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課的綜合藝術初等教育論文
“提倡學科綜合”是《音樂課程標準》中的一條基本理念。正確認識新型的音樂教學體制,是正確實施音樂中學科綜合的基礎。前段時間筆者參加了一次教研活動,在活動中評議了一節來自某盟市的音樂課,課題是《美麗的額濟納旗》。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來自內蒙古的歌曲,這位教師的上課方法依照教學中的老套路:組織教學——發生練習——節奏訓練——聆聽歌曲——模唱法學習歌曲——歌曲處理,筆者認為這節課如果運用綜合教學法能使課堂更精彩,F在有必要回顧一下《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關于“提倡學科綜合”的概念:“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庇纱丝梢,單純的歌曲學唱并不是課標所提倡的學科綜合,以下就將筆者在教學實施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進行闡述,希望能在與同行的交流中得到指正和提高。
一、綜合藝術的意義和可能性
1、綜合是基礎教育的一種基本理念。它體現了現代教育的一種發展趨勢,是學科體系間學習領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
2、從發生學的角度看,各藝術門類本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通感”這一心理現象,也使得藝術之間或同一藝術的不同內容之間相互融合成為必要和可能。
3、奧爾夫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等都比較注重各藝術門類之間的融合。這種綜合性教學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注重音樂與舞蹈、動作、語言的綜合,二是注重每門課程本身的綜合
二、綜合藝術的幾種做法
1、 把音樂教學的各方面內容充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課程標準中把音樂學習領域分為“感受與鑒賞”、“表現” 、“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四大塊,每個領域又有很多特定的內容,從形式上來看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而在實際的教學實施中完全可以把這些領域綜合起來進行。如音樂文化知識可以在學生參與的創作、演唱、演奏、欣賞等音樂實踐活動中結合著講解;許多音樂欣賞內容可以通過演唱、演奏來加深體驗,加深理解;可以結合唱歌與演奏來進行創作教學,并通過唱歌和演奏來展示學生的創作成果。在音樂教學中要避免“難、繁、偏、舊”的現象,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向音樂,引向音樂的藝術內容、藝術形式及音樂的情感內涵。課堂中,把聽、唱、動、奏有機地融合,從中滲透創作能力的培養。例如:歌曲《大鼓和小鼓》一課中,可以通過欣賞、歌唱、介紹歌曲知識、打擊樂器的演奏,多種形式有機結合進行。筆者在教學中就設計以下幾個主要的環節:(1)聆聽音樂,熟悉旋律;(2)邊跳邊自由的學唱歌曲;(3)認識大鼓和小鼓,學習演奏方法;(4)分成幾個小組創作不同的節奏型為歌曲伴奏。這樣的活動簡單易行,并且學生能積極自主的參與各項唱、奏、演等探索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大膽的展現自我。
2、 把音樂與姊妹藝術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舞蹈、美術、戲劇等姐妹藝術在本質上與音樂藝術相通,把各種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例如歌曲《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分為唱歌課和小小音樂劇創編課兩個部分。唱歌課上一課時,創編課分為兩課時,但上課步驟是相同的。上創編課時,特意強調了音樂劇的要素。音樂劇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舞臺綜合藝術,如果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它的構成要素幾乎囊括了當今世界上現存的絕大多數藝術品種———從文學、戲劇、詩歌、音樂、舞蹈、雕塑、繪畫、建筑,到幽默藝術、滑稽表演和聲光藝術,甚至也包括了電影、雜技、魔術等等。 在課堂中,我運用了詩歌、音樂、舞蹈、繪畫、滑稽表演幾個要素,介紹圖片后,讓學生自己選擇屬于蝸牛形象的音樂,其中三組進行表演創編,創編時用《蝸牛與黃鸝鳥》做背景音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熟悉音樂;另外三組配合他們進行美術手工制作,制作的是課本中出現的動物形象,目的是讓學生親自動手,感受音樂形象。在表演時,運用詩歌、音樂、舞蹈幾個要素綜合進行。在整個課堂中,學生氣氛高漲,教師上的很輕松。
3、 音樂與其他非藝術課程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音樂作為藝術的一個最主要的門類,同廣泛的文化領域之間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這也使得音樂課程同其他非藝術課程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可能。還是在《蝸牛與黃鸝鳥》一課上,表演的時候我們運用到詩歌,況且,音樂劇與語文中的課本劇本來就有一定的聯系。這樣拓展了教師的思路,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三、學科綜合的實施建議
1、思考選擇的綜合性材料是否具有音樂性。
以《蝸牛與黃鸝鳥》為例,可教性的材料有很多,如臺人民的生活、民居、服飾、人文、風情、音樂、民族語言、風俗等等,而要挖掘它的音樂性就需要老師的再加工。比如同樣讓學生了解臺的生活這一環節,如果上地理課,教師只需要口頭的介紹或者讓學生欣賞一些臺的風光片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而如果在音樂課上,教師就必須把它用音樂化的手法融合到教學中去。比如在熟悉歌曲的環節來運用,就可以一邊欣賞歌曲《蝸牛與黃鸝鳥》,一邊來介紹。如果進行歌曲的拓展學習,那就可以再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的臺歌曲,如《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外婆的澎湖灣》等,讓學生一邊欣賞歌曲,一邊感受歌曲中所描繪的情景。
2、思考選擇的綜合性材料是否會喧賓奪主。
綜合性材料的運用能使我們的音樂課堂氣氛顯得更加活躍、更加熱鬧,因此很多老師特別在上公開課的時候往往喜歡運用很多的綜合性材料,結果擠占了學生學唱的時間,如本文開頭所描述的那樣把音樂課上成了大拼盤,適得其反。因此建議大家在選擇綜合性材料的時候應該是遵循“少而精”的原則,既照顧到學生的興趣,又要考慮到學科的特點,以音樂為主線來組織教學。在決定用某個綜合性材料前,先想清楚幾個方面的問題:(1)選擇的材料是否是與主題密切相關的;(2)選擇的材料是否能為你的教學目標服務,(3)選擇的材料是否具有可教性;(4)選擇的材料在教學中是否能用與音樂相結合的手段來表現。都考慮清楚了,如果覺得確實能用的,那再來思考最后一個問題,即把這些綜合性材料都用了以后,學生學唱歌曲的時間還有多少?在這個時間內,能不能保證大部分學會這首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可以大膽的嘗試,如果是否定的,那就必須忍痛割愛去掉一些綜合性的材料,還音樂本位。
3、思考選擇的綜合性材料是否有利于展示自己的特長。
由于每位教師本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情感內涵的不同,因此在教學中也會展示出各種不同的風格。而學科綜合的提出更是給了教師更多發揮的空間,比如有的教師擅長繪畫,有的教師擅長舞蹈,有的教師擅長演奏某些樂器,有的教師擅長朗誦等,那么在選擇綜合性的材料來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特長來組織。比如前幾天我上《人民小騎兵》一課時,就結合自身的特長,設計了一堂舞蹈性很強的課,首先讓學生聽著《人民小騎兵》跟我做騎馬律動進教室,接著就讓學生跟著我的手勢邊聽歌曲《人民小騎兵》邊打拍子,在不停的聆聽中讓學生自主的學會了歌曲,最后我示范表演了自編的蒙古舞,讓學生唱著歌學一學。整節課講話的內容很少,始終都用舞蹈性的動作和手勢提醒學生,其結果是學生的興趣很高,教學效果也不錯。
總之,提倡學科綜合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把他們培養成為未來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音樂課程標準》
2、《音樂課程標準解讀》
3、洪嘯音樂教育工作站
【音樂課的綜合藝術初等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初等教育的論文06-20
關于初等教育的論文05-20
綜合材料的藝術創作的影響論文11-20
藝術綜合課的教學模式分析論文12-06
活動中的情感效應初等教育論文12-12
給寫注入潤滑劑的初等教育論文03-27
試析高師綜合藝術師資培養模式的構建論文11-21
在音樂課中自主學習該如何滲透藝術論文11-25
藝術論文06-07
公共藝術的論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