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金融版圖告急

        時間:2024-08-14 13:43:36 金融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金融版圖告急


        編者按:全球化是一種不可回避的力量,但一個民族國家如何應對則大有講究。對于處于最高端的服務業而言,尤其如此?l此文,并不意味著我們同意此文的全部觀點,但我們認為,此文在一個恰當的時間,提出了一個恰當的。
          金融是的核心,金融不僅是配置資源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調配經濟命脈的供血系統,金融安全對經濟和社會穩定的極端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經濟專家反映,近些年來,我國在金融系統對外開放上由于策略失當,出現大量廉價賤賣金融、倉促合資的現象。按照現在這樣大躍進式的金融股權出售進度,不出五至十年,我國金融企業的股權將有一半以上被外資獲得,這樣的結局所隱伏的嚴重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金融大甩賣
          匯豐銀行一位高管仰望浦東的交銀大廈說道:“交銀大廈不久將要更名為匯豐銀行大廈!
          近來,外資爭奪金融企業股權的消息不絕于耳,如美洲銀行出資25億美元入股中國建設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和淡馬錫分別出資31億美元各購得中國銀行10%的股份;高盛集團和安聯保險等出資30億美元購得中國工商銀行10%的股份;德意志銀行出資1.1億美元入股華夏銀行;美國凱雷投資集團等出資4億美元收購太平人壽25%的股權并有權增持到49%;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與銀行合資成立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而且自從2004年年底外資在基金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被放寬至49%后,我國合資基金公司數已達18家。目前僅從不完全的統計中就有67家金融機構已向外資出售股權。
          在金融業競賣股權、私募融資的同時,海外上市也成為“超女選秀”般的。發行人比拼的不是發行價格和市盈率,而是賤賣股份所帶來的認購倍數,如中國人壽和交通銀行。交通銀行僅以每股2.5港元的價格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在排隊海外上市的隊伍中,還有中國銀行、中國建行、中國工行、民生銀行等等。中國金融業向外資賤賣股權宛如一場招商引資的大躍進,誰向外資出售的速度快、出售的比例高,誰就能得到執政的政績和媒體的掌聲。國內金融企業在境外像甩賣溫州鞋子一樣競相甩賣金融股權,甚至多家金融機構向同一境外投資者壓價競賣股份,這將會帶給中國金融業災難性的后果。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1年開始到2005年8月,中國至少有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5家城市商業銀行引入了外國投資者,幾乎每家銀行出售的股權比例都接近20%。從數量比例上看,外資入股國內股份制銀行的比例已達50%。如果算上4家在談的股份制銀行,這一比例高達83%。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建設銀行約用15%左右的股權換來了40億美元左右,中國銀行則將用10%的股權換來3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F在,工行也即將用10%左右的股權換來3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
          這個價格是貴還是便宜?從被入股的銀行在中國經濟生活中的實際控制力和市場力來看,幾十億美元的價格太便宜了。以工商銀行為例,在國內擁有2.2萬個網點,控制著中國銀行業近20%的資產。入股工行,將給予外國投資者一個極大的共享影響力的機會,讓它們可以分享中國金融業潛在的爆炸式增長。
          我們正在‘出賣’整個銀行業。但外資總共花了多少錢?可以說非常之少!擁有幾大國有商業銀行,基本上用30億美元左右,就可以換來10%的股權。這簡直會成為世界銀行界的性事件。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我們還在求著把股權賣給別人。今年年初,華爾街某銀行一支勁頭十足的團隊飛往中國,考察投資中國四大銀行中的兩家——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經過一周會談后,當這個工作小組的領隊準備離開北京時,他們的電話響了。但令他們感到意外的是,電話另一頭是中國建設銀行的一位官員,他請這家外國投資銀行考慮投資建行。
          這種事實表明,中國陷入困境的國有銀行渴望在海外上市前,從外國競爭對手那里吸引資金和專業技術,而且這已表現出一種毫無顧忌的渴望,F在,這種渴望正迫使國外各投資銀行改變它們與中國打交道的手法,以俯就的態度抬高要價。
          對于中國國有銀行的股權出售,定價太低幾乎是毋庸置疑的。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就曾指出,銀行的價值主要在于、品牌和信用度,客戶是銀行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在中國,由于監管當局對銀行業的準入進行管制,銀行特許權本身也有很大的價值。而對于中國的國有商業銀行來講,其巨大的網絡、品牌和信用度的價值,都遠未體現在股權溢價之上。他認為,在中國的銀行業海外上市的過程中,銀行業以“低價”被出售的策略亟須調整。
          國外資本入股中國金融企業,除了追逐利潤這一資本的本質特性外,其更長遠的目標是要控制中國的金融企業和金融產業,最終達到控制中國經濟的目的,從而瓜分中國的經濟資源及其所創造的財富。匯豐銀行一位高管仰望浦東的交銀大廈說道:“交銀大廈不久將要更名為匯豐銀行大廈。”悄悄地控股平安保險,平穩地笑納交行的控股權,再擇機控股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投資公司,最后完成在中國設立金融控股集團的布局。這就是匯豐等境外戰略投資者的戰略。
          金融和國防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標志。因為在國際分工已十分發達的現代世界中,許多需求都可以通過交換或貿易得以滿足,但惟有金融和國防是花錢也買不來的。金融是配置社會資源的最重要的手段,通過配置資源引導各種生產要素,重新塑造經濟乃至社會格局。在當今世界,誰有發達的金融市場,誰有強大的金融產業,誰就成為世界經濟舞臺上的主角。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強國,與它強大的金融業密切相關。
          在金融猶如國防的情況下,我們還在大量廉價地賤賣金融企業(賣股份或合資),有些監管高層還明文規定商業銀行改革“必須”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必須”與境外戰略投資者合資。這樣大躍進式地在金融領域招商引資,正可謂引狼入室,不出五至十年,我國金融企業的股份將有一半以上被外資廉價獲得,從而使我國的金融業掌控在外資之手,也就是說,我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在外資的掌心。這樣的前景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正因為金融的重要,外國政府總是千方百計地對他國金融資本進入設置障礙。試問中國的金融企業能輕易地在西方發達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或廉價獲得他們金融企業的股份嗎?中國建設銀行在紐約和倫敦已設了十多年的代表處了,至今還不能升格為分行。
        根據新加坡銀行法規,如果一個銀行的控制權在外國政府或政府代理機構手里,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金融版圖告急】相關文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企業品牌經營03-24

        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演進趨勢研究03-24

        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文化思想變革03-24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對策研究03-24

        關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發展探析03-18

        全球化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發展思考12-10

        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聞傳播與國家形象宣傳戰略05-26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的戰略調整淺析03-07

        淺析全球化背景下愛國主義教育的內涵03-18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安全的戰略意義及對策02-2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