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課改下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的論文
摘要:新形勢下對人才選拔的層次和標準在不斷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是展現人生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學生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的重要舉措,是落實創新教育,培養創造型人才的基礎。努力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學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課教學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心理品質素質教育
通過各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失敗,適應環境的能力,這是新形勢對思想政治課和學校德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它集中反映了新世紀思想教育的時代要求。
一、重視心理品質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和諧發展的現實需要
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發育正處在經歷“精神斷乳”的巨變時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
1.情緒方面,表現為遇事急躁,容易激動,不善自控。
2.意志品質方面,表現為膽小怕事,缺乏毅力,容易動搖,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3.性格方面,表現為狹隘自私,孤獨自卑,人際交往困難,偏執、虛榮、嫉妒心強。
4.自我意識方面,表現為對自己缺乏全面正確的認識,缺乏自我剖析能力,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強烈。
5.社會適應能力方面,表現為在家任性,在校不合群,對人冷漠、怯懦、依賴性強。
造成以上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學生自身的原因。中學生年齡較小,涉世不深,處在長身體的發育階段,對問題的思考和處理往往“跟著感覺走”,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缺乏全面性和準確性。一旦他們的想法和行為同現實之間產生矛盾,自身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容易產生心理偏差。其次,社會環境的影響。我國處在社會經濟的轉型時期,功利意識的負面效應有所擴大,西方文化思潮的沖擊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受到精神污染,理論和現實的脫節更使青少年感到撲朔迷離,易產生心理失衡。再次,成績分數下的應試教育使學校和家庭教育陷入誤區,“捆綁管理”、“保姆管理”急功近利。
二、重視心理品質教育,是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舉措
課堂教學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而政治課融心理品質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時事教育于一體,從根本上解決了心理品質教育在中學階段無合法地位、無明確要求、無具體措施的狀況,使學校德育工作從注重研究“事”到研究“人”,由脫離學生的內心世界到深入學生的心靈,使知和行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德育的實效。
就政治課教學本身而言,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提高覺悟。即知識與技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要達到這些要求,與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是密不可分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如何!绷己玫男睦砥焚|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和保證,也是培養全面發展新世紀人才的必然要求。
三、重視心理品質教育是落實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礎
以培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創新教育已成為一種新的教育內涵,其中創新品質是創新活動取得成功的奠基石。它包括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積極穩定、樂觀開朗的情緒情感,堅忍不拔的意志力,正確面對挫折失敗、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不盲從、不惟書、不唯上、不迷信、敢于求新求異的創新品質。心理學和創造學研究表明,進取心強,有事業心、責任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輕信他人,刻苦鉆研等非智力因素水平高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潛在的創造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學校德育工作和思政課教學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思想政治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之一,必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才能實現德育工作目標,體現思想政治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獨特功能。 1.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尤其是健康的身心素質是加強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關鍵
當今世界的教育,要求教師是一個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人,一個有著健全人格的人。這就要求政治教師和德育專干要有全面的政治素質,有堅定的政治立場,較高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有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的良好道德素質,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素質,還必須具備健康的身心素質。因此作為德育工作者,一定要為自己“充電”,善于接受新知識、新觀念,探索新方法、新途徑,加強自身心理品質修養,做到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性格開朗、富有朝氣、有毅力、有恒心,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要善于控制和調節情緒,防止和克服不良嗜好,才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質成為學生的表率,進而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2.要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和疏導
心理品質修養的許多內容,本身就是德育工作的內容。事實告訴我們,中學生發生的許多問題,并不都屬于純粹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問題,而是心理問題。因此,教育教學一定要重視研究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狀態和形成規律,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實際和個性品質,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為政治課教學和學校德育工作掃除心理上的障礙。在實際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發現,用細心去捕捉學生的閃亮點,用愛心、誠信、熱心對待學生的錯誤,通過個別談心、典型效應、書面交流去引導和疏導學生,通過情景感染感化學生,引導其發展的方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既注重學生心理上的共性問題,又注意不同學生的個性問題,同時要注意運用實例教學和模擬鍛煉,磨練學生意志,發展學生能力。改革考試制度和評價方法,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使學生真正在“明理”的基礎上“導行”,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和德育工作實效。
3.要營造良好的心理品質教育大環境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在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之間,客觀上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和脫節。應該營造全社會都來關心教育,全社會都來關心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努力實現家庭、學校、社會對學生的教育目標、教育方式、教育態度和教育評價等方面有機配合的機制。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專業優勢,積極舉辦家長學校,開展青少年心理咨詢和青少年教育研究專題講座,加大對青少年心理咨詢和青少年教育研究專題講座,加大對青少年教育的宣傳力度,印發材料,提高全社會對教育的認識,在學校內部,要結合學科滲透,挖掘各學科教學中的豐富的教學因素,強化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政教處、團委、年級組、班級要通過各種活動和多種形式進一步優化學校和班級的文化環境,將培養目標內化為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要充分挖掘教育資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把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意志、興趣、與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積極加以發展、保護和充分利用,以期獲得更好、更長遠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維銘.《淺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
2.梁麗萍.《中小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智商、情商及情商教育》.
3.崔麗娟.《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了解你的學生》.
4.鄭希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5.班主任雜志.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課改下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的論文】相關文章:
弘揚個性新課改中實施素質教育論文10-10
素質教育下的高職藝術教育論文08-24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中學教育論文09-18
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學數學的素質教育的論文08-15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幼兒教育論文08-19
素質教育背景下幼兒教育論文09-25
素質教育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的論文08-03
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實施論文08-24
關于在素質教育下的班級管理的教育理論論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