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利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
論文摘要:基礎課的教學不同于現代化體系中的那些傳統的課教學,它的教學是一種極其復雜的過程。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恰好提供了一種與傳統的教學理論不同的學習理論;利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計算機基礎課的實踐教學我認為是現代化計算機教學的一個改革的方向。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傳統教學;建構主義;意義建構;協作學習
0、引言
隨著計算機科技遵循”摩爾定律”飛速發展的事實,以及全球互聯網時代日新月異的網絡的進步.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計算機文化素質的教育,著力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能的理解和自學的能力.以使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來大大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來實現自己的理想。現今,計算機己成為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一個不可缺少的生存工具因此尋求一個對教者和學者雙方都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計算機基礎教學就非常重要并且勢在必行了。通過我多年在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我認為利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建構主義fconstmctJv~sm1也譯作結構主義,是由瑞士學家皮亞杰于1966年提出的建構主義認為個體的認知發展與學習過程密切相關.它是對傳統學習理論的批判和發展。它強調,知識并不是對現實世界的絕對正確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種情境皆準的教條。它們處在不斷的發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們需要被重新建構:學習者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學習和交往活動中.他們逐步形成了自己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們具有利用現有知識經驗進行推論的智力潛能;相應地。學習不簡單是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在多媒體與網絡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建構主義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教學改革的主要理論基礎。
2、傳統教學模式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偏差
2.1“講授——接受”教學模式
在傳統教學中。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大多數是在被動的接受知識,而不是積極地發展智能,教師的任務只是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的任務則是理解和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教師教什么。怎么教。教師在教學過程展開之前就已事先確定。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處于被動狀態.其主動性、積極性難以發揮。既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即不利于創造型人材的成長。
建構主義學習采用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學習不簡單是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學習者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通過與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發展智能,建構自己的“經驗現實”。學習不是知識經驗由外向內的”輸入”.而是學習者的經驗體系在一定中自內而外的”生長”。與這一傾向相適應.在教學中出現了一系列具體變化:從”教師中心”到“學生中心”.從關注學習結果到同時關注學習過程.從關注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學習到關注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從關注外部到關注學習者的自我引導式學習、自我調節性學習等。
2.2孤立、脫離情境式的學習
由于傳統的教學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法,每個學生之間沒有交流的機會.彼此孤立的吸收知識。而知識又是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來成為概括性、抽象性的知識。從而使學習往往無法靈活適應具體情境的變化,學習者常常難以用學校獲得的知識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真實問題。這使得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不易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學習知識很枯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則把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相交互.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即采用情境式的教學,如實際案例教學等學生們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通過這樣的協作學習環境.學習群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幾位學生完成意義建構,這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傳統的課堂講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實際情境所具有的生動性、豐富性.因而將使學習者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發生困難。
3、利用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基礎教學
計算機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有它的特殊性,其他學科理論為主,輔助一些試驗;計算機課程中,理論內容較少,偏重操作。學了建構主義理論后,教師應有意識的于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可以使教師、學生、教材、媒體,彼此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素質的目的以下便是我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運用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的嘗試做法:
3.1運用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任何一個新知識的學習都是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原有知識引發新知識的認知沖突.引起學生認知結構上的不平衡。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學生進行認知結構的同化與順應阱。利用學習難點使學生陷于”煎熬”的困境。例如在講授”局域網的功能”這節課中.學生現在所學網絡組建內容是先人已經建構好的。但對學生來說卻是”未知”的。這時我就從現在幾乎家家都用的INTERNET網絡人手啟發學生對新舊知識建立聯系,”INTERNET網絡與局域網有什么區別和聯系?””是不是給你網線、計算機等設備就可以上網了呢?”,”INTEItNET網絡與局域網都是網絡。那是否意味著功能相同?”等等。通過精心設計。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造成學生認知結構與周圍不平衡,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3.2創設情境.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意義建構
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促使學習者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如果原有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因而.在講課的時候本人不是孤立地介紹局域網的概念、功能特性及組建等。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僅考慮教學目標。而且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創設問題。并把情景創設看作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采用講授與做實驗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實驗室里的設備,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然后我又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動手連接設備組建網絡這時同學們都發現設備連接不上既使連接上了網絡也不通.這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局域網的功能”的視頻創設情景。然后提出問題:”如何連接設備?”、n各個設備的作用?”、”局域網有什么特點?”、”局域網與廣域網的異同?”等等。這樣使學生就對局域網絡的功能有了直觀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建構。
3.3協作交流.促進學生建構的發展
在組建局域網的過程中.學生可能因為連接線接錯、或參數設置錯誤等等原因而造成網絡不通.學生也會有疑問”為什么局域網比廣域網實現資源共享更加方便”。這時可以充分發揮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的角色。采用小組學習方式,使學生組成團體學習.學生要與同伴分享自己探索的結果。解釋自己探究的方法。同時也要傾聽他人的想法,借鑒他人探索的成果。教師也要向學生提供一定的信息,但提供的信息不能太多,以免限制和妨礙了學生的探索活動。通過問題解決活動,學習者可以對知識結構形成深刻的理解.培養起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問題解決策略并形成對本學科的積極態度。并采用課后實踐的方法。鼓勵學生通過郵件,通過BBS、QQ、MSN,通過多媒體網絡等相互交流協作學生。
3.4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而不僅僅是聆聽。我不是采用講解如何利用局域網的知識去組建對等網,而是向學生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有關線索。如提示學生去注意一下雙絞線的排線順序等等.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設計實驗、實踐摸索等自主學習的方法。探索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自主學習,學生不僅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學會了獲取有關信息與資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另外還需要鼓勵和幫助學生學習組裝計算機、買計算機、租計算機甚至修理計算機,營造計算機學習的環境,以便他們能主動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永遠銘記這句話”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讓學生學會某知識的本身”
4結束語
目前我國正處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重大改革,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以及個性的健康發展,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自我提高,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個體意識,并且強化自學,自評,自控的素質訓練。作為新世紀的計算機教師我們還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言傳身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師生切磋.弦歌互答;必須更新觀念,大膽地引進和創新,要廢棄傳統的以行為主義為指導的,而大力發展以學生主動建構為中心的建構主義學習模式。真正為教學模式改革和教育現代化開創一個嶄新的局面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利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相關文章:
淺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活動03-20
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基礎英語教學03-18
談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多媒體聽力教學03-18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應用12-11
建構主義視角下的經濟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03-12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03-21
淺談創新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