的、第一位的,它對反思的意識具有本體論上的優先性。薩特斷言:“正是非反思的意識使反思成為可能。成為笛卡兒的‘我思’的條件的,是一個反思前的‘我思”。
薩特從大量前反思意識的材料中得出這樣的看法:意識是有意向性的,意識總是關于某物的意識,意識總是指向不是它自身的、“超越的”對象。所以,一方面意識的對象和意識不可分,另一方面,對象又是超越的,對象并不存在于意識之中,或者說,意識總是指向超出意識自身之外而又是意識所缺乏的某物。
薩特認為,他的主張肯定了對象具有獨立于意識的存在,因而避免了貝克萊式的唯心論,同時也可避免笛卡兒式的二元論。因為笛卡兒是從反思意識出發的,他一開始就肯定了有一個“自我”,自我是思想的主體,是意識的支配者,操縱者,這就產生了自我與思想(意識)的對象之間的關系問題,即如何證明外部世界的存在問題。但是,按薩特的主張,自我并不是在任何意識活動一開始就作為主體存在著的,相反,基本的、原初的意識活動并沒有主體客體之分,并沒有“自我”,只有在對這種意識進行反思的意識活動中才出現自我,才有主客體之分,后者就是反思的意識,前者則是前反思意識。所以,自我與世界都是在意識活動中,而且是在相互聯系之中出現的。不能從自我推論世界的存在,也不能從世界推論自我的存在,兩者都呈現在意識之中(作為現象),又超出意識而有自己的存在(超現象)。據此,薩特認為,意識和對象、自我和世界、心和物之間的二元論是沒有根據的。
由上述可知,從薩特承認對象具有獨立于意識的存在這一點來說,他的確不同于某種唯心主義,但他決不因此而走上了唯物主義的道路。他特別反對主張認識對象和認識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的唯物主義,因為在他看來,對象和認識都是意識活動的產物。因此,薩特的哲學本體論的基礎是意識領域,他的本體論仍是現象學的。因為現象學的出發點就是返回意識(現象)領域,由此出發從事哲學活動。只是現象學強調通過反思意識找出事物的絕對不變的本質,找出世界的本原;薩特則把反思意識化為人的存在。因此,盡管他為了避免唯心論,強調從前反思意識出發,強調自我并不出現在意識的開始,但實際上,他所講的意識依然只能是人的意識,因而依然不能避免唯心主義的“自我意識”。 對意識的本體論研究是薩特哲學思想的奠基性工作,其理論精髓就集中在“自為”這一核心范疇上。薩特認為,意識只能超越意識現象自身而達到非意識的存在,這個以意識為轉移(但呈現于意識之中)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就是自在的存在。而顯現這種存在的意識就是自為的存在,它的特征是:它不是存在,而是對存在的否定;它不是自在的,而必然超越自身;它不是其所是,而是其所不是。自在與自為的關系是:第一,自為不能獨立存在,只有與自在相聯系才有存在的意義!白詾闆]有自在就是某種抽象的東西;它就像一種沒有形狀的顏色,一種沒有音高和音色的聲音一樣,不可能存在。”而自在則“并不需要自為才是自在”,因此應當“肯定自在對自為的本體論上的優先地位”。第二,自在如沒有自為,便是沒有意義的東西。自在的世界之成為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五光十色的世界,正是自為之所予。這意味著自在和自為是相互依賴的。在這一種聯系中,起決定作用的不是自在,而是自為,“自為和自在是由一個綜合聯系重新統一起來的,這個綜合不是別的,就是自為本身”。
“自在”與“自為”關系的理論表明,薩特竭力想使自己的哲學不同于以往的哲學,但最終仍不免陷人唯心主義,從本體論上看,“自在的存在”先于“自為的存在”,因為“自在”從來就是存在著的,相反,“自為”是后來才出場的。“自在”不依賴于“自為”而獨立存在,在這一點上,薩特不同于貝克萊,但決不能據此說薩特是唯物主義者。因為他所說的“自在”并不等同于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相反,這個世界是與“自為”同時出現的,它不能離開自為的存在。盡管它有它自己的存在,但如果沒有意識,它也就失去了意義,也就不會呈現出來。正是由于人的意識,自在的存在才獲得意義和價值,才有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說,薩特依然是唯心主義者,他甚至沒有擺脫胡塞爾現象學的主觀唯心主義的影響。至于這個呈現出來的世界本身即自在的存在,對于我們人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它并不是我們與之打交道的世界,也不是呈現在我們意識之中的,因為它不能進人意識之中,它是“不可理解”的。事實上,這個“自在存在”完全是薩特為了避免貝克萊式的唯心主義所作出的假設而已。
薩特的形象學本體論試圖以一種非實體性的統一概念去解釋統一的世界,充分顯示出作為非實體主義存在觀與傳統本體論的義趣差異,也為后來諸多新哲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啟示和思維空間。但由于薩特明確主張從意識出發,從“主觀性”出發,因此,不管他怎樣標榜通過現象學方法尋找到了一種主客未分的原初意識,以此超越了傳統哲學的唯物論和唯心論,擺脫了令哲學棘手的“二元論”,而代之以徹底的“現象一元論”,然而實質上,薩特的現象學本體論仍然是一種唯心主義本體觀,只是更具遮掩性而已。
【簡析薩特現象學本體論對傳統哲學的超越的哲學論文】相關文章:
簡析薩特現象學本體論對傳統哲學的“超越”09-23
作為第一哲學的超越論現象學10-11
簡析哲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10-24
莊子哲學中的本體論思想10-01
論析中國傳統證據文化的哲學基礎07-11
有關哲學論文08-24
生態哲學的論文09-09
何謂哲學的論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