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審計學課程建設重點環節的處理論文
[論文摘要]:審計學作為一門綜舍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高等職業院校財會專業課程設置中定位較難。本文結合高職教學實踐提出審計教學應以就業為導向、實用能力為本位進行相關專業課程的有效銜接,提出了案例分析法、業務循環實際演練法等具體可行的教學方法。
[論文關鍵詞]課程銜接;就業導向;實踐教學
審計學是一門重要的會計學專業課,在會計專業課程設置時應結合高職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標將其作為一門專業技能課程進行安排和要求。
一、審計學課程的鮮明特點
(一)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深度和廣度要求較高
審計課程的設置要求必須在學生開設完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法等會計專業課后開設,要求學生在具有熟練的會計實務操作技能的基礎上,掌握適當的管理技術和方法,對會計核算和分析方法能夠準確運用并靈活理解。這樣的要求在高職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標下并不容易達到,因為其它專業主干課的教學主要立足點在實踐操作技能的掌握上,這就使得理論教學在廣度和深度方面相對比較薄弱,往往造成學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是機械的記住了對某種業務如何處理,但不知道為什么這么處理,以及不如此處理可能會怎樣。而審計學的要求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僅需要學生在給出一個問號的情況下知道如何去做,更重要的是要求在給出結果的情況下能夠發現其中的錯誤,學生由于理論知識不扎實所以很難跳出會計的角色反過來運用會計知識進行審計發現。
(二)實踐教學環節難于真正開展
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各行各業的真實情況,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學生通過參與案例討論和撰寫分析報告,使其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審計課程從本質上說屬于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但在教學中卻恰恰難于真正開展教學實踐,主要原因在于難以收集全面的實踐材料。審計實踐主要是建立在已存在、可獲取的會計資料和會計信息的基礎之上的,而且審計活動不能單靠某一局部的會計資料進行。只有通過全面的相互聯系的資料,才能培養學生運用恰當的審計方法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從而發現問題的能力。而目前現有的審計教材中的實踐內容的形式基本上都是將會計處理中某處錯誤結果單獨列示出來作為資料,然后要求學生判斷其中是否存在錯誤,這樣的實踐材料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之感,只能提供改錯之用,并不能真正達到提高實踐能力的目的。而審計實踐要培養學生的主要是在不知錯誤在何處,或在被審計單位蓄意采取各種手段掩蓋錯誤或舞弊的情況下,通過各種審計方法查找出錯誤及舞弊。
二、審計學課程建設中的幾個重點環節
審計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高等職業院校財會專業課程設置中往往處于雞肋狀態;谠撜n程的以上特點,課程設置時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內容的確定、教材的選擇、教學手段等方面要綜合考慮,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
(一)教學內容設計的基本原則
1.就業導向。在審計課程的教學內容上,應充分結合高職教育目標和就業定位進行設計。財會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會從事出納、會計或審計助理等崗位的工作,因此對學科中使用層面較高,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大幅度的刪減,著重介紹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教學中重點抓住審計證據和審計方法、內部控制等部分內容。 2.實用能力本位。大力培養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實際案例出發,從學生未來工作中可能面臨到的最實際、最常見的問題出發,從與會計專業知識最接近,結合最緊密出發,大量引人案例及練習進行實踐訓練,實踐課占總課時的比重應在40%以上。在實現理論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在理論部分介紹中也應適當調整加大案例和練習的成分,如審計職能、審計方法、審計證據、內部控制制度等部分,都可以加人實際案例、設計案例以便于講授和學生理解。
3.有效銜接。審計學作為一門會計專業相關學科綜合性強,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法、經濟法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并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對具體的財稅問題、財經法紀間題、經濟效益問題進行分析。在教學中應注意突出審計學知識點與相關學科特別是財務會計的銜接,從而達到增進本門課程理解,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的確定和教材的選擇
審計課程主要包括審計理論和審計實務兩部分,理論部分包括審計基本概念、審計組織及人員、審計證據、審計程序、審計方法、審計風險及重要性、內部控制制度。在教學中重點抓住審計證據和審計方法、內部控制部分,應該根據各班學生具體接受情況適當調整或刪減審計風險部分。實務部分應作為教學重點,重點應以業務循環為主線進行介紹。
教材的使用上應采取基本教材、專業配套輔助教材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擴充性材料相結合的形式。以基本教材為基礎和主體.教材的選擇應采用高職教育專用教材。配套教材可以選擇習題及實訓手冊,重點應放在實訓資料和案例的提供和介紹上。另外可以針對自主性強、基礎較好并有興趣的學生介紹課外參考資料,以補充課上授課內容的不足。
(三)教學方法手段—努力實現實踐教學的真正開展
案例教學法沒有固定的模式,但要真正發揮作用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一些基本的教學環節必須組織好。
1.教師方面。要想學生得到一滴水,老師應是長流水。要想上好實踐課,首先教師要精選案例、精心備課,要及時掌握最新的財經法律法規的動態和經濟生活中的真實案例。
2教學手段上。由于案例的提供資料較多,所以應事先印制好實訓手冊,提前把資料提供該學生,方便其熟悉相關知識和查閱資料。另外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更大量的信息資料得以利用和推介,能夠極大地豐富教學信息的收集和傳遞量,對教學效果的提高作用不容忽視,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3.實訓指導。正確處理教師講授與學生訓練的關系是實訓指導的關鍵,教師過多過快地講授將造成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動力降低,并且會形成規律影響后續教學的效果和師生的互動性。反之,教師如果完全放任有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可能一導致學生無從下手,也會影響積極性。教師應根據資料的難易程度給予適當適時的指導,在分組訓練時任務一定要下達詳細,落實到人頭,避免學生相互推誘,使實訓流于形式。
4一教學方法。針對案例教學難于開展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幾種具操作性的實踐教學方法。
(1)與會計實務模擬課程聯系,運用實務模擬課程中學生的操作結果,從中選取有代表性的具有審計意義的若干作業,分小組讓學生審計。
(2)制作常規底稿安排學生親自填制。
(3)讓學生自行設計并操作某個業務循環,如材料采購業務,安排另一組學生作為審計人員對其操作結果進行審計。
【審計學課程建設重點環節的處理論文】相關文章:
企業團體審計的幾個重點環節07-06
談談住宅施工中幾個重點環節的質量控制論文09-07
審計學專業論文07-05
關于審計學的論文09-02
審計學的論文范例07-28
開放教育的微課程建設思路論文09-13
高校審計學課程模塊化教學策略論文08-21
高職醫學基礎課程建設探究的論文08-23
企業審計學探索論文06-15
學位論文寫作的主要環節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