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探西方現代藝術理論走向的論文
審美形式,或者說藝術形式,是二十世紀藝術理論中最為重要、最富有啟示性的一個概念,它的提出不僅是對現代藝術實踐的嶄新發現和理論總結,亦是對有史以來一切關于藝術本質的重新思考和對傳統藝術理論的質疑與挑戰。探究這一概念的內涵意義及創新之點,這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藝術的本質及其形式與內容的辯證關系,為建構真正符合藝術創作實際的理論體系提供參照。
一、審美形式的內涵
西方藝術實踐從古典向現代的轉型發展,是西方二十世紀藝術理論發生和發展的基礎。面向新的藝術實踐,現代藝術理論家提出了諸多具有新的內涵的“形式”概念,如:貝爾的“有意味的形式”,蘇珊?朗格的“情感的表現形式”,以及后來馬爾庫塞提出的“審美形式”等等。這些概念的表述雖有差異,但它的精神實質卻是相通的,無不是針對傳統的“形式”概念而發,無不是強調藝術形式的審美自足性,據此我們可將之統一稱為“審美形式”。
那么,審美形式的具體內涵是什么?
馬爾庫塞在他的《審美之維》中曾明確說道:“所謂‘審美形式’,是指把一種給定的內容(即現實的或歷史的,個體的或社會的事實)變形為一個自足整體(如詩歌、戲劇、小說等)所得的結果!痹隈R爾庫塞看來,審美形式的確切含義應是指造成藝術品內容的能動的結構形態,藝術品正是由于其形式才生成為獨立自足的和諧的整體。用他的另一句更為精辟的話來概括就是:“形式是藝術本身的現實,是藝術自身!睂⑺囆g形式明確界定為“審美形式”,并將之看作是藝術作品本身,藝術作品的整體顯現,其意在說明藝術形式絕非是披在作品內容上的外衣,或盛裝內容的一種容器;審美形式作為藝術作品形成的標志,是藝術品的整體表現本身。本然與表現內容不可分割,它已是內容化了的形式。審美形式的這一內涵顯然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的藝術形式理論,給予藝術形式以本體論的地位。
最先從理論上關注現代藝術并提出新的藝術形式觀的是克萊芙?貝爾,他的影響深遠的“有意味的形式”說,有力地突破了傳統的形式概念,為現代藝術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石。眾所周知,傳統的形式概念是建立在內容與形式相互分割的基礎之上,并以內容為藝術的本質規定,形式只不過是內容的外殼。而“有意味的形式”理論則與此絕然相反,它認為藝術形式不只是作品的結構式樣、單純的外在形態,而是熔鑄了內容、意蘊的整體性的感性存在,是立體性和本質性的東西。在《藝術》一書中貝爾說道:“在各個不同的作品中,線條、色彩以某種特殊的方式組成某種形式或形式之間的關系,激起我們的審美快感。這_線、色的關系和組合,這些審美地感人的形式,我稱之為有意味的形式!边@就是肯定,藝術作品中的線條和色彩不是以其自然性狀、生理意義上的刺激力顯現于作品中,亦非什么觀念性內容的象征或符號,它們是以一定的“關系和組合”呈現出來,已然具有了超自然的精神性意義,可謂是在感性而不只是感性,表象中內蘊著與之有機融合的審美化內容。審美形式本身,就能激起我們獨特的審美情感。這實是了不起的發現,是真正將藝術的內容還給了藝術,確立了藝術是具有自身獨立性的事物!事實上,“有意味的形式”就是說明了藝術的形式和內容融合成為有機統一體,感性的形式不是進人內容的“臺階”,藝術接受者不可能得內容之“魚”,即可拋卻形式之“荃”,審美形式猶如灌注生氣靈魂的肉體,與其內容內在地相互依存、融合一片。貝爾作為現代藝術理論先驅者,把我們導向了藝術形式的新視野,這一貢獻不可磨滅,遺憾的是他對“意味”的內涵的界定仍是模糊而神秘的。
然后,蘇珊?朗格與之遙相呼應,提出了更為明確而系統化的理論。朗格論道,能夠引起我們審美情感的藝術創造,只能是“與我們的感覺、理智和情感生活所有的動態形式是同構的形式”,“藝術品也就是情感的形式或是能夠將內在情感系統地呈現出來以供我們識認的形式!盻4將藝術品的感性外觀看作與人的情感張力式樣對應的同構形式,這同樣是肯定了藝術的形式與其內容(情感)共時生成、有機統一,內容化的審美形式成了藝術作品的本質性存在。成為“藝術本身”。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形式已由傳統的單純手段性的東西,變為了目的性的存在,從而藝術被給予了完全獨立的審美品格。藝術再也不是表達其他內容的工具,或者和科學、哲學、宗教表現著同樣的內容。藝術有著自身獨特的內容和獨特的形式。
藝術的獨立,這從理論上講,即在于正確認識藝術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自古希臘始,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一直是美學和藝術理論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個問題。在黑格爾的美學體系里,藝術只是“理念”認識自身的一?種手段、或一個發展階段,因此,以感性顯現為特征的藝術被看作只不過是以理念為內容,以感性形式為形式,而且感性形式是從理念內容中產生的。這樣就造成了內容和形式在藝術地位上的不平衡和分離。“藝術作品中的感性因素之所以有權存在,只是因為它是為人類心靈而存在的,并不是僅僅因為它是感性的東西而就有獨立的存在。”—感性的形式在藝術中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它只不過是理念內容的顯現手段,“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當然具有辯證法思想的黑格爾,也看到了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關系。在藝術內部,他不斷強調感性形式與理念內容的完美符合:“在藝術里,感性的東西是經過心靈化了,而心靈的東西也借感性化而顯現出來。”式是內容化了的形式,內容也是形式化了的內容。內容與形式互相整合,融成一體?梢哉f,黑格爾關于內容與形式的辯證關系,已經接近藝術的本質,但由于他哲學體系的局限性,使得他又脫離藝術本質的正確軌道,頑強地堅信:在藝術中,內容始終支配著形式,形式,相對于內容來說,始終只能是一個婢女,絕對理念內容的絕對地位不可動搖。黑格爾矛盾的藝術觀在現代藝術理論那里得到了確定。自貝爾、朗格、馬爾庫塞等的“有意味的形式”、“情感形式”和“審美形式”的提出,-種全新的藝術形式觀、藝術觀由此降生了。
為了糾正輕形式重內容的藝術傳統,形式主義理論流派應運而生。然而,形式主義理論卻又走到了與傳統理論相反的另一個極端:它把“形式”概念提到了絕對的、抽象的高度,徹底割裂內容與形式之間的內在關系。形式主義理論把“形式”從二者的關系中離析出來,拋棄內容而專注于形式本身。為達到形式的陌生化的效果,甚至不考慮內容素材的本質特征,將素材、情節等內容因素也歸之于形式,一味地做語言、結構、符號等純粹結構形式的分析研究。結果使得形式吞掉了內容,形式從此也失去了感性存在的基礎,形式范疇變得抽象化、神秘化和絕對化。
“審美形式”這一現代藝術理論的提出,則有效地避免了傳統理論與形式主義理論將內容與形式的極端化弊端,賦予“審美形式”以新的內涵。將“審美形式”提到了藝術的本體地位,視“審美形式”為藝術存在的根本性標志,它是藝術品與其它一切人類文化成果的區別性標志。“審美形式”是現實素材加以形式化的形式,它對所給予的現實素材進行煉鑄、整合,將之轉化為獨特的藝術內容?梢哉f,審美形式創造了藝術內容,而不是相反。現代意義的“審美形式”已經不是傳統的傳達現實內容的軀殼,更不是結構形式規則或構成形式的物質媒介。“審美形式”的提出為我們理解藝術形式提供了新的契機,也為我們認識藝術本質找到真正的根基。
二、審美形式之于藝術的童義
(-)審美形式是藝術存在之根本
西方現代主義美學家已經充分認識到審美形式之于藝術的重要意義:審美形式是藝術存在的根本性標志,是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最終原因。首先,審美形式是藝術成之為藝術的本體論原因,是藝術品不可或缺的特性。貝爾在《藝術》中曾說:“藝術品中必定存在著某種特性:離開它,藝術品就不能作為藝術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會—點價值也沒有。這是一種什么性質呢?……那就是有意味的形式。”馬爾庫塞對此意義表述得更為直接:“形式是藝術本身的現實,是藝術本身。”審美形式就是藝術作品的整體性顯現,是藝術品存在之本。其次,審美形式也是藝術品區別于一切其它人類文化成果的根本標志!耙_定一件作品是不是藝術,卻要看這件作品的創造者是不是意在把它構成一種表現他認識到的情感概念或整套情感關系的形式!彼囆g作品的產生存在就在于能創造出涵蓋情感內容的審美形式。再其次,藝術自身的目的就是創造出一種審美形式。“藝術是一種技藝,……它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出一種表現性形式!边@種表現性的形式使得藝術具有了屬于自身的獨特的內容和獨特的形式,這也使得藝術與科學、哲學、宗教相區別開來,成為獨特的存在。最后,在黑格爾的美學體系里,藝術的感性形式或審美形式是藝術起源和藝術終結的最為內在的原因。審美形式使得藝術成為絕對理念的最初表現形式,也正因為藝術的審美形式使得藝術并不是絕對理念的最后表現階段而歸于終結?梢姡囆g形式或審美形式是藝術存在之根本,藝術的命運與審美形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二者可謂共死生。
(二)審美形式的差異是藝術種類差異的本質原因
在藝術的世界里,存在著各不相同的藝術種類。那么形成藝術之間種類差別的原因是什么呢?黑格爾在《美學》中明確地回答了這一點,“這些藝術類型之所以產生,是由于把理念作為藝術內容來掌握的方式不同,因而理念所借以顯現的形象也就有分別,因此藝術類型不過是內容和形象之間的各種不同的關系!卑‰m然離爾的藝術類型與我們今天艦的藝術種類有一定的差別,但在黑格爾那里,藝術種類不過是藝術類型具體化的現實,藝術種類與藝術類型有著本質上的內在聯系。因此,他關于藝術類型的論述同樣可以支持藝術種類的觀點。從黑格爾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藝術種類的差別主要在于藝術表現的內容和表現的形式差別。而藝術的內容與形式在現代藝術理論中可用"審美形式”這一范疇加以整合,它將二者融合成一個和諧的統一體。因此,我們可以說是審美形式的差異就是導致各種藝術種類產生的本質原因。而“審美形式”的提出,對于美學上的一些爭論已久而毫無結果的關于藝術種類的問題就不必再進行無為的爭辯,我們只有從審美形式上對藝術進行定位。才能洞察藝術種類之間的差別。如關于“詩與畫”的關系,詩、畫相同與不同不能簡單地從它所表現的內容或所使用的外在形式來看,而應從藝術品整體,從它們的“審美形式”上去考察二者的關系。
(三)審美形式促成了藝術的自律
審美形式不是自然形式,也不是對自然的純形式地摹仿。審美形式按其本性來說它是一種創造性的形式。正如卡西爾在《人論》中講:“像所有其它的符號形式一樣,藝術并不是對一個現成的給予的實在的單純復寫,……它不是對實在的摹仿,而是對實在的發現!盻K審美形式相對于實在形式而言是一種創造,一種發明。那么,藝術品的作者也就是藝術形式的創造者,“為了實現具有藝術內涵的形式本身,我必須在一定程度上以形式的創造者自居。”藝術形式是作者(藝術創造者)的產物,它不是實在的自然形式,也不是對實在自然的摹仿。正因為此,貝爾認為原始藝術是最好的。因為原始藝術中看不到精確的再現,而只能看到有意味的形式。
審美形式的創造性帶來的第一個效果就是促成了藝術與現實實在的隔離和異在。所謂“隔離”就是指:“作品的意義、內容脫離自然的統一整體和生活倫理事件的統一整體的某些必然性!币簿褪钦f,藝術擺脫了社會現實的法律,在藝術世界里它有自己的必然規范。隔離出來的內容成了已完成的,獨立自足的,不同與現實生活的獨特的藝術內容!霸谒囆g作品中,這個素材已脫離了它的直接性,成為某種具有質的差異的東西,即成為另一現實的組成部分,即使在現實的組成部分還未變形的地方,內容也已被作品的整體改變了它的原意,甚至會被轉化成相反的意味!睂徝佬问绞宫F實素材脫離了原有的秩序,使藝術作品成了異在,促成了異于現實世界的藝術世界。審美形式統攝了藝術品整體,組合經驗素材,重塑給予的內容,審美形式在藝術作品中具有制導一切的必然趨勢,這也就是形成了馬爾庫塞所說的“形式的專制”。而藝術的審美形式又必然按照美的規律來構形,因為:“只有當藝術按其自身的法則去反對現實的法則時,藝術才能保存自身的真理,才能意識到變革的必然性!笨梢,審美形式為藝術和經驗現實之間劃了一條質的分界線,為藝術設定了一個獨立自足的世界,構成了藝術獨特的內容和獨特的形式,促成了藝術的自律。審美形式是藝術自律必不可少的條件。
(四)審美形式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藝術的使命為何?“藝術的使命就是讓人們去感受一個世界,這使得個體在社會中擺脫他的功能性的生存和施行活動。藝術的使命就是在所有主體性和客體性的領域中,去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藝術中表現的審美變形,就是認識和控訴的手段!眹倚g的使命就是解放人的感性與理性。審美形式使得藝術與現實構成了異在關系,正是藝術的異在為審美的解放性質提供了契機、條件!八囆g與實踐疏離和異在的程度,就構成了它的解放的價值”,“藝術的審美形式揭示出現實中受到禁錮和壓抑的維度:即解放的層面!睂徝佬问绞顾囆g超越了現實存在,從而使藝術帶有了令人解放的性質。黑格爾在他的理論體系中,雖然將藝術視為表現絕對精神的低級階段,但仍然毫不掩飾地盛贊“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I“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它讓對象保持它的自由和無限,不把它作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圖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所以美的對象既不顯得受我們人的壓抑和逼迫,又不顯得受其它外在事物的侵襲和征服!彪m然黑格爾的藝術解放性質不是從審美形式上講的,但是藝術的非欲望功能和非純觀念、純思想的表現性質本質上卻要歸功于審美形式,歸功于審美形式的隔離功能,是“審美形式”促成了審美的解放性質。審美的解放性質在馬爾庫塞那里得到了更為廣泛的發揮,他認為藝術的革命性、超越性和升華性的獨特性質,不是在它所表現的素材的內容意義上而言的,而是審美形式本身就構成了藝術的反叛性、革命性。從而為藝術的批判性的意識形態提供了本體上的理論依據。
三、審美形式提出的美學意義
“審美形式”是在批判繼承傳統的內容與形式關系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來的,它一方面揚棄了將內容與形式割裂開,形式為內容服務的傳統,另一方面它也克服了形式主義流派將形式絕對化抽象化的弊端,F代藝術理論提出的“審美形式”是熔鑄、整合、涵化內容的形式,是藝術作品的整體性顯現。在“審美形式”中,內容和形式是融貫為和諧一體的、不可分割的。內容是被形式化的內容,而形式是整合了內容的形式?梢哉f,二十世紀“審美形式”的提出使“形式”這一審美范疇的理論內涵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此外,審美形式的提出對藝術自律性的理解,對藝術的意識形態的批判功能提供了本體論上的支持。傳統的藝術的批判功能都是建立在藝術的表現內容的基礎上的,而“審美形式”的提出,給藝術的批判性的意識形態提供了更為本體的理論依據。因為藝術批判性的意識形態不在于其內容素材是否具有革命性、反叛性,而在于藝術的審美形式本身。審美形式使藝術的素材與現實決裂,表現出對現實的異在和對未來的憧憬,藝術的革命性正是在此意義上而言的。因此,這種批判功能不是傳統的外在性質,而是藝術本身的固有的屬性,這也為藝術的意識形態性給予了本質上的還原。
總而言之,二十世紀“審美形式”的提出對于藝術理論的發展和藝術本質的認識都有了質的飛躍。
【淺探西方現代藝術理論走向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探現代家具藝術的特性與風格05-27
對現代美術的淺探10-26
“可稅性”理論淺探10-12
淺探傳統裝飾藝術在現代陶瓷裝飾中的體現08-20
淺探兒童歌曲創作藝術特點論文07-11
淺探現代音樂美學思想07-14
淺探現代賣場的基層員工管理09-16
淺探墨家管理思想的現代意蘊06-08
淺探歌唱藝術與朗誦藝術的相似點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