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幼兒園美術活動
美術是培養人審美能力、美學素養的重要學科,也是人們情感表達、綜合技能的一個基本體現。幼兒園美術活動應該如何開展?大家知道嗎?幼兒園美術活動的論文應該怎么寫?
論文:幼兒園美術活動
摘要:美術是培養人審美能力、美學素養的重要學科,也是人們情感表達、綜合技能的一個基本體現。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美術技能對于實現他們的全面發展與素質教育有著重要的價值。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美術技能培養,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來指導幼兒的美術成果,實現他們美術技能的不斷提升,為他們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做好鋪墊。
關鍵詞:幼兒園;小班;美術;教學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美術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教學中教師就要善于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不斷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實現他們美術綜合技能的有效提升。
一、激發幼兒美術興趣,為有效教學打好基礎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擁有了良好的學習興趣就相當于學生有了一把通往知識寶庫的鑰匙,隨時可以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探究,這對于學生的學習發展影響深遠。特別是在美術教學中,通過興趣的激發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創造中來,對于他們的色彩認知能力、組織協調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有重要的促進價值,需要我們予以重視。
例如教師就可以運用游戲來培養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常見的就是涂色游戲:涂色游戲就是教師畫好物體形象的輪廓,然后在輪廓中涂色,激發幼兒對色彩美的感受,如:請幼兒涂紅蘋果、涂切開的西瓜等等;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添畫游戲:添畫游戲就是教師畫出一副圖中的主要形象,然后請幼兒添畫一些輔助物。如:教師在紙上畫出動態不一的小雞的形象讓幼兒添畫“小蟲子”“點小米”或畫“籬笆,小草”,教師畫美麗的金魚讓幼兒在金魚嘴的前方添畫水泡、在旁邊添加水草、水底生物等,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感受到游戲的樂趣。
為了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可以在活動中為幼兒設置好玩的游戲情境,例如在教學簡筆畫鴨子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運用“老師給我零分,同學給我兩分,爸爸給我三巴掌,我一撅嘴兒,變成一個小鴨子”這樣的口訣來引導學生邊說邊畫,看誰畫的像、看誰畫得好,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培養幼兒美術技能,為有效教學做好保障
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再多的知識也不如教給他們一些學習的方法與技能,知識只是固定的,方法才是學生日后學習發展的關鍵。幼兒時期正是孩子們各項情感認知、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幼兒的美術技能培養,以便能夠提升幼兒的綜合美術能力,為實現他們的健康發展做好保障。
例如在教學基礎知識的時候,教師就要使用幼兒熟悉的語言,如把豎線、橫線比喻成木棍,豎線比喻成木棍站立,橫線比喻成木棍睡覺,弧線比喻成木棍彎腰。講時掌握幼兒的語言特點,幼兒喜歡用重疊詞。因此,在講形象特征時多采用重疊詞,如講鴨子畫法時可以這樣說,圓圓的頭,扁扁的嘴巴;蘋果,圓圓的蘋果;熊貓的身體是胖胖的;大象的鼻子是長長的;紅紅的太陽;綠油油的草地等。多用重疊詞,就能加深幼兒對形體特征的印象,便于他們在畫畫的時候進行科學的運用。
此外教師也要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善于發現生活的良好習慣,并將自己的發現科學的運用到繪畫中來,如用點畫“飄落的雪花”、用短線畫“綠綠的小草”、用圓畫“蘋果、氣球”等。圓是繪畫活動中最早的圖形,畫圓圈時,幼兒往往急于將起點和終點合攏,因而不容易成功。教師可以在教學時邊畫邊說:“圓圓慢慢圈起來”。又如:畫葡萄時一邊畫一邊說:“一個小圓,三個伙伴,許多小圓靠一起,變成葡萄一串串�!边@樣可以增強幼兒的印象和興趣,還能夠培養他們良好的繪畫基礎技能。
繪畫是一項創新性活動,由于幼兒的認知能力相對較弱,在畫畫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邏輯上的、原則上的錯誤,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也要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讓他們能夠不斷的提升美學素養。例如《造籬笆》美術活動是以畫直線為主的游戲,教師事先在紙上畫小雞,并與幼兒一起扮演“雞媽媽”和“小雞”,在圓圈上畫直線即造籬笆,老師還用“雞媽媽”的口吻進行引導,提示“小雞們”把籬笆造的密一些,直一些,不然“大灰狼”會來把“小雞”捉走的,寶寶們立即認真的畫起了“籬笆”。另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注重對于“籬笆”美學元素的運用,例如長短要盡量一致、間隔要均勻等等,讓學生能夠通過實現繪畫不斷的提升美術認知。
三、注重幼兒美術評價,為有效教學鞏固基礎
在幼兒時期,他們的心智發育不完善,加上受個人性格、家庭教育的影響,有的幼兒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認為自己畫的就是最好的,不愿意改進,也有的幼兒靦腆自卑、情緒消極,在畫畫的過程中畏首畏尾、不敢輕易下筆,畫完之后由于虧不如人而更加消極、自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運用科學的教學評價,引導幼兒在各自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有所提升,實現教學的有效開展,實現幼兒美術能力的穩步提升。所以,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心理特點,設計“在玩中觀察--在情景中產生興趣--在活動中思維想象--在鼓勵中創造表現--通過鼓勵創造提升學生組織”的活動模式。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捕捉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具體、適當的肯定。如:“你畫的太陽真好,太陽公公笑得多開心呀!你畫的冰激凌看著好好吃的樣子,等一會兒,我們一起來嘗嘗它的味道怎么樣?你畫的小烏龜真可愛,你愿意讓全班小朋友都來欣賞一下嗎?”等等。讓幼兒感受被承認的快樂,并由此倍添信心,從而更加主動地參加美術活動。我們知道教師對幼兒作品的評價對于激發幼兒興趣也是很重要的,在評價幼兒作品時可以經常給幼兒一點小小的獎勵,如:在畫面上畫個小鳥,貼個小花等,每當幼兒得到獎勵時,會高興地拿著自己的作品自我欣賞一番,在他們看來,得到老師的獎勵就是得到了最高的獎賞,也是對自己作品的肯定,因而對繪畫充滿自信,由于經常得到全面肯定,漸漸地,幼兒不害怕繪畫了,落筆大膽了,對繪畫有了初步的興趣。
總而言之,想要做好美術教學工作,需要教師能夠注重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技能、學習評價三方面的有效指導,只有做好了這些工作,才能夠實現幼兒對于美術的科學認知,提升幼兒的美術學習自主性,為他們的學習發展打好基礎。
【論文幼兒園美術活動】相關文章:
幼兒園美術活動論文07-24
幼兒園美術論文08-25
淺談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繪畫教學論文06-16
幼兒園美術欣賞論文09-16
關于美術活動科學教育論文07-15
淺談美術教育活動在幼兒園如何開展論文08-30
幼兒園美術論文范文10-18
美術論文10-06
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練習說話論文10-26
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的論文參考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