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論孔子的消費經濟思想
摘要:孔子從春秋時代社會分配所存在的差等現象中,發現了消費的差等結構,并主張不要過分擴大這種差距;他從治國安民的高度著眼,要求當政者“節財”,但同時又提出個人消費要“使足”的原則。他肯定了人的物欲的客觀性和合理性,他本人也靠出賣知識而獲取生活資料,但又強調克制物欲的重要,倡導重精神輕物質的消費觀,從而使人的心靈得以凈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得以升華。因此,深入研究孔子的消費經濟思想,對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英文摘要】When Confucius found disparity existing in the soicaldistribution system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heprotested that it was not right to go on enlarging thisdisparity.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the goal of running thestate well and giving the people peace and security, heappealed to the state rulers to economize goods. Meanwhile, healso advocated that individual consumption be promoted. Heregarded men’s material desires as natural and reasonable.And,he himself made a living by selling knowledge. At the sametime,he also stressed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control one’smaterial desires,advocating a life outlook of viewing spiritabove material so as to purify people’s souls and heightentheir feelings towards each other. In this sense, it is ofsignificance to do further research on confucias’consumptioneconomic viewpoint, because it can help people set up acorrect consumption outlook.
【關 鍵 詞】差等/精神/勞務
disparity/spirit/labour services
【 正 文】
中圖分類號:B2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074(2001)01—0034—07
孔子思想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孔子所開創的儒家文化,歷萬古而常新,在我國古代,它隨著社會條件的改變而不斷發展和進步。歷史的風風雨雨,使孔子的思想逐漸滲透在我們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行為準則和文化心理的深層結構之中。因此,深入地對這份遺產進行研究,不僅是我國兩個文明建設的需要,而且對當代世界文化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至今,對孔子的哲學、社會學、教育學、倫理學等思想,學者們見仁見智,多方面進行闡釋,而對孔子的消費經濟思想,則涉及較少,F就散見于古籍中的有關材料,談談個人的一點看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差等結構的消費觀
孔子生活的時代,是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社會急劇轉型的時代。生產力的提高,物質財富的增長,體腦勞動分工的明細,使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地位,貧富貴賤也相應拉大了差距。對于社會發展中所形成的這種差等結構,孔子是清醒地認識到并極力地維護其上下尊卑的差等存在的。但怎樣處理客觀現實中統治者、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關系,即通常所說政治層面上的君民關系,經濟層面上的貧富關系,對此孔子則有其獨特的思考。在政治上,即在君臣關系上,孔子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上下差等是只能恪守而不能逾越的,而在經濟上,即貧富懸殊的物質分配與消費上,孔子面對著剝削者的貪得無厭與奢侈浪費,在社會整體消費的差等結構上,提出了“損有余”而“補不足”的宏觀調控主張。即占有豐厚物質的在上者,要降低消費而“節財”[1](《史記·孔子世家》),以施惠于民;物質匱乏的在下者,要滿足其生活的基本需求而“足食”[2](《論語·顏淵》), 以利于社會的再生產。
這是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分配和消費問題上的具體反映,其目的在于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民為邦本”,春秋的社會實踐證明,國人的力量直接影響到王位的繼承,人心的向背決定著國家的命運,“茍無民,何以有君”[3](《戰國策·齊策四》)的觀念, 已成為當時人們的共識。如果當政者揮霍無“度”,取之于民的賦稅徭役沒有“制”,在消費問題上不按逆向差等的原則予以制約,那“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2](《論語·衛靈公》)的犯上作亂就會發生了。所以, 孔子才敲響了“不患貧而患不均”的警鐘。但孔子所謂的“均”,不是一拉平的絕對平均主義,更不是要按原始公社的體制去進行分配和消費,而是要求人們在不同差等層面上,各安分于自己的等級名分。對此,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度制篇》[4]里闡述得最為清楚, 他說:“孔子曰:‘不患貧而患不均’,故有所積重則有所空虛矣。大富則驕,大貧則憂。憂則為盜,驕則為暴,此眾人之情也。圣者則于眾人之情見亂之所從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于驕,貧者足以養生而不至于憂。以此為度而調均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笨梢娍鬃拥摹熬,是針對統治者對物質財富的瘋狂占有欲而言的,以遏制統治者消費的無度性,從而排除社會的不安定因素。這就是孔子差等結構消費觀的核心與實質,在客觀上給人民帶來了一些好處,對治國者來說,也無疑是一劑苦口良藥。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里,地位高低與財富多少是成正比增長的,那么如何才能達到“損”上“補”下的目的呢?孔子首先提出了當政者要“愛人”的口號。他說:“為政在人”[2](《中庸》第二十章, 哀公問政),“古之為政,愛人為大”[2](《禮記·哀公問》)。 強調一切在“人”,一切為了“人”,只有具備了這種仁人之心,才有可能做到“節用而愛人”[2](《論語·學而》),不傷財,不害民; 也才會自覺恪守“政在節財”[1](《史記·孔子世家》)的原則, 為政廉潔,嚴于律己,切實降低消費,減少財政支出,減輕人民負擔,而達到補不足的目的。所以,孔子極力主張輕徭薄賦,他說:“度于禮,施取其厚,事取其中,斂從其薄!盵5] (《左傳》哀公十一年)這是從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著眼而制定的一個理想的消費框架,眼前減少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的增加,節制的用意在于保證久遠的恒穩,對這種“取”“予”的辯證關系,孔子闡釋道:“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淺論孔子的消費經濟思想】相關文章:
淺論孔子的教育方法03-07
淺論忠誠消費者的培養03-21
淺論先秦“中和”美學思想12-20
淺論曾國藩的倫理思想02-27
淺論時尚消費中消費者的審美心理取向03-19
淺論漢文帝的法律思想02-26
論孔子的禮樂美學思想03-20
論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