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軟件外包興起的深層次分析
摘要:軟件外包在過去20年獲得了迅猛發展,從經濟分析的思路來看,驅動軟件外包興起是成本和利益的相對力量推動經濟分工深化的結果,依據此思路,對軟件外包發生機制問題,可從“軟件外包的利益”、“軟件外包的成本”、“軟件外包強度決定因素”、“改變利益和成本平衡因素”四個相互聯系的問題分別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軟件外包興起的深層次原因,歸根結底還是“三化”,即效益最大化,經濟全球化與全球網絡化。關鍵詞:軟件外包;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軟件外包在過去20年獲得了迅猛發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越來越傾向將非核心軟件業務“從內到外”進行轉移,把自己做不了或過去從事但沒做好的軟件業務,通過合約的方式交給外部專業公司去完成,其目的就是要利用它們的專長和優勢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和增強發包商競爭力。
設想一個完全內置式的軟件生產系統轉變為一個高度外包型的生產系統,這一轉型過程會使得采取這一策略的企業獲取新增利益,同時,也要支付額外成本。給定技術、制度等外生性因素,邊際利益和成本的比較決定了外包或產品內分工理論意義上的平衡點;而技術和制度等外生條件的改變,則會推動上述利益和成本的相對平衡位置向有利或不利于外包擴大的方向轉變。從經濟分析的思路來看,驅動軟件外包興起的原因是成本和利益的相對力量推動經濟分工深化的結果,依據此思路,對軟件外包發生機制問題,可從“軟件外包的利益”、“軟件外包的成本”、“軟件外包強度決定因素”、“改變利益和成本平衡因素”四個相互聯系的問題分別進行分析。
一、軟件外包的利益
經濟學新古典理論以及新貿易理論側重分析經濟活動空間區位的分離通過比較優勢、規模經濟、學習效應帶來效率水平的提升,揭示出外包,即經濟活動的空間展開和相對獨立的分布可能產生的節省生產成本的利益,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
1 通過比較優勢效應帶來成本降低的利益。比較優勢是指某種經濟活動能夠密集利用特定國家或經濟體內部比較豐裕的要素帶來的低成本優勢。根據軟件工程學對于軟件產品生產過程的劃分,軟件開發主要分為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銷售交付、服務六個階段,每個階段都由不同類型的人力資源提供。在軟件開發成本中,人力成本占到75%左右的比重,所以,企業要實現低成本優勢,就不可能忽視人力成本的巨大差異。考慮到不同國家和經濟體內不同類型人力資源的相對稀缺度和相對價格不同,在技術和其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把軟件生產中不同的價值生產環節拆分到所需要的人力資源相對價格比較低的國家進行,這樣就能夠通過節省成本獲得比較優勢利益。其實,軟件外包的初衷就是發達國家利用發展中國家軟件產業中相對廉價的勞動力,降低企業在軟件領域的研究開發成本。
2 通過規模經濟效應帶來成本降低的利益。規模經濟效應是指企業在單位時期內的產出數量與平均成本的反相關系,即產出數量越大平均成本越低,因而可以通過擴大一定時期內的產出數量來實現降低成本的利益。軟件開發的不同價值生成環節存在著不同的最佳規模,比如,需求分析環節相比設計環節而言,是屬于智力密集,規模相對較;而編碼、測試環節,則是屬于勞動力密集,規模相對較大。如果采用內置式的生產方式,把所有環節納入同一空間點的生產系統中展開,就只能選擇某個關鍵環節的最佳規模作為整個系統的規模,不能同時實現多個環節的最佳經濟規模。而通過軟件外包模式,則可以把一體化生產系統拆分為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銷售交付、服務六個特定環節為基本單元的產品內分工系統,通過同時實現更多環節的最佳規模達到節省成本的目標。
3 通過增強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帶來的利益。對于多數企業來說,軟件開發既非其業務所長,也非其核心能力。將軟件業務外包可以增強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內部資源在很多情況下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而將軟件業務外包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資源提高企業競爭力,公司高層主管可集中時間和精力,集中公司的有限資源,把企業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最有價值的核心業務上。軟件外包強化了企業的核心業務與企業市場競爭的戰略地位。
畢業論文搜集整理:
【軟件外包興起的深層次分析】相關文章:
企業外包的博弈策略分析12-08
關于對日軟件外包開發質量探討11-18
設備維護外包中的風險分析03-21
業務外包及其影響因素分析03-22
高校軟件服務外包專業軟件工程雙語教學模式11-19
企業生產外包的風險因素分析及決策研究03-07
生產企業的物流能力與外包決策分析03-22
論我國企業物流外包的現狀分析03-19
關于軟件項目管理及風險分析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