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香港教育之新的教育目標與范式轉向
香港地區的新課程充分反映出這個重要的教學范式轉向。要想有效達到新課程的目標,“學與教”應把重點放在學習上。上課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多元化、互動、具有挑戰的學習活動(學習經歷),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學得更有效。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上期文章中,筆者主要介紹的是香港地區過去幾十年的教育演變,本文主要介紹香港地區當代教育的取向,并分析其范式轉向(paradigm shift)。范式轉向是指一些重大的基礎理念取向的改變,如從著重“教”轉移到著重“學”。這些重大的基礎理念取向的改變會對教育的很多方面,如課程、教材、方法、評估、設備、教師培訓及研究重點等產生一定的影響。
繼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大規模量的擴展,包括強迫義務教育、教師學位化、擴充教師專業培訓、擴建新校及90年代的教育專業化,如教師在職課程多元化、校長專業化、成立香港教育學院、嚴謹的課本編寫與審批、成立課程發展處后,在200X年,香港地區的教育開始進行三大改革,大大地轉變了教育的方向與實施。這三大改革分別是教育改革、課程改革及學制改革。
香港地區的教育及課程發展主要由兩個高層次的政府委員會帶領,即教育統籌委員會(Education Commission,EC)及課程發展議會(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CDC)。它們由教育界有各方面背景的人員,如大學教授、校長、教師、行政人員及課程發展、考評及師資培訓領導等,和社會中不同專業界別的人,如會計師、律師、醫生等組成,目的是從教育專業及其他專業角度向香港地區的政府提供發展與政策上的建議。如果建議被接納后,便由政府教育局(Education Bureau,EDB)各部門,包括課程發展處(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CDI)推行。
一、21世紀香港地區的教育目標
教育統籌委員會重新訂立了香港地區的教育目標。新的目標比以前的更均衡及全面,包括縱橫兩方面的全面發展?v的方面著重點燃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樂于學習,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及終身學習的態度,不斷自主地進行終身學習。橫的方面是將學習多元化,進行科目學習,著重均衡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態度、價值觀、各種技巧與持續學習的精神。這縱橫并重的.培養目標,帶領香港地區的課程發展,為香港教育打開新的一頁。
二、香港地區的新課程及其范式轉向
1. 香港地區的新課程
在以上新的教育目標下,香港地區的新課程有以下的主要特色。
(1)學習領域
在全面檢討學校學生應學習的科目后,課程發展議會厘定出8個基礎的學習領域,以保障學生均衡地學習。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如幼兒園、小學、初中及高中階段,在每個領域課程都會為學生提供適當的科目做選擇。這8個領域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個人、社會及人文,科學,科技,藝術與體育。
除了在8個領域內的獨立學科,如中文、英文、數學、地理、歷史、物理、生物、美術、體育、音樂等外,課程亦著重提供適當的跨學科學習。例如,在新的“334”高中課程中,每位學生都需要修讀“通識科”。這個科目主要培養學生從不同科目的角度去觀察、探索、分析事物,以高層次思考不斷評鑒及創建自己個人的見解、看法與心得,成為更聰明的人。這不但是學習多科的知識,更是以跨學科的方法,鍛煉高層次的思考及態度。
從獨立科目擴展到跨學科學習是個新的取向,重點不再是被動地學習他人的知識,而是主動與高層次地創建自己的心得、知識與價值觀。這是香港地區課程改革的“范式轉向”之一。
。2)學習成果
圖1的8個基礎學習領域的不同科目課程圖與傳統的課程圖有一個很大的分別,其指出課程學習的最重要成果不再僅僅是8個基礎學習領域的科目知識,而主要是共通能力及態度與價值觀。
共通能力共有9項,包括: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創造力、批判/明辨性思考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運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研習能力。這其中包括重要的高階思考能力,及一些做人做事應有的基礎能力。態度與價值觀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關愛及誠信等,全都是做一個好人應具備的條件。這代表新課程在科目知識以外,更著重培養學生的各種思維、態度與技巧。這與世界最新的教育方向十分一致,亦與著名教育家布魯姆(Bloom)的三大學習目標范疇――思維、態度與技巧一致。今日,科目知識的重要性,已轉化為培養高層次思考、態度與價值觀的基礎。這是香港地區課程改革的第二個范式轉向。
。3)教學轉移
要想有效達到這些高層次的新目標,新課程的教學亦隨之改變。重點不僅僅是要教得好,而是要著重幫助學生“學”!敖獭蔽幢匾欢ㄟ_致“學”。就算教師教得很精彩,如果學生未能學到我們預期他們要學到的知識、思考、態度或技巧,這樣的教學亦是徒然。所以,現代教育的重點要從“教”轉移到“學”上,不斷研究與發展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得更有效。教學(teaching and learning)這個名詞亦漸被“學與教”(learning and teaching)取代,而有效的“學與教”便是為學生在課內外提供有效的“學習經歷”(learning experiences)。
香港地區的新課程充分反映出這個重要的教學范式轉向。要想有效達到新課程的目標,“學與教”應把重點放在學習上。上課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多元化、互動、具有挑戰的學習活動(學習經歷),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學得更有效。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此外,新課程著重在課程中為學生提供社會服務及與工作有關的學習經歷,使學生得到更全面的全人發展。
。4)評估重點擴展
在課程評估方面,新課程不僅只依靠測驗、考試等評估最終學習成果的總結性評估(summative assessment),亦很著重在“學與教”的過程中不斷地對學習成效進行進展性評估(formative assessment),以期不斷地在學與教的過程中做出相應的調節,提升“學與教”的成效。
因此,在新課程中,評估也有很大的改變,反映出另一范式轉向。
2.從新課程看香港地區教育的范式轉向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上述香港地區教育與課程的特色,反映出一些當代幫助學生學得更有效的專業理念?傮w來看,改革后的香港地區的教育,在主導的理念上,有以下的范式轉向。
。1)學習內容從科目擴展到跨學科及其他學習經歷的境界;
。2)學什么從知識轉移到共通技考及態度與價值觀;
(3)教學重點由教轉移到學;
。4)評估從總結性擴展到進展性。
【淺談香港教育之新的教育目標與范式轉向】相關文章:
3.淺談與教育同行
4.淺談教育與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