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循環經濟中企業治理理念的轉變
摘要:循環經濟是一種新興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隨著循環經濟的興起,必然對現代企業治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討了循環經濟的內涵、特征及與傳統經濟的區別,并著重闡明了在循環經濟中企業治理理念的轉變! £P鍵詞:循環經濟;傳統經濟;治理;理念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增長與環境資源之間矛盾的加劇以及生態科學的迅速發展,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全球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循環經濟要求企業在經濟生產中以新知識、新的治理理念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盡可能實現資源循環。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普遍實施,當前很多國家正在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作為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及其特征
從人類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大致可以分為4個階段:原始經濟階段;農業經濟階段;產業經濟階段;循環經濟階段(知識經濟的低級階段,又稱為后產業經濟)。那么作甚循環經濟呢?所謂循環經濟就是以物質、能量梯次和閉路循環使用為特征的,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進、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不斷進步資源利用效率,把傳統的、依靠資源凈消耗線性增加的發展方式轉變成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循環經濟具有3個重要的特征:第一,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為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其表現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環率,使物質資源得到充分、公道的利用,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是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經濟發展模式;第二,循環經濟在不同層面上將生產和消費納進到一個有機的可持續發展框架中,擺脫了傳統產業經濟那種“拼命生產、拼命消費”的誤區,提倡物質的適度消費、層次消費,在消費的同時就考慮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建立循環生產和消費的觀念;第三,循環經濟是可以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共贏”發展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它以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為準則,模擬自然生態系統運行方式和規律,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使社會生產從數目型的物質增長轉變為質量型的服務增長。而且,循環經濟還延伸了生產鏈,推動了其它新型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
二、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區別
1. 傳統經濟與循環經濟的經濟發展方式不同。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自然資源——產品——廢物排放”的線性流程組成的開環式經濟,人們通過生產和消費從地球上提取物質和能源,然后把污染和廢棄物大量地排放到空氣、水和土壤中,因而是一種高消耗、高排放的“牧童經濟”(美國著名生態學家哈丁的說法)。循環經濟是一種經濟發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為“自然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最公道的利用,從而使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控制在盡可能低的程度。
2. 傳統經濟與循環經濟的治理方式不同。傳統經濟采用的是事后末端處理的治理方式,而循環經濟采用的是預防式的治理方式。傳統經濟中人們關心的是污染物產生之后如何治理以減少其危害,即環境保護的末端治理方式。而在循環經濟中人們留意到要采用資源化的方式處理廢棄物,并且把零散的廢物回收利用和減量化的做法整合成為一套系統的、以避免廢物產生的循環經濟戰略。
3. 傳統經濟與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向不同。傳統經濟的發展導致資源衰竭、環境退化,迫使人們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循環經濟是一種善待地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它將引起一場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革命。循環經濟要求以對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
由此可見,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具有本質區別,發展循環經濟是21世紀的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由傳統經濟向循環經濟的轉化勢在必行,同時這也就要求了現代企業的治理理念必須緊隨這一時代潮流,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轉變傳統治理理念,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循環經濟中企業治理理念的轉變
循環經濟的產品生產和企業治理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企業在生產中應本著如下原則進行:產品設計時要考慮節約材料,盡可能利用可再生資源;在工藝流程設計中要留意盡可能節能降耗,降低廢品率;企業產品應當經久耐用,使用范圍要盡可能廣;企業生產的廢棄物要盡量回收利用,減少環境污染。因此,在循環經濟的發展中,對現代企業來說,循環經濟的發展不僅增加了新的治理內容和方法,而且循環經濟的理念也改變了企業產品生產和企業治理的理念,其轉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3R制造治理法。循環經濟的“3R制造治理法”是由美國杜邦化學公司鑒戒生態循環而首先創立的,即要求企業在生產治理中投進原料減量(Reduce)、原料循環利用(Recycle)和廢棄物再利用(Reuse)。投進原料減量化是指在企業生產中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進來達到既定的生產或消費的目的,從而在經濟活動的源頭就留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其經常表現為要求產品體積小型化和重量輕型化,并要求產品包裝追求簡單樸實而不是豪華浪費;原料循環利用是通過把廢物再次變成資源以減少末端處理負荷,要求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能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廢棄物再利用是指為了進步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要求產品和包裝物能夠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重復使用。當前社會上一次性產品的流行風潮往往造成大量自然資源的浪費,所以企業產品生產應當從一次性向經久耐用型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如德國的奔馳汽車公司就獨樹一幟,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轉變自身的治理理念,堅持保持產品的高質量、高性能、高價位、長使用周期、良好的售后服務,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從條塊治理向矩陣循環治理的轉變。矩陣循環治理是循環經濟中企業產生的一種新型治理理念,它是指企業為了某一工作目標,把同一領域內具備相當水平的創新元素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矩陣,通過治理使元素及行列按一定的規律變換、循環,從而創造條件,激勵企業創新。當前傳統產業企業的集中、分工嚴格的條塊治理,把企業分成諸多職能部分(如生產科、技術科、銷售科、一車間、二車間等),都是為了適應產業生產的集中化和標準化的要求。然而,隨著循環經濟企業中產品向分散化、柔性化的轉變,企業治理自然趨向于自主的柔性治理即矩陣循環治理方式轉變。在矩陣治理中,創新往往被激活,鼓勵、交流循環,再產生新的創新,然后再循環。例如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車間主任可以同技術科上進行元素置換(在一定期間內),形成循環;車間也可以和銷售科形成行列組合來激發技術創新。
3. 知識治理理念的建立。傳統企業往往注重的是對人、財、物的治理,其中對人的治理大多只是針對崗位上人的治理,把人看成是一臺“活的設備”,這種治理是一種靜態的、非創新式的治理,往往難以激發出人的自主活力,因而循環經濟中的企業更加需要重視知識治理。知識治理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是要把傳統企業單一的技術治理擴大到信息治理、決策治理,利用信息技術來增強并保持企業的競爭上風;同時,知識治理也是要把對人的單一培訓治理擴大到學習治理和創新治理。知識治理實質上就是對企業寶貴的知識資源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開發和優化配置,它涉及知識的創造、收集、組織、擴散、利用及知識資源的創新及循環。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將企業個人知識轉化為組織知識,終極達到在企業內部實現知識共享、創新循環,從而使得企業知識資源得以充分運用,使得企業通過不斷的創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知識治理中人的治理是核心,企業要把人真正當成有知識、有思想、有創新能力的“活的人”來管,不斷向他們灌輸循環經濟的理念,把企業辦成循環經濟的企業。
4. 從傳統質量治理向循環經濟的質量治理轉變。傳統產業生產是通過單一產品、大批量的硬性生產,從而達到進步效率、降低本錢、獲取利潤的目的,但這樣的片面追求標準化的生產輕易造成投進原料的浪費,不能夠加以循環利用。而循環經濟的生產必須面向多樣化、小批量的柔性生產轉換,即向新的標準化即ISO14000系列標準轉換。質量是產品的生命,同時也是企業的生命。傳統的ISO9000質量標準僅僅是在企業內部保證和進步產品質量,而ISO14000系列標準是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下制定的,它把對企業產品質量的治理擴大到包括企業生產環境的大系統,即企業不僅要在內部保證和進步產品質量,還要保證外部的環境質量。這就要求企業盡可能少地投進自然資源,實行清潔生產,盡可能少排放廢物,同時還要保證其產品的使用壽命周期,以減少產品消費后的廢棄。ISO14000質量認證實質上是對企業治理和產品生產提出了循環經濟的要求,即從循環經濟大系統的理念出發,要求產品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同一,它有利于促進企業向生態型生產和有益于環境的高新技術投資,促進企業內外效益的有機同一。
5. 企業從競爭向合作方式轉變。在傳統的企業生產中,企業與企業之間主要是競爭的關系,形成這種關系的主因在于稀缺的自然資源有限、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有限、市場也有限,因此企業之間只能靠競爭來占有有限的技術、有限的資源、有限的市場以謀求生存和發展。而在循環經濟的發展中,一個企業的廢物完全可以成為其它企業的原料,一個企業無用的技術完全也可以成為另一個企業有用的技術,一個企業棄用的市場(如廢氣物利用市場)完全可以成為另一個企業的市場。因此循環經濟提倡形成網絡化的循環協作關系,在企業間形成一種既相互競爭又彼此協作的新型關系。目前很多發達國家正是基于這樣一種循環經濟的理念,在企業間形成相互協作的新型關系的基礎上,進行企業吞并或聯合,做到資源互補循環、利益共享,最大限度地獲得企業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吳季松.循環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北京出版社,2003.
2.李廉水.二十一世紀經濟——誰主沉。L斐霭嫔,1999.
3.楊冶華,錢軍.知識治理——用知識建設現代企業.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循環經濟中企業治理理念的轉變】相關文章:
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與循環經濟05-28
高校財務治理機制的轉變與完善06-04
論企業文化與企業治理的關系04-15
改進我國企業知識治理08-28
談企業經濟提升企業競爭能力經濟論文05-09
經濟學中的數學意義06-12
目標規劃及其在經濟中的應用05-11
論文:論新審計準則中的審計理念革新05-15
基于戰略治理的企業環境風險研究08-28
道家文化對現代企業治理影響的利與弊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