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關于教育的濫用
1.教育盲點:人性的丟失
現實中的教育往往使人觸目驚心,活生生的案例會讓人看不到教育本應具有的光環。一次,幼教專家到一家幼兒園進行心理測試,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一個小妹妹發燒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給她外套嗎?”結果孩子們半天都不回答。當老師點名時,第一個孩子說:“病了要傳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該生病了。我媽媽還得花錢!钡诙䝼孩子則說:“我媽媽不讓。我媽媽會打我的。”結果,半數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種種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給生病的小妹妹。一位老師實在不甘心這樣的結果,叫來自己4歲的兒子問:“一個小朋友沒吃早點,餓得直哭。你正吃早點,該怎么做呢?”見兒子不回答,她又引導:“你給他吃嗎?”“不給!”兒子十分干脆地說。媽媽又勸:“可是,那個小朋友都餓哭了呀!”兒子竟答:“他活該!”。諸如此類的教育案例不勝枚舉。學生的教育從出生到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以至于最后到大學,對學生所需要的是全面的教育,包括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和諧發展,但教育實踐不僅與目標相距甚遠,而且缺乏對作為生命個體——“人”的研究和關注,這對于教育的理論界和教育的實踐界莫不是一個巨大的悲哀。其表現形式有:過分地遷就、關愛優等生;對后等生的冷漠或者對后進生失望的暗示,或者強化后進生的自卑心理;教師自身的不得意、失落后所采取的“發泄式”教育等等。
2.教育斷點:教育的不一致
實際的教育在我們現實中容易表現為非連續性、非一致性。而道德人格、價值判斷、審美標準等在教育實踐者身上容易出現斷裂。其表現形式有三:其一是經不住時間的考驗,教育實踐者可能會表現為時間的前后不一致,前后矛盾;其二是教育者之間的不一致,表現為各唱各的曲,各彈各的調;其三是說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是典型的言行不一致。這種教育的斷點若反應在知識、真理、學術等上面,尚不以為怪。因為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發展學術的思維和實踐所具有的非至上性是容許其存在的理由,而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發展學術的思維和實踐所具有的至上性更能超越這一斷點。但表現在價值判斷、道德人格、審美標準等為人處事方面的話,就會使學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嚴重者會使學生形成雙重人格。
【淺談教育的濫用】相關文章:
淺談教育的價值03-31
淺談中國的教育06-11
外包:不可濫用的法寶03-24
淺談教育論文寫作12-04
淺談愛心教育的藝術03-06
淺談生命教育的論文06-27
淺談“教育云”空間03-30
淺談師德教育范文12-06
淺談環境的教育價值06-01
淺談小學教育的論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