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欣賞課在美術學科學習中的影響和作用分析論文
在高校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美術教育也迎來了新一輪的改革,現階段,大部分的高校都在努力從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而對于美術學科來說,它本身就屬于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美術欣賞,挖掘美術學科的魅力,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是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而從目前我國高校美術欣賞情況來看,一些學校依舊無法擺脫低層次、普及式的教學模式,這極大地制約了高等美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素質教育的普及。轉變教學方法,明確欣賞課對美術學科學習的積極作用,是目前高校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該關注,應該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欣賞課在美術學科學習中的影響作用
(一)有利于獲取廣博的知識
欣賞一部美術作品,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和專業素養。美術欣賞也是如此,它依賴于人的理解發展起來,理解屬于一種領悟,是研究事物本質的一種思維方式。作為高校學生來說,經過了義務教育階段,必然積累了一定的美術常識,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欣賞能力和分析能力,這個時候,如果教師給予合理的點撥和引領,欣賞教育就能夠有效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源頭來源于社會生活,在欣賞一部美術作品的時候,教師需要將作品的社會背景、創作時間以及與其相關的人文、風俗交代給學生。同時,作品欣賞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將作品外部的各種關系以及內涵傳遞給學生。也就是說,欣賞一部作品,學生從思維能力到分析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同時還會吸收大量的相關知識。這與美術教學相比,學生的知識接受范圍大大增加。隨著美術欣賞教學的推進,學生的美術專業知識積累量會不斷增多,而反過來,專業理論知識的增加,又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語言,豐富他們的對美術作品的情感體驗以及領悟。
比如欣賞《中國古代山水》,首先必須要涉及到中國山水與西方風景的區別;然后是中國山水作品的散點透視、移步換景;西方風景則是聚點透視、客觀寫實,等等,這些知識點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學生都需要了解。由于中國山水是移步換景,基本都是一邊走,一邊描繪,一邊欣賞,側重點在寫意。那么西方風景重視寫實,是對客觀事實的描繪。這與西方人的性格有很大關系。東方人比較感性,而西方人則比較理想,這些都會在他們的美術作品中展現出來。欣賞一部美術作品,必然要以知識作為基礎,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和文化背景,才能夠更好地體味作品所展現出來的人文、風土、民情、情感,等等。這些大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范圍,使學生視野大開。
(二)有利于培養審美能力
美術欣賞課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所謂審美能力就是人們對自然美、社會美以及藝術美的鑒賞能力與欣賞能力,人類生存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是色彩斑斕的,因此也存在各種對比,美與丑、善與惡、對與錯,等等。大學生一直生活在校園中,對于社會上的各種現象了解并不多,同時他們對世間的美好強烈渴求。而美術作品為他們提供一個了解世間美好,辨別世間美好的平臺。人們總說,這個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術本身就是視覺的藝術,教育中應該充分利用欣賞課,將美術作品中的這些教育價值挖掘出來,幫助學生建立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欣賞課光憑借一張口、一支筆是不夠的,教師應該從視覺形象教學原理出發,激發學生求知欲,引導學生觀察對象、認識對象,最后對藝術作品進行評價,產生情感的共鳴。每一部美術作品,都具有自己的特殊美術價值和內涵。欣賞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獲得挖掘這種內涵的能力。
比如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在欣賞這部作品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蒙娜麗莎輕輕揚起的嘴角,總是掛著迷人而神秘的微笑,不管是她輕挑的眼角,還是深邃的雙眼,都給人以恬靜和美好的感覺,同時又隱隱感受到一種神秘、純真。那么達·芬奇在創作這個作品的時候,充滿了對人文主義的崇拜,他體現的是人性的解放,是充滿血肉情感的人本價值。一部美術作品,它就是靜靜地掛在哪里,但是其中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能夠使人感同身受,能夠讓人流連忘返,而這些都需要欣賞來實現,只有用心體會,去感受,才能夠獲得。
(三)有利于培養創造性思維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不以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為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人類最可貴的品質就是創造,“創造”是一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靈魂,“學習”這種人云亦云的能力每個人都有,但遺憾的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當人類步入知識經濟、信息時代,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結晶,是一種文明的象征。這對于多角度,多方式思考問題是最為有益的。因為這種教育用于大多數,對于創造性思維普遍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二、高校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優化對策
(一)營造教學的寬松和諧氣氛
高校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欣賞課的時候,應該用語突破,不要停留于傳統陳述、說教的模式,應該結合多媒體技術,使用探究式教學法,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建立美術學習興趣,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究,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思維處于一個活躍的狀態,這樣才能夠提出更多的見解,對作品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刻。
比如以以上文提到的《蒙娜麗莎》為例,如果教師單純說教,很難將蒙娜麗莎迷人的微笑解釋清楚,也很難激發學生對作品的興趣。為了打破這個弊端,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們勇敢地說出來,集思廣益。有的說作品是達·芬奇的自畫像,有的說女模特是畫,還有的說是達·芬奇的同性戀人,大家把所知道的有關這幅畫的相關信息爭先恐后地表達出來。我問學生們喜歡古今中外哪些畫家,發現他們往往對生活經歷坎坷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畫家感興趣。
(二)對比分析,變欣賞為研究
對學生而言古今中外美術作品浩如煙海,東方美術、西方美術,眾多畫家不同種類、不同風格、不同題材、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如何欣賞,極為困難。因此,教師應該高瞻遠矚,宏觀地把握美術欣賞教學,有計劃有目的地、有針對性地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進行比較教學欣賞分析,徐悲鴻和吳冠中,都曾留學法國,都曾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文化背景相同,但是兩者的藝術觀念和作品風格迥然不同。徐悲鴻是一個現實主義畫家,以寫實手法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作品注重
的是政治性和文學性。而吳冠中走的卻是另一條路,以寫意,甚至是抽象的手法表現大自然的景象,追求的是藝術的形式美感,探討藝術自身美的規律,而不太注重作品內容的文學性和政治性。在實際欣賞中,只是把兩者的作品放置在一起比較分析,很容易就理解到這一點。
(三)創造特殊課堂情節,知事論事
在美術欣賞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針對一些特殊的內容,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比如哪些需要重點分析,哪些需要一帶而過,都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教學目標進行設定。處理作品應該更加靈活,做到因材施教。如果美術欣賞教學都是一個模式,那么是無法將具體形象,生動化地展現給學生的。每一件美術作品從構圖到色彩層次,都需要教師合理對待,結合具體的案例,創建生動的情境,通過這些多元化的方式,提高美術欣賞的有效性。
三、結語
開展美術欣賞,對美術教育本身具有非常巨大的現實[文秘站:]意義,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人文修養的有效手段。高校美術教師應該從實際教學需求、學生學習特點出發,合理開展美術欣賞,總結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美術作品中的教育價值充分挖掘出來。
【欣賞課在美術學科學習中的影響和作用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職校體育教育的影響與作用分析論文10-11
視唱練耳對聲樂技巧的作用和影響分析01-08
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中圖形譜應用的作用論文08-01
多媒體在小學美術備課中的作用的論文08-26
初中美術欣賞課論文07-30
心理學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和影響09-12
新時代數字媒體藝術的作用和影響論文09-10
論文: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德育分析05-12
鋼琴伴奏在聲樂藝術中的作用分析論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