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盈余管理的總體應計利潤計量法綜述
【摘 要】 盈余管理實證研究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計量盈余管理程度,總體應計利潤法是目前西方盈余管理研究文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盈余管理計量方法,但同時也是受到批評最多的一種方法。本文對總體應計利潤法計量的原理、具體模型和優缺點作全面評述,并對未來的研究提出一點建議。【關鍵詞】 盈余管理; 總體應計利潤; 瓊斯模型
20世紀80年代以后,盈余管理成為西方實證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實證研究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對盈余管理程度進行量化反映。
一、總體應計利潤法的常用模型
總體應計利潤法是西方盈余管理實證研究中最常用的一類方法。該類方法目的是從應計利潤總額中分離出可操縱性應計利潤,作為衡量盈余管理的指標?傮w應計利潤法下,提出了眾多的模型,包括:Healy模型、DeAngelo模型、Jones模型、Jones截面模型、Jones修正模型等。這些模型的主要差異是非操縱性應計的假設與處理不同,各模型簡介如下:
。ㄒ唬〩ealy模型
Heal(1985)假設非操縱性應計服從均值為零的白噪音過程,因此預期非操縱性應計等于零,總應計的任何非零值歸于管理層操縱。
EDAit=TAit/Ait-1(1)
。ǘ〥eAngelo模型
DeAngelo(1986)假設非操縱性應計服從隨機游走過程,也就是,對于一個穩定狀態的企業,t時的非操縱性應計被假設等于t-1時的非操縱性應計,因而t時與t-1時總應計之間的差異被歸于會計操縱。
EDAit=(TAit-TAit-1)/Ait-1(2)
。ㄈ┗綣ones模型
Jones(1991)認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變動會帶來營運資本變動導致企業應計利潤的變動,固定資產會產生折舊從而帶來應計利潤的減少,因此Jones模型用銷售收入增量(△REV)以及固定資產原值(PPT)作為自變量,建立總應計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通過參數估計,預測事件期的可操縱性應計。
具體的計算是分為兩步,首先利用估計期(P)的時序數據,將總應計(TA)回歸到總應計的非操縱性成分決定因子(△REV和PPT),
TAip/Aip-1=α1(1/Aip-1) β1(△REVip/Aip-1) β2(PPTip/Aip-1) εip (3)
利用上述模型,求出各參數的系數估計值(a,b1,b2),然后運用事件期(t)的數據,計算出非操縱性應計的預期(EDAit)。
EDAit=TAit/Ait-1-〔ai/Ait-1-b1i(△REVit/Ait-1) b2i(PPTit/Ait-1)〕 (4)
。ㄋ模㎎ones截面模型
Jones剛提出模型時,運用的是時序數據,由于時序數據會導致生存偏差問題,為了最小化生存偏差,DeFond and Jiambalvo(1994)提出Jones截面模型,截面模型假設企業的非操縱性應計水平在同一產業各企業之間變化是一樣的。首先針對每一個樣本企業,根據它所處的行業,收集同期同一產業其他企業的數據,運用方程(3)去估計對應產業/年度的系數估計值;然后把這些系數估計值帶入方程(4)去計算該企業的操縱性應計預期。
。ㄎ澹㎎ones修正模型
Jones和Jones截面模型中假設所有的收入變化是非操縱性的,但實際上管理人員可以利用信用銷售來操縱應計,為了反映收入操縱,Dechow et al.(1995)修正了瓊斯模型,該模型假設信用銷售的任何變化反映了盈余管理活動,即要從△REV中扣除應收賬款的變化(△REC)。運用來自于方程(3)或它的截面形式的系數估計,Jones修正模型的操縱性應計被計算如下:
EDAit=TAit/Ait-1-〔ai/Ait-1-b1i(△REVit/Ait-1-△RECit/Ait-1)
b2i(PPTit/Ait-1)〕 (5)
二、總體應計利潤法的優缺點評述
根據McNichols(2000)對1993-1999年9月期間發表于美國八個頂級會計雜志的55篇盈余管理研究文獻的統計,有45.5%的文章使用了總體應計利潤法,它是目前西方盈余管理實證研究文獻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但同時也是受到批評最多的一種方法。
。ㄒ唬┛傮w應計利潤法的優點
這一方法的主要優點是:第一,應計利潤總額可以綜合反映企業的各種應計操縱行為,比如會計估計和會計方法的變化,收入的遞延確認、費用的資本化等,因此該方法可以從總體上把握盈余管理的程度;第二,總體應計利潤法思路清晰,計量相對簡單,對研究企業沒有特殊要求,依其得出的研究結論更具有普遍性。
(二)總體應計利潤法的缺點
這一方法最大的缺陷是現有的模型計量結果存在誤差,根據模型結果所推導的結論存在沖突,導致了研究人員對這種方法極大的置疑與不信任。具體的問題包括:
1.現有的各種模型檢測盈余管理能力低下
Dechow和Sloan(1995),Guay和Kothari(1996),Young(1999),Thomas和Zhang(2000),Kothari和Wasley(2005),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數據與方法對現有各種模型的盈余管理檢測能力進行比較與分析,總體上認為現有的各種計量模型都存在變量忽略與變量錯誤的計量誤差,檢測盈余管理的能力低下。從模型的相對檢測能力比較來看,Dechow運用被SEC審查企業的數據,得出結論修正的瓊斯模型檢測能力相對較優;Guay運用股票回報與盈余成分之間的相關性分析,認為各種模型都存在計量誤差;Young認為基本的瓊斯和修正的瓊斯模型相對較優,但計量誤差仍然在小于0.001的水平上顯著;Thomas認為KS的工具變量模型(1995)表現最好;而Kothari等人認為業績匹配的瓊斯模型能解決原有模型所忽略的業績與應計相關問題。由于研究結論并不統一,導致盈余管理實證研究中缺乏模型選擇的統一標準,以致研究結論可信度降低。
2.現有的模型忽略了許多影響應計水平的因素
實證證據表明企業業績、規模、成長、負債是與企業應計水平密切相關。Dechow(1995)與Kasznik(1999)發現具有較高(較低)盈余的企業呈現出顯著正(或負的)操縱性應計;Dechow和Dichev(2002)顯示較大的企業趨向于有更加穩定的和可預測的經營,企業規模與應計呈現負相關關系;Becker(1998)指出具有高杠桿的企業由于擔心違反債務契約,更加有可能去管理報告盈余,因此企業負債水平是與操縱性應計正相關的;McNichols(2001)證明分析師的長期盈余增長預期有顯著的解釋力對于運用瓊斯模型估計的殘差,表明增長是模型中一個顯著相關的被忽略的變量。而現有的模型卻忽略了這些影響因素,加大了計量偏差。
3.模型存在各種計量噪音
首先,模型存在數據選擇偏差,時序數據模型存在生存選擇偏差和時序內結構性變化問題,而截面數據模型存在異質性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加大計量噪音;其次,模型計量線性形式受到置疑,Ball和Shivakumar(2006)指出傳統線性模型忽略了會計謹慎性原則對于收益和損失的不對稱處理,導致自變量系數被顯著地削弱,而考慮了會計謹慎性原則的非線性模型卻能解釋顯著更多的應計變化;另外,模型的內在假設與實際不符,總體應計利潤計量方法估計模型的特征參數時,內在假設企業在估計期(或同行業的其他企業)不存在盈余管理,但實際上這種假設與實際很難相符的。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雖然目前總體應計利潤法的計量模型眾多,但完美的盈余管理計量方法并不存在。
三、總體應計利潤法在國內的運用現狀與建議
(一)總體應計利潤法在國內的運用現狀
盈余管理是國內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從國內對于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來看,總體應計利潤法的使用很普遍,如林舒和魏明海(2000)對上市公司首次募股過程中盈余管理的研究,陳小悅、肖星和過曉艷(2000)對配股公司的利潤操縱的檢驗都是直接利用瓊斯模型,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截面瓊斯模型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同樣具有一定的適用性。但從總體上來看,國內盈余管理的實證計量還存在許多不足,第一,大多數研究直接套用西方的模型,沒有考慮中國的會計制度與企業商業特征作必要調整;第二,各模型的相對優劣缺乏中國資本市場的檢驗,造成不同的研究人員選擇的模型各異,導致研究結論缺乏可比性;第三,總體應計利潤法的運用僅局限于資本市場驅動的盈余管理問題,缺乏債務契約、管理層激勵等動機下的盈余管理檢驗。
。ǘ┛傮w應計利潤法研究運用的若干建議
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突破:
1.修正總體應計利潤法的模型
研究人員在選擇具體計量模型時,要結合國內的會計制度特點和企業商業經營特征進行必要修正,同時要警惕這種方法的計量誤差,可能會導致拒真納偽的研究錯誤,不能過分相信單一模型所得出的研究結論,通過多種計量模型的結合運用,減少應計模型的噪音所導致的推論錯誤。
2.開拓總體應計利潤法的運用范圍
盈余管理動機,除了資本市場動機,還包括契約動機、監管動機、和政治動機。某些領域,如管理層獎金補償契約與盈余管理、管理層變更與盈余管理,債務契約與盈余管理、稅收引致的盈余管理,在國外已經研究得非常深入,而目前國內卻很少有人涉足,未來的研究應該逐漸轉向上述領域,以開拓總體應計利潤法的運用范圍。
3.拓展盈余管理的計量方法
研究人員在研究盈余管理問題時,不要拘泥于實證計量方法,可以考慮采用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實驗模擬、報表分析等其他方法對盈余管理進行研究,雖然這些方法可能比傳統的大樣本統計計量方法耗時更多,成本更高,但由于研究更細,針對具體的企業和業務進行分析,可以提高盈余管理衡量的精確度!
【主要參考文獻】
[1] Healy Paul M,Wahlen James M. 1999.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Accounting Horizons,13(4): 365-383.
[2] Roychowdhury Sugata. 2006.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42,(3): 335-370.
[3] McNichols Maureen F. 2000. Research design issues in earnings management studi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19,(4-5):313-345.
[4] Burgstahler David,Dichev Ilia. 1997. 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4(1):99-126.
[5] Dechow Patricia M, Sloan Richard G. 1995. 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view, 70,(2):193-225.
【盈余管理的總體應計利潤計量法綜述】相關文章:
論文綜述的格式12-20
文獻綜述格式09-27
企業壓力管理中壓力源的研究綜述論文06-11
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評價方法研究綜述05-08
化學綜述論文12-22
醫學綜述的寫作方法12-06
文獻綜述的寫法及標準格式要求08-10
學位論文中的文獻綜述寫作06-02
綜述論文寫作步驟與方法02-23
戰略聯盟理論研究綜述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