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視野下城邦的自然本性
城邦是基于自然而生長、演化和創造出來的產物,是古希臘非常重要的概念,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亞里士多德視野下城邦自然本性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借鑒。
一、引言
城邦這一概念源于古希臘文明并得以發展,是古希臘非常重要的概念。城邦也是亞里士多德政治哲學的重要特色。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城邦城邦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由自然發展而來。要整理清楚城邦的概念與內涵首先必須弄清楚城邦是什么,隨之而來的諸多問題是城邦公民和城邦關系、城邦秩序是一種什么社會秩序等等。依據《政治學》文章可知,亞里士多德在文本中無不穿插關于城邦的大量論述。然而,無數資料表明,學界對亞里士多德城邦概念的解析一般通過對自然本性,政治觀念和最高善德角度進行分析。本文主要從自然本性角度解讀亞里士多德城邦的內涵。
二、城邦自然概念解析
1.自然情形下城邦的含義。
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文明源遠流長,在世界領域都占用巨大的影響力,古希臘文化多種多樣,是后來哲學發展起源,因此,理論自然科學要想追溯它的今天的各種一般原理的形式史和發展史,也不得不回到希臘人那里去。[1]
我們也可以從古希臘源遠流長的文明中看到城邦這一概念的縮影。自然性是城邦重要特征之一,在亞氏《政治學》一書中他明確提出了城邦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與重要性。
城邦之自然本性。何為自然?英文的“Nature”一詞來源于拉丁文Natura,其原意為植物、動物及其他世界面貌自身發展出來的內在特色。
2.在哲學領域下自然的含義。
在哲學領域下“自然”一詞指非他因而自存的狀態,即指事物存在的原因在自身內部而自然而然的存在狀態?梢,亞里士多德從宇宙發展層面分析城邦自然性這一概念的,并用發展的的視角分析城邦自然性這一概念。
三、亞里士多德視野下的城邦的自然本性
在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一開始城邦的出現于發展出于自然并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進步。所以,城邦的出現源于自然,家庭在本源意義上后與城邦而出現,家庭的'出現是依據人們的自然需要自然地出現的。當以家庭為單位的組織越來越多時,就出現了以滿足各家庭生活所需和交往必備的集合體,就依據姓氏或血緣關系組成一個大的團體,我們稱之為村莊,所以,家庭和村莊均是依據自然關系的發展二進而演變出來的生活集結體。依據發展規律,城邦的形成又其自然本性,因為村莊是由不同的家庭組建而成,不同的家庭由組建出不同的村莊。這樣以一種自然而然的方式形成了城邦。城邦中的家庭都是由不同家庭成員組成,是自然賦予家庭自然地天性,所以家庭是自然存在的。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大村莊這一由家庭組成的集合體也是自然存在的。家庭和村莊的目的是城邦,形成城邦也即是實現它們的本性[2](P7)而城邦的公民在生活方式和存在的形式上都是整體性的存在,城邦生活中有為了共同具有良好德性的生活而繼續。所以城邦的自然性可以追溯到村莊和他們組成部分每戶家庭那里,由整體中部分的整體性推出城邦的自然性。
綜上所述,有一下幾點可以支撐亞里士多德對城邦自然本性的解讀。由以上論述可知,家庭的自然出現,到村莊的自然出現再到為滿足社會需要而出現的城邦,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本源上的關系,由于家庭與城邦是自然形成的,城邦中的個體生活的滿足都來源于城邦,城邦也進一步使其公民滿足日常生活中的自足,這是自然形成的。
四、政治學視角下的自然本性
政治學視角下談論城邦的內涵,不得不提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領域下對自然這一概念時如何進行界定的,亞里士多德認為是一種社群的方式存在,存在于公民社會生活之中自然生成的內涵。城邦是基于“自然”而生長、演化和創造出來的產物,他們的發展是從單位個體的家庭到村莊之后才顯露出來的。亞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學》一書中提到,人類出于“自然”本性和繁衍后代的本能需要,“由于男女同主奴這兩種關系的結合,首先就組成家庭……家庭就成為人類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的社會的基本形式”[2](P5-6)。所以,依據家庭單位中的個體的自然性,我們可以看出作為自然存在的家庭也同樣具有與家庭中男女自然本性相同的性質。進而,由于家庭中,由于家庭成員的自然天性,家庭成員的數量不斷增加,家庭變為龐大的家庭存在體,與此同時,家庭就會自然地分化為小的家庭單位。為了滿足人口數量的增加帶了的需求的增長,家庭與家庭之間的聯合形成了村莊,由于家庭是自然存在的,所以自然性也在村莊上得以體現。初期的村莊形式大多是家庭中的族人聯合形成的,家庭與村莊的增加激化了城邦的形成。亞里士多德就此得出結論:“由此可以明白城邦出于自然的演化,而人類自然是趨向于城邦生活的動物(人類在本性上,也正是一個政治動物)。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歸屬于任何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個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這種出族、法外、失去壇火(無家無邦)的人,荷馬曾卑視為自然的棄物。”[2](P7-8)由此可見,亞里士多德認為,城邦的形成是由家庭到村莊,由于村莊與家庭的自然屬性,為了滿足其需求,自然就形成了城邦。所以,城邦具有自然本性。由以上分析可得,亞里士多德視野下的“自然”城邦至少包括如下兩層內涵:從本性上看,城邦依“自然”本性而生;從時間上看,城邦源于“自然”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
【亞里士多德視野下城邦的自然本性】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