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間美術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論文
摘要: 我國民間美術資源廣而富, 有地域性。民間美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自然發展狀態下持有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探索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民間美術資源, 積極探索創新出更加適合民間美術活態教學模式, 是提高小學教育的途徑之一。
關鍵詞: 小學教育; 民間美術; 活態教學形式;
民間美術是在自然發展狀態下產生和發展的, 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使得民間美術具有“自然”與“活性”的特點, 也具有了活態特性。我們借用“活態”一詞來審視民間美術, 對民間美術進行探索與研究, 對民間美術以教學的形式納入小學教育中, 促進民間美術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傳承與延續、得到普及與弘揚, 不致使民間美術“人亡藝絕”。
一、民間美術活態教學傳承方式
民間美術伴隨著人類勞動而興起, 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由于產生地域、方式、時間的不同, 其活態教學形式也是豐富多彩的, 歸納起來當前民間美術的活態教學形式, 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
1. 師徒言傳身教
言傳身教就是用言語講解和口頭傳授,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作示范表達, 語言和動作是言傳身教的兩個環節, 這是民間美術最為基本的一種教學態式, 也是最為普遍的一種教學態勢。自古由于民間技藝傳承者自身文化知識的限制, 很難將技藝以文字形式作為最終表達, 因而“言傳”“身教”就成為了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民間美術傳承的有效性取決于技藝性語言的凝練 (如技藝口訣的編撰) 、體態性語言的交流程度, 其發生方式往往是通過傳承者與被傳承者產生共鳴而進行的。
2. 民俗活動默化
民俗活動的開展是最能體現民間美術“活態”的一種形式。在我國, 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比比皆是, 人們通過看民俗展演、吃民俗特制食品等方式融入民俗中, 感受民俗所承載的民間美術文化, 并在民俗接觸中將這種文化深深根植于個人文化生活中, 構建自己的文化生存理念, 形成民族文化認同, 這種認同也時刻影響著人們的行為, 而促進文化自覺。歸納起來, 可以說民俗活動主要是以人與人交流的形式開展的, 并在潛移默化中將民間美術文化不斷傳承和發揚。
3. 民藝品物化呈現
我國民間美術種類繁多, 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地域文化。民藝品的傳承路徑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一是通過民藝愛好者以描摹、仿制的形式, 通過信息技術和商業途徑擴大原有民藝品的地域性、時間性限制, 以物化的形式傳播民間美術的精髓, 將具有特色的民藝品傳播到世界各地。二是子承父業、師徒傳承。那些承襲了代代相傳的獨特技藝的傳統藝術家們, 延續著這些寶貴的技藝, 堅持保衛著一份傳承的火種。
二、小學教育中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的現狀分析
整體來說, 民間美術資源特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使用比例仍然較低, 尚未形成完整的民間美術活態教學體系, 教學方式的刻板、學習內容“靈性”的缺失, 使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當前學界已基本達成共識, 對其重要性達成普遍認同。但是, 在民間美術活態教學方面出現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面活心不活”
在當前的民間美術活性教學中為了表現“活性”, 廣泛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設備, 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體現教學的活態, 這不是“活態教學”, 這是“教學活態”。是沒有真正理解和把握“活態教學”本意的表現。活態教學本意是回到原初的“生活文化”, 回到“生活土壤”, 多媒體教學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只是工具, 是生活的“片段化”, 文化的“碎片化”的復制和重現, 缺乏生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只是傳統“靜態教學”的部分“動態化”。不是真正的“活態教學”, 表現為“面活心不活”。
2.“師活生不活”
當前活態教學重在教師“請進來”, 而不是學生“走出去”。當前小學民間美術教學大多僅僅局限于學校課堂之內的傳教, 教師教學側重于民間美術理論知識和發展歷史的講授、注重于民間美術作品的欣賞和了解, 學生切身的文化感受與空間感悟被忽視。教師教學的結果是“教而不會”;民間美術教學內容的設計與開發趨向于簡單化、生硬化, “活”體現較少, 學生學習內容“死板而僵化”, 理論和實踐相脫節, 很難讓學生在感同身受中汲取知識, 培養學生的文化自覺性, 學生學習的結果是“知而不會”。
3. 評價方式不統一
由于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 對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的評價機制和評價標準的研究還非常薄弱, 甚至是空白。有的學校僅僅將美術教育作為一項任務來完成, 衡量標準也僅僅是學生是否完成美術作業。對于如何學、該怎么學、達到什么樣的學習效果都沒有明確的界定, 美術一直作為非主流學科生存于夾縫中, 發展舉步維艱。這就導致對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無法進行客觀的科學評價, 沒有評價標準, 對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的評價難以達成統一, 出現“無法評價”或者“多種評價”無法統一的現象和問題。
4. 師資力量有欠缺
具備民間美術活態教學能力的教師不足, 大多教師“學校進學!钡慕洑v, 往往缺乏民間經歷。導致當前小學民間美術活態教學大多注重于名氣比較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忽視或者無視“非遺”之外廣大民間美術的教學, 出現民間美術不“民間”問題。如今, 各地民間美術活態資源本身的巨大差異以及城市化及全球化的沖擊, 民間美術活態資源正逐漸消亡, 且缺乏相關的培養、培訓和引進渠道, 導致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的能力嚴重不足。
5. 基礎設施需加強
民間美術教學空間、教學場景這些基礎的教學條件, 直到今天很多學校仍然未配備齊全, 在一些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地區, 有的學校甚至連美術教學的功能教室、基本教學設備都沒有, 教學條件不足嚴重制約著小學民間美術活態教學活動的開展。
三、小學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的發展趨向探究
小學生的天性在于“活”, 促使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朝靈動性方向發展, 以最大可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民間美術教學發展態勢由“靜態”轉向“動態”, 由“死態”轉向“活態”已是大勢所趨, 其發展具體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 關注民間美術和活態教學的內涵解讀
民間美術的內涵和范疇是當前研究的一個重點。不同時間段對于民間美術的內涵和范疇的界定是不同的, 比如, 1990年農村讀物出版社《中國民間藝術大辭典》、2003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4商務印書館《中國藝術百科辭典》、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美術教育詞典》對于民間美術內涵和范疇的界定都不盡相同, 有的把民間美術和民間工藝合二為一, 有的則把二者獨自分開。但也有諸多相同點, 如都強調民間美術的“民間性”“民族性”和“民俗性”“三民”特性, 美術和工藝的統一性。所以, 當前對民間美術的界定和范疇大多認同為基于“三民”的“二者”統一。
活態教學的內涵和范疇是當前研究的另一個重點!盎顟B”本意是一個科技名詞, 指非鈍化金屬的自然性溶解狀態, 把它用于民間美術主要著眼于“自然”和“活性”兩個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 活態內涵日趨明確, 越來越強調活態的所賴以生存的“生活文化”和“生活相”兩個核心要素;氐健吧畹脑戳鳌, 回到“生活文化”, 回到“生活相”, “三生三回”才是活態的真正本質內涵。活態教學主要是指教學重返“三生”做到“三回”。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的內涵主要是基于“三民”和“二統”的“三生三回”教學。
2. 關注教學場景的“田野化”
進行民間美術教學, 教師請進來固然重要, 但是不可否認“請進來”的很多知識都是“僵化的”“死的”, 很難給予學生比較直觀、鮮活的感受。讓學生走出去, 從課堂回到“生活現場”, 從課堂的學到生活中的做, 在做中學、在做中悟, 從課堂的理性體驗到生活中的感性體驗才是活態教學的本真面貌。小學教育的民間美術活態教學要從請民間美術藝人進課堂, 轉向教師帶領學生近民間美術藝人, 由課堂教學回到“田野”教學, 從生硬記背轉向知識默化, 才是活態最為本真的實現。例如:博物館參觀民間美術作品展覽;到民間藝人的工作室或作坊參觀, 并能親自體驗民間美術的制作過程;也可以把民間美術家請到學校, 讓學生在學校與民間美術家近距離地接觸。
3. 關注教學內容的“民間性”
民間美術一定要有民間味道, 要在民間。一方面這就需要教師要深入民間、了解民間、體驗民間和感受民間, 在自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選擇上要廣泛, 不能僅僅限制于單一的名氣大小來定論, 從而對部分民間美術自動忽視;另外一方面, 也要求教師在民間美術的傳授上要尊重民間美術的原汁原味, 切不可因自身的喜好隨意更改民間美術的意蘊。教師通過言教這一口頭的傳承形式把民間美術的審美情趣、工藝技巧與要領傳授給學生, 使得民間美術能夠代代相傳。教師的身教更是傳授民間美術的重要途徑, 一尊泥塑、一幅年畫、一張剪紙……都要經過教師的實踐、演示, 通過身教直觀的教學方式去讓學生感受民間美術, 讓學生在民間美術的長河中徜徉。
4. 關注教學方式的信息化。
關注“活態”乃是與傳統的“死態”, 即博物館或是美術館中的靜態展示相對而言的。強調了具體文化情景的重要性, 靜態展示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文化與文化情況相剝離的基礎上實現的, 文化的價值也會隨之消失。對此, 我們可以借助教育技術的手段設置民間美術工作的動態場景圖, 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不再受限于時間和地點, 通過虛擬模擬技術再現民間美術發生、發展的場景, 實現民間美術的情景化教學, 讓學生切身體味民間美術攜帶的文化價值, 實現真正的活態教學。
結語
總之, 民間美術具有實用性、豐富性、歷史性、大眾性的特點, 有著豐富的藝術形式, 探討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無疑能更好地促進和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與持久力。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探討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研究不僅有益于弘揚民族精神、擴大傳承規模, 更有利于加強受眾群體的接受程度、把握民間藝術傳承脈絡。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研究對民間美術的傳承有著重要的作用, 民間美術體現出中華民族精神的獨特美學氣質和表現形式。體現了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研究對傳承和發展我國民間美術文化瑰寶、彰顯我國民族精神起著重要作用。
【民間美術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傳統民間美術的應用分析的論文06-26
傳統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分析論文06-14
論文: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德育分析05-12
高中美術教學現狀實踐應用創新分析論文四篇06-19
多媒體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9-03
民間美術中的色彩論文06-21
民間美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論文09-21
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的應用現狀論文09-07
CAI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10-26
賞識教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論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