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15篇(精華)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1
摘要:我們認為內部審計和風險控制都是做好出口貿易活動的關鍵舉措,其中所包含和展現的不僅僅是完整的經營理念,同時也是一種科學、現代化的管理思維及意識。本文擬從當前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的實施狀況認知切入,探究當前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中內部審計與風險控制的問題不足,通過分析茶葉出口貿易活動中內部審計與風險控制的價值作用,從而全面探究做好茶葉企業出口貿易的內部審計與風險控制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茶葉企業;出口貿易;內部審計;風險控制;現代化思維
客觀地看,我國的茶葉企業大多是由傳統的中小作坊轉化而來的,除了少數企業為規模化的現代茶葉企業外,實際上,多數茶葉企業仍然是中小型茶葉企業,而其在具體參與國際出口貿易活動時,其往往會由于經營風險管理的不當,加上其參與出口貿易活動的經驗相對薄弱,從而影響了茶葉企業參與整個國際貿易活動的積極性和效果,是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時,所不可缺失的重要訴求。
1當前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的實施狀況
隨著當前社會大眾對飲茶的健康認知不斷成熟,如今在整個茶葉產業經營發展進程中,出口貿易活動已經成為整個茶葉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趨勢。不僅如此,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隨著國際間貿易交往活動不斷成熟,如今各國市場也更為開放,而這實際上就為整個出口貿易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尤其是很多國家能夠以更為開發的姿態和理念來擁抱整個進出口貿易活動,從而大大推動了整個茶葉產業的出口貿易發展。對于茶葉產業的經營發展來說,其在當前有著成熟的市場認知和價值訴求,尤其是在全社會對茶葉認可的今天,圍繞茶葉的國際進出口貿易格局實際上已經形成。細致化分析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我們看到其符合當前整個時代發展趨勢,并且與茶葉產業的現代化經營之間有著重要關聯。而對于茶葉企業來說,如何才能更好適應整個出口貿易訴求,其需要的將不僅僅是充分考慮茶葉產品出口貿易活動開展的特點,同時也要針對具體的出口貿易活動,充分做好內部審計和風險防范工作。如果我們對整個茶葉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進行分析,我們看到其普遍缺乏風險意識和防控機制,這就大大影響和制約了茶葉企業的現代化經營體系。結合整個時代發展的趨勢和具體訴求看,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實際上也是其現代化經營思維的重要展現。當前國際貿易活動日趨成熟,無論是出口貿易量,還是參與出口貿易的企業數量都在大量上升。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受到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影響,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開展過程中,其面臨的具體風險和挑戰也在逐漸加大,尤其是在國家保護主義應用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多數企業具體面臨的風險也在增加。對于參與國際貿易活動的企業來說,其只有嚴格參照國際貿易慣例,以及具體的法律規范,其能夠在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同時,適應出口貿易市場訴求,并且打造屬于茶葉企業的出口戰略,進而為企業發展謀取相應的優勢。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在茶葉企業經營發展中,出口貿易存在諸多不足,尤其是未能將我國經營思維與世界經營訴求之間相關聯,從而大大影響了茶葉出口貿易經營的價值與內涵。
2當前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中內部審計與風險控制的問題不足
在當前全球開放格局進一步構建,整個國際進出口貿易的熱度大增。在這一過程中,我國參與出口貿易活動的茶葉企業,也大大增加。如何維護好其發展利益,確保其能夠在參與出口貿易時,經濟利益得到系統化的維護,這就成為當前茶葉企業管理體系中的重要命題。因此,做好內部審計和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就成為一種常態化工作。在具體經營中,茶葉企業中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而言,表現為:首先,審計人員是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主體,也是增加企業價值的綜合性活動。但是想要做好內部審計活動,其對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也有著較高訴求,客觀地看,在目前茶葉出口貿易活動中,其企業多為中小型茶葉企業,其參與貿易經營的水平相對較差,缺乏專業的審計人才和風險防范控制人才。在當前會計電算化的系統化應用背景下,如今出口審計工作在開展時,需要充分注重結合這一時代模式,優化審計效果。其次,多數茶葉企業內部缺乏科學的審計機構。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在當前諸多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中,其設置的內部審計機構不僅水平較低,而且缺乏必要的權威認知,尤其是專業風險評估與企業內部評估之間的差距較大,甚至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而且難以確保其客觀性和精準性。正是由于茶葉企業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知水平相對有限,從而影響了整個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最后,缺乏理性、科學的內部審計理念。實際上,當茶葉企業參與內部審計工作時,其需要的不僅僅是完善的審計體系,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從審計活動的價值出發,營造良好的審計意識。但是目前多數茶葉企業本身就缺乏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足夠重視,從而就很難使得整個內部審計工作融入實際。而從另外視角看,整個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經營時,其也未能構建系統化的風險控制體系。事實上,風險控制的基礎是風險防范,尤其是要求茶葉企業自身能夠將風險防范與自身經營活動的'系統化實施相結合?陀^地看,良好的風險防范控制是一種科學的經營思維,也是能夠將企業自身的經營風險和成本有效控制的途徑。而做好風險防范活動,其中所包含的元素是多樣化的,除了清晰化的風險把控機制外,還要有完善的應對機制和策略。
3做好茶葉企業出口貿易的內部審計與風險控制的具體策略
從茶葉出口貿易活動經營狀況看,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與風險控制的價值作用,其將是整個茶葉企業經營發展的核心動力。對于茶葉企業來說,做好內部審計和風險控制工作,將是自身經營成本有效把控,經營效益持續提升的關鍵和重點。就目前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已經發展成為重要的時代詮釋看,想要做好這一工作,就需要:首先必須充分注重提升對內部審計工作和風險控制工作的重視。企業要完善配備專業的審計人才和風險防控隊伍,尤其是要從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設置該體系?陀^地看,內部審計工作是一項系統化工作,其中所包含和詮釋的內容是多樣化的,不僅需要我們關注審計活動的各項內涵,同時也需要提高風險防范控制常態化的意識。就目前茶葉企業所參與的出口貿易活動而言,其中所面臨的風險是復雜多變的,除了法律風險外,合同風險、物流運輸等等都存在風險。而相對于茶葉企業本身來說,其風險防控水平相對有限,所以,在做好內部審計及風險控制時,可以借助外部力量來彌補自身不足。其次,要注重設置風險防范應對機制,事先梳理風險,始終把控風險,事后總結問題,確保茶葉企業能夠合理有效的應對其需要面對的各項風險問題。對于茶葉企業來說,要正面去應對其所面臨的各項風險,不逃避、不遲疑,而在管理風險時,也要注重對內部崗位進行必要的職責細化,從而打造高水平的風險防范與應對機制。最后,要充分注重完善和優化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的管理體系,將內部審計與風險控制同企業自身的經營相結合,提高重視意識和投入力度。我們看到在茶葉企業經營過程中,其實際上是一個產品營銷占主導的企業,其風險始終存在,并且貫穿于每一個細節之中。因此,想要有效滿足茶葉企業的經營發展,就必須注重利用各項元素,服務茶葉企業參與對外貿易。
4結語
就當前整個茶葉企業出口貿易活動的特點看,我國茶葉產品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一定優勢,尤其是在綠茶市場中,整個茶葉產品占有絕對性優勢,而茶葉出口貿易也成為茶葉產業對外經營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雖然我國茶葉產品對外貿易歷史悠久,但是大多情況下,其使用的依舊是傳統的經營思維,缺乏必要的現代化理念做鋪墊和支撐,這就大大影響了茶葉貿易活動的有效開展。也就說,多數茶葉企業在參與出口貿易活動時,其使用的更多是一種傳統思維和理念,缺乏現代化元素的融入體系,其未能對整個風險防范控制工作引起足夠重視和關注。
參考文獻
[1]姜延書,何思浩.內部審計質量與控制活動有效性研究———基于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耦合關系及滬市上市公司經驗證據[J].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xx(3):219-222.
[2]孔淑紅,周甜甜.內部審計質量及其特征因素對外部審計費用的影響———來自深市主板的經驗證據[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12):155-156.
[3]王天鳳,張珺.出口貿易技術外溢效應的地區差異與吸收能力的門限特征———基于非線性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11):111-113.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2
所謂內部控制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及其運行情況有效性進行的審計。自美國20xx 年公布SOX 法案起,國際上很多國家都相繼建立起自己的內部控制審計制度,其中包括中國和日本。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是由《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配套的應用指引、評價指引和審計指引組成的。
相比而言,日本作為亞洲經濟發達國家,其內部控制制度相對完善;而且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在文化上與我們有許多相似性,因此,他們的實施效果和推動過程中的困難,對我國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中日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共同點
美國在1994 年和20xx 年分別發布了《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和《企業風險管理框架》,這兩部準則一直被國際上的很多國家采用為自己內部控制體系的模板,其中包括中國和日本。這樣不僅可以與國際接軌,而且為公司境外上市提供便利。在規范方面,兩國審計準則的設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規范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提高審計質量;在審計方法上,兩國也都強調自上而下的審計方法,注冊會計師都需要先識別風險,然后選擇擬測試控制的基本思路。在執行方面,我國首次執行《審計指引》并出具審計報告的941 家企業,只有5 家被出具了非標準內部控制審計意見,占總樣本的0.5%;在日本首次執行《準則》及《實施準則》的2670 家公司中,只有10 家被出具了非標準內部控制審計意見,占總樣本的0.4%。該數據顯示,中日兩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審計非標意見的比例都很低。相比較的是,美國在20xx 年初次內部控制審計時該比例就要高出中日兩國。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亞洲與歐美文化、社會背景不同造成的;二是我國與日本都是指導性質的內部控制準則,而美國是詳細性質的審計準則
二、中日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差異
1. 內部控制審計規范差異中日兩國在借鑒美國COSO 框架的基礎上,也都分別根據自己的國情進行相應修改,這就使得中日兩國在規范的很多方面有不同的規定。下面筆者就兩國在審計范圍、審計主體、審計意見以及編制報告形式等四方面的差異進行對比分析。
(1) 審計范圍:我國內部控制審計范圍不局限于財務報告范圍內,如果審計過程中發現了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需要增加“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而日方則不同,審計范圍只限定在財務報告范圍內。
(2) 審計主體:我國注冊會計師可以單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亦可以與財務報表進行整合審計。而日方則要求內部控制和財務報表審計必須由同一事務所的同一合伙人完成。
(3) 審計意見:首先,形式上,我國注冊會計師是直接針對被審公司內部控制情況發表審計意見,而日方則是間接對管理層出具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發表審計意見;在內容上,日本的內部控制審計意見類型有5 種,我國則為4 種,區別在當審計范圍受到限制的時候,我國的《審計指引》要求注冊會計師解除業務約定或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而日方則需要注冊會計師進行判斷,當判斷其重要性影響未達到對內部控制報告無法表示意見的程度時,要出具附有除外事項的有限定合理意見,并在審計實施概要中記載未能實施的審計手續,在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中記載該事項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影響。
(4) 編制報告形式:《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規定注冊會計師獨立發表內部控制審計意見,并編制單獨報告;而日方則規定原則上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與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合并編制。
三、內部控制審計的執行情況差異
在執行效果上,由于我國內部控制審計指引要求比較嚴格,所以效果較好;而日方出于節省審計成本的考慮,導致內部控制審計效果不是很好。數據顯示,我國首次執行新的《審計指引》時,只有3 家公司管理者出具非標準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但是有5 家被注冊會計師給出了非標準內部控制審計意見;而日方首次執行《準則》及《實施準則》時,有65 家管理者出具非標準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卻只有10 家企業被注冊會計師給出了非標內部控制審計意見?梢,日方雖然節省了審計成本,但審計效果不佳。
( 三) 完善我國規范的建議內部控制制度是公司管理及公司文化的體現,好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證財務信息真實,是預防財務舞弊的天然屏障。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他們在實施內部控制審計過程中的創新點以及遇到的問題,對我國內部控制審計的發展都有參考價值。因此筆者試圖通過對日本內部控制審計的研究,總結出它的特色和不足之處,最后給出幾點完善我國規范的建議以供參考。
1. 強調對IT 技術的運用與完善當前大型企業基本都有自己的ERP 或SAP 等管理系統,通過這些管理系統,企業管理者可以足不出戶就了解到每個部門的運作情況及每名職員的工作完成情況。因此,在我國《審計指引》中,也應強調企業在內部控制上對IT 技術的使用與完善,一方面可以加強企業內部監管,另一方面也為外部內部控制審計提供便捷的獲取信息的渠道。
2. 降低內部控制審計成本作為日方內部控制審計準則的主要特色之一,降低審計成本同樣應成為我國所重視的問題。隨著上市公司審計費用的連年增長,注冊會計師審計也開始成為企業的財務負擔之一。因此,我們也可以借鑒日方相關規定,如要求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必須為同一合伙人,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證據可以相互利用等,這樣既減輕企業審計負擔,同樣也提高了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效率。
3. 優化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形式日方分別在管理者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和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中增加了“附注記錄”和“追加記錄”兩項,用于記載一些特殊情況。這樣就使報告更簡單明了,同時也為信息使用者查閱報告提供便捷。我國也可以借鑒這種方式,讓報告更加簡潔明白的呈現出來,以方便一些沒有財務知識的利益相關者查閱報告。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3
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提升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信息披露質量和內部控制水平。20xx年10月中注協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實施意見》,全面的、有效地從技術上指引注冊會計師執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該項審計既可單獨進行,也可融合到財務報表審計中,在制度上為兩者的整合提供了保障。
一、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的關系
內部控制審計是隨著經濟發展而產生的新興審計業務。該審計項目在風險導向、審計理念、審計程序、審計取證方法上與財務報表審計是相互關聯的,而在審計對象、審計目標和審計報告類型等方面又是不同;基于二者之間的關系,在開展財務報表審計時融入內部控制審計,對于節約審計成本、保證審計質量、和提高審計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1、風險導向審計理念
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都體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理念。在財務報表審計中,注冊會計師確定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依賴于對內部控制評估的結果。如某些內控領域存在重大缺陷,注冊會計師給予該領域的關注就越多。在內部控制審計中,它始于財務報表層次,通過對內部控制整體風險的了解,然后,再將關注重點放在企業層次的控制上,并將工作逐漸下移至重大賬戶、列報及相關認定。這種自上而下的方法充分體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顯然,兩者都體現了“風險導向”,在審計理念上具有一致性,為整合兩種審計提供了理論依據。
2、審計程序
在審計程序中都安排了了解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內部控制審計中,注冊會計師基于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了解,進而評價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并發表審計意見。而財務報表審計里,注冊會計師通過了解和評價財務報表編制的相關內部控制,在認為在需要時進行控制測試,以此確定審計的范圍和重點。審計程序的相同之處,為兩者同時實施提供了可能。比如,在了解評估內部控制時發現的問題,既可以為財務報表審計提供依據,也可成為內部控制審計中的證據。
3、審計取證方法
在進行內部控制的了解和評價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都運用了觀察、詢問、檢查、穿行測試等方法,獲取有關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審計證據。如果是由同一家事務所實施兩種審計,在取證方法上的共性,,為節約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提供了可行性。
二、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整合的必要性
首先,企業內控制度是否健全與有效,對財務信息質量有重大影響;若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漏報現象,則表明內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顯然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整合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其次,從審計成本與效率層面看,上市公司承載雙重審計費用,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財務負擔。而通過兩者的整合,減少兩次審計所帶來的不必要的重復工作,節省人力與財力,提高了效率。再次,從審計風險的層面講,注冊會計師同時收集了財務報表數據與內部控制的相關資料,更加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整體情況,從內部控制的缺陷中容易發現重大錯報、漏報的情況,降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
(二)整合的可行性
通過對財務報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關系的分析,雙方都體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理念,在資料的收集以及審計程序安排上都有可以相互利用的。在審計取證方法上兩種審計存在共性,如果是由同一家事務所實施兩種審計,將有利于節約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因此,財務報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在理論上是可以進行整合的。更為重要的是,美國、日本等國家早已推行整合審計,并且效果顯著。
三、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內容
(一)總體審計計劃的`整合
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在實施審計之前,都需要編制總體審計計劃,其內容包括: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審計目的、審計范圍及審計策略、重要會計問題及重點審計領域、審計工作進度、重要性水平的確定及風險的評估等。從中可以看出,諸如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重點審計領域、風險評估等內容都可以實施一次,直接或者略微調整而被利用在內控審計與報表審計中,實現審計計劃的整合。
(二)審計過程的整合
財務報表審計實施的風險導向審計,該導向審計貫穿的是自上而下的審計思想,內部控制審計采用自上而下的審計,這意味著二者在具體方法的選用上,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收集審計證據是圍繞審計目標、采用適當的審計方法基礎之上的,當實現目標、方法的整合之后,審計證據的整合也就自然完成了,可以一次性收集審計證據,同時用于報表審計與內控審計。審計工作底稿編制包含了報表審計的內容,也包含了內控審計的內容,可以將工作底稿加以區分,分別歸屬于報表審計與內控審計,共同部分可以復印,將兩份工作底稿分別歸類裝訂。由此可見,在審計過程中,審計方法的選用,審計證據的收集、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都可以進行有效的整合。
(三)審計人員的整合
注冊會計師主要是負責財務報表審計,內部控制審計業務從事較少,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內部控制審計,這對注冊會計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由同一會計師事務所負責財務報表審計與內部控制審計,僅憑注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以往的審計經驗進行,無形中增加了審計風險。因此,需要對審計人員進行整合,一方面加強對現有注冊會計師的培訓,另一方面,可以從社會招聘經驗豐富的經營管理人員、專家教授充實到審計人員隊伍中來,進行指導,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
(四)審計時間的整合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要求必須在次年的 4 月 30 日之前報出,因而報表審計在這之前就應結束,而內部控制審計的截止時間沒有強制要求,具有一定的彈性。業務約定書簽訂后,在編制總體審計計劃時就應當整合時間和范圍,最遲7-8月,需進場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公司整體層面及業務層面的內控制度。10月底11月初再次進場,選取較多樣本進行控制測試,為符合基準日前45日需要至少有樣本的要求,還會留取1-2個樣本,待12月份時再行測試。一般來說,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報表審計的同時也完成了內部控制審計是最佳選擇,這樣進場時間最少,也可以減少部分重復工作,但是會計師事務所時常遇到項目時間緊,人員緊缺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注冊會計師們自己權衡時間的分配問題。
四、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意義
如果實現了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即由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兩種審計,則提高了資源整合的可能性和效率。在審計實施過程中,大量的審計程序和審計證據就可以共享,會計師事務所只承擔比單一審計略高的成本,卻可以收取兩份審計費用,顯然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則;通過審計程序和審計資源的整合,將更有利于實現二者的審計目標;在一種審計中獲得的結果為另一種審計的判斷提供參考信息。例如,可以根據在內部控制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重大缺陷或實質性漏洞,來決定財務報表審計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在財務報表審計中發現了重大錯報,則說明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顯然,將兩種審計進行整合,有助于更好地發現問題,降低審計風險,從而提高審計質量。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4
摘要: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我國對于醫療體制進行相應的改革和完善,之前藥品都是通過一定的方式支撐醫院的發展,如今藥品與藥品之間沒有任何差價,這樣醫療服務需要從根本上進行提升,對醫院經營也需要從根本上進行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保障醫院實現全面改革和發展。但是從醫院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很多醫院的相關管理內容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從內部控制上就顯得非常不完善,因此醫院相關管理人員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醫院控制和管理工作加以重視,從而完善醫院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新醫改;內部控制;內部審計
如今社會發展程度不斷加快,對于人們的生活水平如何去更好地得到保障是相關工作人員最關注的話題,從這方面來講,對于醫療水平的提升和完善相關制度是至關重要的,從我國目前的醫療環境來說,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其中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的,主要是從制度、控制意識上來講,相關工作還需要進行進一步提升,保障醫療系統能夠得到更好更完善的控制。
一、醫院內部控制制度在醫院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醫院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內部控制系統也就是說對相關目標進行控制和約束,從而達到對目標的管理。對于醫院系統來說保障整個醫院的運行是相關工作人員最關注的話題,為了保障醫院管理和安全,需要制定完善的控制制度和監督管理水平,醫院的控制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院的經營能力,因此需要采取各種措施去保證內部控制系統的完善,提高控制能力。
(二)維護醫院財產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醫院的財產都是需要進行登錄相關系統進行查看和保存的,因此對于資料的控制和保存也需要進行制度的保障,在對醫院資產進行整理和查看的過程中,一定要首先對資產數據庫進行整理,從內部進行查看,從而保證相關記錄與實際情況相互符合,同時對醫院中的資料和設備儲存的位置要進行查看,對這些材料進行分門別類的管理,提升專業程度,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為了保證這些材料和設備的使用效率,保障醫院的正常運行。
(三)促進醫院貫徹執行國家的各項政策及法規。很大程度上為了實現醫院管理的內部控制,需要進行相應的監督和管理,對于如何去監督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去監督要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和法律制度去執行,因此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要明確他的責任和義務,如果其中存在一些違法行為,需要進行嚴格的處罰和管理,保障各項制度能夠順利實施。同時對醫院進行管理的人員要根據自己的職責和相關工作要求去保證法律的貫徹實施。
二、醫院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審計獨立性不高。內部審計獨立性從目前的實際狀況上來看,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一項重要的'表現是對于這項工作的認識程度有待提升,醫院的相關管理人員對于審計機構的設置存在著很多認識上的錯誤,他們認為上級檢查和進行評審都只是一些應對策略,同時認為如果設置這個機構會對其本身進行約束,無法保障其權利,同時對于內部審計這項工作來說,它的重要性并沒有被人們所認識,這樣對于內部審計的設置和后期的工作都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內部審計的職能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二)內部審計人員構成不合理。對于進行內部審計的人員有著更高的要求,不僅是政治素質,還包括綜合素質和技術能力水平整體上進行提升,對于審計工作來說,需要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以及認識程度,如今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技術人員對于計算機的掌握和科學的了解是必要的,但是從內部審計人員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的,綜合素質不高,同時內部審計技術能力達不到相關要求,很多人員并沒有實際的工作經驗,不能夠完全完成審計工作,這樣導致我國審計機構的審計人員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無法保證標準程度和專業度,同時可以看出審計人員在年齡上偏高,這樣導致創新能力和水平無法提升,這也是制約內部審計工作推行的重要因素。
(三)內部審計人員配置不足。我國衛生事業對于內部審計工作有著嚴格的要求和規定,從醫院這方面來看首先對于年收入以及整體的配置有著揚格的要求,床位上需要達到300以上,同時相關單位需要年收入達到20,000,000,同時對于內部審計工作來說需要設置獨立的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是專業人員,但是從實際狀況上來看,很多審計部門并沒有嚴格按照國家撒律法規的要求,對于相關設置和工作并沒有嚴格遵照要求,同時對于內部審計工作重視程度不高,這樣導致對于審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無法及時解決,從人員的配置上來看,并沒有配置上專業人員,同時也沒有經過嚴格的培訓和教育工作,這樣導致審計工作無法高效率完成,質量上也無法得到保障。
(四)缺乏強有力的監督和管理。無論是任何工程的建設和發展都需要進行監督和管理,在當前醫院的發展和進步上,對于監督工作也是至關重要的,當前醫院中存在著很多責任意識不強的情況,這些問題也無法得到監督的管理,因此在進行內部控制過程中,保證完善的監督和管理內容不僅需要從口號上進行提升,還需要將其落實在實際工作中,當前工作中還是存在著很多監督不力的情況,導致內部審計工作無法正常運行。
三、新醫改下醫院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與內部審計的措施
(一)改善醫院內部控制環境。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環境對于完成控制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保障環境的專業性需要從下面幾個方向上去進行努力,首先建立完善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相關管理工作人員必須要轉變自己的工作態度,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對于內部審計工作所能起到的作用進行完全的認識,同時根據醫院的實際發展情況,去制定符合醫院發展的制度和體系,可以從上層管理人員在找各個部門每個環節上都需要進行監督和管理,對于一些不符合程序的工作不予以支持,同時為了保證醫院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實施,需要管理人員從自身素質上進行提升,對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水平進行提升,同時對于內部審計人員要加強培訓和教育工作,與其他醫院的相關學者要積極的進行交流和溝通,對于內部控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認識,采取相應的措施去完善。
(二)培養一批復合型內部審計人員。如今新的醫改政策得到了快速普遍應用,因此對于審計人員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從財務工作上要加以重視,對于內部審計中經濟能力和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也需要進修學習和提升,培養出復合型人才這樣才能保證醫院內部審計工作能夠更加順利、高效率的完成。對于醫院中高技術人才要從數量上進行擴充,同時對于這些人要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對其專業能力進行考試和測評,對于工作人員的技術能力進行提升和豐富,如果遇到一些專業情況可以進行及時的解決和判斷。
(三)讓內部監督得以重建。在醫院的內部監督方面的工作來看,要根據工作單位對于發展的要求和對實際工作的安排來看,對于內部監督和管理機構進行設置,這項制度不能高于其他部門混合在一起,保障監督管理制度和相關機構所執行的內容能夠保證絕對的獨立性,保障在醫院監督和管理工作中順利地實施內部審計制度,對于醫院發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風險問題進行最大限度地避免,對醫院內部進行的業務活動也能夠得到更好保障,相關部門在進行工作當中可以進行相互的配合,從而實現更好的發展,在審計工作人員中可以通過社會人員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來實現,保證醫院的發展更加公開,也能夠保證內部制度的順利實施。
(四)加強信息控制,完善信息管理,實現醫院運營的有效控制與高效運轉。如今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對于醫院的發展來說更是有所幫助,在醫院發展中需要應用到大量的數據,因此如何將這些數據進行整合是相關人員最為關注的話題,進行系統設計和規范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對數據進行處理,這樣無論是從效率上還是從經血程度上都能夠有所提升,同時信息技術之間能夠實現融合從而保障系統的完善性,對于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程度也能夠進行監督和控制,通過計算機軟件將信息進行調整和分析從而真正實現風險的控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中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其中存在的問題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去進行正確的認識,從審計工作實際開展情況去進行總結,讓更加完善的審計制度去保障醫院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楊莉.新醫改下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貿,20xx(6).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5
在計算機應用互聯網金融的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風險和問題正在逐漸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和審計就成為了日益頻繁的話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作用甚大,但我國企業目前在實行內部控制審計時還存在重視不足、缺乏獨立性、員工專業素質低和控制范圍過窄等問題,為了更好地適應互聯網金融環境,企業應加強內部環境建設、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加強企業控制活動、提高對內控審計的重視度、加強員工的專業能力以及建立良好內控審計的體制等。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沖擊著無數的傳統行業,使它們在企業運行和企業管理上都表現出了很大的不適應。隨著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網絡安全問題也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ヂ摼W金融是一種新的金融形式,它在便捷了傳統金融交流的同時,也給企業安全帶來了更大挑戰。雖然企業在進行互聯網金融活動時會面臨更大的風險,但互聯網金融已經顯現出主導金融行業未來發展的苗頭,如果一味排斥互聯網金融,最終還是會被淘汰。所以,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做好內部控制及審計工作是企業的重點研究方向。
一、互聯網金融與內部控制審計的概述
。ㄒ唬┗ヂ摼W金融
互聯網金融在大數據和云計算上的優勢是傳統金融無法企及的,互聯網金融是將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有機結合后的產品;ヂ摼W金融是基于網絡平臺的金融市場、服務、組織、產品以及監管體系,并且它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的模式。
。ǘ﹥炔靠刂茖徲
內部控制審計是評價企業內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一個過程,企業實行內部控制有助于企業規避風險,提升企業應對問題的能力,而內控審計就是找出企業內部控制缺陷和造成缺陷原因的客觀依據。
。ㄈ┰诨ヂ摼W金融環境下實施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要性
互聯網金融的普及給企業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也讓企業面臨著更多的風險: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工具是計算機和網絡,而伴隨著計算機和網絡被討論的最多的就是信息安全。在新形勢下,企業實行內部控制與審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因信息泄露而造成的風險。另外,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也時刻威脅著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為了避免企業在進行互聯網交易、結算等活動時的正當權益受到侵害,各金融行業的企業都應該對內部控制以及內控審計產生足夠的重視。
二、我國企業在內部控制審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對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制度是因政府的強制要求才得以實施的,既不是企業的內在需求,也沒有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政府要求企業施行內部控制審計的做法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企業的反感,企業并不認為自身需要進行內部控制審計,因此它們會忽視因被強制執行內部控制審計而獲得的利益,從而認為內部控制審計沒有必要。那些企業家不愿承認的是,正因為政府強制要求實行內部控制審計制度,它們才避免了很多問題和風險,所以企業對內部控制和內控審計的忽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內部控制審計的發展。
。ǘ┢髽I內部控制審計缺乏獨立性
為了避免偏見、舞弊、相互勾結等行為,在實施內部控制以及內部控制審計時一定要具有相當的獨立性,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的環境下,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比以往更加緊密,因此,企業內控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也會大大降低。缺乏獨立性的內部控制審計部門將難以發揮好它應盡的職責,導致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出現大量惡性造價事件。如果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審計時具有足夠的獨立性,那么它一定能先于政府或傳媒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ㄈ┢髽I內部控制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不足
目前我國企業的內控審計人員在專業素質上是不足以適應企業內控審計需要的,他們普遍存在知識結構單一以及行業經驗不足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嚴重影響企業內控審計的質量。為了更好地適應互聯網金融環境,企業必須加快運作的節奏,如果內部控制跟不上,企業就非常容易遭受損失且難以挽回。
。ㄋ模┢髽I內部控制審計的范圍過于狹窄
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和審計制度于企業本身的制度并不相適應,因我國的企業內控審計制度是在政府的干預下產生的,所以企業在施行內控和審計時并不會給予相關機構很多的活動空間和權力,因此企業內控審計的范圍非常狹窄。而目前,互聯網又想企業提出新的挑戰,企業的運營和管理比以前更加復雜,所以,相比之下,企業的內控審計所涉及的范圍就比以前更小。
三、如何加強互聯網金融環境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及審計
(一)加強企業內部環境建設
控制環境使企業對控制的認知,企業在這個環境下進行經營活動并履行其職責。一般來說,控制環境包括了治理機構、機構設置和全責分配等方面,可能還會涉及到企業文化、人事策略等問題,在進行企業內部控制和審計時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嚴格監督,確保企業健康穩定地運行。雖然目前很多企業已經在逐步提高對內控和審計的重視程度,但它們在這方面的能力依然薄弱。在互聯網金融的時代,企業在運行時會面臨比以往更大的環境變化,包括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的革新,企業在這種形勢下可能面臨整合部門設置的問題,如果沒有足夠良好的內控和審計環境,企業在進行部門整合時就會產生諸多問題,最終會對企業的改革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ǘ┙⒖焖俜磻娘L險評估機制
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崛起,企業在金融交易方面不僅獲得了更多的便利,也面臨著更多的風險。風險評估是辨識和評價企業風險的一種手段,它是企業在施行風險管理機制時所能提供的最可靠的依據。目前,市場的機制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更多不健康的企業應運而生,市場已經不像之前那樣穩定和可靠,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正顯著加劇。風險評估需要企業對內外的影響作出適當的應對,可以采取風險識別或完善風險管理制度的方法。
。ㄈ┘訌娖髽I的控制活動
加強企業的控制活動能夠有效應對企業可能會遭遇到的風險;ヂ摼W金融時代的關鍵是大數據和云計算,龐大的數據量只能通過計算機才能計算,如果在錄入數據時產生了任何一點人為的錯誤(故意或無意)都難以察覺,這就給某些企圖損公利己的人提供了便利。如果不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活動、不加強企業內控審計的活動,企業就有可能遭受損失,而且難以追查。
。ㄋ模┩晟破髽I的信息溝通機制
互聯網時代意味著信息化程度成為決定企業發展與管理水平的關鍵,在互聯網環境下,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因為互聯網使得溝通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方便。企業在面對互聯網金融這一新模式時一定要加強并完善企業的信息溝通機制,及時與合作伙伴或客戶溝通,而這也是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和審計時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
。ㄎ澹┨岣咂髽I對于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視程度
互聯網金融時代,企業會面臨比以前更多的問題和困擾,如果還不重視內部控制和審計,勢必會被時代拋棄。首先,企業的管理層要做到重視企業內控和內控審計,然后才能自上而下的貫徹內控和審計的意識;ヂ摼W金融時代對企業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而管理層首先要明白這樣的挑戰會給企業本身帶來多大的影響。在管理層貫徹了加強企業內控和審計的意識之后,就應迅速將這種意識傳播到廣大員工之中,通過宣導的方式將這種思想傳遞給每一位員工。
。┘訌娖髽I內部控制隊伍的建設
人才是決定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因素,在加強企業內控和審計方面,強化內控和審計團隊的建設是最有效的手段。在這方面,企業可以采取優化內控和審計人員結構、借鑒優秀企業的經驗以及培養優質工作人員三種方式加強內控和審計:在優化人員結構方面,企業應要求審計師具備財務、會計、統計、企業管理、概率、線性規劃以及計算機等多方面的知識,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計算機和網絡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所以應嚴格要求所有的審計人員都必須熟練運用計算機;在借鑒優秀企業經驗方面,可以參考成功企業的內部控制和審計人員的選拔、考核制度,結合自身的特點,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在培養優質人才方面,企業應該加強對內控和審計人員的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專業技能和素質教育。為了更好地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環境,企業在加強內控和審計人才隊伍建設時應充分結合互聯網時代的特點,重點培養他們對互聯網的了解程度,以便他們可以高效地完成內部控制和內部控制審計的工作。
(七)建立高效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體制
根據國際上的經驗來看,政府審計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權力是平行的,沒有高低之分,政府控制審計只是為了完善和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和審計。為了更好地應對互聯網的沖擊,企業應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完善內部控制審計的制度,使其充分適應互聯網金融的要求,在互聯網金融的環境下也能很好地保障企業順利平穩地運行和發展。
四、結束語
互聯網的興起給所有的企業都帶去了機遇和挑戰,在互聯網金融的環境下,企業對于內部控制和內部控制審計的需求會越來越高,研究企業如何在互聯網時代下完善內部控制和審計不僅能讓企業抓住更多機會,也有利于企業規避隨之而來的更多的風險和困擾。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6
1 內部審計資源的計劃管理
1。1 開展風險導向審計
電力企業的內部審計是為企業價值增值服務的,業務包括預算管理審計、資產經營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效益審計、資產投資審計和內部控制評價等等。由于目前供電企業普遍存在內審人員不足的情況,因此,要充分利用審計資源,不僅要做好基礎的審計工作,同時還要做好風險導向審計,將內部審計資源主要放在對薄弱環節的控制,以及放在風險評估的高風險審計環節,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1。2 充分利用原有的審計結果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審計來評價企業內部控制情況和經營效果,因此,要求審計工作人員必須熟悉企業內部的主要業務流程和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這樣才能制定針對供電企業現狀的審計計劃,同時,充分利用審計成果的運用,是提高審計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審計質量的有效途徑。如供電企業原有的審計結果,尤其是上年度的內部審計結果,應作為開展審計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根據以前的審計意見和結果,再結合當前供電企業的發展趨勢不斷完善業務和開展新項目審計,提高審計效率。
1。3 加強審計人員的素質培養
審計質量的好壞,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密不可分。隨著審計領域和技術的不斷拓展,要求審計人員具備復合型知識和能力,這樣才能在工作中防犯審計風險,合理使用職業判斷對紛繁復雜的經濟活動做出準確的判斷,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出實事求是的結論。因此,應加強對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一方面由企業對審計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加強職業觀、道德觀等方面的教育,使內審人員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操守;另一方面鼓勵審計人員積極擴充自身的專業知識,審計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財務會計知識,還要掌握工程管理、電力營銷、信息技術等方面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勝任能力。高素質的審計人員才能提高供電企業的內部審計質量。
2 內部審計方案的質量控制
2。1 做好審前調查
審前調查是保證內部審計質量的關鍵。審前調查是指在項目審計計劃確定后,審計組采用一定的工作方式,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人員編制情況、主要業務性質、經營規模與特點等情況、內部控制及其執行等情況,收集與審計項目相關的資料,包括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銀行賬戶、會計報表及其他有關資料,重要會議記錄和有關文件,電子數據和以往接受審計的情況等等,以便確定審計重點和審計范圍,為制訂審計方案提供依據。同時,做好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準備工作,被審計單位的計算機系統是對相關業務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審計進點前審計人員要了解被審計對象的計算機系統和相應的業務流程,并進行數據采集、轉換和分析,為審計進點做好準備。
2。2 制定切實有效的審計方案
審計方案是指為了能夠順利完成項目審計業務,達到預期審計目的,在審計項目實施前,經審計調查,對具體審計項目的組織、程序、時間及審計重點等做出的詳細安排。編制審計方案時,應充分考慮審計項目的具體要求及目標、審計成本效益和可操作性,并對審計重要性、經營管理活動的風險程度進行適當的評估。審計方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審計目標、審計范圍、審計重點、審計風險提示、審計程序及審計方法,審計組成員、分工和職責、時間安排、工作要求等。
2。3 對審計方案進行論證并確定
對審計方案的論證主要是對已經制定的審計方案進行各項因素的論證,主要從可行性、切實性、有效性等幾方面考慮,確定最終的審計方案。正常來說,對于一些小的企業的內部審計方案可以省去這個論證的環節,然而對于像供電企業這樣規模較大的國有企業來說,審計方案的論證環節必須重視起來,主要由審計人員、審計專家等人員共同完成內部審計方案的論證,這樣更能有效的降低供電企業的內部審計風險,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控制。
3 內部審計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與管理
3。1 對審計方案的執行情況進行控制和管理
首先,開展審前培訓,讓審計組成員了解被審計單位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風險,指導審計人員有針對性的查找被審計單位存在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審計項目,分別指出各項目的審計重點和方法,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其次,利用審計信息系統對審計過程進行控制。審計項目實施過程中,審計組成員將工作開展情況、實施審計的步驟和方式、查閱的資料、及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和查證結果、審計發現問題及證明資料等以審計日志、審計取證表的形式通過審計現場作業系統上傳至審計管理信息系統,審計組長通過系統實時對審計日志、審計取證表進行審核和審批,從時效、質量方面對審計工作進行監控并及時部署和指導工作,從而提高了審計的工作質量和效率。三是建立審計工作底稿的分級復核制度,執行審計組主審、審計組組長和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的三級復核制度,明確規定復核的要求和責任,防范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
3。2 對內部審計的報告進行質量控制
一是要保證審計報告是客觀、完整、清晰、及時、具有建設性,并體現重要性原則。二是審計報告要及時編制,以便適時采取有效糾正措施。三是審計報告應對揭示被審計單位存在問題的同時,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指出被審計單位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經營風險,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或審計意見。四是應加強審計報告的復核,保證審計工作底稿充分支持審計發現、審計結論和審計建議。五是審計報告的文字表述應簡練、表述準確,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3。3 對審計的后續工作進行控制和管理
一是對審計發現問題開展后續跟蹤檢查。建立審計問題整改
問責機制,明確對責任單位和個人的追究標準和方法,并將整改結果納入個人績效考核和應用到干部考察機制,確保整改落實到位,鞏固審計成果。二是做好審計檔案的管理。收集整理與審計項目有關材料,做好審計資料的歸檔工作,為日后的審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三是對審計質量進行評價。審計質量評價應包括審計方案的執行情況、目標的完成情況、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審計證據的質量、審計結果及審計小組的整體情況等。通過評價,總結值得借鑒的經驗教訓,促進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
4 結束語
內部審計質量的高低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質量控制的環節也很多,從文章的分析中,內部審計的質量控制與管理主要從審計資源的利用、審計方案、審計過程及審計報告質量等幾方面進行控制,對確保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有著重大的意義。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7
一、相關概念
在社會商業化日新月異,企業資本極度膨脹的今天,"內部控制"似乎成了一個時髦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要想解決本文重點...內部控制審計,就必須先將"內部控制"認識清楚.國外方面,在經歷了幾個世紀的發展后,美國職業會計師協會中的AICPA(審計程序委員會)首次對內部控制進行了定義:內部控制包括組織設計及在資產保護,檢驗會計數據真實可靠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但如此定義讓很多的審計人員比較疑惑,甚至到了20世紀末審計人員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仍 然比較混 亂.直至美 國COSO分別在1992年和20xx年發布《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和《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兩個框架對內部控制進行了詳細界定,它們提出: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管理層以及其他員工為獲得高效的經營活動、可靠的財務數據、遵循相關法規三個主要目標而實施的企業活動和保障過程.隨后,我國財政部聯合內控委員會在20xx年6月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該《規范》全面概括了內部控制的定義,在整合coso委員會八要素內容的基礎上將其歸納為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措施、信息與溝通以及內部監督五要素的框架.而本文結合高校案例著重于對內部控制審計進行敘述,所以引用《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中內部控制的解釋:本指南所稱內部控制是指為了實現教育事業發展目標,保證資金、資產、資源安全、完整,并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準確,保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貫徹實施而制定與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保證措施和業務程序.本文中出現的內部控制即可以等同于指南中對高校內部控制的解釋.那么內部控制審計是什么?
通俗的講,內部控制審計就是審計人員審查組織內部這五個要素,對內部控制五要素設計及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其實,在《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中將高校內部控制審計解釋為內部審計機構為了促進完善內部控制,保證其有效執行而對本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進行的了解、測試和評價活動.此處總結出內部控制審計"頂天"、"立地"兩個不同層面的解釋,為下文的開展打好基礎.
二、內部控制審計風險
在開始著手本文的寫作時,本人曾遇到過疑惑: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的防范中,內部控制風險是重點,還是單純的審計風險是重點?作者想在此進行嘗試,力求解決審計風險中囫圇吞棗的問題,尋求創新.首先,必須針對內部控制風險做出解釋,才能更好的找到答案.內部控制風險是阻礙內部控制功能發揮、影響目標實現最終導致內部控制失敗的所有不確定因素的總和.這樣的因素很多,總體來講可以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監督五大內部控制構成要素進行分析.內部環境方面:包括董事會和監事會的設置、企業管理層的管理理念和經營風格、員工職業道德操守和工作能力;風險評估:包括管理層能否準確識別和分析風險的影響因素,合理評估風險發生頻率與破壞性;控制活動:包括內部不相容職務職責權限的劃分、人力資源制度的運行;信息與溝通:包括有無暢通的溝通平臺和渠道使上下互通信息;監督:包括內部控制程序和措施是否恰當、有無嚴格有效地監控、考核評價與監督體系等.一個企業要發揮內部控制功效,就必須從控制和防范內部控制風險開始.其次,我們來分析審計風險.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而審計人員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根據秦榮生(20xx)的解釋.審計風險在系統導向審計時期被列為下面的等式:
1.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他在文獻中將固有風險解釋為假設不存在任何內部控制活動時,財務數據產生重大錯報的可能性,可理解為約束性風險.控制風險是指內部控制未能發現錯報的可能性,可理解為酌量性風險.檢查風險區別于上述的兩項風險,約束性風險和酌量性風險在內部控制測試環節觸發,而檢查風險在實質性程序中觸發,它是指財務數據產生錯報而未被實質性程序發現的可能性.審計風險在經營風險導向審計階段,審計風險被表達成下列等式:
2.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是指財務數據在實施進一步實質性程序前就已經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檢查風險的定義與上文一致.在總結了上面一大段的概念,本文將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對內部控制審計風險做出新的定義.從前文的邏輯來看,假定每個組織內部都有設計與運行內部控制制度,那么系統導向審計階段的審計風險就可以換算為:審計風險=內部控制風險*檢查風險;而此時經營風險導向階段等式中的重大錯報風險也可以等同于內部控制風險,因為良好內部控制制度的運行理論上可以防止重大錯報風險的發生.因此可以列出下列等式:
3.審計風險=內部控制風險*檢查風險有了這個等式,就可以回答前文的疑問.可見,審計風險包括了內部控制風險,審計風險不只是單純的審計風險,也包括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風險.三、內部控制審計風險識別。根據我國發布的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將內部控制審計歸納為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委托,對特定基準日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指引中明確指出,對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有效性進行測試,要同時實現下列目標:
1.獲取充分、適當的證據,支持其在內部控制審計中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發表的意見.2.獲取充分、適當的證據,支持其在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控制風險的評估結果.不難看出,以上兩點對審計人員的勝任能力要求有著很高的要求.而與此同時,一些客觀存在并影響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的因素也會導致最后的審計結果.因此,在此基礎之上,我將內部控制審計風險歸納為主觀風險和客觀風險.
。ㄒ唬┛陀^風險
產生內部控制風險的因素很多,之前的研究一般從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五大要素進行分析.而我們在關注這五個要素的同時,也關注控制主體、執行主體以及大環境的影響因素,具體來說這些客觀因素包括:
1.管理層經營水平與員工素質
管理層經營能力與員工素質決定著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與執行情況,兩者分別屬于頂層設計與底層基礎.在管理層方面應重點了解單位領導人在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和學歷,對于內部控制的態度以及是否曾經涉嫌違反財經法規、是否有凌駕于內部控制制度之上的可能等.也可以適當了解以前年度與管理層溝通中遇到的問題和障礙,作為對管理層經營水平了解的切入點,全面的深入企業內部.員工方面,他們是制度執行的直接參與者,直接決定內部控制執行效果,因此,對于員工在內部控制制度運行情況審查過程中的行為與心理應該加以重視.例如在工程竣工結算審計中,往往會出現工程量變化或者施工方案變化,但是各單位分管領導沒有辦理工程簽證單,導致最后財務無法支付相關工程款的情況.同樣的在財務審計過程中,報銷環節出現的應報未報、虛假報銷,不在報銷范圍反而得以報銷的情況數不勝數.這些無不反映了工作人員工作水平欠缺以及管理人員經驗不足的現狀.2.行業背景與相關政策法規。
作為審計工作初步業務活動后的進一步程序,審計人員應該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設計及運行有效性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這也是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的一個重要前提.了解重點包括:被審計單位的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經營理念及其目標等.只有做好了內部審計工作的第一步才能保證整個審計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國家針對相關行業發布的政策法規也應該是審計人員關注的重點,主要是測試企業有沒有完成社會要求的能力,有沒有抵御不確定外部因素、外部風險的內部控制制度設計.隨著"依法治校"的提出,各個高校單位設立章程,通過后方能擁有更自由的發展空間.這些是大的背景,往小的方面深入,例如我校要求工程合同金額大于3萬元就必須經過審計,職稱評審費不得報銷等類似的`各項規定,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該詳細了解.
。ǘ┲饔^風險
審計風險由風險評估和控制活動兩個關鍵要素組成,主要集中在企業內部控制活動實施過程中.風險評估是確認和分析實現企業營業目標過程中的相關風險,企業要完成目標就要積極地識別、分析相關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采取下一步的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有助于實現企業目標,它是指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取必要措施,包括一系列控制活動,如預算控制、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等.根據這些表述,我們可以將主觀風險歸納為:
1.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
內部控制風險主要在于風險評估和控制活動兩個環節,評估主體是審計人員,控制活動設計主體也是審計人員,因此我將內部控制風險歸納為主觀風險,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布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號...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準則中對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作了相關規定,要求審計人員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以此識別相關風險并實施進一步的實質性程序.而除了規范性的步驟,審計人員在一些關鍵環節作出的專業判斷才能體現出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這些職業判斷包括考慮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是否恰當、評價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確定重要性水平、確定實施實質性程序等.這些職業能力需要一方面說明了解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及其控制環境是一個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始終的動態過程,具有連續性;另外一方面說明,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決定著審計目標的完成.這種風險不同于其他風險,主要是源于它取決于審計人員在獨立判斷的基礎上設計的審計程序.2.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
前面講到審計風險包括內部控制風險以及檢查風險,如果這兩類風險關乎到內部控制設計運行和審計人員的水平,那么職業道德風險就屬于第三種獨立風險,它是價值觀風險.無論制度設計再完美,審計程序、實質性測試環節做的再好,只要審計人員的道德偏離正軌,那么這次審計目標就難以完成.當然,這樣的情況在高校中鮮有發生,因為這涉及到國家公務人員編制問題,編制一方面是優越之處,同時也是一種約束.四、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的防范。
(一)強化內部控制設計與執行
任何企事業單位都已經過了肆意增長的時代,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內部控制,實現由粗放增長向節約增長轉變.要想實現這樣的精細增長就必須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堅決執行,抵御內外部的風險沖擊.而這一切的基礎在于人治,首先要提高管理層經營水平,從頂層框架入手,進行制度設計;其次,加強員工能力培養,增強價值認同感,打牢基礎.由此,才能讓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有方,執行有力,協同提升".結合到高校情況,高校應該強化內部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制定培訓計劃,出臺考核標準,鼓勵參加證書考試,定期組織校際專業崗位人員交流等.
。ǘ⿵娀瘜徲嬋藛T的專業勝任能力與職業道德建設
社會經濟在發展,不斷出現新的常態,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執業過程中不斷進步,是自己具備新常態下的專業勝任能力.首先要具備懷疑能力,也就是風險意識.其次要能夠將豐富的專業知識運用到風險評估、控制活動等的重要控制環節,能夠合理地確認重要性水平,實施進一步的審計程序以及實質性程序.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職業道德,保持專業性與獨立性,讓精神和靈魂超越眼前的利益與誘惑,確保審計質量.另外,不斷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也應該納入年度計劃,例如我校審計處就在加強審計人員專業能力與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做了嘗試,在工作年度之初制定全處學習計劃,由領導制定起草學習內容,分章節交由每一個審計工作人員,安排在每個星期的學習會上進行講授,分享學習心得.內部控制審計就像是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但目前狀況來看,這個緊箍咒遠未達到預期的效果,鑒于美國已將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上升到立法層次,我國已然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參考文獻:
[1]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S].
[2]秦榮生.內部控制與審計[M].經濟科學出版社,20xx.
[3]楊有紅,王宏.內部控制審計實證研究與案例分析[M].經濟科學出版社,20xx.
[4]閻達五,楊有紅.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J].會計研究,20xx(02)。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8
在傳統的企業內部控制中,企業審計功能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新形勢下發揮審計在會計內部控制中的作用欲加彰顯。那么,如何發揮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是企業關注的焦點。
在準備此論文時,筆者一次又一次地在思考并自問:審計在會計內部控制中有哪些重要意義呢?從工作實踐中筆者得出,內部審計的目的在于協助管理層調查和評估內部控制制度、適時提供改進建議,以求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實施。
業內人士很清楚,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內部控制的基本目的在于促進組織的有效運營。如今伴隨著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步伐的不斷加快,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凸顯出來。
縱觀全球,經濟全球化在不斷深入,企業內部審計也在不斷發展。企業內部控制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存在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的審查,來確定審計重點范圍,從而達到對該單位進行一個總體評價的目的。
研究審計在會計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筆者對審計在會計內部控制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思考,同時意識到:在傳統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中,企業審計功能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新形勢下發揮審計在會計內部控制中的作用欲加彰顯。
今年,為響應市委、市政府“生態立市,環保為先”的號召,筆者供職單位——XX公司將面臨搬遷。搬遷過程中,依據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審計工作將貫穿搬遷工作的始終——由此可見,審計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下面,筆者就以此為例,對審計在會計內部控制中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論述。
一、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審計工作可以為管理層做好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并起到約束作用從而促進企業持續平穩發展,同時利用企業內部審計進行風險評估,有利于保障企業資金安全。一句話,審計在會計內部控制中的作用不可小視
1.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審計工作可以為管理層做好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這就是企業內部審計的參謀作用。企業內部審計的參謀作用是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在現代企業內部控制中,審計工作有了進一步發展,審計工作從一般的差錯防弊,發展到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對企業而言,企業內部審計為企業管理經營決策提供依據,發揮審計在企業會計內部控制中的作用,不僅可以使企業的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方針,而且內部審計通過檢查、監督企業各項制度,也有利于企業各項制度的落實。因此,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審計工作可以為管理層做好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
例如:筆者所在的公司是疆內歷史最悠久、生產規模最大、產品疆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油漆、涂料生產企業。根據市政規劃,在20xx年底以前,市區所有化工企業將全部遷出市區,公司今年也面臨搬遷。為盡快落實搬遷,公司成立了搬遷領導小組和遷廠工作辦公室。搬遷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規劃,確定搬遷投資規模、產能、新廠選址等主導方向;遷廠工作辦公室負責工藝設計、設計單位選擇、前期手續等具體工作。對此,依據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審計工作將貫穿搬遷工作的始終。由此不難看出也足以說明:企業內部審計的監控作用是多么重要、不可或缺!
也就是說,在此次搬遷中,審計工作可以為公司管理層做好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用個通俗易懂的比喻:如果把“公司”比喻成“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巨輪”,那么“審計工作”就是“助推巨輪安全抵達港灣的順勢東風”,作用重大一目了然!
2.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審計的約束作用,也是審計在會計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企業的改革發展,企業審計工作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各企業之間的聯合、兼并不可避免地使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混合型經濟不斷增多,在一定程度使得企業投資出現盲目性和不合法性,為規范企業行為,促使企業進行自我約束,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約束作用,可以強化企業管理。因此,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約束作用,可以促進企業持續平穩發展。
3.企業內部審計的促進作用,即企業內部審計對企業內部控制具有促進作用,可以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具體而言,企業內部審計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在企業內部控制中,發揮內部審計的功能,可以有效控制和防范票據錯誤導致的收益流失現象,確保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
其次,是控制支出。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內部審計對企業的支出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內部審計管理支出,可以極大地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再次,是風險評估。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利用企業內部審計進行風險評估,有利于保障企業資金安全。
4.企業內部審計的監控作用也是審計在會計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利用企業內部審計監控財產安全,有利于促進企業財產物資的保值增值。
相對于企業而言,財產物資是企業進行各種活動的基礎。內部審計通過對財產物資的經常性監督、檢查,可以有效及時地發現問題,指出財產物資管理中的漏洞,并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促進或提醒有關部門加強財產物資管理,努力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并實現其保值、增值。
例如(仍以筆者供職單位搬遷為例):在搬遷規模、設計工藝確定后,審計就要參與進來,監督對設計公司的選擇、工藝設備的選型、承建單位的確定等等是否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價格是否合理,質量是否最優等。在搬遷工作全部完成后,要出具詳盡的審計報告,對搬遷工作給予公平、公正、客觀的評價。如果發現問題,務必在第一時間及時解決,為公司的搬遷工作清除障礙。這樣做不僅充分體現了審計工作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性,而且提高了公司內部管理水平,為促進企業持續平穩發展提供了監督保障,從而利于公司的穩步健康發展。
二、在會計內部控制中,以想發揮審計作用,就必須健全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并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同時引入現代審計技術管理,以此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從而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的完善
1.務必健全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有利于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內部審計的組織設置是其開展工作的基礎。在現代企業中,企業財產的終級所有權和企業的法人財產權是分離的。健全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可以使企業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之間分權制衡。因此,健全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有利于企業內部控制。
2.務必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要發揮好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是關鍵。在企業的內部控制中,現代審計工作對審計工作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內部審計人員不僅需要精通財務會計,還需要適當了解其他業務領域,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以便更好地實施審計并為企業管理服務。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可以通過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來促使內部審計人員以應有的職業能力從業。
3.務必引入現代審計技術管理。隨著信息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引入現代審計技術管理,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內部控制。在企業內部控制中,為加強審計管理,需要大力推廣現代審計技術和方法供內部審計部門借鑒與使用。引入現代審計技術管理,可以引入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以滿足審計工作的要求。在審計技術管理中,利用計算機輔助軟件,大大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從而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的完善。
三、結束語
總之,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控制的基本目的在于促進組織的有效運營,而內部審計的目的在于協助管理層調查和評估內部控制制度、適時提供改進建議,以求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實施。目前,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步伐不斷加快,致使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彰顯;诖,我們一定認真工作,從而更好地為企業效力,為社會服務。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9
關注和支持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確保內部控制持續有效運行,既是內部審計的職責,也是內部審計的發展機會。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當抓住該契機,積極開展內部控制審計,提升內部審計的深度和層次。要加快內部審計職能從傳統的查錯糾弊向促進改善管理轉變,深入業務和管理過程,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及科學合理性進行調查、測試以及評價。
1. 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的前期準備
1.1理論學習是做好內部控制審計的前提:由于我國的內部控制審計發展較晚,對內部控制審計的研究和實踐還處在探索階段,因此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前,應認真學習20xx年發布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20xx年5月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xx年4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國資委頒布的《中央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指引》等文件,將其作為判斷和衡量企業內部控制是否規范和有效的依據和標準。同時,通過閱讀有關企業內部控制研究成果或書籍,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勝任能力。
1.2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制度和標準。內部控制審計涉及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內容很廣。要達到預期效果,企業必須建立內部控制審計的相關工作制度和操作手冊,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訂規范的審計程序,明確審計內容和各業務循環需關注的主要內容和關鍵控制環節,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企業除了制訂《內部審計管理制度》外,還需編制《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手冊》、《內部控制業務流程測試模板》!秲炔繉徲嫻芾碇贫取芬鞔_內部控制審查和評價的范圍、對審查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所采取的措施及報告途徑,《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手冊》需確定內部控制測試的技術和缺陷標準,包括測試計劃、測試工作范圍、測試方法、缺陷評價及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編制方法等!稑I務流程測試模板》需在對業務風險描述、現有控制描述的基礎上制訂需測試的步驟、應抽取的樣本及樣本量、測試記錄、測試結果評價和缺陷的分類!秲炔繉徲嫻芾碇贫取、《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手冊》和《業務流程測試模板》三者結合,可使企業的審計工作更加規范化和程序化,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2. 實施內部控制審計應遵循的原則
2.1全面性原則。全面性原則強調的是內部控制審計的涵蓋范圍應當全面,具體來說,是指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應當包括內部控制的設計與運行,涵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和事項。
2.2重要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強調內部控制評價應在全面性的基礎上,著眼于風險,突出重點。因此在制訂和實施審計方案、分配審計資源的的過程中,一要堅持風險導向的思路,著重關注那些影響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高風險領域和風險點:二要堅持重點突出的思路,著重關注那些重要的業務事項和關鍵的控制環節以及重要的業務單位。
2.3客觀性原則?陀^性原則強調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應當準確地揭示經營管理的風險狀況,如實反映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只有在審計工作方案制訂、實施的全過程中始終堅持客觀性,才能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在實務中,以下因素可能會影響會影響客觀性原則:
。1)內部控制設計部門與審計部門不獨立;
(2)審計人員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不足,依靠印象等因素主觀評價:
(3)審計人員獨立性不強;
。4)審計人員與內部控制部門缺乏良好的'溝通機制,不能確定最佳的檢查評價范圍和重點,測試樣本選擇不合適,等等。
3. 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的程序
3.1了解企業內部控制總體情況,制訂審計實施方案。通過查閱資料和訪談,了解企業基本情況,包括組織結構、人員配置、主要業務模式、生產經營情況、財務核算、下屬企業或投資項目等情況。通過觀察作業和內部控制的運行情況,了解內部控制的總體環境、各業務循環和管理環節所采取的控制程序與措施。在了解企業內部控制總體情況的基礎上,制訂或修改審計實施方案。
3.2初步評價內部控制。評價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功能性評價和健全性評價,如果認為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正常,可以作為實質性測試檢查的依據。
3.3實施符合性測試。深入企業各業務環節,檢查各項制度和流程的設計情況和執行效果。
3.4評價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健全性和有效性評價。審計人員對檢查到的內部控制現狀進行總結,與國家和主管部門制訂的評價標準、規范制度相對照,再結合自己的審計經驗驗,判斷單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3.5提交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包括審計評價、存在的缺陷及整改建議等。審計評價要全面、客觀、公正,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執行有效的,應給予肯定:對存缺陷的,應與相關部門或人員溝通,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年末,審計部門根據控制缺陷及整改結果,編制年度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報審計委員會和董事會。
4. 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的主要方法
4.1個別訪談法。個別訪談法主要用于了解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訪談前應根據審計需要形成訪談提綱,訪訪談中應撰寫訪談紀要,記錄訪談的內容。對于同一問題,應注意不同人員的解釋是否相同。
4.2調查問卷法。調查問卷應盡量擴大對象范圍,包括企業各個層級的員工,題目盡量盡量簡單易答,如答案盡量為“是”、“不是”,“有”、“沒有”等。
4.3穿行測試法。穿行測試是指在內部控制流程中任意選取一筆交易作為樣本,追蹤該交易從最初起源直到最終在財務報表或其他其他經營管理報告中反映出來的過程,即該流程從起點到終點的全過程,以此了解控制程序設計的有效性,并識別出關鍵控制。
4.4抽樣法。抽樣法分為隨機抽樣和其他抽樣。隨機抽樣是指按隨機原則從樣本庫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樣本。其他抽樣是指人工任意選取或按某一特定標準從樣本庫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樣本。使用抽樣法時,一要注意樣本庫要包含符合測試要求的所有樣本,二要確定選取的樣本應充分適當。
4.5實地檢查法。實地檢查法是指使用統一的測試工作表,與實際的業務、財單證進行核對的方法,如實地盤點存貨法。
4.6專題討論法。專題討論法是指集合有關專業人員就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或控制問題進行分析。如對于涉及財務、業務、信息技術方面的控制缺陷,就需要召開專題討論會議,綜合各部門的意見,確定整改方案。
4.7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指通過數據分析,評價關注點的方法?梢詫⑵髽I數據與歷史數據、行業標準數據或行業最優數據等進行比較,從而識別異常的區間。
此外,還可以使用觀察、重新執行等方法,也可以利用信息系統開發檢查方法。
我國的內部控制審計發展較晚,對內部控制審計的研究和實踐還處在探索階段。但是這并不代表內部控制審計不重要,相反,內部控制審計有助于企業自我完善內控體系,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因此,企業應進一步完善內控審計制度,探索科學的內控審計方法,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10
摘要:在當前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下,新設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既要確保依法合規經營,又要努力促進和支持業務發展,在變化之中求發展。文章認為,內部控制審計不同于傳統的“內部控制評價”,而是一種高層次的、整體性的內部審計,應立足于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咨詢作用,提出了“一二三四”總體工作設想,亦即明確一個中心、踐行二項創新、重視三項工作、控制四個環節。
關鍵詞:新設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內部審計;總體工作設想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利率市場化步伐的明顯加快,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經營環境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未來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狀況更趨復雜而多變。于20xx年5月1日起施行的《存款保險條例》,及后續一系列配套措施,使得商業銀行一方面為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加大創新力度,另一方面也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方面聚集壓力。為此,作為公司治理重要組成部分的內部審計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期許。在如此復雜的經濟金融形勢下,新設商業銀行有其獨有的優勢和劣勢。雖然沒有歷史包袱,從零開始,但在品牌認知、客戶拓展等方面卻存在短板。這也意味著內部審計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既要確保依法合規經營,又要努力促進和支持業務發展,在變化之中求發展。
一、內部控制審計的淵源
與醫療、法律等行業相比,內部審計還是非常年輕的行業。其第一個專業組織———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簡稱IIA)成立于1941年。直到1974年,才舉行第一次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CIA)考試。根據IIA對“內部審計”作出的最新定義,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20xx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國內部審計準則》采取了與IIA類似的定義:“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它通過運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審查和評價組織的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以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這一職能定位,在加大內部審計履職挑戰的同時,也確定了內部審計履職范疇。美國反欺詐財務報告全國發起組織委員會(簡稱COSO)于1992年發布的報告認為,內部控制五要素為控制環境、風險評價、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與糾正。我國銀監會于20xx年6月重新修訂發布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以及五部委于20xx年6月聯合發布的我國首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中提到的內部控制五要素均采納了COSO的提法。在內部審計履職的范疇發生變化的同時,內部控制評價的范疇也從合規向管理擴展。內部審計則自然接手內部控制評價工作。隨著增值型內部審計時代的到來,從傳統的以評價內部控制為基礎,到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三管齊下”,形成“內部控制審計”。
二、內部控制審計的必要性
從監管制度來看,20xx年7月1日起實施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指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內部審計事項主要包括: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從內部控制理論來看,一方面,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有機組成部分,健全的內部控制是內部審計有效運行的基礎和前提。另一方面,良好的內部審計是商業銀行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保證,也是監督與評價內部控制其他因素的主要力量。因此內部審計在強化內部控制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作為保障企業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具有預防、揭露、抵御的功能,在公司治理中處于極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
三、對新設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審計的探索
新設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部門一般需耗費一到兩年使得內審基礎性、規律性工作成型,其中包括組織架構的建立、人員的招聘、系統的搭建、制度的制定、與行內各單位的磨合、與行外部監管機構、審計協會和同業的聯絡等;竟ぷ黧w制機制滿足監管要求并且順暢運行后,需要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也同時充分顯示了。歸納起來有三方面內容:一是來自于銀行外部或行業范圍的,包括內審工作重點轉移和擔綱角色的變化;二是來自于銀行內部的內審工作在人力資源、信息科技等方面的支持與保障;三是內審履職所需的提供咨詢服務。內審工作要既做到有預判、早謀劃、落到點,持續提升內審能力,又做到獨立性、客觀性、有效性相結合,必須執行“打好基礎、快速提升、豐富內涵”三步走戰略,實施“一二三四”總體工作設想。
。ㄒ唬┟鞔_一個中心
內部控制審計工作需在董事長、行長、監事長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直接領導和有效指導下,在外部監管機構和審計協會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控制為中心,以風險為導向,認真貫徹銀行發展戰略,妥善處理發展與規范的關系。在關注“有沒有”(即銀行內部控制的完整性)的同時,逐漸向“好不好”(即銀行內部控制的準確性)的方向跨越。
(二)踐行二項創新
無論是內部控制審計還是其他專項審計,內審文化是內審工作的靈魂,是內審工作的原動力和精神支柱,更是銀行文化的重要構成,對于提高內審工作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引領內審工作發展與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內審部門應將內審文化建設作為主要抓手,持續推動內審文化建設,使之成為促進內審長效機制的管理手段和思想。內審文化的創新主要體現在理念創新和項目創新兩個方面。
1.內部控制審計理念創新。一是樹立全局性理念。當內審由稽核檢查擴大到風險管理和公司治理領域的時候,其對組織戰略的意義即凸顯出來。內部控制審計應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從銀行的實際出發,與銀行發展目標高度契合,以改善內部控制為出發點,努力降低損失發生的概率,從而實現內審的價值增值。二是樹立風險導向理念。風險導向內審是指內審人員在整個審計過程中,自始至終都關注銀行風險,依據風險確定審計范圍與重點,以降低風險為導向,出具以風險為中心的審計報告。將風險導向審計引入內部控制審計領域,不僅可以有效地控制商業銀行經營風險,增強內部控制能力,而且能夠控制和降低審計風險。三是加強與同業之間的橫向溝通。由于各銀行成立的時間不同,經營規模、資產質量、內部控制建設、企業文化和內審體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為縮短差異,應盡快與先進理念接軌,充分利用與同業間的聯系交流機會,通過內審協會等機構組織開展的專題研討、業務培訓等形式,提高審計工作水平。
2.內部控制審計項目創新。限于審計資源,內部控制審計并非要對五要素進行全面確認,而應當有所側重、詳略得當。一是重點關注董事會重大戰略決策執行清況,開展跟蹤審計。內審部門要代表董事會對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全過程的監督,重點關注和揭示業務經營體制、機制與流程方面的問題,及時向董事會報告,做到有重大決策必有審計跟蹤、監督。二是要持續關注系統性、行業性的風險變化,開展風險審計。高度關注制度、流程、系統、產品等方面存在的系統性風險,實現微觀審慎與宏觀審慎的'有機統一。根據順經濟周期和逆經濟周期的不同情形,前瞻性地選擇高風險的行業進行持續性、重點性審計跟蹤,并進行全面梳理,從而發現可能產生重大風險的行業和領域,真正做到審計關口的前移。三是注重現在和未來的有效結合,不再拘泥于過去的細節。將事后的反饋延伸到事前及事中,從而實現更高效率的控制。此外,新設商業銀行應注重案例積累,將自銀行建立初期以來的典型內審項目進行匯編,包括審計目的、審計方法、審計結果、經驗教訓等,以便今后參考交流、不斷提高和深入。四是審視銀行內部管理真空和重疊現象,解決無人管理和多頭管理情況,從管理視角協調各方關系,進一步明晰權責邊界。通過內審理念和內審項目的創新,最終達成內審文化的創新,以適應監管、滿足自身發展需要。
。ㄈ┲匾暼椆ぷ
1.培養復合型專業隊伍。內審人員的職業勝任能力是充分發揮內審作用的前提條件,這意味著內審人員必須具備足以完成任務所必要的知識、技能和其他專業能力,必須具有獨立收集、分析評價和記錄信息的能力。內審部門應十分重視內審人員職業培訓,積極鼓勵和支持內審人員考取諸如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CIA)、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CICS/CICP)、信息系統審計師(CISA)、注冊會計師(CPA)、注冊金融分析師(CFA)等專業資質。努力培養一支既懂得審計專業知識,又具有銀行業務經營管理能力的復合型內審隊伍。由于內部控制審計對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為培育復合型專業內審人員,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是持續自我學習。內審人員必須樹立主動學習和終生學習的理念,不斷創新內審工作的方式方法,為推動審計事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二是重視輸出培訓。拓寬教育培訓渠道,開闊視野,提升業務素養?芍攸c進行信息化專業技能的培訓,確保內審人員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實現信息技術與審計技術的有效融合。三是實行考核評價。建立履職考核評價體系,客觀公正地評價內審人員的工作態度、工作水平和工作業績,真正了解其在目前崗位的履職能力和潛在能力,嘗試建立內審人員職業通道。四是風險責任與督查機制。監督內審人員依法審計、客觀公正、嚴守審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2.重視多元化成果運用。一方面,內審強化對審計發現的收集整理和加工提煉,加強對典型案例和普遍性問題的分析和總結,提出切實可行和具有建設性的審計建議,為決策層、管理層科學決策和采取對策提供依據,使審計成果能夠得到最高領導層的采信。另一方面,重視對審計發現問題的后續跟蹤調查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督導,建立有效的機制以明確責任、嚴肅紀律,督促被審計單位彌補漏洞,糾正問題和偏差,改善內部控制狀況,使審計成果能夠在被審計單位得到充分運用。
3.提升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大信息科技在內審中的運用,從技術層面上保證內審工作的高效、準確。積極運用審計軟件等數據分析工具,建立業務分析識別、衡量、評估的分析模型,實現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實時審計與非實時審計的有機結合,從根本上減少現場審計的不確定性和盲目性。
。ㄋ模┛刂扑膫環節
我國銀監會于20xx年9月再次修訂并發布《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不同于20xx年版指引,新版指引并未從五要素切入,而是強調“動態”控制,從制度、流程、系統、職責、崗位、授權等多維度提出控制要求,也著重強調了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密切相關的業務連續性管理等。參考新版指引,建議可適當弱化五要素全面確認,而注重流程管理,控制好以下四個環節:
1.細致入微訂計劃。年度審計計劃是全年審計工作的首要環節。計劃的周密性和合理性,更是審計工作取得實際效果的重要依據。針對計劃的不同類型,應多層級、寬維度地征求意見,聽取建議。根據內部控制指引和相關規章制度,在保證足夠覆蓋的前提下,突出審計重點,規范制作審計風險矩陣。同時,在做其他專項審計中也應融入內部控制審計思維。
2.客觀公正擺事實。按照計劃開展現場檢查工作,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延伸,揭示存在的風險情況。通過對被審計單位的確認,以事實為依據,政策法規為準繩,客觀公正地擺事實說問題,做到不擴大事實,不掩蓋問題,讓事實說話,不摻雜個人因素,嚴格把好現場審計環節。
3.開誠布公做交流。由于各自角度和立場不同,審計發現難免與被審計單位意見相左,遇到此類情況,應做好開誠布公的交流與溝通,首先明確審計與被審計的目標是一致,在此共識基礎上,以書面或口頭形式進行交流,就審計發現充分發表意見,形成良性的互動,為準確定性提供依據。
4.準確定性出報告。對于經確認的審計發現,審計人員根據政策法規要求,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參照業內通行做法,對問題予以準確定性,并逐條提出有價值的建議,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并納入后續跟蹤。內審部門應加大通報、考核和問責力度,保障整改效果。例如,每季度發布審計整改跟進情況通報,抄送銀行高級管理層,以引起整改責任部門的重視,積極推進整改。又如,建立考核體系,明確賞罰標準,從審計整改的過程、結果和效果三個維度進行評價,確保整改按時落地,充分發揮審計監督權。以上四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唯有嚴把以上各個環節,才能確保內部控制審計發現的準確,審議溝通的有效,審計建議的合理和后續整改的到位。
參考文獻:
[1]中國內部審計準則釋義編寫組.中國內部審計準則釋義[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xx
[2]李健飛.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xxP9-19。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11
一、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現狀分析
。ㄒ唬C構設置不規范
獨立性是確保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客觀公正開展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內部審計工作的核心所在。當前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規范,內審機構和財務部門的權責不明確,部分企業甚至并未設置內部審計機構,缺少專門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由于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直接關系到內審工作的獨立性,如果不能夠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審計質量自然無法提升。
。ǘ┵|量控制標準不明確
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標準是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控制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企業審計工作規范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但是目前的內部審計規范體系建設稍顯滯后,往往都是注重內審法律、準則以及職業道德的規范,忽略了對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標準的制定,從而導致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標準不明確,質量控制沒有明確的執行規范,導致內審工作質量降低。
。ㄈ┵|量控制手段不健全
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通常來說包含了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考核、內部審計追責機制等,但是國內很多企業往往都存在下面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制度建設有待加強,有些企業雖然建立了內審制度但是卻并未將其貫徹落實;二是分級督導復核機制的空白,或者督導復核職責不清;三是內部審計考核并未按照相關規范執行;四是內部審計工作追責不到位,導致責任主體不清晰,責任劃分不明確,很多時候出現了無法追責的情況。
。ㄋ模⿲徲嫹椒ㄏ鄬β浜
內部審計工作方法依舊采取賬目基礎審計法,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薄弱,往往忽略了內部審計的風險因素,更不用說風險基礎審計模式的應用。抽樣技術的應用往往是依靠內部審計人員的主觀經驗,統計抽樣技術應用比較欠缺,也沒有對審計方法進行總結和研究。另外,內部審計工作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二、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對策
。ㄒ唬┙炔繉徲嫿M織保障機制
在美國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出現重大財務丑聞之后,美國政府先后頒布了《20xx年公司與審計義務、責任及透明度法案》、《薩班斯—奧克斯萊法案》等法案,這些法案中都要求企業組織審計委員會以及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而這便為我國內部審計工作的完善以及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我國通過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建立了內部審計組織保障機制,確保內部審計部門能夠獨立于其他職能部門。這一模式保障了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出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能,提升內內部審計質量。
(二)建立內部審計人員保障機制
進一步增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做好內審隊伍建設工作,能夠有效的提升內部審計質量。第一,可以建立完善內審人員職業準入制度以及從業資格制度,對于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必須要嚴格把關,要求他們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資格,保證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符合企業內審工作的實際需求;第二,必須建立內部審計人員職業教育制度,幫助他們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結合企業內審工作的需求,系統的開展各類培訓活動;第三,必須建立完善內部審計人員激勵機制,定期對其展開考核評價,結合考評結果給予一定的獎懲,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與其薪酬福利掛鉤。
。ㄈ┙炔繉徲嬍侄伪U蠙C制
為了將企業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日常監督和定期監督聯系起來,一方面我們要建立三級復核制度,即是內部審計機構項目負責人、部門管理人員以及機構負責人對內部審計項目的執行情況展開分級審查的制度。各級復核人員必須要了解自身的職責以及需要復核的范圍,保證企業所有的審計項目各個環節都處在有效的管控之中;另一方面,必須要建立完善責任追究制度以及獎懲制度,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規范可以確保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清晰自身責任,樹立質量控制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內部審計風險,同時有效的提升企業內部審計質量。
。ㄋ模⿵娀瘜徲嬋藛T職業道德素質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不僅要擁有較強的專業素質,同時還必須要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企業在對內部審計工作人員進行選拔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職業道德素質的考察。內部審計工作者應當要熟悉并恪守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同時要遵守企業內部針對內審工作的制度規定,從而有效的對自身行為進行約束。一方面,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者應該誠實守信,恪守職業道德,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企業內部規章制度,主觀上不參與任何有損企業內審職業和組織聲譽的行為;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者必須要堅持客觀原則。在搜集、評估及檢查流程信息的過程中,審計工作者必須要保持較高的職業客觀性,在進行職業判斷的過程中不會受到主觀意愿或者客觀因素的影響,客觀公正的披露內部審計工作結果,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效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內部審計的業務過程是實施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我們應該積極借鑒國外大企業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經驗,結合本企業的實際經營發展狀況,探索出有針對性的內審質量管控機制,同時做好監督指導,實現層層分級管控,進而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促進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12
【摘 要】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許多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非常突出,進而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正所謂“得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因此企業做好內部控制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不變的有效途徑,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章針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同時進一步闡述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
【關鍵詞】內部控制;內部審計;控制環境;風險控制
一、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含義
1.內部控制的含義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完整、安全,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企業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措施、手續的總稱。
2.內部審計的含義
單位內部配備專職的審計人員成立獨立的審計機構,根據有關制度、法規,采用一定方法,對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各項經濟活動的效益性、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檢查,作出建議、提出報告的一種監督活動。
我國內部審計是指由被審計單位內部機構或人員,對其財務信息真實性和完整性、內控有效性以及經營活動效果、效率等開展的評價活動。內部審計和政府審計,以及注冊會計師審計,是當今并列的三種審計類型。
二、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作用
1.內部控制的作用
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財產物資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內部控制可以通過適當的方法對盜竊、貪污、濫用、毀壞等不法行為的有效控制,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
保證生產和經管活動順利進行:內部控制系統通過職責確定分工,嚴格各種制度、手續、檢查監督手段、審批程序等?梢杂行У乜刂票締挝簧a和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糾正失誤和弊端,防止出現偏差。
為審計工作提供良好基礎:審計監督必須以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為依據,揭露弊端,檢查錯誤,評價經濟效益和經濟責任,只有具備了完備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證資料的真實、信息的準確,為審計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
2.內部審計的作用
防護作用: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對本單位經濟活動以及財務收支情況等進行審計,對本單位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審計,加強防護措施,保護合法、抑制非法,防止本單位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制約作用:內部審計人員按照我國的法律、法規,以及本單位的有關規定,對本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和各項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進行監督檢查,對各種違法、違規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促使本單位的經濟活動在合法、效益的軌道上運行,保護國家和本部門、本單位的利益。
管理、控制職能: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對本單位各部門的經營管理、財務收支、經濟效益等進行系統的審查、取證、分析,客觀公正地作出結論,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協助本單位領導進行更為科學、更合理的決策,改進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管理和控制職能。
三、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缺乏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內控環境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我國企業內控環境還有諸多不完善之處。例如,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董事會、 監事會、經理層之間權責不明確,缺乏相互監督、制約的機制,監事會沒有發揮其監督管理的作用。其次,經營者往往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蒙騙所有者,甚至有的企業領導者不顧法規法紀,粉飾政績,弄虛作假。最后,人員業務素質和思想認識不能滿足現代管理的需要,尤其是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的過程中,有的老企業領導觀念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的水平上,這大大限制了內部控制的制定與執行的有效性。
2.缺乏風險評估機制
企業必須設立可辨認、分析和管理相關風險的機制,以了解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并適時的加以處理。一般,企業的風險管理就是按公司規定的經營戰略,選用各種風險分析技術, 風險評估是分析和識別妨礙實現經營管理目標的困難因素的活動,通過風險評估找出業務風險點,并采取恰當的方法降低風險。我國許多企業都缺乏應有的風險意識和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3.信息溝通不暢
會計信息是企業投資者、管理者和債權人,以及政府有關部門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做出投資決策及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可以保證有關各方及時對企業經營活動實施管理和控制。
4.內部控制不健全或得不到有效執行
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取決于制度設計與制度執行兩個方面,內部控制的失敗要么是制度設計不合理,要么是制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造成的。制度設計與制度執行是保證企業良好運作的關鍵,但設計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如得不到有效執行,內部控制制度也就會形同虛設。有些企業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陳舊過時不適應變化了的生產經營環境或不符合其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要求,有些企業甚至沒有制定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有些企業雖然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在具體執行時走了樣,成了有章不循,內部控制制度也就成了一張空文。
四、需要改進的建議和措施
1.構建嚴密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完善的內控制度是企業有效運作之前提,建立企業內控制度可以消除隱患、堵塞漏洞,及時糾正、防止舞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單位規章制度的有效執行。
內控體系就好比企業的神經網絡,要全方位的建立企業內控制度,使“可控”的生產經營活動都納入其范圍,真正實現生產經營活動的“可控”,使內控網絡觸及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每個角落。
2.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第一,把經者的利益與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緊密掛鉤,建立激勵機制,以充分調動營者的積極性。對于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給予相應獎勵;對于違規違章的,堅決根據相關規定給予處罰。做到動力與壓力結合,最終達到內部控制目的。第二,使董事會不僅要有職有責,更要盡職盡責,建立制度,強化董事會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主導地位。董事會是內部控制的最高層,所以董事會只有具有相應的能力和作用,才能充分發揮監控、引導的職責。第三,完善企業內部的用人機制。建立企業家持證上崗和人才資格考評制度,對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提撥和任用,一律經過嚴格的考評、考核。第四,加強對內部控制行為主體的控制,提高人員素質,更要提高會計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員的素質。企業員工的素質不僅僅包括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素質,更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道德方面素質;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在我國部分企業員工的價值水準和道德觀念尚未達到可自覺遵守內部控制有關要求的情況下,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并將其直接納入內部控制結構當中,將更為必要。
3.改善企業監督制度
內部控制是過程,這個過程要通過納入管理過程的大量制度來實現。內部控制必須被監督,實行授權監督,監督者既履行權利又履行義務,職能到位,如果監督者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監督,就要負相應責任,這樣才能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到切實有效地執行。通過國家監督、社會監督等多種形式對企業執行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有效監督,真正建立起包括國家監督、社會監督、內部監督在內的“三位一體”監督體系。
4.建立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
一般而言,企業的財務和管理信息構成企業的信息系統,財務信息以會計為主,提供財務方面的有關信息,而管理信息還提供許多非財務信息。一個良好的信息系統可以使企業的經營管理層及時掌握企業營運狀況,提供準確、及時、全面的信息。利用資產財務一體化系統,實現財務和產、供、銷數據集成及信息共享,保證預決算、監督、考核、評價等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高效化。
五、結論
建立健全的內控制度,離不開內部審計。一個現代化企業健全、完善的內控系統,必須有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完善的內部審計制度及高素質、高責任心的內部審計人員,它們既是內控系統中重要的分支系統,又是實現內控目標的重要手段。內部審計制度是否完善,是健全內控制度的重要內容。同時,內部審計還能為改進內控制度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必要性,我國經濟正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邁進,正在和世界經濟接軌,為增強我國企業具有國際競爭能力,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對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化經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解寶貴.關于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xx
[2]黃*榮.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初探[J].品牌,20xx
[3]鄧春娟 等.淺析內部控制的實施[J].商業經濟,20xx
[4]王文濤.淺析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J].管理學家,20xx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13
1 引言
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起源于美國,我國于20xx年開始實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該項審計業務已經成為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重要業務內容,同時該項審計業務也成為我國企業內審項目的重要內容;诖耍疚闹饕芯苛藘瓤貙徲嫼拓攧請蟊碓O計的整合問題,目標是推動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有效整合。
2 兩項審計整合的重要意義
2.1 兩項審計有效整合后,使企業轉變了管理的理念,有效建立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有效整合,一方面給企業帶來了挑戰,另一方面也產生了重要的意義,在內部管理的控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加快了企業管理的提升。具體表現如下兩個方面:第一方面,兩項審計有效整合后,降低了企業內部的風險,在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涉及企業內部審批流程和業務流程,企業的高管層通過兩項審計的有效整合更加了解企業內部的發展狀況,講了企業的經營風險,減少了企業內部發生舞弊的風險;第二方面,兩項審計有效整合后,企業的內部控制可以使企業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促使企業的日常業務有效展開,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的業務活動更加具有規范性。
2.2 兩項審計有效整合后,促進會計師行業的有效發展內部控制審計提出之后,有效的拓展了會計師執業的范圍,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有效整合后,雖然在財務會計制度層面沒有對內控審計做出明確的規定,但是目前已經有很多的國有企業著手加強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有效整合。從此可見,未來企業的審計逐漸從單一的財務報表審計逐步過渡到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有效融合。越來越多的會計師事務所開始接受兩種審計整合的好處,為會計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前進的動力,為我國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兩種審計有效整合的同時,會計師在審計、專業人員等越來越多的'方面也面臨重要的挑戰。
2.3 兩項審計有效整合后,有效提高了審計的效率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的性質和內容不盡相同,但是這兩種審計形式卻有著一定的聯系和相同的地方,這促使財務報表審計和內控審計可以為彼此提供審計所需的基礎數據,有效降低了內部審計的成本支出,提高審計效率。舉例來說,內控審計在審計時需要對企業的內部情況和外部情況進行有效的了解和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確定審計的方向,而財務報表審計的前提也是首先確定企業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基礎上,對企業進行有效的評估,了解企業的財務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根據了解的情況確定企業的審計方向,從上面的舉例可以看出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需要對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進行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確定本次審計的方向,這樣既可以獲得企業所需要的審計資源,也可以降低企業的審計成本,兩種審計進行有效溝通后,會提高企業的審計效率。
2.4 兩項審計有效整合后,有效降低了企業的審計風險企業在進行財務報表審計時,需要對企業內部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進行有效評估,并對企業的內外部環境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評價。但是財務報表審計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分析和評價時比內部控制審計的準確性降低,因此,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可以提供準確的內部控制評價信息,有效降低了財務報表審計的風險,假設企業的財務報表審計出現了審計錯誤,該錯誤可以在內部控制的審計可以得以發現并糾正,這樣企業在審計時可以有效的降低審計風險,并有效提升審計的質量。
3 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3.1 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具有一致性目標
內控審計目標包括:通過內控審計有效的保證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真實可靠,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合理利用企業的資源,有效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財務報表審計目標包括:通過財務報表審計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真實可靠。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財務報表審計和內控審計的目標具有一直性,兩者均是確保企業的財務信息真實可靠。雖然財務報表審計和內控審計在審計的流程存在不同之處,但是目標一致,因此可以將財務報表審計和內控審計可以有效的整合。
3.2 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具有相同的審計模式
財務報表審計的模式主要采用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模式,該審計模式主要自上而下的形式,主要以企業的風險評估為基礎,對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逐一進行有效分析,依據分析結果確定財務報表審計的范圍和風險,以此來實施企業的財務報表審計。內控審計的模式主要是通過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風險的測試,通過測試風險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此得出內控審計的審計思路,并進行相關審計工作。因此,從審計的模式角度來說,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均是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模式,且均是采用自上而下的審計形式,因此,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有效整合是可行的。
3.3 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兩種審計程序具有相關性
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具有明顯的相關性,企業進行內控審計時可以為財務報表審計提供審計的方向,通過企業內部的審計程序發現企業的內部控制方面可能存在缺陷,進而發生企業可能存在的錯誤,有效的為內部控制審計提供審計的方向。而會計師通過對企業內部關鍵控制點的審查,發現財務可能存在的問題,為財務報表審計提供有效的幫助,因此,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有效整合是可行的。
4 內控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有效整合的策略
4.1 同時實現財務報表審計和內控審計的目標
同時實現財務報表審計和內控審計目標時,首先需要對內控控制的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進行測試,通過測試的結果了解內控審計對內部控制有效性提供充分的意見。同時,通過內控審計可以有效為財務報表審計提供更加合理的內部風險控制。兩種審計意見類型具有明顯的相似性,并且還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但是在具體審計時,內部控制審計和財務報表審計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為了實現財務報表審計目標和內控審計目標的一致,需要將財務報表審計進行策略調整,使其適合企業的內部控制審計,有效實現財務報表審計和內控審計的目標。
4.2 內控審計結果和財務報表審計結果可以結合使用
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審計時,注冊會計師需要對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分析測試,測試結論充分考慮財務部報表審計對于控制有效性的評價,而在財務報表審計的過程中,風險評估時充分考慮內控審計對控制和運行的測試結果。如果在具體的審計流程中發現控制錯誤和風險,應及時對該項錯誤或者風險造成的財務報表審計在范圍、性質和實踐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評價。
5 研究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了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意義,研究了二者整合的可行性,兩種審計具有一致的目標,相同的審計模式和審計程序具有關聯性,并研究了具體策略,旨在提升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整合的合理性和規范化。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14
近幾年,受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中國經濟一直處于下行周期,正在從中高速擴張向質量和效益調整,步入增速調整、結構優化、轉型升級的新常態。今年乃至未來幾年,經濟增速放緩、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貶值等因素疊加引發的新問題、新困難、新挑戰將會層出不窮。面對實體經濟整體下滑,行業經濟效益疲軟,企業經營虧損嚴重,必將給銀行業帶來重重困難,特別是村鎮銀行在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清貸難、收息難、壓降難等的風險。信用風險不容忽視,在授信業務內部控制審計方面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內控建設方面
1。組織結構。村鎮銀行是否建立分工合理、職責明確、報告關系清晰的組織結構;是否明確決策層、監督層和高級管理層以及其他所有與風險和內部控制有關的部門、崗位、人員的職責權限。
2。目標管理。村鎮銀行是否確定內部控制目標,以明確本行依據內部控制政策所希望達到的結果;內控政策目標是否保證國家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的貫徹執行;是否保證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
3。政策制度。村鎮銀行是否制定書面的內控政策,規定內部控制政策的方針和原則;內控政策是否與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相一致;是否符合現行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是否體現對不同地區、行業、產品的風險控制要求;是否傳達到相關崗位的員工、指導員工實施風險控制;是否進行定期評審,確保其保持適當性和有效性。
4。信用風險管理。村鎮銀行信用評級制度和方法以及信用額度的確定是否合理;對集團客戶和關聯貸款的管理方式是否科學;資產質量監測制度和報告體系以及信貸風險預警機制是否合理;資產質量認定程序和標準是否科學;資產質量基本情況和分類結果是否準確。
5。內部控制措施。村鎮銀行是否制定全面、系統、成文的各項業務政策、制度和程序,并在一級法人內保持統一的標準;是否定期對政策、制度和程序進行評價和修訂;是否適時地對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梳理與修訂,內部控制政策與措施覆蓋各主要風險點;是否建立相應的授權和審批制度,各級的管理責任明確;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是否及時督促職能部門整改;是否制定發生意外事件和緊急情況的預案,有關預案內容完整、措施切實可行;是否定期檢查、維護應急的設施、設備和系統并進行必要的測試。
二、信貸投向方面
主要檢查村鎮銀行信貸投向是否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是否繼續推進節能減排授信工作,嚴格把握行業準入、環境評價、能耗審查等政策界限;從嚴控制對“兩高一!毙袠I劣質企業的貸款。貸款審計重點是否發放異地貸款,是否向小微企業、涉農產業傾斜等等。
三、信貸資產質量方面
1。村鎮銀行董事會、高管層是否建立明確機制進行安排與職責分工,確保各級分支機構和各管理部門形成清晰有效的管理機制;是否制定并及時修訂信貸資產風險分類的管理政策、操作實施細則、授權體系或業務操作流程;制定的貸款分類制度,是否符合《貸款風險分類指引》提出的標準和要求,并與《貸款風險分類指引》的貸款風險分類方法具有清晰、明確的對應和轉換關系。
2。村鎮銀行信貸資產分類人員是否具備必要的分類知識和業務素質;崗位設置、人員安排是否滿足分類工作的需要。
3。村鎮銀行是否開發和運用信貸資產風險分類操作實施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其運用結果是否準確。
4。村鎮銀行對貸款進行分類的頻率是否達到每季度至少一次的監管要求;對影響借款人財務狀況或貸款償還因素發生重大變化的貸款是否及時對分類進行調整。
四、關聯交易方面
1。村鎮銀行是否按照《商業銀行集團客戶授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的有關要求制訂了銀行的.集團客戶授信業務風險管理制度,是否報當地監管部門備案。
2。村鎮銀行是否能夠按照《商業銀行與內部人和股東關聯交易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準確判斷和正確處理與股東或銀行內部人的關聯交易,是否制訂了關聯交易管理制度。
3。村鎮銀行與股東或內部人的關聯交易是否經有權部門批準;銀行是否存在向關聯方發放無擔保貸款(信用貸款)、以本行股權質押發放貸款、為關聯方融資行為提供擔保等違規行為。
4。村鎮銀行向關聯方發放擔保貸款的條件是否優于其他借款人同類貸款的條件。
五、信貸合規性方面
1。發放程序。村鎮銀行是否建立了一套嚴密的貸款發放程序,包括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款發放等全部環節;是否制定了關于借款人融資的貿易背景真實性的判斷程序;貸款發放程序能否識別市場風險、行業風險和客戶資信風險。
2。貸前調查。村鎮銀行借款申請書是否完備;借款人是否符合條件;是否根據借款人的經營規模、業務特征、資金循環周期等合理測算借款人的營運資金需求并合理確定貸款結構;是否對借款人信用進行評估以及評估方法和質量;是否核實保證人資信狀況和抵押品狀況;是否調查借款用途;調查人員是否對貸款的發放提出明確、客觀的意見。
3。貸款審查。村鎮銀行實行何種貸款審批制度;是否按權限審批貸款;是否批準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向關系人發放貸款是否優于其他借款人;審查人員和部門是否核實貸前調查資料;貸款審查、審批人是否簽署了明確的審批意見;是否存在違反審批程序的授信項目。
4。貸款發放。村鎮銀行是否設立了獨立的責任部門或崗位,負責貸款的發放和支付審核;是否簽訂了完備的貸款合同、保證合同和抵押合同;這些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貸款利率的確定是否合規;是否按合同約定及時發放貸款;確定的貸款支付方式是否符合相關監管要求。
5。貸后管理。村鎮銀行是否按規定定期開展貸后跟蹤檢查,檢查內容是否全面詳細;是否嚴格監控借款用途,特別是信貸資金有無直接或變相流入股市、有無投向“兩高一資”企業;貸款展期是否符合規定的條件和標準;是否及時向借款人發出還本付息通知單或催收通知書;借款檔案資料是否完整齊全,專人保管。
六、監督與評價
村鎮銀行是否制定書面的內部控制績效監測程序,通過適當的監測活動,對內部控制績效進行持續的監測;是否制定有效的違規、險情、事故處置和糾正管理制度;發現違規、險情、事故時,是否對有關責任人追究相應的責任;是否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評價制度,及時對內部控制體系實施評價,確保內部控制體系的充分性、合規性、有效性和適宜性。董事會是否定期對內部控制狀況進行評審,確保內控體系得到持續有效地改進。
七、信息交流與反饋
村鎮銀行信息報告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明確財務、管理、業務、重大事件等信息的報告路徑;是否適當的、定期的、公開的披露信息;是否建立了必要的內部控制文件體系,明確內控體系的要素、目標、職責和權限等。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對文件進行控制,使文件及時傳遞、易于查詢、適時修訂或廢止等。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15
摘 要:
首先介紹內部控制審計的兩種形式,并強調專項內部控制審計已成為有效的管理工具。接著說明制度和組織保證是內部控制審計的前提條件,最后詳細分析做好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關鍵要點。
關鍵詞:
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審計
1 對集團公司開展內部控制審計的意義
1.1 貫徹法律法規的要求
20xx年7月實施的《會計法》明確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第一次對內部控制提出了法律要求。證監會20xx年1制作月發布了《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要求所有證券公司從內部控制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兩方面建立和完善公司的內部控制。財政部于20xx年頒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等一系列規范,要求企業從會計信息、資金管理、對外投資、資產處置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內部控制機制。20xx年新修訂實施的《審計法》要求企業建立起內部控制制度。 這需要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肩負起監督的職責,檢查和評價內部控制的建設情況和執行情況。
1.2 集團公司內部管理的要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集團公司面臨著經營地點分散、控制跨度增加、控制權利層次增多等難題,商業欺詐、資金周轉不力等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越來越大,管理任務更加艱巨,需要集團內部協調一致,加強監督和控制,防止工作差錯和舞弊,提高經營效率,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因此集團公司無論在客觀還是主管上都要求建立起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功能的管理機制。
1.3 提高集團公司形象的需要
當今世界,企業的形象很重要,直接影響到客戶對企業和產品的信任感,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形象不僅取決于當前的資金實力和贏利能力,更主要取決于人們對企業未來的預期。企業一旦發生欺詐行為、管理不善或違反法規,就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使企業的價值大大下降。內部控制有助于預防此類問題的發生,并及時提出妥善的補救措施。集團公司面無論利用內部審計機構還是聘請外部審計師對內部控制進行檢查和評價,肯定的評價結果都能提升企業的形象。
1.4 審計方法發展的要求
在18世紀下半葉,由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企業規模日益壯大、經營業務日趨繁復,使傳統的詳細審查方法受到挑戰,于是出現了抽樣審查的方法,通過抽樣結果來推斷財務報表的可靠程度。但是,如果單憑審計人員主觀或任意判斷進行抽樣,那么抽樣的結果難免以偏概全,影響審計結論。1936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在《獨立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審計》的文告中首次指出:“審計師在制定審計程序時,應考慮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審查企業的內部牽制和控制,企業的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越好,財務報表需要測試的范圍越小”,這對西方審計實務產生很大影響,于是出現了“制度基礎審計”的方法。這種以內部控制為基礎的審計方法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前提下減少時間、節約成本,受到審計人員和企業的普遍歡迎。
2 內部控制審計的兩種形式
進行內部控制審計有兩種形式,一是專項內部控制審計,一是輔助財務報表審計的內部控制評價。兩種方式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兩者的理論范圍、基本程序和方法都基本相通,兩者的結論也可以互相利用。但兩者有區別:
(1)目的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對該單位的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發表意見;后者的目的是在了解、測試與會計報表相關的內部控制的基礎上,評估其控制風險,在根據控制風險評估結果修訂審計計劃和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進而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2)范圍不同。前者的范圍是企業所有的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情況;后者的范圍是與財務報表有關的內部控制,范圍要小。
(3)對評價準確程度的要求不同。前者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發表意見,因而要求評價結論有較高程度的保證水平;后者評價意見僅僅作為實質性測試的依據,評價精度比前者要低。
隨著內部控制重要性的提高,實踐中人們已經越來越多將其作為獨立的專項審計目標單獨開展,尤其對于集團公司,專項內部控制審計已經成為其加強對下屬子公司和分部門監督和管理的有效工具。
3 內部控制審計的前提條件
集團公司開展內部控制審計的前提是制度和組織保障。
(1)是制度保障,內部控制審計首先是針對已經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單位而言,如果企業完全沒有建立內部控制機制或者內部控制僅僅是擺設,則根本不需要進行內部控制審計。
(2)取得高層領導的支持很重要,最好由高層某一主管領導擔當組長或顧問,因為內部控制審計是總部對對屬下所有的子公司和分部門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公司治理程序等進行的獨立、客觀的評價活動,需要站在一個較高的角度來統籌規劃,潛在的利益沖突會給審計工作帶來一定的阻力, 需要高層領導來協調方方面面的關系。 審計所提出整改落實意見也需要高層領導來提供支持。
(3)成立工作組,挑選合適的人選來裝備隊伍。內部控制審計站在較高的角度,對集團公司整個控制流程進行檢查和評價,找出漏洞所在。①對工作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審計組成員不勝任此項工作,直接影響了工作的開展和工作質量。因此要求除了具備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管理知識,熟悉企業的生產經營流程。除了內部審計機構配備的人員外,還可以從下屬單位抽調合適人才補充需要,這是節約成本的較好方法;②聘請外部專家,如果遇到超出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需要專家判斷的問題,最好取得外部專家的協助,這樣能夠有效降低審計風險;③進行有關的業務培訓,為現場審計打好基礎。
4 內部控制審計的工作要點
做好集團公司的內部控制審計工作,還需要把握幾個重點:
(1)要充分了解被審計單位或部門的情況,做好準備工作。審計人員必須重點對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內部控制環境以及各類業務循環的`內部控制進行全面了解,唯有充分了解,才能制訂出可行的審計實施方案,設計好調查問卷。審計了解的內容不但包括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和總體控制環境,還要了解單位經營業務以及業務流程中關鍵控制點。在了解的基礎上,才能設計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在控制審計中使用調查問卷可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測試集團公司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控制制度,一是了解員工對相關業務流程內部控制制度的熟悉和掌握情況。 所以要根據行業的性質、經營的特點、該單位的具體情況來設計。設計調查問卷的過程,也是了解內部控制流程的過程。
(2)執行測試時以企業的戰略目標及其業務流程為起點。傳統的觀念認為控制審計的起點是企業的財務資料和內部控制制度,對已經建立的控制體系進行測試,起點不高,不利于全面的評價和深入分析。內部控制制度是圍繞著企業的戰略目標和業務流程而建立,為實現戰略和經營目標服務,是管理的手段之一。執行測試時以企業的戰略系統及其業務流程為審計起點,綜合評估經營控制風險,進而評價控制制度,這樣分析的據點較高,可以根據戰略目標和業務流程深入挖掘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而且將審計的重心前移到風險評估,有利于充分識別和評估會計報表重大錯報的風險。全面掌握被審計單位可能存在的風險,有利于節省審計成本,克服因缺乏全面性觀點而導致的審計風險。
(3)取證過程特別關注環境因素。此專項審計以風險評估為基礎,不僅重視與內部控制系統直接相關的因素,而且重視與控制相關的環境因素。形成審計結論所依據的審計證據不僅包括實施控制測試獲取的證據,還包括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獲取的證據。所以,審計師在執行測試時,除了財務數據分析,還要對被審計單位的中長期發展目標、服務與市場、經營渠道、主要客戶、使用材料以及競爭環境等進行研究。審計師不再只是翻翻報表和帳簿,還需要深入解讀被審計單位的經營與戰略。
(4)恰當進行風險評估和綜合評價。風險評估和綜合評價是這項內部控制審計任務的點睛之筆。風險評估指識別對被審計單位生產經營目標和財務產生潛在影響因素,包括單位外部的因素(如技術發展、競爭、經濟變化等)和內部因素(如員工素質、信息溝通系統),進而分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程度。綜合評價是指根據收集的證據,從控制環境、風險管理、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等方面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行綜合評價,評價其健全和有效性.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相關文章: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11-29
內部控制審計經典論文05-23
內部控制審計與組織效率的論文11-24
內部審計部門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研究論文12-22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方法研究論文11-20
內部控制審計的探討12-08
淺論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關系03-02
內部審計論文02-13
對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關系的探討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