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術編輯的涵養(yǎng)論文
美術教育是一門關于美的教育。這種教育是一種直觀的美,心靈感悟的美,同時也在發(fā)現(xiàn)著美,創(chuàng)造著美。其中,美術編輯的審美修養(yǎng)是關鍵因素。
在當前的社會生活中,通過期刊、電視、網絡等信息渠道,人們會接觸到內容豐富多彩的圖片。此時人們看到的圖片已經是經過美術工作者編輯之后而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給人們以情操上的陶冶,而且以藝術上的享受。而這歸根結底都離不開美術編輯的審美修養(yǎng)。
美術編輯的審美修養(yǎng)在工作中的意義有:
1.讓作品更易被讀者所接受。
任何一幅美術作品在登出之前都要通過美術編輯之手。美術編輯作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中介者,起著意義非凡的作用。而這其中的審美修養(yǎng)所發(fā)揮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覷。作為具有專業(yè)水準的美術編輯,一幅作品在其審美修養(yǎng)的物化下要讓普通讀者可以領略其中的內涵和意境,引起共鳴。每幅作品都有它所對應的讀者群體,比如兒童、青少年、老人,知識分子、商人、工人、農民。因此,美術編輯在編輯作品時,首要應該了解作畫者的動機,其作品是要展示給哪些群體的。然后以此為基準,站在受眾的審美角度上進行編輯。如果是針對兒童的美術作品,在編輯過程中就要使用更加艷麗的色彩,讓整個作品充滿跳動感。例如動畫片《獅子王》中,主角獅子辛巴在美術編輯的編輯之下變得時而可愛調皮,時而雄壯威猛。孩子們的心情跟著辛巴的不同形象而不斷變化!丢{子王》在中國兒童市場有著廣泛的認可度,與美術編輯的審美修養(yǎng)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2.讓作品更顯靈動性。
每幅作品創(chuàng)作之初在作者心目中都是有生命的,而在讀者心中則是靜止無生命的。要讓作品由靜止變?yōu)殪`動,就需要美術編輯來加以物化。這很大程度上需要美術編輯的審美修養(yǎng)來發(fā)揮作用,其中包括對作品的文字敘述,讓讀者更加了解作品的意義或作者創(chuàng)作作品的`出發(fā)點和動機。比如有些抽象藝術作品或者概念藝術作品,一般行業(yè)人士有時都很難看懂,更談不上其他非專業(yè)人士。這就需要美術編輯在編輯過程中添加對于作品的文字描述,便于大家讀懂整個作品的含義。一幅作品有了內涵,有了思想,才會彰顯其靈動性。
美術編輯的審美修養(yǎng)涵蓋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對于美的認識,對于美的評價,對于美的感覺,對于美的鑒賞,對于美的享受,對于美的表達,由此上升到對于美的創(chuàng)造。如何提高美術編輯的審美修養(yǎng),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心存高尚的情操。
只有那些對美術編輯工作投入無限的熱情和崇高使命感的工作者,才有可能真正意義上邁進美術教學的藝術大殿。這種高尚的情操需要美術編輯很好地去關注和培養(yǎng)。因為情操的培養(yǎng)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來加以支撐。這需要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
2.較深的藝術涵養(yǎng)。
具備藝術修養(yǎng)的工作者能夠隨時隨地地用雙眼發(fā)現(xiàn)美,用經驗鑒別美,用心靈品味美,用智慧創(chuàng)造美。而這樣的編輯在工作中會潛移默化地用自身的藝術魅力感染周遭的同事和讀者,也讓他們對美能夠有一定程度和深度的認識與理解。
3.豐富的生活經歷。
對相關美術作品的了解、掌握甚至是吃透,需要美術編輯有著豐富的生活經歷,這樣對作品的把握以及對其中富含的韻味就會體味得更加深刻到位。青年美術編輯,由于生活經歷相對有限,在這方面還缺乏一定的造詣,這就需要他們多去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多體驗生活。除此之外,還要多了解一些藝術家的生平事跡,從而了解相關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把它們作為故事穿插到作品的物化過程中,激發(fā)讀者對于美術作品的興趣。
4.對藝術作品做深入的研究。
美術編輯只有深入鉆研相關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作畫者同甘共苦,同樂共悲,才能在物化作品的過程中用自己的切身體驗或者真實情感去感召讀者,和讀者一起身臨其境地對相關作品進行欣賞和探討。
5.掌握一定的現(xiàn)代設計和制作手段。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腦制作對美術編輯工作是一項革新。現(xiàn)在,美術設計操作軟件如Photoshop、CorelDraw和方正飛騰軟件的應用市場已經相當成熟。美術編輯要想讓自身的美術設計才華得以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就必須熟練掌握相關的軟件,讓自己物化的作品更加鮮活。
此外,美術編輯工作者還要根據不同的受眾群體來打造整個作品。
1.嬰幼兒讀者。
欣賞畫作不是成年人的專屬活動,嬰幼兒也應享受此項權利。從嬰幼兒抓起,培養(yǎng)他們對于美術的興趣,對他們的身心健康,茁壯成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美術是一扇窗戶,通過這扇窗戶孩子們可以了解很多未知的世界。因此,面向嬰幼兒讀者的美術作品,編輯要注重符合他們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色彩要明朗鮮艷,圖畫要活潑可愛,動植物要擬人化,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對于美術的興趣。
(1)打造色彩鮮明的視覺感知。
視覺感知往往是人的第一感知。要想在視覺感知方面抓住嬰幼兒的眼球,最顯著和直接的傳達方式便是色彩。嬰幼兒一般都喜歡很強的色彩效果,這些色彩具有視覺上的沖擊力和感染力,刺激孩子們的視覺神經。因此,編輯可以采用鮮艷的色彩以及強烈的對比,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和好奇心。
(2)設計者要保持一顆童心。
對于嬰幼兒群體,只有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才能生動地刻畫出屬于他們的美術欣賞風格,這就需要設計者時刻保持一顆童心,以兒童的眼光和視覺去審視一些設計元素。
2.青少年讀者。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集中獲取知識和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欣賞作品的喜好已經有了明顯的傾向性,漫畫對他們的誘惑最大,色彩等對其的吸引力已經降到最低,取而代之的是作品中對人物或者其他事物的刻畫。針對青少年讀者的美術作品應多加入一些插畫設計。例如,某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作文集,封面采用的是sd娃娃,服裝、造型、道具不管對于女生還是男生都是喜聞樂見的。
3.老年讀者。
由于老年人的視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降低,他們對于文字、圖畫的敏感性也會減弱,所以,在畫作欣賞的選擇方面,他們更偏向于色彩鮮艷、字體偏大、標題醒目的畫作。
在針對老年人讀者群體的美術作品中,編輯要穩(wěn)重大方,構思簡約,因為老年人經歷過人生百態(tài),很多事物他們更看重的是平淡樸實,過于華麗的東西反而會引起他們的反感。老年人又被稱作“老頑童”,有些思維興趣趨向于兒童化,所以也可以嘗試設計一些色彩亮麗的插畫或者文字,這也不失為一種途徑。
【對于美術編輯的涵養(yǎng)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