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聲樂教學中氣息運用之我見藝術論文
聲樂藝術是一門以發聲為主要形式的歌唱藝術,它的重點在歌者的聲音。歌聲包含了歌唱者的嗓音、呼吸、歌聲位置、吐字等多方面的內容。聲音和氣息則是決定歌唱表演最關鍵的兩方面內容。聲音大多受歌者的先天條件的影響,而氣息則大多依靠后天的訓練。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只有教會學生如何科學、正確地去調整和應用好氣息,才能使其聲音飽滿、動聽,也才能使其有足夠的底氣把握好整首歌曲的演唱。從這一點來看,在聲樂訓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學內容就是氣息的運用,如何教導正確的氣息運用方法是聲樂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課題。
一、氣息運用的呼吸部位和呼吸方法
(一)呼吸部位的選擇
歌唱教學中的呼吸運動要比平常生活中的呼吸運動要更加有難度,在呼吸器官的選擇和運用上也更加復雜,特別強調呼氣和吸氣狀態的勻稱與平衡。主要的呼吸器官有氣管、胸腔、肺部、腹肌、橫膈膜等部位。歌唱時的“吸氣”主要是通過橫膈膜的下降來擴張腹部,使胸腔得到擴張,進而將空氣吸收到其肺部。而“呼氣”則主要是通過收縮腹肌來使橫膈膜得到抬升,使肺部的空氣受到壓迫,進而從肺部通過氣管、鼻腔排除體外。歌唱中的呼吸特別注意各個器官的結合,尤其是胸腔和腹部兩個位置的收縮與擴張的運用。
(二)呼吸方法的選擇
目前,在歌唱教學中使用的比較多的呼吸方法主要要這樣幾種:
1.胸式呼吸法。這主要是歌者通過胸腔的收縮與擴張來控制氣息的一種呼吸方法。
2.腹式呼吸法。進行腹式呼吸的時候,橫膈膜張開,通過腹部肌肉來控制氣息,這種呼吸方法的吸氣比較深,每呼吸一次,吸入的空氣是胸式呼吸的3倍左右。
3.胸腹式呼吸法。這是將胸式呼吸法與腹式呼吸法進行綜合的一種在聲樂訓練中使用得比較多,也最獲認可的呼吸方法。它結合了胸式呼吸與肺式呼吸的優點,充分發揮了胸部、肺部等腔體的共鳴作用,通過胸腔、腹部肌肉、橫膈膜等部位的聯合控制來對氣息進行調整,這種呼吸方法的運用使得歌者對氣息的運用更加協調,聲音位置也比較高、也更有穿透性和爆發力。
二、發聲訓練中的氣息運用
(一)保持身體的整體性放松
在進行發聲練習之前,要對各個部位進行放松,尤其是發聲的各個關鍵部位,喉嚨、嘴巴、腹部等都需要保持相對松弛的狀態。這種放松練習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在發生過程中保持對氣息的穩定控制。在這樣比較放松的狀態下,聲音才能比較流暢、自如地發出來。這種發生練習的放松狀態維持,必須依靠歌者身體各個部位的整體放松才能達到好的發生效果,在練習時可以通過來回走動的方式使身體各個部位運用的比較協調。只有身體得到放松,歌者的發聲練習中的氣息才能達到自然、松弛的狀態,聲音的效果自然就會比較好。
(二)高位置發生練習中的氣息運用
高位置聲音的氣息運用是聲樂訓練中的一個難點。這種高音練習,通常要先將比較輕松的中低音的氣息調節到一個比較好的狀態,要保持松弛的狀態。在進行高音練習時,那種將氣提起來、關閉氣體通道的生硬的擠壓法是不對,這樣的氣息運用方法發出的聲音是十分勉強而又干澀無力的。在高位置發生練習中,要保持氣息足夠深且長,氣息要足夠穩定和松弛。帶有那種半打哈欠的狀態來進行發聲。此外,高音練習,還要將混聲運用的比較自如才行,氣息一放松,高音自然就出來了。筆者總結了幾種在高音練習中的氣息運用方法:
1.吸氣提法
要尋找到聲音的高位置,首先要保持氣息足夠深且長。這種氣息運用的方法其實是借鑒的比較簡單的彈簧原理,氣息壓的越深,聲音就揚的更高,氣息的深度決定聲音的高度。通過吸氣提法來保持歌者體內氣息的深度和勻稱性,這樣也有利于保持氣息的連貫和穩定。這種氣息運用方法的訣竅就是氣往哪吸,聲音就發到哪,邊吸邊唱,在發聲的過程中保持吸氣的穩定狀態,發聲過程中的每一個字都要吸著唱。在日常的聲樂教學中,可以采取這幾種簡單的方法來練習吸氣提法:
(1)數數法
用快速數數的辦法來練習快速呼吸換氣。要讓學生在聲樂演唱中學會吸氣提法,首先就要讓他們學會應該如何吸氣。教師讓有意識地讓學生通過快速數數來練習正確的吸氣方法。數數時音量不宜太大,但要有節奏地數,腦子里也盡量不要想如何吸氣、換氣,只要保持吸氣、換氣的節奏,注意腹部的起伏運用。長此以往,就能形成一個比較好的吸氣方式,學生在演唱時的吸氣也更加自然。
(2)聞花法
通過用鼻子來聞花香的感覺來練習吸氣。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假想的用鼻子聞花的情境,讓學生利用聞花的動作和感覺來進行深吸氣練習。在進行“聞花”練習時,身體的上半身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狀態,用鼻子慢慢地、深深地吸氣,就像是在吸收花的香味,“花香”從鼻腔緩緩來到小腹,小腹向外鼓起,喉嚨打開,氣息順暢、均勻。
2.尋找想象中的“支點”
高位置聲音的獲得對歌者的聲音是一個考驗,有時通過氣息和聲音的直接上揚是很難達使聲音圓潤、豐滿的。在尋找高位置聲音時,要善于尋找一個想象中的“支點”,通過這個“支點”,將其聲帶的位置向下移動,并通過自身的感受到感覺到“支點”位置的下移,保持聲音和氣息位置的協調統一,能夠幫助其克服氣息較淺無法支撐高位置聲音而造成的嘴巴、喉嚨等位置的僵硬,同時也能克服發音不清等問題,使歌者的聲音既能高、也能低,保持其聲區的穩定和協調。要獲得高位置聲音,找到想象中的“支點”,需要加強對氣息控制的練習。
(1) “慢吸-停吸=慢呼”控制方法
通過“慢吸5秒-停吸5秒—慢呼5秒”的方法,能幫助學生初步體驗到對氣息的控制的感覺體驗。慢吸5秒,讓腹部緩慢地動作鼓起;停吸5秒,讓腹部保持膨脹的感覺,通過停吸來感受吸氣的體驗。慢呼5秒,保持住腰腹的膨脹感,打開鼻腔,均勻地呼氣,保持氣息的順暢。
(2) “打哈欠”控制法
通過“打哈欠”練習法,讓小腹緩慢地收縮,腰部向外膨脹。這種借助身體自然反應的練習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到氣息自由地通過腰腹的收縮、膨脹進行流動。
(3)“驚訝”表情練習法
通過展現“驚訝”、“吃驚”的動作來感受其氣息運動變化的過程。人“吃驚”時,會通過腹部快速地吸氣并且快速地流過鼻腔來到腹部,這種吸氣方式又快又深,它能夠使人的肌肉群體在瞬間做出正確的反映,完成肌肉的收縮與放松。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加強人對氣息的靈活控制,讓氣息維持在不進也不出的狀態,使腰腹的肌肉得到鍛煉。此外,在做“驚訝”這個動作時,隨著嘴巴的張合運動,人的腹部也快速地擴張和收縮,這一系列的動作練習,能夠增強學生對氣息的控制和運用能力。
3.保持腰腹的支撐力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腹部支撐力量的大小決定了氣息能夠持續,腹部力量持續支撐,氣息持續的時間就長,也越平穩。保持氣息的平穩就是抬重物,光靠手臂的力量是很難使人獲得支撐的,必須要結合腰腹的支撐力量,才能讓身體的重心平穩。同樣的道理永愛聲音訓練也十分合適。飆高音,氣息必須長且穩。拉住氣息,需要腰腹給氣息足夠的支撐力量,否則氣息就會越來越弱,聲音也缺少足夠的爆發力和穿透力,漸漸地就會因力量不支而使氣息漸弱,氣聲也會脫節。
(三)哼鳴練習中的氣息運用
哼鳴練習是聲樂練習中的一種重要的發聲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對喉部肌肉進行放松。哼鳴練習時的氣息要維持在一個嘆氣的狀態上。哼鳴練習時,要通過放松小腹、快速地鼓腹吸氣的方法來發聲,嘴巴、下顎等部位要保持松弛的狀態,通過輕柔的m、n等哼鳴發聲來使鼻腔和喉腔產生共鳴振動,要保持氣息在思想上的“相對靜止”的狀態感受。尤其是聲樂初學者,要將哼鳴練習方法掌握的足夠扎實,這樣才能使其很好地解決最初聲音僵硬的問題,讓氣息充分地流動起來。
例如:
三、氣息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點
加強歌唱練習中對氣息運用的流暢性,最關鍵的就要把握好歌唱練習時的呼吸問題。要保持歌者在歌唱時呼吸的順暢,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善于調整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要讓身體各個部位都處在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之中。其次,歌者要了解歌曲作品的音域跨度,對每一個音的音高、音長等都要掌握好,在歌唱時加強對發音氣息強弱變化的調整,盡可能保持每一個音都能有其自身的發音力度。第三,一首完整的歌曲演唱對歌唱者的氣息穩定度要求是非常高的,歌唱者既要保持穩定的氣息供給,同時還要保證較長時間內的氣息容量。如果能夠有效把握好氣息的深度和穩定性,就能使其發聲更加自如,也會使聲音更加有飽滿、有彈性,使聽者能夠感受到歌唱者對聲音的自信。
綜上所述,氣息運用在聲樂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強聲樂教學中氣息運用的訓練,善于選取科學的氣息訓練方法和運用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聲樂學習的技巧,同時也是完整演唱一首歌曲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在日常的聲樂教學中,教師必須在氣息訓練和運用方面多下功夫,積極創新氣息訓練方法,加強發聲訓練中的氣息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聲樂學習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聲樂教學中氣息運用之我見藝術論文】相關文章:
生物技術在制藥中的運用04-19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快樂教學模式論文(通用5篇)05-09
淺談美術課在教學中的運用論文(精選7篇)05-11
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論文04-14
企業并購中的期權價值理論運用08-23
淺談異化與歸化方法在翻譯中的運用10-13
形成性評價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5-26
怎樣處理好聲樂學習中的幾個關系問題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