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聞傳播類教師提高應用型素養的必要性
目前,教育界和學界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主要表現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和應用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角度兩個方面。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隨著國家部分地方高校應用型轉型的大規模開展,教師作為轉型的關鍵,在接納轉型理念的基礎上,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的應用型素養。本文從轉型背景、存在問題以及解決路徑三個方面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地方高校轉型;新聞傳播類教師;應用型素養
一、“應用型”教育理念對“雙師型”教師素養的要求
教育的一切活動都要適應社會發展,這是教育發展的外部規律!皯眯汀笔钱斚碌胤礁咝0l展的方向和趨勢。國家中長期教育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高等教育結構。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應用型大學建設,教師隊伍是關鍵。教師是轉型的推動力量,也是改革的對象。所謂“雙師”,一方面他們要具備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扎實的行業實踐知識;另一方面,要具備較強的專業應用能力、實踐教學能力、應用研究能力以及服務社會和企業的能力。教師教育的轉型發展將成為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的核心問題與改革重點。新聞傳播類專業本身就具備應用型強的教學特色,新聞傳播類教學圍繞傳媒產品來開展的流程教育內容,如選題策劃、文案寫作、主持播音、攝影攝像、后期剪輯、市場推廣等,均為實操性課程,這對于一線教師的實踐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隨著媒介環境的迅速更新,傳播理念、傳播方式也發生著劇變,新聞傳播類課程必須緊跟時代步伐,隨時對教學內容、課程設計、教學模式進行調整,所以新聞傳播類教師又必須將革新作為常態。
二、當下新聞傳播類教師應用型素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辦學定位錯位導致教師實踐意識淡薄
在學術標準的指導下,標準教學長期遵循以知識教學為基礎,眾多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學型、研究型、學術型等名詞上做文章,重視理論性和基礎性的課程設計,實踐類課程環節稀少。以新聞傳播類教學為例,很多教師固守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且作為唯一教學方法,廣播電視編導學生很少操作攝像機,新聞專業學生沒有見過采訪現場,而教師也親學界疏業界,而逐漸喪失了實踐指導的能力。加上新聞傳播類教學對教學硬件要求較高,如演播室、攝影棚、攝像機、燈光等,這些投入的經費來源得不到滿足,也影響了實踐教學的開展。同時,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學歷、重科研而忽視專業實踐能力的現象。長此以往,一大部分教師的實踐教學意識淡薄,實踐教學創新力缺乏。
(二)慣性思維導致實踐教學能力缺失
在新媒體逐漸成熟的新型媒介環境下,絕大多數高校校園網建設已成規模,多媒體教室大部分已實現寬帶接入,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技術應用環境。然而,在具體應用中,一是部分教師很少使用這些優秀的教學軟件平臺,即便使用了這些平臺,但卻僅僅用多媒體投影設備代替傳統的板書,未能很好地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這對于以媒介為主要生存工作環境的新聞傳播類專業的學習非常不利。新聞傳播類教學的實操性特點尤其需要與業界接軌,但現行高校管理體制使地方本科院校失去了行業背景,產學研教學不深入,導致實踐教學動力缺失。教師逐漸離實踐和業界越來越遠,動手能力越來越弱。
三、地方高校新聞傳播類教師提高應用型素養的路徑與方法
(一)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新聞傳播類專業學習實踐性很強,教學如果脫離了行業背景,就很容易陷入盲區。校企合作是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內涵,基本要求是引入行業標準,重構課程體系,增強行業能力。這種理念上的革新會直接促進教師自覺調整授課方式與考核方式,將行業企業最新、最前沿的傳媒理念及創作標準帶入教學。同時,校地、校企合作帶來的項目往往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師在指導項目的同時也會進一步參與項目,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另外,還要以企事業單位作為實踐平臺,加強一線教師深入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授課方向積極承擔具體的傳媒工作,如策劃、劇本創作、文案寫作、拍攝、剪輯、導演、表演、主持等。企事業單位的掛職鍛煉,一方面讓教師了解行業動態、訓練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教師更加明晰教學重點與教學方式。
。ǘ┘訌娙粘=虒W的實踐環節設計
新聞傳播類學科先天擁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故與之匹配的課堂教學就必須緊抓應用型。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方面注意實踐教學的日常化、常規化,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實踐環節的設計性。如針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要從課前引導、課堂講授、課后練習每一個環節都能給學生設計科學、恰當的實踐平臺,讓學生可以全程參與、體驗,自如地提高動手能力。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應用型理念與操作也會自然得到深化與提升。
(三)改革評價和考核機制
科學的評價與考核機制可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反之,則會不利于教學改革與教學效果的達成。傳統的考核方式,不管是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學生,都是以考試成績為主,而對教師的考核、評價機制還包括科研能力的考察。這種考核方式依然建立在以理論為主的考核標準之下,對于實踐性、應用型教學效果的評價很難準確體現。針對應用型教學轉型的開展,相匹配的考核方式也必須隨之轉換,如改革學生考核方式,在傳統試卷考試的基礎上補充適應新聞傳播學科的靈活的考試方式,對教師的評價體系也應考慮其實踐教學的效果以及實踐成果的突破性與應用性。
參考文獻:
1.曹曄華.新媒體環境下科技傳播人才的素質模型建構與高校創新培養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
【新聞傳播類教師提高應用型素養的必要性】相關文章:
新聞傳播論文精選08-18
自媒體新聞對新聞傳播的影響07-29
芻議新聞傳播的制約因素與傳播策略10-03
新聞傳播本科論文05-07
媒介融合下的電視新聞類傳播方式變革趨勢08-23
淺析提高英語教師素質的必要性及對策的論文07-08
新聞傳播學論文07-22
試論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譯出的必要性07-13
新聞傳播中的新聞尋租現象論文07-21
人文素養教育的必要性論文(精選6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