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淺析呼吸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

        時間:2024-07-19 10:35:04 醫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析呼吸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

          呼吸訓練是指保證呼吸道通暢、提高呼吸肌功能、促進排痰和痰液引流、改善肺和支氣管組織血液代謝、加強氣體交換效率的訓練方法。

        淺析呼吸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呼吸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方法 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6例。對照組采用病房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用病房常規護理+呼吸訓練, 觀察比較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和并發癥情況。結果 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水平與護理前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觀察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性并發癥, 經相對處理后癥狀緩解, 不影響護理效果。結論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護理中實施呼吸訓練, 有利于快速改善患者肺功能, 促進呼吸系統康復, 應用效果良好,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影響;呼吸訓練

          為進一步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改善方法, 改善患者肺功能, 本院選取72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進行臨床研究, 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標準[1], 經X線和CT檢查確診, 均行臨床對癥治療。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6例。對照組中男22例, 女14例, 平均年齡(58.4±4.6)歲, 平均病程(11.5±1.7)年;觀察組中男21例, 女15例, 平均年齡(57.9±4.4)歲, 平均病程(11.3±1.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病房常規護理, 包括病房基礎護理、體位護理、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呼吸訓練, 主要內容包括:①縮唇呼吸法:患者處于端坐狀態, 將兩手平放于膝蓋上方使用鼻吸氣, 待屏息片刻用嘴呼氣, 呼氣時縮唇輕閉, 慢慢呼出氣體, 將膈肌抬高, 最大限度的排出殘氣, 保持吸氣與呼氣時間比為1:2, 以1:4為最佳努力目標, 3次/d;②腹式呼吸法:使患者處于平臥位或站位, 采用吸氣鼓腹、呼氣縮腹方法進行呼吸訓練, 并在訓練過程中盡可能保持胸部穩定, 通過鼻部深吸氣之后縮唇呼出, 保持吸氣與呼氣時間比為1:2, 3次/d;③全身呼吸法:使患者處于坐位狀態, 緊握雙手, 肘關節行屈伸運動, 屈曲時深吸氣, 伸直時深呼氣或通過展臂吸氣-抱胸呼氣, 交替呼吸15次, 2次/d, 早晚各1次。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和并發癥情況, 其中肺功能觀察指標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FEV1)和FEV1/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 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FVC、FEV1和FEV1/FVC等指標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水平與護理前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觀察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護理后, 觀察組中出現1例呼吸不暢和1例失眠, 對照組中出現2例失眠;經臨床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任何嚴重性并發癥, 不影響整理護理效果。

          三、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呼吸系統疾病的一種, 患者發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較高[2], 臨床多表現為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 嚴重者可形成呼吸障礙, 且對患者肺功能影響很大[3], 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同時, 大多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即便經過臨床治療, 改善了患者活動能力, 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但是大部分患者由于病程較長, 肺功能仍呈進行性下降, 病情恢復較慢并易反復, 可引發多種并發癥, 尤以呼吸系統和肺功能并發癥較為常見。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房護理工作需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肺功能為護理重點。

          呼吸訓練主要是指為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 提高呼吸肌功能, 促進排痰和痰液引流。訓練方法包括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和全身性呼吸等多種訓練方法, 主要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以及肺結核和塵肺等慢性肺實質疾病患者, 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和支氣管組織血液代謝, 加強機體氣體交換, 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為進一步研究呼吸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 本院選取7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分別采用兩種不同護理方法進行臨床研究, 結果發現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均優于護理前和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 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實施呼吸訓練, 患者呼吸系統和肺功能改善良好, 并發癥較少, 實施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壽依群.肺俞穴經皮電神經刺激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誘導痰腫瘤壞死因子-α濃度的影響.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14, 36(9):705.

          [2] 楊秀榮. 25-二羥維生素D3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4, 33(12):1349.

          [3] 許亞麗.營養支持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離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9):2008.

        【淺析呼吸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相關文章:

        護理干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緩解期的應用11-15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緩解期的社區康復治療03-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流變學改變的臨床分析03-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誘導痰IL8、TNFα水平和炎癥細胞的分布03-19

        肺功能檢測在肺手術中的應用和地位03-08

        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言語功能恢復影響03-16

        銀杏葉片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05-31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機械通氣的撤機護理03-18

        談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臨床治療03-18

        門肺高壓03-0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