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論文集錦(14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前教育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前教育論文 篇1
摘要:
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的開設,在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針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興致不高,以及教學模式單一化等實況,做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的設想,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希望與同行一起分享。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思考
鋼琴基礎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必修課程,教改政策的實施,推動了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改革進程,其積極響應教育改革以及自身發展的整體趨向,為培養出高質量學前教育師資隊伍而不斷的努力。全面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能夠強化學生的職業素質,在畢業之后順利的找到工作做鋪墊。積極的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現狀進行思考,這是鋼琴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基礎。
一、列舉制約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因素
。ㄒ唬⿲W前教育學生對鋼琴知識學習的興致不高
這一現狀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入學之前基本上沒有鋼琴基礎,對樂理知識沒有初步的認識,肢體上柔弱性與靈敏度不高,再加上對高目標、嚴要求的鋼琴教學存在畏懼心理等因素,降低了其對知識學生的興致。
。ǘ⿲W生沒有形成良好的練琴習慣
大多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只是在鋼琴課上進行彈奏、伴奏技能訓練,在課余時間幾乎不觸碰鋼琴器具,并且學前教育專業音樂、美術課程的繁多化,其占據了學生大部分時間。
。ㄈ⿲W前教育教學模式單一化
目前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采用的是集體課這一教學模式,小組課、個別課這些授課類型很少被應用。而集體課長期應用的弊端是教師無法對學生鋼琴技能掌握的程度進行全面的評估,那么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鋼琴教學效率無法得到保障。
二、探究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鋼琴演奏基礎訓練要體現出規范性
讀譜規范是鋼琴演奏規范性實現的基礎。樂譜作為音樂被記錄的載體,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指導演奏者正確讀譜的方式,從而使其感受到作曲家的音樂思想,為良好演繹效果的取得打下基礎。彈奏技術是鋼琴音樂表現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追求的應該是學生對某一彈奏技術掌握的精煉程度,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學生在掌握技巧技術的同時,絕不能忽略音樂自身的'魅力,這是對老一代鋼琴教育家朱工一先生“在技術問題上,技巧的訓練不要離開音樂,一定要避免單純地追求技巧”這一理念的肯定。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教師為了達到有效的目標,不是過分的組織學生進行機械性的訓練活動,而是依據音樂的需求去傳輸某一內涵,在此基礎上追求演奏技術的高度,此時技術推動了音樂內涵表達的進程,同時在這樣的訓練環境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更能快速而精確的探尋到技巧與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參照音樂形象表現的需求去挑選出最佳的觸鍵方式,對指法進行適度的調整,以從根本上優化演奏質量。當然,教師對學生練琴的方式方法進行指導是極為必要的,協助學生共同編制練琴規劃;分聲部練習方法的應用,可以協助學生更加透徹的了解音樂的層次性;而單手練習方法的應用,強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彈奏的獨立性與精準性。
。ǘ┱蔑@出鋼琴演奏技藝訓練的實用性
鋼琴不僅僅能夠獨奏,還能為歌曲和其他樂器提供伴奏服務這一內容,并且在唱歌教學中使用鋼琴進行伴奏能大幅度的強化歌曲的藝術感染力。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從事學前兒童教育工作的教師,他們絕非是將鋼琴演奏定義為自己的擇業方向,而是應用鋼琴器具為幼兒的文藝表演活動伴奏,此時鋼琴可以被視為組織音樂教學活動的輔助工具,所以掌握鋼琴彈奏技巧是學前教育活動順利開展以及有效運行的基礎。那么,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必須培養與訓練學生鋼琴伴奏編配能力,以及掌握組織學前音樂教學活動這些基礎性技能。掌握技術是實踐運用的基礎,實踐運用是掌握技術的終極目標。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熟悉鍵盤,在此基礎上將多樣化的鋼琴音樂語言傳授給他們,最終完成使學生具有一定鋼琴演奏能力的教學任務。在教改政策全面推行的局勢中,教師重視訓練學生彈奏技能的同時,教師應該將訓練學生掌握鋼琴伴奏這一音樂教學技能視為教學的側重點,從而從根本上處理如何為幼兒歌曲進行即興伴奏這一難題。對于那些鋼琴彈奏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了解鋼琴基礎教學法,為他們創設幼兒鋼琴基礎教學和鋼琴音樂普及教學等實踐訓練環境,從而大跨度的提升鋼琴教學的有效性。
(三)對鋼琴教學模式實施拓展措施
教學模式的選擇是建立在教學目標確立基礎上的,而教學目標落實的關鍵是教學內容的選擇。為了從整體上提升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只是單純的進行鋼琴演奏教學,還應該將與幼兒歌曲伴奏有關的音樂內容穿插進去,此時教學模式的選擇上就具有了多樣性的特征!耙粚σ弧笔谡n模式的應用,能夠將因材施教的優越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這一教學模式,主要是針對基礎比較差且控制能力較弱的學生以及基礎好且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對前者可以進行個別的輔導,對后者采取增加難度的教學策略,為其潛質的挖掘注入動力。在知識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中,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使鋼琴基礎教學階段技術課題存在雷同性的問題得以解決,在集體課講授形式的輔助下,同時應用資源共享的方式,協助學生吸納鋼琴音樂文化的精髓,同時也起到了優化教學環節的效果。此外,小組授課形式的應用,使學生在組內實現了彈與唱合作練習的目標。
三、結語
總之,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作為一種比較獨特而又不可取代的教學形式,其與學前音樂教育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而為了提升鋼琴教學的有效性,一定要吸取演奏專業鋼琴教學和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精髓,在應用“一對一”這一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開展小組教學等多樣化教學形式,使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邁向新的臺階。
作者:孫爽 單位:***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韓莎.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
[2]王剛.創新中職學校鋼琴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思考———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4).
學前教育論文 篇2
隨著信息技術在我國各個行業及各個領域中的深化和發展,教育信息化是當今教育事業改革的主要趨勢,其中幼兒教育也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部分。新階段要求幼兒教師要具有信息化從教能力,幼兒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素質,還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1]。幼兒師范院校是培養幼兒教師的主要場所,而信息技術課程則是幼兒教師提高信息化從教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學前教育專業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定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信息化改革提供必要的依據和支持。
一、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定位的主要依據
1、學前教育專業特殊性。學前教育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具有本質上的差異,就該專業學生就業情況來看,學生在畢業后主要是在各類學前教育機構中擔任一線教師、管理人員及班主任等職業,服務對象多是3-6歲幼兒,該階段的幼兒具有極其豐富的想象力,思維活躍,是一個有活力的生命群體,需要給予全面的呵護和關愛,因此幼兒師范學校在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中與其他專業的差異性較大,主要是對學生以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實踐應用型師資人才,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突出其師范性和教學型,要加強學生對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知識的培養,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2、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特點。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學科,其教學目標主要是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主要包括有信息技術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解決問題、情感態度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培養,重視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促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及認知能力的和諧發展,將文化教育和技術教育進行完美結合[2]。在傳統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而信息技術課程則強調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尊重學生主體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克服教師按照既定路線使學生進行被動學習,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此外,在教學中教學內容需要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通過真實的生活情境來加強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從而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或通過探究式學習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通過自主探討與研究來獲取知識,充分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
二、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定位
1、文字處理教學定位。文字處理軟件是一種常見的辦公軟件,主要是對文字進行排版和格式化處理,在辦公軟件中常用的是WPS和WORD,這種文字處理軟件的文字處理功能較為豐富,可以利用這一軟件來編寫文章、專業報告、制作網頁等[3]。在文字處理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對文字編輯與技術處理能力進行掌握,學會用文字處理軟件對文字信息及寫作基礎技能的處理,掌握文字輸入法,此外,還要利用文字編輯、制作文字表格、插入圖片、藝術字、繪制圖形等多種方式來增強文檔感染力和表現力,具備一定的設計編排能力和圖文編輯能力。在學前教育專業中,需要讓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備課教案編寫,并制定教學計劃和工作總結,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訓練打字速度,對各種文字輸入法進行掌握,并學會用文字處理軟件進行文稿編排和設計工作等。
2、多媒體技術教學定位。多媒體技術是指計算機可以同時對兩種及兩種以上的媒體信息進行獲取、編輯、處理和存儲等,對文本、圖像、圖形、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在教學工作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材中的文字和圖片變得有聲有色,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需求來進行教材的.動態修改,發揮出良好的教學效果[4]。由于學前教育專業主要服務對象為幼兒,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幼兒教學中,可以為幼兒故事、兒歌等進行配音,并用形象、生動的動畫營造出真實的情境,對幼兒的感官進行刺激,可以有效啟發幼兒心智。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主要是對學生的創意開發和技能培養,如讓學生獨立制作校園情境小劇本,首先要讓學生對劇本進行設計,角色安排和場景處理等,這些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其次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設計類型及設計工具,通常情況下會采用FLASH動畫制作工具,在FLASH動畫制作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一些技能指導,讓學生熟練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5]。除此以外,還要加強學生對Powerpoint軟件進行幻燈片制作,以及Photoshop圖形處理軟件的應用,學習美工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制作出多種形式、豐富多樣的教學課件,將動畫、視頻、音頻和圖文進行合理的搭配,滿足幼兒求知欲及好奇心。
三、結語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質量從一定程度上對幼兒教師素質水平高低發揮著決定性的影響,從而直接影響到幼兒師范學校整體教學水平。為了滿足現階段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首先需要對教學工作進行明確的定位,充分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和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殊性,不僅需要加強學生文字處理與多媒體技術的技能培養,還要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創新能力,滿足社會及未來崗位中對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肖幸.幼兒師范學校的“幼兒園教育活動指導”教學方法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xx,(02):62+66.
[2]沙小梅.高等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設計[J].才智,20xx,(32):118-119.
[3]孔令望.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模式下小學信息技術師資的培養[J].廣西科學院學報,20xx,(04):294-298.
[4]蒲守木,張建軍,高崧,余利斌.黃岡師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策略[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xx,(03):78-81.
[5]郭子暄.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課程的建設探討[J].戲劇之家,20xx,(04):223.
學前教育論文 篇3
摘 要:“以人為本”理念起源于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在學前教育管理中融入這種教育理念有利于完善管理體制,提高學前教育管理工作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將淺析學前教育發展中的問題,論述貫穿“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意義,并探索基于“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學前教育管理措施。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使知識成為當今世界的重要生產要素。作為知識的創造者與傳播者,人在所有的學前教育資源當中,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學校的學前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學前教育理念,將培養人、學前教育人作為最根本的任務,以促進受學前教育者的全面發展。
一、我國部分學校學前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當代學生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時期,在他們身上體現著現實與理想、約束與自由以及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矛盾與融合,同時也存在著思想不成熟、行為不理性、人格不健全等問題,需要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共同作用,促進其全面進步與發展。然而學校的學前教育管理工作并不盡如人意,主要問題體現在:
首先,忽略了人的個體性差異,過分強調老師的主導地位。在學前教育管理中,部分老師對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產生忽視,片面強調老師的權威,用統一標準來約束學生,而忽略了受學前教育者的主體差異性。
其次,沒有樹立起服務意識,形成學生被動接受與服從的局面。在學前教育管理中,部分老師并沒有樹立服務意識,忽視了學生的內心需求,將學生看做接受知識與學前教育的工具,將自身意志強加于學生。
最后,過分重視教學的中心地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學前教育工作中,部分老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書面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其他能力的發展受到束縛。
二、學前教育管理工作中以人為本的內涵
在學前教育管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學前教育理念,其主要內涵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學生成長與成才的過程中,盡量滿足學生各種合理正當的需求;第二,對學生進行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包容學生;第三,將學前教育管理工作與解決學生的困難結合起來,滿足學生各個層次的需求;第四,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摒棄學前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化,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以人為本的學前教育管理實施策略
1.堅持以人為本的學前教育管理理念
新時期,在學校的學前教育管理工作中,老師要對自身與學生的地位與作用進行重新審視,堅持以人為本的學前教育管理理念,在學校管理中實現學生與老師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決策。在學校的學前教育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養成優良品質與獨立個性,將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學前教育的最終目的,把學前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滿足學生需要、促進學生成長的工作上來,尊重學生的自然天性,鼓勵其自由意志的發展,促進學前教育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進行。
2.樹立學前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服務意識
我國在加入WTO后,將學前教育工作納入服務貿易范疇,因此在學前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須樹立起服務意識,以市場為導向,不斷調整對學生的培養方向,將學生當作學前教育服務工作的需求主體,提高學前教育服務質量,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主要服務目的,為學生各方面的進步與發展服務。另外,作為學前教育管理人員,要堅持服務意識,將學生作為學前教育改革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在學前教育決策工作中,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尊重其意見,保護其利益,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3.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方面,在學前教育工作中,老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摒棄傳統落后的專業教學觀念,加強基礎教學與專業教學的結合,促進學生的教學適應性,注重學生的素質學前教育,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更多的創造性人才。
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與能動性,創新教學風格,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學過程的靈活性與開放性,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學生主體人格、學習能力以及個性品質的綜合提升。
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面對經濟時代的巨大挑戰,學前教育管理工作必須樹立起以人為本的學前教育管理理念,加大對創造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將學前教育管理真正落實到學前教育文化上來,實現理性管理與感性管理的融合,促進新時期學前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與發展。作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建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與實踐能力得以更好的發展,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
學前教育論文 篇4
1抓好鋼琴基礎教學
1.1打好基本功
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學前教育專業中,學生對鋼琴的掌握能力也不同,很多的學生基礎較好,而部分的學生基礎較為薄弱,這就使得學生的鋼琴水平呈現出高低不同的現象,在整體上降低了鋼琴教學的水平。因此,抓好學生的基本功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要打好基本功,需要做到如下幾點要求:首先,要加強對學生指法的揮動練習。鋼琴主要是由手來進行操作,因此,指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在鋼琴教學中,要重視對手指力量、速度以及基本接觸方式的練習,要掌握好對鋼琴的控制力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彈奏出優美的旋律,這也是鋼琴教學的`基礎。教師不斷的對學生的指法進行練習,使得學生能夠靈活的應用各種手指,在操作上更為有利和統一,從而使得彈奏的聲音更具有力度,這樣才能夠體現出鋼琴教學的真正作用。其次,要加強學生對大拇指的掌控能力。提高大拇指的掌控能力,可以有效的保障操作的精度。但是,拇指不具備如其他手指那樣能在琴鍵上垂直上下混動動作的天然動勢,它只有兩個節,有些笨拙,因而,它的力量支撐點不可能像其他指那樣放在指掌關節,而必須伸延到掌腕關節。事實上,在彈奏音階和快速跑句(尤其是練習曲)時,拇指的作用就相當重要,所以要加強練習,讓拇指奏出理想的聲音。
1.2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學前專業的學生,不但應該掌握鋼琴演奏的基本技術,彈奏規定的一些教程外,而且應該注重邊彈邊唱、即興伴奏和試奏能力的培養。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來說,邊彈邊唱在教學中具有實用性。它既能提高識譜能力,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又可以讓孩子身邊只要有了鋼琴就能獨立進行演唱的訓練或表演,使得幼兒教學更有活力。
2鋼琴教學課程設置體系
當前,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鋼琴教學把掌握“彈法”作為一項主要內容。這顯然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考慮:
2.1豐富教學內容
為了讓學生掌握到更多的作品,高師鋼琴教學應該從實際需要出發,多向學生傳授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鋼琴作品,開設鋼琴教學法、鋼琴教育理論、鋼琴心理學等與鋼琴教學相關的課程,增加四手聯彈、雙鋼琴、協奏曲與室內樂合奏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豐富學生演奏的體驗和教學經驗,彌補我國高師鋼琴教學的薄弱環節。
2.2改善教學方法
根據程度不同的學生,可以采用大課和小課兩種教學方式。大課主要針對鋼琴程度相近或沒有鋼琴基礎的學生,以幾人、十幾人甚至幾十人為一教學單位,教師通過現場演奏、講解,向學生講授“鋼琴教學論”“鋼琴藝術史”“鋼琴作品賞析”等鋼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和鋼琴教學中涉及的理論性知識,從而實施高效率地鋼琴教學。
2.3探討多種教學方式
根據實際情況,舉辦各種范圍和各種形式的講座、公開課、座談、討論。它既可以是理論研究、學術探討性質的,又可以是教學示范、經驗交流性質的,總之,應該把這些行之有效的形式作為傳統授課的一種有益補充。同時,高師鋼琴教學中還應該經常舉辦各種形式的音樂會,多組織學生觀摩一些優秀講座,欣賞經典音樂會,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熱情,為相互交流和學習提供良好機會。
3總結
綜上所述,要想保障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到基本的鋼琴技巧,就需要積極的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不斷的提升學生練習鋼琴的積極性,也要注意在開展鋼琴教學的同時,在思想上使得學生樹立堅固的專業思想,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效的排除心理障礙,通過教師所設置的教學課程大綱,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鋼琴技巧,從而為學生進入到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前教育論文 篇5
隨著幼兒教育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綱要》、《指南》)等文件精神的貫徹和落實,幼兒園的課程形態逐漸發生了變化。比如,不少幼兒園的課程實踐已經從分科走向分領域,從分領域走向以“主題”統整的相互聯系的領域,再走向分領域教學+區域游戲。然而,當下無論什么課程形態都有一個不能逾越的研究對象--游戲。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于研究集體教學,而對于游戲的研究比較薄弱。有什么力量能夠支持老師們相信,在知識與技能退出本位角色之后,游戲能夠促進兒童更好的發展?誰來幫助這個數百萬的在職教師群體理解游戲的價值,踐行真正的游戲?在幼兒師范教育中,游戲研究、兒童行為研究、基于游戲的課程研究,有沒有比分科教學法、比鋼琴舞蹈技能更像是核心專業課?幼師學生都要學分科教學法,為什么是分科教學法,而不是分領域教學法?分科教學法與游戲是什么關系?從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導向的分科教學,發展到以兒童為主體的游戲活動,這其中有怎樣劇烈而艱難的轉變?要讓游戲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教師需要什么樣的專業能力?也許,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通過教研工作來慢慢探尋答案。
教研是在職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是職前教育的延續。優秀的教研工作能夠引導教師在正確的方向上不斷提升專業能力,也能彌補職前教育的缺憾。當前,如何實施有效教研,引領幼兒園踐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課程,已經成為學前教育教研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1、去碎片化,做系統教研。
基于知識與技能傳授的教研工作,有一個巨大優勢,就是可以依托既有的顯性學科架構,而不必擔心系統性問題。但基于游戲的教研就完全不同了,雖然有《指南》目標的指引,但具體到每一次、每一位兒童的游戲,其系統性和價值導向是復雜多元、隱性易變的,甚至在短期內具有較大的偶然性,不容易把握。這也是很多成年人乃至某些教師都認為游戲對于兒童成長是低效,甚至無效的原因。安吉游戲已經用事實證明,游戲能夠充分支持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問題是老師們如何看見這種發展,并能推動這種發展持續發生?間斷性、碎片化的教研,不易完成對游戲價值的認知,需要做長期系統的教研規劃。系統教研可以《指南》為脈絡展開,也可圍繞時間管理、空間管理、材料管理、師幼互動、家園互動等方面展開,或借助某些專業書籍的結構進行。但無論從哪方面展開系統教研,都需要制訂長期規劃、中期目標、短期任務,以游戲情境下教師專業發展遭遇的問題為導向,逐步展開。系統性持續教研在現實中的呈現形態就像是在職教師的專業發展課程,只是這種課程不是基于教材,而是基于實踐;不是完全預設,而是追隨兒童、追隨教師生成的;不是固定時間,而是永久持續的。
2、去形式化,做無痕教研。
很多時候教研活動是有外在形式的,與平日的教育活動并不一樣。具體表現在:教研活動的場景不是兒童平日的活動場景;教研活動的問題是教研人員指定的主題;教研活動的內容通常是部分幼兒參與的集體教學展示,教師和幼兒需要在固定地點、固定時間完成固定的任務;教研活動往往具有比賽選拔的性質,教研活動的結果是教師專業晉升的依據,等等。盡管這類教研活動是去兒童化的,但教研活動的組織者們通常會說,活動主題是來源于兒童生活,是兒童感興趣的,等等。細細考量,這些主題雖然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情境,但都不是此時、此地、此名兒童當下的直接經驗,離開了兒童自身特定的時間空間,主題實際上已經與兒童背離了,不再是真實的兒童學習。這種情形下的教研所研究的問題,也就不是真實的兒童學習問題,而是組織教研者頭腦中自設的問題;趦和螒虻慕萄袘斒侨谌雰和蝗丈钪械,以持續跟蹤觀察兒童游戲為基礎,分析研讀兒童游戲行為背后的意義,不斷調整時間安排、空間布局、材料支持、互動方式等。教研人員要像教師一樣沉浸在兒童活動中,在觀察兒童的同時,觀察教師行為,在研究兒童游戲的同時,研究教師專業發展。引導并及時總結成熟的教育經驗,推廣到更多教師。
3、去行政化,做民主教研。
學前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無人能夠預見兒童的具體行為而提前精確自己的每一個操作,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是教育的主體,是現場決策者,而不是他人的命令執行者。教研團隊要營造學術自由、充分研討、實事求是的工作氛圍,避免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教研活動要發揮每一位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并鼓勵教師之間的自發性自主式教研、隨時發生在活動現場的微教研,培養具備自我反思、自我學習、自我成長能力的教師群體。教研人員應當是教師中的首席,而非教師們的首長。雖然國家頒布了《綱要》和《指南》,但與之前的分科教學大綱、統編教材、統一課時管理不同,兩個文件都比較宏觀和原則,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為保證幼兒園最大程度地準確貫徹《綱要》和《指南》的精神,建設滿足兒童個體發展需求的適宜性課程,必須建立教研工作集體審議制度,避免以權威化的個人意志替代群體意識。各級學前教育教研團隊都應在國家、省相關文件指導下,集體審議制訂教研工作內容、研究方式、時序進度、范圍頻次、團隊分工、診斷評價等。
4、去自我化,做反思教研。
從集體教學走向自主游戲、從教師本位走向兒童本位、從知識技能習得走向綜合素養發展,這不僅是教育實踐的轉變,更是教育觀、兒童觀、課程觀的徹底轉變。這個轉變是長久而艱難的,因為來自過去的我們曾經一直浸泡在集體教學、教師本位和知識技能習得之中,而現在的我們卻要改變自己去支持兒童未來的發展。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是當代學前教育的國家追求,放手游戲、向兒童學習是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第一步,勇于批判自我、集體反思過去是幼兒園課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是否具有反思精神成為新時期學前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要標志。在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背景下,教研活動可能會產生三種問題:一種是不反思帶來的問題,即堅持走集體教學為主的老路,一搞教研就是組織集體教學展示或評比,努力研究如何把既定的教學任務讓每一個孩子都完成,仿佛幼兒園的其他活動都沒有什么教育價值,不值得研究。第二種是部分反思帶來的問題,即開始關注兒童游戲,教研活動中會有環境創設評比、熱鬧的游戲場景觀摩等,但集體教學仍然是教研工作的重頭戲,說課上課評課是區分教師專業能力的關鍵因素,老師們既要忙集體教學,又要忙游戲材料制作、環境創設,不堪其苦。第三種是全面反思帶來的問題,即全面關注兒童游戲和自主活動,被兒童強大的游戲中的學習能力所激勵,不再糾結于預設的集體教學,把游戲研究、生活活動研究作為教研工作的核心內容,但由于對兒童游戲研究尚未透徹,對不同活動形式的時機把握、實施程度等不能恰到好處。無疑,第三種問題是最有積極意義的,堅持正確方向,不斷在實踐中反思自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終達到深入理解兒童,實現“兒童在前、教師在后”,服務兒童成長,而非指導兒童成長、代替兒童成長。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是國家對學前教育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廣大學前教育教研工作者責無旁貸。轉變教育觀念、轉型教研方式,率先改革、努力踐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是全面落實《綱要》《指南》精神、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一環。
學前教育論文 篇6
摘要:
隨著我國幼兒園的迅速普及,我國也逐漸對學前教師提出了相關專業的教學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尤其是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這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因此,在對美術教育的改革的過程中,要能夠使學前教師熟練掌握扎實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同時,也要對幼兒園環境創設,研究各種開發幼兒思維的玩具和教學材料,從而使有效的對學前教育的美術課程進行改革。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改革
前言:
盡管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我國各階段的教育教學都有了相應的變化,到在對學前美術教學的改革中,卻仍然存在很大問題,美術教學缺乏師資,教師缺對美術教學的創新觀念,因而,使得學前教育的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始終得不到提升,而在此過程中,也阻礙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師無法合理的培養幼兒的各方面的能力,使得幼兒對美術課程也沒有良好的學習興趣,這樣就會導致幼兒不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也就不會配合教師教學,因而,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美術課程的改革,使良好的改革理念深入到每個教師和學生的心中。
一、關于學前教育美術課程的現狀
在現代學前教育的美術教學過程中,許多美術教學的教師都自身專業不符,由于這些教師缺乏專業的技能,教師在教學就無法有效的培養幼兒的美術技能,教師也無法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教學,這樣學前美術課程的教學發展始終停滯不前。美術課程是一個可以培養人審美情操的課程,如果能夠能夠從小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操,就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美育,也會使幼兒對美術課程產生興趣,從而在日后積極主動學習美術課程,但現在美術課程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就要能夠積極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從而在教學過程良好的培養幼兒的美術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影響美術課程發展的因素[1]。
二、關于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
1、美術教學課程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
目前,我國建立的幼兒園越來越多,這也就使得幼兒園的在某些專業課上缺乏嚴重的師資,從而導致幼兒不能全面的發展。由于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幼兒園也沒有明確的教育教學方案,在對安排課時的問題上也沒有合理的解決方案。甚至某些幼兒園取消對美術課程的安排,將主科的課程代替美術課程。與此同時,在另一些幼兒園,由于缺乏專業的美術教師,經常會出現一科教師擔任多科的課程中,這也使得教師的壓力增加,這樣教師就不能全部的身心放在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方面,從而導致學前教育的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始終得不到良好的.改善和提升。
2、美術課程缺乏系統的評價體系
在學前教育的美術課程中,由于缺乏明確的評價體系,教師就不能夠根據幼兒在此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學,這就使得教師不能因材施教,而這樣也會導致美術教師無法根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如果美術課程美術系統的評價體系,美術教學課程也就無法根據幼兒的年齡階段,合理的制定教學方案,從而嚴重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對美術課程的改革[2]。
3、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學前教育的美術教師要想能夠及時的有效對美術課程改革,教師就要能夠明確美術課程教學目標,理解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從而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但多數學前教育的美術教師對此毫不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將書本的知識講授幼兒,而沒有對教學內容拓展延伸,從而使得無法培養幼兒的思維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就不能有針對性的教學,使得教學秩序混亂,毫無規范性,幼兒也無法理解教師所教學的內容[3]。
4、美術教師的教學方法古板,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前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而這樣就會使得原本生動形象的美術教學內容變得毫無吸引力,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發現學習美術的興趣,既然而然就會對美術課程失去興趣,而與此同時,教師缺乏對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調動幼兒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從而導致美術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壓制了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也使得教師無法培養幼兒的美術素養。
三、針對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改革提出的策略
1、建立完整的美術教學大綱
在對學前教育的美術課程改革前,要能建立完整的美術教學大綱,這樣才能使教師能夠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從而結合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并教學過程中采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這樣就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只有幼兒對美術課程產生興趣,幼兒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美術教學過程中,與此同時,教師也要能夠根據教學大綱,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對幼兒進行指導和引領,而教師既要能夠及時的改變教學觀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也要能培養幼兒的美術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美術課程的改革起到真正的教學作用。例如:美食教師可以教學內容分為三部分教學,《美術基礎》為一部分;《兒童畫》為一部分;《手工與應用》為一部分;將這三大板塊合理的劃分,可以有效的培養幼兒的美術技能,也可以讓幼兒參與實踐活動中,從而使幼兒能夠發展學習美術的興趣[3]。
2、適當的調整課程
在對學前教育的美術課程課時安排時,要能夠科學合理的安排,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能夠介紹美術課程,如果沒有合理的安排課時,就會使得幼兒的學習壓力增加,因而,要能對美術課程適當的刪減,如不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課程,可在教學過程中,簡單的教授,而將時間放在主要內容上,這樣就好促進幼兒的美術學習效率。如每周兩節或三節美術課程,但不要連續安排美術課時,在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后,這樣就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欲望,從而使幼兒也能夠在課后主動對對教學內容進行復習和預習。
3、改善幼兒園的教學環境
在對美術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一同布置學習的環境,使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這樣就可以培養幼兒的實踐動手能力,而布置的良好學習環境,也可以使幼兒在學習受到良好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就可以激發幼兒對美術課程的情感,從而能夠融入到教學過程中,這樣就可以加深自身對美術教學的理解和含義,從而能夠更好的學習美術知識,而良好的教學環境也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帶動每一個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學前教育的美術教師要能夠為幼兒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也就可以做好美術課程的改革工作。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情景教學,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播相關教學的視頻和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在采用生動的語言對其進行講解,使幼兒能夠感受到真實的教學內容,這樣幼兒就會對教學內容產生情感并融入到教學過程中。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做好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改革,就要對其加大力度宣傳,使教師能夠改變傳統教學觀,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深入人心,只有這樣,才能教師能夠行動中落實美術課程改革,從而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和審美能力,與此同時,對美術課程的改革也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使教師能夠全心全意的教育每個幼兒,美術教師也要適當對美術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激發起幼兒對美術教學的興趣,從而使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對美術教學內容探索研究,這樣就可以使教師在減輕教學壓力的同時,也能夠提升美術課程的效率,也只有這樣才能順利的完成學前教育的美術改革。
參考文獻
[1]李慰宜,謝光庭.構建新的美術課程模式的探索[J].幼兒教育,20xx,(1):34-45.
[2]胡秀梅.幼兒園美術課程資源的探析[J].學前課程研究,20xx,(09):78-90.
[3]曹寧.以“繪本”為載體的美術課程初探[J].家教世界,20xx,(22):37-85.
[4]李群.網絡條件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建構[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4):13-24.
學前教育論文 篇7
淺談學前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影響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學前教育的重要性逐漸顯現,良好的學前教育對于幼兒今后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為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因此,社會和幼兒園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尊重兒童的個性差異,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學前教育對素質教育的重要影響,并提出了加強學前教育的措施。
【關鍵詞】學前教育;素質教育;重要性
社會的進步對學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前教育受到社會和家長的普遍關注,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不僅要做好孩子的管理工作,還要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造力,為今后的素質教育打下基礎。然而,有些幼兒教師對于兒童能力培養不夠重視,認為學前教育的內容就是看管孩子,對于孩子的性格和需求沒有充分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一、學前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影響
1.學前教育影響人的品格發展
社會化的人格品質在個人素質中占有重要地位,通常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學前時期是個人發展的關鍵時期和起始階段,在學前教育階段所受到的教育以及周圍環境,能夠讓兒童形成最初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而這個階段所形成的思想觀念對于個人一生的性格、行為和思想品格有著關鍵影響。在六歲之前,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強,教師和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給他們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六歲之后的兒童,大多數都有了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性格特點。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人格發展還不夠成熟,依然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引導和幫助。
經調查顯示,許多成人以后觸犯法律、犯下無法挽回錯誤的人,都與他們小時候的家庭教育、學期教育和早期的生活環境有著緊密關聯,家長的過分溺愛或者不聞不問、學校和教師的忽視,使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發生變形,最終犯下重大錯誤。因此,學前教育對于個人性格、思想觀念和社會人格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如果一個人在兒童時期沒有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正確的指引,在義務教育階段也不能夠良好適應學生生活,從而出現叛逆、厭學等狀況,在長大成人以后也很容易出現性格扭曲、行為過激等情況,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家長和教師要從小重視對孩子的人格培養,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學前教育影響人的認知發展
學前時期是人的認知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是奠定人一生認知能力的基礎。多項研究顯示,學前兒童的學習潛力較大,接收能力較強,是形成正確認知的重要時期。三歲以下是培訓孩子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五歲之后的兒童學習能夠較強,對于語言和數字有著較強的敏感度。而且,學前時期是培養兒童創造力和求知欲的重要階段,在此時期養成的非智力品質通常對于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響。另外,學前階段的兒童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和巨大的學習潛力,因此,家長和幼兒園要利用好關鍵階段,為孩子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深入挖掘孩子的潛力,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將無限可能性變為現實,為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加強學前教育,重視兒童的個性發展
個性指的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品質和心理特點的結合,是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需求的總和。在一個的心理不斷發展和成熟的過程中,個性就會逐漸形成。然而,在以往的教育過程中,學校和教師往往更加重視知識和技能的統一培養,卻忽視了學生在個性上的差異。不僅僅是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大學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都存在這種現象,這不僅是由于我國的`教育資源缺乏造成的,還與傳統的教育觀念有著緊密關系。機械式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嚴重阻礙學生的素質發展,影響社會進步。
學前教育時期是個人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幼兒園和幼兒教師要轉變陳舊的教育理念,加強與幼兒的交流和溝通,了解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然后從孩子的實際需求出發,選擇科學的教學方式,確定有差異性的教學目標,讓每個孩子獲得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另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需要學校和教師的努力,家庭環境也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做出榜樣,還要為孩子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避免過分寵溺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起是非觀念,促進孩子人格的健康發展。
三、結語
學前教育時期是形成個人品格和價值觀念的關鍵階段,是素質教育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社會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幼兒園和教師要認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轉變教學觀念,通過科學途徑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琳琳.論學前教育的重要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xx(10)
[2]秦春杰.論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個性發展[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xx(11)
[3]莊亞楠.推動學前教育立法工作,保障學前教育健康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20xx(02)
學前教育論文 篇8
一、靈活處理教材,合理開發教學資源
教材是大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關鍵。目前學前教育專業選用的大學語文教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根據選文內容的接近來進行歸類,“以精美文章為實體,力求用選文的典范性來達到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的主要目的”[1];另一類是是按照時代先后順序或體裁不同來編排,力圖通過對文學史的梳理提高學生對文學發生發展及各類文體的認識。這兩種編排方式各有優勢,但都有過多關注大學語文的審美性、人文性,而忽略其基礎性、工具性的缺憾。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在充分利用原有教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有效利用有限課時,靈活處理教材,淡化學科本位,彰顯學前教育專業特色,促進學生掌握與職業相關的語文應用能力。以徐中玉編寫的《大學語文》教材為例,在講解唐詩宋詞等韻文體文學時,除了以經典篇目訓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外,可以適當介紹詩詞的韻律和節奏,適當讓學生參照古代詩詞用韻規律和節奏來學習創作兒歌等幼兒文學作品;在講授《垓下之圍》這樣的歷史散文時,在讓學生在感受司馬遷、項羽的人格魅力的同時,可以把重點放在古代敘事文體人物描寫重在細節而不在心理等文學規律上,讓他們在寫作中借鑒;在講解《諫逐客書》等古代散文的時候,可以告訴學生公文也可以寫得如此有美感,讓他們在借鑒李斯的表達方式的基礎上,用白話文創作一篇公文作品。總之,使用教材的時候,要在不犧牲審美目標的前提下,盡量貼近現實,貼近學生的職業需求。有研究者感慨:“基本上還沒有‘適崗’‘適合專業’的學前教育專業專用的大學語文教材。”[2]但教材不是萬能的,即使有了學前教育專業大學語文教材,也不可能適應所有學校、教師和學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內外資源,多方面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增添一些有專業特點、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如古代文學可增加古代神話、傳說,現代文學部分可增加葉圣陶、鄭淵潔等作家的經典作品,外國文學可增加安徒生、拉格洛夫等作家的經典作品。同時,在開發課程資源時,也應充分考慮當地文化資源,以作者所在的四川地區為例,可以將學生們從小就耳濡目染的三國文化以及李白、杜甫、揚雄、蘇軾、郭沫若等文學名家留下的遺跡、傳說等作為課程資源,引入課堂,既能讓學生感受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能通過布置實地調查報告、小論文等作業的方式,訓練學生語文應用能力。
二、開展語文大課堂,拓展學生視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厚積才能薄發,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僅僅依靠幾十個學時就能取得明顯成效。因此,大學語文的教學不應僅局限于課程本身,而應從既提高學生文化素養也提升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角度出發,開展語文大課堂,構建一個融文學、交際口語及實用文寫作于一體的較完善的課外延伸教學體系,以便拓展學生視野,讓學生能根據自身需要自由選擇,使大學語文走向更為廣闊的大課堂?煽紤]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在學校網站上開辟“大學語文教研網”,設置“教研新聞”“網絡課程”“優秀影視作品”“學生自作”“經典篇目研讀論壇”“人文講壇”“視頻資料”等欄目并及時更新相關內容,使之成為介紹學前教育專業大學語文教學研究成果、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學習的重要陣地。二是從學生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開設公共選修課程,以彌補大學語文課時少、針對性不足等缺陷。如為滿足部分學生提高閱讀、欣賞水平的需要,開設“名作欣賞”“兒童影視賞”;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開設“實用寫作”“兒童文學寫作”;為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應對社會和自我推銷的能力,開設“演講與口才”“實用口才”等。三是開展“人文講壇”活動,不定期組織學生觀看名家文學講座視頻,邀請校內外專家組織文學專題講座,用貼近現實、觀點新穎的講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推動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四是將語文大課堂與學校藝術節、讀書月及學生文學社團活動等相結合,為學生擬定閱讀篇目,加強對學生寫作、演講、辯論、墻報、朗誦、講故事等活動的組織和指導,辦好校報文學欄目,指導學生辦文學社團刊物,推薦優秀學生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習作?傊,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不斷拓展學生視野,訓練學生語文應用能力,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在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同時,把大學語文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結合實踐環節,加強能力訓練
實踐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近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實踐教學不僅是理論教學的補充,而是與之“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雙軌課程體系”[3],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育體系包括職業技能實訓、幼兒園教育見習、幼兒園專項教育實習、幼兒園頂崗實習等四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層次和環節[4]。在這四個環節中,教師口語、歌曲彈唱、講幼兒故事、教案寫作、說課、幼兒園語言教學等內容都與語文應用能力息息相關,這就需要學生圍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不斷加強語文應用能力的訓練。例如:在聽的訓練中,除了基本的聽辨能力之外,還要讓學生掌握針對不同群體(如幼兒園同事、家長、幼兒)時的聆聽技巧和相關禮儀。在說的訓練中,除自我介紹、講幼兒故事等常規訓練外,還要把學生放在模擬或真實的幼兒教育活動情境中,通過應聘面試、與家長或幼兒溝通、說課等形式,深刻理解不同的說的方式以及聲音的輕重緩急等不同的表達效果。在讀的訓練中,除了要多讀兒歌、幼兒詩、童話、科學文藝等幼兒文學作品,加強自身閱讀理解能力外,還要學會通過具體作品挖掘幼兒文學獨具的稚拙美、純真美和荒誕美,學會恰當使用朗讀、講解、表演等方式指導幼兒進行文學閱讀。在寫的訓練中,除了要學會說課稿、教學計劃、見習實習總結、聽課筆記、教案的寫作之外,還要全面掌握幼兒文學作為“人之初”文學的基本特點,學會各類幼兒文學體裁的創作和改編。當然,在加強學生訓練的同時,也要求大學語文教師要學習一些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充分掌握幼兒語文教學的特點和規律,有針對性的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如對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幼兒文學作品、歌曲,要指導他們正確理解意境,分析音韻、節奏等方面的特點;在教師口語方面,要指導他們通過正確的訓練方法,形成富含人文情感、富有幼兒情趣、能彰顯師表風范的優雅的職業口語;在學生見習過程中,可指導他們如何聽幼兒語言教學課,如何作聽課筆記;在教育實習中,要加強對教案寫作、說課、上課的指導?梢哉f,語文應用能力貫穿在整個實踐環節中,是學生能否順利完成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因此,結合實踐教學,加強語文應用能力的訓練,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語文運用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為將來更好從事幼兒教育事業打下良好基礎。
四、更新評價模式,注重過程和能力考核
無論什么學科的教學,都需要一套相應的評價機制。目前,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主要采用試題考試的方式,試卷內容主要由需要學生死記硬背的語文基礎知識或再加上某一方面的寫作題目組成,評價方式單一、可信度低,對學生平時的創造性表現以及語文應用能力難以有效評價。梅健對重慶21所高校的調查表明:“考試分數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差較大。一般情況下,為了方便學生就業,只要選修了大學語文課程,教師最終會給學生一個體面的分數,而這個簡單的分數并未能真實反映出大學生掌握和運用母語能力的實際狀況!盵5]同時,這種評價模式也難以有效的促進師生和大學語文學科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全新的評價模式,從不同角度評價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知識、能力和情感。一是化整為零,采用多次測試的方式代替目前單一的試題考試方式,例如可以采取月考的方式,每月對所學某一方面的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考核,降低期末考試成績的權重,這樣既可以反映出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又可以促使學生的學習。二是把考試重點由基礎知識變為與學生專業相關的語文應用能力,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師職業口語能力、幼兒文學解讀能力、幼兒文學作品創編能力等納入評價范圍,并分次考查。三是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間評價相結合,在每一個評價環節科學制定三種評價的比重,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關注學習過程中學生內在思維過程和能力的養成,彌補單一教師評價的片面性和主觀性。
參考文獻:
[1]徐中玉,齊森華.大學語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1.
[2]卓霞.論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學語文教育[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xx(12):152-153.
[3]王建華,唐敏.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xx(5):29-32.
[4]蔣榮輝.學前專業“一體兩面四層次”教學模式的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xx(11):164-166.
[5]梅健.大學語文課程現狀調查與問題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3):124-128.
學前教育論文 篇9
摘要音樂是實現學前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體系,通過開展學前音樂課程教學,能夠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促進幼兒協調發展。幼兒教師在學前教育音樂課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隨著學前音樂教學課程的興起,幼兒教師音樂素養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本文對幼兒教師需要具備的音樂素養進行詳細的分析,指出當前學前教育音樂課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從幼兒教師音樂素養視角下提出創新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教學形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教師音樂素養課程改革
1學前教育音樂幼兒教師基本素質
學前教育音樂課程面向的是幼兒,由于幼兒沒有任何音樂基礎,對音樂的理解幾乎是空白,為此幼兒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需要把握幼兒學習心理和認知規律,開展幼兒喜歡的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音樂教師,不僅要掌握扎實的音樂專業知識和素養,還需要具備優秀的教學能力和職業道德,幫助幼兒初步建立音樂體系,讓幼兒掌握基本的音樂理論與實踐知識。素質教育理念下要求幼兒音樂教師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質:第一,掌握專業的音樂理論知識。幼兒教師作為音樂課程的組織者和實施者,首先自身要具備專業音樂理論知識,熟知幼兒音樂教學目標和要求,如幫助幼兒識譜視唱練習,讓幼兒掌握基本的識譜和讀譜能力,為幼兒進行音樂學習奠定良良好的基礎,為此教師要重視自身音樂理論知識提升,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教師音樂綜合素養。此外教師還需要掌握音樂發生基本原理,并能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音樂理論知識,注重幼兒嗓音的保護,實現幼兒健康成長。第二,具備扎實的音樂實踐能力。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通過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幼兒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并能夠獨立的完成音樂演唱,為此幼兒教師要具備優秀的兒童歌曲演唱和演奏能力,把握兒童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風格,并能夠進行鋼琴等樂器,進行輔助教學,以便根據幼兒學習進度,隨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目標,為幼兒構建高質量的音樂課堂教學環境。第三,具備幼兒活動組織管理能力。開展學前音樂教學活動是提高幼兒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幼兒音樂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幼兒教師作為音樂活動策劃者和組織者,需要具備優秀的活動組織和管理能力,既要保證幼兒音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又要讓每個幼兒都積極參與音樂組織活動,如幼兒大合唱、歌舞劇編排、音樂情景劇表演等,培養幼兒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幼兒情感表達能力。
2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發展現狀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和普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學前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通過開展學前教育,能夠幫助幼兒初步建立學習觀,讓幼兒運用音樂進行情感表達,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學前教育音樂作為學前幼兒喜歡的課程形式,然而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大量問題,主要表現在幼兒教師音樂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匱乏兩方面。一方面,我國幼兒教師音樂理論知識相對匱乏。隨著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社會階層認可,我國學前教育得到快速發展,并涌現出大量的學前教育機構,這就導致社會對學前教育教師人才需求量逐漸增多,然而由于學前教育專業開設時間相對較晚,對幼兒學前教育還處于不斷探索和學習階段,這就導致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出的而幼兒教師無法勝任幼兒教學工作,造成幼兒教師整體水平較低。同時學前教育專業對幼兒教師的音樂素養要求較低,音樂課程體系設置中存在諸多問題,更加注重幼兒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技巧訓練,音樂理論課程設置相對較少,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出的幼兒教師缺乏音樂理論知識,無法開展有效的音樂教學活動,從而導致學前教育音樂課程形同擺設,難以提高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水平和質量。另一方面幼兒教師音樂演奏技巧缺乏專業性。隨著幼兒教師需求量逐漸增多,我國大部分高職及普通高院校都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以培養更多優秀的幼兒學前教育人才,然而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專業步入誤區,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忽視音樂課程學習,沒有意識到音樂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因而在音樂課程學習中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少,導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演奏技能和水平不高。此外由于部分幼兒教師受先天條件的現狀,不適合進行兒歌演唱,演唱效果十分低下,造成這部分幼兒教師對音樂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影響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效果。
3提升幼兒教師音樂素養視角下的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改革途徑
音樂是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學前教育音樂課程主要針對3至6歲的幼兒,這一時期的幼兒還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約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幼兒教師的教學目標就是保護和培養幼兒的想象力,通過開展音樂課程教學活動,不僅能提升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還能夠培養幼兒音樂藝術細胞,豐富幼兒學前教育形式。面對當前學前教育音樂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結合幼兒教師音樂素養,對學前教育音樂課程體系進行大膽創新和改革。
3.1樹立正確的幼兒音樂教學目標,提高幼兒教師綜合素養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推廣,幼兒教育水平和質量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我國教育部對學齡前幼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學目標,即要求幼兒教育要保護和培養幼兒想象力,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音樂作為實現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需要引起幼兒教師的重視,當前我國幼兒音樂教學水平和效果并不顯著,究其原因是因為幼兒教師還沒有意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在實際實際教學過程中忽視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學前教育音樂作為培養幼兒教師的重要課程,需要引導未來幼兒教師轉變消極的音樂教學思想,提高學生音樂教學素質,讓學生意識到開展幼兒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注重學生音樂素養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幼兒教師,幼兒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才能有效提高幼兒音樂教學水平,為此學生要注重自身音樂素養提升,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養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不斷練習音樂技巧。另一方面注重幼兒創新意思和反思能力培養,鼓勵幼兒教師結合幼兒音樂教學目標和理念,創新幼兒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幼兒教師養成多想、多思的良好習慣,為我國幼兒音樂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3.2創新學前教育音樂課程內容,構建音樂課程教學體系
學前教育音樂作為培養幼兒教師音樂素養的重要課程,需要結合時代發展需求,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革,首先在學前教育音樂課程內容方面,需要結合當代幼兒教學目標和理念,豐富學前教育音樂課程內容,剔除其中落后的音樂理論知識,融入最新的音樂理論知識和演奏技巧,以此培養優秀的、走在時代前沿的幼兒英語教師。同時還需要優化學前教育音樂課程體系,將課程分為聲樂教學、鋼琴演奏教學、樂理理論知識教學等,豐富幼兒教師音樂課堂學習內容;此外在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教學形式上,還需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大膽創新和改革,不斷豐富和完善音樂課堂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學習、情景創設等,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樂趣,從而主動進行音樂學習,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養。
3.3重視音樂課程實踐教學,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水平
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音樂理論知識教學,更需要培養學生音樂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幼兒音樂教學能力,為此在學前教育音樂課程體系中,需要合理分配課堂教學實踐,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的教學形式。首先增加學前教育音樂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結合幼兒教師音樂基本素養,開設符合學生音樂學習需求的實踐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真正掌握幼兒音樂教學能力。其次積極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如合唱比賽、音樂情景劇表演等,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提升自身音樂能力。最后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幼兒音樂課程實踐教學機會,建設音樂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今后從事幼兒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是我國培養優秀幼兒教師的重要途徑,通過學前教育能夠進一步提升幼兒教師教學能力和職業道德,從而提升我國幼兒學前教育整體水平和質量,音樂作為學前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重視音樂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教學模式,以此提升幼兒教師音樂素養,推動幼兒音樂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宋薇.如何運用奧爾夫聲勢教學法提高幼兒教師的音樂素養[J].藝術評鑒,20xx(8).
[2]付珊珊.音樂游戲教學中幼兒教師的音樂素養[J].音樂時空,20xx(3).課程教學
學前教育論文 篇10
【摘 要】好的環境,能得到好的教育;較差的環境,孩子也能得到好的教育。問題在于你怎樣教育和在何時教育,環境好壞只占其中的一部分罷了。本文論述了幼兒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幼兒學前教育在我國的現狀,以及本人的一些建議和對國外幼兒學前教育的一些趨勢。
【關鍵詞】幼兒學前教育;現狀;趨勢
一、幼兒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學前教育在世界范圍內受到了普遍關注,許多發達國家積極采取措施,優先發展幼兒學前教育,在普及幼兒學前教育與提高幼兒學前教育的質量上作了很多的投入,而我國政府正在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對于幼兒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在有三個方面。
1.對于家庭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幼兒的入園率正在逐步上升,幼兒學前教育機構不僅承擔著從實踐上為家長參加工作和學習提供便利的任務,而且在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發展和早期教育的當今時代,幼兒學前教育質量更成為家長關注的核心,直接關系著家長能否放心地工作、安心地學習。有人曾言,關閉一所幼兒園比關閉一所大學,或一所低質量幼兒園的存在比一所低水平大學的存在,更會讓家庭、社會不得安寧,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幼兒學前教育及其質量對家庭生活的穩定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對于人的社會性、人格品質發展和人的認知發展的重要性
社會性、人格品質是個體素質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是通過社會化的過程逐步形成與發展的。學前期是個體社會化的起始階段和關鍵時期,在后天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在與周圍人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嬰幼兒逐漸形成和發展著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對人、事、物的情感、態度,奠定著行為、性格、人格的基礎。研究和事實均表明,6歲前是人的行為習慣、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時期,是兒童養成良好社會性行為和人格品質的重要時期;并且,這一時期兒童的發展狀況具有持續性影響,其影響并決定著兒童日后社會性、人格的發展方向、性質和水平;同時,兒童在學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會性、人格品質有助于兒童積極地適應環境,順利地適應社會生活,從而有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成才。學前期是人的認知發展最為迅速、最重要的時期,在人一生認識能力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3.幼兒學前教育對生理的價值
根據腦科學研究者認為:豐富的環境刺激可以促進腦的發展,而適宜的早期教育是促進腦發育充分和完善的最有效的環境刺激因素。
二、我國幼兒學前教育現狀
現在幼兒的啟蒙教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但人們往往只注重培養幼兒的智育,忽略了勞動教育、集體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德育教育,有的家長和教師所追求的往往是幼兒識字的多少,計算技能的.強弱,會背若干唐詩,套彈唱幾首歌;還有的家長甚至利用雙休日繼續為孩子補課,讓孩子學彈琴、學書法等等。
而在幼兒園里也一般開設六門課程:語言、計算、常識、體育、美術、音樂。極少數幼兒園只在大班開設思想品德課程,而且即使開設了思想品德課也常常是脫離幼兒的實際,以空洞抽象的說教代替德育工作,使德育流于形式。這就是幼教實踐中存在的“重智輕德現象。隨著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國獨生子士的家庭越來越多。在大、中城市,獨生子士的人數占到幼兒總數的95%以上.而且比例連年上升。由于是“獨生”,孩子在家中位于中心地位,這就容易形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霸道,愛發脾氣等缺點并且由于家庭中缺少同年齡段的伙伴,導致不容易學到與人相處的方法。不少幼兒在幼兒園里或是鄰居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就顯得不合群。這些都是幼兒園和家長應該重視對幼兒施行“愛集體”教育的客觀要求。
并且現代的幼兒勞動觀念差:目前在一些家庭中,孩子一出世,就成為家中的寶貝疙瘩、中心人物,根本不得讓孩子參加勞動。讓孩子長期過著這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尊處優的生活,在家中像是“小皇帝,小霸王”,使孩子養成懶惰、自私、懼怕困難、優柔寡斷等環習慣,嚴重阻礙幼兒的發展,將來很難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
還有很多幼兒園教育還存在著“小學化”的偏向。小學化教育,就是幼兒固套用小學教育的模式進行施教。小學教育是以教學為主,游戲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興趣;而幼兒教育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以游戲形式進行教學,在玩中學,兩者有很大區別。
三、個人觀點和建議
1.幼兒德育教育
。1)愛集體教育。教育幼兒有的集體意識,比如要讓幼兒知道自己所在班是一個集體。習慣并樂于參加集體活動,萌發初步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還應教育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使他們具有初步的人道情感,進一步使他們做到個人行為不妨礙集體。還要使他們學習解決彼此爭執,學會恰當地評價自己和別人的言行,有最初步的自我教育能力,克服以自我為中心、任性霸道、愛發脾氣的缺點。
(2)愛勞動教育。應使幼兒有參與簡單勞動的興趣和最初步的獨立意識,有自我服務的愿望和基本的自理能力,積極參加集體勞動,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3)愛國主義教育。幼兒德育中最重要的內客。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從幼兒期就開始施行,要注意發揮周圍社會環境的積極作用,充分利用社會的各種教育力量,如老前輩、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置、科學家等對幼兒的榜樣詐用 要充分重視各種社會信息對幼兒的影響。
。4)孝敬父母、友愛他人的教育。教孩子要孝敬父母,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還要利用各種機會教他們對他人關心、尊重的情感,教會幼兒如何幫助別人。
2.幼兒品德教育
(1)“愉快教育”代替“小學化”教育。幼兒是好動的,好游戲的,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游戲的設計要有一定的目的,通過游戲完成教學內客,或讓幼兒了解相關知識,或讓幼兒掌握處理事情的技能,或讓幼兒進行競爭、想象、模仿等,幼兒教學啦頰打破教條的課堂教學,真正堅持游戲與教學相結合,動靜相宜的原則。
。2)以適當的“挫折教育”代替“成功教育。幼兒喜歡動作,更喜歡成功。喜歡成功是幼兒的共性特征。沒有一個勸兒不喜歡看贊許的目光,不喜歡聽熱烈的掌聲。我們在課堂上就經常用掌聲、小紅花等進行成功教育,成功教育在實踐中有一定的優勢。
四、國外幼兒學前教育的趨向
1.強調體育運動對兒童健康、智力、創造力、情感和社會發展的意義
應該以多種方式鼓勵學前兒童進行各類體育運動來增進他們的運動能力。另外,對于運動中的安全問題,不應采取消極回避的態度。降低事故發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恰恰是鼓勵運動。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運動方面受到鼓勵的孩子不光運動能力較強,而且事故發生率較低。
2.各國幼兒學前教育與機構都非常重視創設豐富的環境,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感性經驗
瑞典的幼兒學前教育機構努力創設有趣味的、有刺激的環境,以鼓勵孩子去探索,去尋找新奇和感興趣的事物。像瑞典、匈牙利和意大利等國家充分利用冬天寒冷的自然條件讓孩子畸形戶外睡眠、運動,因為他們認為應讓孩子盡可能多的親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撫育。同時,他們相信幼兒都具有自己構建知識的潛力和能力,所以,讓孩子進行的任何活動都有一定的選擇度,鼓勵幼兒自己設計、實施活動,注意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3.重視游戲清靜的創設,重視自由游戲
使孩子通過游戲自由的表現自我的想法,即強調從兒童的興趣出發,幫助他們構建知識。
五、結論
加強早期兒童教育,為每一個兒童創造受到高質量的幼兒學前教育的機會,正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也必須放眼未來,從新世紀國際社會政治經濟的新格局和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度來思考幼兒學前教育的發展問題,以使我國的幼兒學前教育真正從教育舞臺的邊緣走向中心。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面向新世紀的世界幼兒教育.幼兒學前教育研究,1999
[2]楊麗珠,吳文菊.《幼兒社會性發展與教育》.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3]潘日文,侯桂蘭.《幼兒教育心理學》.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xx
學前教育論文 篇11
轉眼研究生生活已接近尾聲,回首這兩年半,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我都有了一定的進步。這篇論文的完成可以說是對我這兩年半學習的一個總結,不僅凝聚著我個人心血,還離不幵老師的諄諄教導和同學的支持。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導師崔惠民教授。從開題到論文完成,導師都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崔惠民導師多次抽出時間,對我的論文進行悉心的指點、細致的批閱,敦促我完成論文。在這兩年半的求學過程中,導師用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高尚的人品感染著我、影響著我、教育著我,使我在不斷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學到了不少做人的真諦。
同時,我還要感謝周偉副教授和鄒琪副教授。感謝兩位老師對我論文的指導,提供一些我需要的資料并不斷給予我意見,使我能夠完善我的論文。感謝開題時郭永芳教授和方軍教授對我論文提出的建設性意見,這些都為我后面寫好畢業論文做了好的鋪墊。
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們,王秀芳,陳愛華,陳瓊子,在我學習和寫作的過程中給予我的溫暖和鼓勵,你們的關心給了我莫大的動力!
最后,對所有關心幫助我的老師、家人、朋友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
學前教育論文 篇12
摘要:舞蹈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形態,不僅具備了大眾文化的基本屬性,同時還蘊含著巨大的教育價值。近年來,伴隨著我素質教育體系架構的不斷調整與完善,藝術教育的地位逐步凸顯,社會大眾也開始加大對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關注力度,新一輪教學改革已經把舞蹈納入了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體系中,這無疑是學前教育專業改革的一個可喜成果。本文就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境遇與面臨的挑戰這一課題展開探討與分析,以資參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境遇與挑戰
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作為培養應用型學前教育人才的重點基地,在此背景下,必須要加強舞蹈這一門藝術課程教育,才能更好地與時代接軌,把學生培養成時代需要的素質型人才,才能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學前教育人才,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教學思想的影響,幼兒師范學校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理解仍舊處于誤區當中,再加上傳統教育的制約,使得舞蹈教育沒能得到更好的發展,舞蹈教學所處的境遇并不樂觀。探討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境遇與面臨的挑戰,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舉措,已成為推動其創新化教學發展的必然。
1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境遇與面臨的挑戰
1.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本文所調查的對象學校是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根據該學校的實際情況,隨機抽取了120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2)研究方法。第一,文獻資料法:通過文獻資料查詢法,查閱了有關各大高校、高職院校開展舞蹈教學的文獻、期刊等。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論基礎依據。第二,問卷調查法:參加這次論文研究調查的學生一共有120名,我們發出了12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18份,有效率達到了98%。第三,數理統計法:對回收所得到的有效問卷進行整理,并運用SPSS13.0軟件對調查所得的資料和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1.2結果與分析
。1)課程開展的基本情況分析。這次所開展的問卷調查活動,在課程開展情況方面重點調查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舞蹈課程的學習興趣,根據調查結果所得:舞蹈課程在學生群體中擁有非常高的熱度,就調查來看對舞蹈感興趣的學生占調查總人數的65.25%,只有6.77%的學生對選修舞蹈不感興趣。由此可看出,舞蹈這一項技能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群體中還是極受歡迎的,同時也反映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該門課程有強烈的'參與愿望。(2)課程開展存在的問題分析。第一,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滿意程度。根據“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調查”這一項目調查數據統計所得,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舞蹈課程所開展的部分內容并不喜歡,其中有36.26%的學生對部分內容不滿意。歸其根源,主要是由于舞蹈所要求的技巧性較高,需要學生不斷進行基礎技術的練習,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參與興趣。第二,學生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滿意程度。通過對調查所得數據統計可以得知,選擇了“不滿意”和“很不滿意”兩大選項的學生人數占據了總人數的32.03%,人數量相對較多。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仍舊是以教師講授、示范教學、學生練習為主。這樣傳統課堂形式相對單調、枯燥。由于缺乏先進的教學工具,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因而導致了部分學生喜歡舞蹈,卻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表現舞蹈。第三,學生對考核方式的滿意程度的調查分析。考核是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定的重要渠道之一,從這次的問卷調查數據中得知,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參與調查研究的120名學生中,只有8.47%的學生認可當前所沿用的舞蹈課考核方法,高達41.52%的學生認為該課程所沿襲的考核方法不科學。就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來說,舞蹈考試評價方法的根本弊端在于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體現出不同的個體在學習舞蹈過程中的努力程度和進步幅度。
2新時期下學前教育舞蹈教育發展的對策
2.1合理設置課程內容,夯實教學改革基礎
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中,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呈現出新的內容和特征。首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且具備了時代特征。它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理論性知識,在確保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還融入了大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有關內容,符合當代大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學生藝術文化素養的培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學組織形式做到了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當前的高等專科學校都是面向全國招生,教師在開展舞蹈教學活動時所采用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僅考慮到了多樣化和時代性,還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域學生的不同習慣和不同興趣,滿足了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教師在科學合理安排課程的同時,考慮到了教學過程的計劃性和系統性,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2.2更新實踐教學模式,切實增強教學成效
(1)分層差異教學法,化被動為主動。面向全體學生,尊重、發展學生的個性是現代化教育的重要本質。近年來,伴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架構的進一步完善與調整,各大高校都開始擴招,生源不斷增加。而在此過程中,教學與師生數量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針對這一困境,學校首先可以把數量大而且舞蹈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根據個性、舞蹈基礎水平等特征進行層次的劃分,實施分級教學,讓每一層次水平上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其次,在實施分級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對原有的“一對一”小班授課形式作出調整,在做好“一對一”示范授課后,更多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當然,教師還可以爭取在最小的范圍內實施通識課“大班教學”,以提升教學效率。(2)創編教學,讓全體學生體悟舞蹈的魅力。創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與表現能力。教師應在學生初步理解舞蹈的基礎上,利用藝術指導,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嘗試創編舞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音樂情感的渲染中,進入舞蹈的情景,融入歌曲形象,從而產生情感共鳴,創作全新的舞蹈作品。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創作劇本。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教材中的劇本素材,然后和同學一起討論學生選擇的劇本素材,并在教師、同學的指導下進行修改,直至更加完善。其次,創作舞蹈的音樂。學生所選擇的音樂要符合舞蹈作品的需要,要凸顯出人物的形象,貼近生活實際。此外,在進行舞蹈排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表演不當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見,修改意見要以學生的創編思想為主。彩排的完整地表演舞蹈是一個質的飛越,學生能夠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務,共同提高,不僅增強了集體凝聚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團體意識。最后,教師還可以邀請學校領導、任課教師觀看舞蹈表演,激發學生的表演欲,增強學生信心。(3)訓練和實用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首先,教師要發揮自己在課堂活動中的促進者、指導者的作用,予以學生必要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帶著明確的目的和要求完成訓練任務。在學生完成指定任務后,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的表現,對學生的過程性學習和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其次,學生要發揮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作用,即充分調動自己所學的幼兒心理學、教育學、幼兒教學法等相關知識和技能,為舞蹈課程的學習提供一定的知識輔導。除此以外,教師還要把訓練和實用結合起來,以實現知識的遷移,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譬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到幼兒園見習、實習的機會,引導學生觀察幼兒舞蹈的習慣和方法,并進行針對性分析,改編舞蹈表現。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和幼兒園的老師進行合作,請幼兒觀、看、聽、賞自己的舞蹈,通過對幼兒反映行為的分析,然后對舞蹈進行修改,從而高質高效完成訓練任務。
2.3調整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首先,教學評價形式應該多元化,不能夠單方面地考查學生對舞蹈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情感以及態度、價值觀等內在元素的考評,以做到綜合考察,更好地掌握學生的素質水平。其次,還可以引入社會評價,就是說可以讓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讓相關部門對其進行評價。除此以外,學校還可以構筑相應的激勵機制,讓學生能夠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相應的成就感,在成就感的推動下,相信能進一步激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3結語
伴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創新舞蹈教育,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已是必然。培養素質型學前教育人才的高等?茖W校,應充分認識到舞蹈教育的境遇與面臨的挑戰,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的舞蹈技巧技能、創編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何揚.從幼兒舞蹈素質教育看高職學前專業舞蹈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家教世界,20xx(04).
。2]楊艷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xx(02).
[3]周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分層教學的實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xx(05).
學前教育論文 篇13
摘要:本文對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特點和價值進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教學;價值分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關注程度逐漸提高,對幼兒的教育也愈來愈早。幼兒教育是人一生中所接受的第一個系統性的教育。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幼兒教育中加入游戲,形成了游戲教學的模式。根據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游戲教學模式對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積極作用。
一、游戲教學概述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以游戲為依托,將要教授的知識以游戲的形式表現出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幼兒主動學習,使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到相應的知識。游戲教學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體驗性、自主性等特點,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可自由發揮,進而使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二、游戲教學的特點
1.游戲教學的體驗性
游戲教學最大的特點在于體驗性,只要幼兒進入到游戲中,就會在特定的游戲氛圍中獲得自己的主觀感受。如在“丟手絹”活動中,坐著的幼兒會對小伙伴手中的手絹有盼望的心理,而拿有手絹的幼兒則有擔心被追上的緊張以及想將手絹給其他同伴的激動心情。這些思想活動都是幼兒在游戲中自己體驗到的,教師只需從旁引導,幼兒就會懂得。
2.游戲教學的自主性
游戲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或者游戲的選取者,幼兒才是游戲的主導者。在游戲開始前,幼兒可以自主選擇伙伴、游戲場景和游戲材料。在這個選擇的過程中,幼兒可以與同伴進行協商,只要達成共識,幼兒就可以改變原有的游戲狀態,根據自己的興趣制訂相應的游戲規則。游戲對于兒童的無限包容性,在游戲教學中以自主性的方式體現,這也是游戲教學的特點。
3.游戲教學的虛幻性
游戲教學中游戲的內容雖是依托于現實生活中的素材,但是又有超脫于現實生活的一面,即虛幻性。例如,角色扮演游戲,游戲的基礎在于幼兒假裝自己的身份是某一個角色,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賦予所扮演的角色新的特色。游戲教學的虛幻性充分滿足了幼兒的想象力,并可以將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常識通過游戲體現出來。
三、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
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有獨特的價值,其所產生的教學效果也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無法企及的.。因此,對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價值的分析可以對今后的幼兒教育模式的發展提供經驗方面的支撐。
1.游戲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幼兒階段孩子的特點是年齡小、好動,且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游戲教學則是根據幼兒以上三個特點定制的教學模式。在進行游戲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常識性問題穿插其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學習。幼兒在游戲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較長。另外,游戲教學的場地可以設在室內,也可以設在戶外,以滿足幼兒好動的天性。因此,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效率較高。
2.游戲教學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對于游戲的熱衷確保了他們的參與度。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適當的奔跑、跳躍等可以增強幼兒對自身肢體協調性的控制。另外,在戶外陽光下進行游戲,也增強了幼兒對環境的適應性,幼兒的體質也得到了明顯地改善。游戲教學模式以游戲為出發點,幼兒在游戲中會主動與其他小伙伴進行交談,也學會了傾聽,培養了幼兒的集體意識,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成長。
3.游戲教學可以提升幼兒語言駕馭能力
在幼兒階段,幼兒除了學習常識性知識,更要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讓幼兒主動開口是提升其能力的重點及難點。游戲教學中的角色扮演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扮演角色時,幼兒通過對日常生活中該角色的語言特點進行模仿,可了解到接人待物的相關知識。因此,游戲教學有提升幼兒語言駕馭能力的作用。
四、結語
幼兒教育作為系統教育的起點,其教學模式的選取是否符合幼兒特點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有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幼兒語言駕馭能力等作用,值得在幼兒教育中作為重點教學模式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陶云娣.論幼兒教育中的民間游戲教學創新的基本經驗——小班民間游戲《小兔和狼》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6):118-119.
[2]陳艷紅,劉紅.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模式初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xx(4):118-119.
[3]樂元芬.試述游戲在幼兒發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S1):88-89,93.
[4]蔡清吉,張傳堂.回歸游戲教學——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xx(10):136-138.
學前教育論文 篇14
一、傳統美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傳統美術教學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嚴重阻礙了學前兒童對美的探求。首先,在傳統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多采用講解、板書、多媒體等的方式來向學生講授知識,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受美術知識。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而導致了孩子們對美術課失去了興趣。課堂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美術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模式,這種傳統教學模式與美術這一要求非常個性化的藝術背道相馳,難以培養出具有活力、創造力的學生。其次,在傳統美術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通過點評學生們的作業效果來判斷其對技能的掌握情況,而點評作業依據的又是專業的美術技能知識,“像與不像”便成為了評價學生作品的重要標準,只有那些畫得像真實事物、畫得像教師所畫的作品才是優秀的。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使得美術教學完全偏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阻礙了美術教學的發展。再次,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美術材料內容僅僅局限于美術知識的范圍,只看重學生能否掌握專業技能,而對其他知識的涉及則較少,其內容脫離了兒童的生活,使得學生對美術課產生了疏離感。傳統的美術教材過于重視美術知識的嚴密性,使得兒童發揮空間較小,無法培養學生個性化的興趣和審美能力。
二、實施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意義
美術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兒童了解美、感知美、創造美。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針對兒童的心理特征、年齡特征可建構有效的教學模式,進而逐漸培養他們對自然、社會中的美好事物的審美能力以及對藝術的熱愛,使得他們在追尋美的活動中能夠潛移默化地獲得美的感染,陶冶情操,從而逐步提升了自身的藝術素養水平。
1.建構有效的教學模式
有利于培養兒童的創造力美術教育是培養兒童創造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美術教育的本質就是創造性的教育,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美術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兒童全面而個性化的發展,建構有效的教學模式,引導和挖掘出兒童的個性潛能,發現、保護、發展并強化他們的藝術個性。如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寫生、記憶、欣賞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們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鼓勵他們要發揮自己的藝術個性,創造出真正屬于自己的作品。同時,教師建構有效的教學模式,也能夠鍛煉兒童的觀察力、感知力、想象力,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建構有效的教學模式
有利于培養兒童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除了智力因素之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意志、求知欲、自信、獨立、自我意識等。傳統學科教學主要注重兒童智力因素的培養,而美術課堂教學,主要依據的是兒童的心理特征來建構有效的教學模式,進而可引導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能夠培養其求知欲和對藝術的興趣;在進行作品創作時,可通過讓學生完成一幅作品來培養其堅定的意志、耐心。建構有效的美術教學模式也有利于逐漸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點評,來讓兒童樹立起良好的自信。
3.建構有效的教學模式
有利于培養兒童展現自我的能力美術教育主要是通過培養兒童一些美術技能,來讓他們學會欣賞美、發掘美,并將其以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建構有效的美術教學模式,教師可將自己的教學思想、課堂教學內容與兒童的認知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學生們創造一個活潑、輕松的課堂氛圍;通過各種鼓勵方式,讓學生們在美術學習和創作作品過程中,學會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展現自我。
三、建構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策略
美術教育主要有兩個層次的教學任務,一是形式層面,即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們掌握各種美術技能和知識;二是內容層面,即通過學生們的自我創作來讓他們準確地表現出自我情感以及對美的認知。建構有效的美術教學模式恰恰就是依據美術新課程的標準巧妙地連接了兩者,喚醒了兒童的審美意識,來讓兒童主動建構自我的創造能力。
1.建構以訓練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為主的有效模式
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與實現兒童創造力和創作能力的提升。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們自我喚起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真正地發揮美術教育的價值,逐步培養學生們從不自覺創作轉變為自覺創作、熱愛創造的過程。首先,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學生們所要表達的情感來進行大小畫交替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讓學生畫較大物體時用小張紙來畫,而畫較小物體時用大張紙來畫,以幫助兒童提高其構圖能力。比如,在靜物的描繪課程中,教師可以將紙裁剪為不同形狀和不同尺寸的大小,來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構圖方法來畫同一事物,即先將畫紙尺寸逐漸縮減,之后再將畫紙尺寸逐漸放大,注意畫面主題要一致,以培養兒童對畫面的'駕馭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對兒童創造力的培養大有裨益。其次,在美術課堂中,教師應采取讓學生畫想象畫與現實畫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師要以現實畫為基礎向他們講授繪畫的基本技能,然后積極鼓勵孩子們“異想天開”地創造作品,這樣的教學模式,既可以讓兒童打牢基礎技能,又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想象力。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美術教師要積極引導兒童體驗美、認識美,還要結合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表現能力等實際情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靈活調控教材,并運用各學科知識,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兒童進行想象訓練,給學生搭建一個豐富的想象平臺。再次,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繪畫故事的教學模式,可選取一些詩歌、故事的情節或學生自己編寫故事,然后讓他們描繪連續的圖畫,以提升兒童思維的連貫有序,豐富兒童的表現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但采用繪畫故事的教學模式相對來說要比描繪單幅繪畫有難度的多,然而學生對自己所熟悉的詩歌、故事等內容興趣較大,在美術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情感,進而提升兒童的創造能力。
2.建構以激發兒童興趣為主的有效模式
興趣是開啟美術教育的大門,因此,美術課堂教學應實施以激發興趣為主的教學模式,利用學前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來安排和設置一些感興趣的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時創設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之中,以游戲為題材進行繪畫,以加強兒童的集體感和情感交流能力。比如,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畫自己”的繪畫課程,繪畫完成之后,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來優化教學模式,以提高兒童的繪畫水平和欣賞水平。比如在課堂上可讓學生觀看一些優秀的故事片、美術片,其屏幕上美好的形象、絢麗的色彩可潛移默化地促進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審美情感的形成,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再次,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學實際條件將教學課堂搬出教室。比如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參觀美術展覽,以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在觀賞的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想象和感悟,引發他們對美術創作的沖動和激情。同時,教師還可以帶學生到大自然中,體驗自然帶給我們的美,讓他們對不同季節的樹木、人物等進行描繪,使他們能熟悉美術的造型和色彩旋律。
3.建構以培養兒童造型感和色彩感為主的有效模式
美術教育對兒童造型和色彩的訓練主要以形象感覺為主。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了直觀圖模式對兒童的造型感和色彩感進行培養。比如,教師可以準備一組靜物,先讓學生對這組靜物進行觀察,然后迅速打亂靜物的擺放位置,之后讓他們對這些靜物進行重新擺放,這樣便可以培養兒童對事物的造型感。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填色訓練的模式,用以測試和訓練兒童在色彩表現上的個性、情感,以強化兒童對色彩的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色彩表現力水平以及對色彩的敏感度。比如,教師讓學生對一幅冬日的圖畫進行填色,有的學生會用偏冷的色彩,而有的學生則會選用較暖的色彩,之后教師要予以適當的點評,以便讓學生自己能夠感知不同色彩下的冬日主題,并有針對性的講解一些色彩知識。
四、結語
美術教師對有效教學模式的探究不僅能夠提升兒童的審美水平和美術素養,也為美術新課標的實施提供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探索。美術教學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通過具體的實踐教學去驗證這一模式。為此,美術教師要積極結合學前兒童的心理特征、年齡特征,以新課標為基礎,來建構出具有科學性、系統性、有效性的教學模式,進而激發學前兒童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開拓兒童的美術思維,陶冶兒童的藝術情操。
【學前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學前教育論文05-24
學前教育舞蹈論文11-04
學前教育教育論文11-15
兒童學前教育論文02-24
學前教育論文(優)08-19
學前教育舞蹈論文06-24
學前教育選題論文02-21
[實用]學前教育舞蹈論文06-26
學前教育論文15篇05-23
學前教育論文(15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