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小學英語課堂體態語應用
摘要 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準確、適當、協調地運用體態語,地運用表情、手勢、眼神及身體距離,能有效地幫助組織教學,達到增進師生感情、激活學生學習情緒、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等作用。關鍵詞 教師 教學 體態語 運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梢圆挥醚哉Z,而借助于表情、手勢之類的動作達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時甚至會“無聲勝有聲”,這就是人類的無聲語言——體態語(Body Language)的妙用。良好的體態使學生感到親切,易于接近,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輕松的心理氛圍。那么,究竟何謂體態語呢?
一、 “體態語”的定義
體態語又叫態式語、舉止神態語言(body language),俗稱手勢、表情。它是指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思想感情的表情、姿態、動作,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與口頭語言,均為傳情達意的手段。
二、 “體態語”的作用
體態語(Body Language),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它還具有以下的作用:
(一) 替代母語,安全融入第二語言
在課堂上, 教師應盡可能多地運用英語來進行教學。但是又由于小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比較短,詞匯量不夠大,可以說是剛剛起步,而且缺少一定的語言環境與交流空間, 所以教師用一連串的英語來解釋一個單詞或詞組,學生不但聽不懂,反而會使他們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恰當的體態語言。
(二)學生的想象思維
教師的體態語言也可以說是一個演員的演技。演得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那就等于給學生創設了想象的空間。例如,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體態語游戲——看動作,猜詞語(look and guess) 。這個詞語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教師在臺上表演一個動作,然后讓學生自由地猜。教師可以用“Really?”或“Maybe.”來回答他們。這樣不僅回憶了大量的單詞,也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
(三)活躍課堂氣氛, 使語言更加形象
如果一種語言不加任何修飾, 那學起來就比較干巴、無味。 特別是對于喜歡多變的小孩子,他們是一個最不能拘泥于單一的群體。 如果看多了, 聽多了,說多了,就也有一種想動一動的欲望。 所以教師有時候可以讓學生也參與進來。這樣,不僅使學生提高了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更重要的是, 教師豐富的表情與動作使語言更形象化了。
三、具體運用體態語的藝術
(一)表情運用的藝術(Facial Expression)
這里所說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一個人的喜、憂、怒、悲、恐、驚全都可從面部表情上反映出來。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如能針對出現的不同情況,運用好面部表情語言,就可能有效地調節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作為教師,對待學生回答問題的對錯,就可以充分運用體態語:學生答對了,老師極為興奮,笑若桃花,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和贊許;學生答錯了,老師也以微笑鼓勵,使學生不感到灰心喪氣,進而激勵自己更加努力。相反,假如臉部表情僵硬,就會使學生感到困惑。 (二)課堂“第二語言”--手勢的運用(gesture)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在某一時刻下用手勢語來表示教師所想要的學生參加活動的性質。如:在教句型時,指著自己的衣著或可能帶有的教具,來教“This is a jacket/coat/map/bag/…….”或者在教“He is not ……”時就搖手,“He is tall.”就用手量高處或者“She is five.”時,就伸出5個手指。另外,簡單的手勢還可以表示如“Come here!”(前伸一只手,掌向里,向著自己招動),“It’s OK!”(向上起拇指或做OK手勢)等。這些,都使小學生覺得非凡輕易理解并牢固把握,同時增進了學習英語的愛好。
(三)眼神的運用藝術(eye contact)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一個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疑問、好惡及態度的贊成與否。愛默生曾說:“人的眼睛和舌頭說的話一樣多,不要字典,卻能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一切。”可見,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能傳神、會說話,最能表達細膩的感情。
教師在課堂上藝術性地用好眼睛,有利于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表情及變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學效果,辨析學生聽講的狀況。例如,課堂上學生時不時無目的地盯著天花板或窗戶,目光呆滯,那表明他們心猿意馬;飛眼左右,低語暗議,則表明他們發現破綻或老師講錯了;眼里迸發歡樂的閃光,表明茅塞頓開……可見,學生眼神里大有文章。我國當代聞名的特級教師斯霞就非凡強調要重視學生的眼神。教師就應從眼神中了解真實的東西,提高效果。
(四)身體距離的運用藝術(body distance)
人際間的距離也有信息意義,也是一種無聲的體態語言。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所處的位置不同,與學生的遠近不一,會給學生不同的心理感覺,產生不同的效應。有研究表明,當教師站在距學生2-3.5米的地方,就會產生一種控制效應,假如某個學生不注重聽講或出現行為不當的時候,對待這種行為,只要教師表露出開始向這個學生走去的意向,就會使這個學生不當的行為迅速地改變。英語課堂上,教師領讀時,走下講臺,進入學生的“空間領域”,可以控制課堂,發現和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使課堂變得有生氣。
總之,在外語教學中,非語言交流手段不容忽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準確、適當、協調地運用體態語,能幫助組織教學,達到增進師生感情、激活學生學習情緒、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等作用。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將非語言交流手段利用起來,突出“啞語”的作用,以無聲勝有聲,使之最優化地為英語教學服務。
張承芬.心.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羅樹華,《教師課堂態語言淺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論叢(第一輯)2002.3
莊錦英、李振村 ,《教師體態語言藝術》,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淺談小學英語課堂體態語應用】相關文章:
淺談光合細菌的應用11-23
淺談納米材料的應用03-20
淺談植物文化的應用03-26
淺談大學英語課堂互動03-16
淺談英語課堂教學03-18
淺談英語課堂教學的藝術02-28
淺談英語課堂中的師生互動03-19
淺談新聞采訪技巧的應用11-27
淺談生活中的數學應用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