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淺析

        時間:2024-08-09 01:32:07 教育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淺析

                界人士常說:“我們培養的學生如果文化素質不合格就是次品,如果身體素質不合格就是殘品,如果思想道德素質不合格就是危險品。”這個比喻很形象地說明了思想道德素質在人的整體素質中的重要性。一談到德育,很多人都以為那是老師的事或是班主任在班會課上的事,與我們的課無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德育教育應該貫穿于每一學科,特別是英語教學更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當然,這種教育不能是簡單、空泛的說教,而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使之貫穿其內,滲透其中,巧妙結合,有的放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的身心產生較強的感染作用,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 
                一、結合初中教材的特點,挖掘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英語教材是德育的載體,其中不少對話、日常用語、閱讀文章都具有豐富的德育修養知識,教師用這樣的教材實施教學,在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也就滲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教材內容的德育價值,完成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務。另外,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找到并確定教材中訓練的內容和思想教育內容的結合點,以防止德育空泛化。如,新目標英語七年級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 本單元圍繞“家庭成員”這一主題展開聽、說、讀、寫等多種教學活動。教學核心是用英語介紹家人和朋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用英語介紹家人及朋友,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描述,介紹家人和了解朋友的家人,增進彼此的了解,建立友誼,從而更好地尊重對方,理解家人。再如,新目標英語七年級 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該部分學習內容是詢問和談論時間,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互相詢問或談論自己或對方的作息時間安排和活動計劃,讓學生學會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和守時習慣。 
                二、 創設情景,自然啟發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圍繞教材的主題,取其精華,精心設問,使學生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同時,思想上得到熏陶。老師和學生在討論問題時,自然而然地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了教育。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內涵的教育意義,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循序漸進。教師應著力培養學生在日常交際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語言進行表達,與他人溝通,為今后學習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如,新目標英語七年級 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 其教學核心內容是“確認物主”。在教學中可通過尋找主人的游戲和失物招領等活動,通過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積極與他人合作,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并結合教材內容提出問題: Have you ever picked up others’ things or lost anything?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se things? 讓學生說出解決的辦法,同時通過與學生討論問題來培養學生拾金不昧、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  
                在教新目標英語九年級 Unit 1時,針對初三學生面臨中考的實際,如何調整學習方式的問題,在教學中圍繞“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這一話題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及交流各自的學習方法并寫成書面報告,讓學生知己知彼、取長補短,端正學習態度,從而養成刻苦學習的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用小組討論模式,啟發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或辯論,做出判斷,尋找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鼓勵學生在討論中考慮他人的觀點和意識,協調與他人的分歧;教師還要面向全體學生,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條件,給后進生以更多的成功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斷增強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          三、抓住時機,培養良好習慣
                教學既是認知的過程,同時也是情感培養的過程,新課程標準強調參與、體驗和情感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的真正統一。新課標在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要求我們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健康的人格,使素質得到真正的體現,因此教師應該結合本校、本班學生的具體實際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策略,抓住時機,使學生通過學習既能掌握綜合語言技能,又能提升道德情感。
                四、樹立典范,構建健康和諧的課堂 
                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不僅需要認識、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而且還需要平時的訓練和引導。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不同的天賦和智慧,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一味地以成績的好壞來判斷他們,真誠接納、關愛、寬容每一位學生,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以學生的感受為感受,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并把這種理解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深切地認識到教師的用意,使學生感覺到老師的親切可信,才能接受老師對他們的一番苦心,這樣學生在課堂上信心較足,學習興趣較濃,并能以愉快的情緒、飽滿的精神,產生合作、交流的愿望,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知識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質等都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培養的質量和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質、扎實的教學技能、崇高的人格魅力為學生樹立典范,以教師自身的高素質去影響學生,讓英語課堂彌漫著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氛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德育工作要貫穿于學生成長過程的始終,抓住生活中的點滴,把握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赫爾巴特曾說過:“教學中如果沒有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巧妙地設計任務,讓學生在掌握知識、智力的同時,又引導學生從中自我發掘德育內容,學會自我教育,學會合作,學會做人,以切身的體驗去看待問題,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在身心方面有所進步。總之,教師應該讓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對高尚道德生活與豐富人生的體驗,使知識的增長過程同時也成為思想道德素養發展的過程,寓德育教育于無形之中,像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起到作用,使學生真正全面發展。 

        【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淺析】相關文章:

        淺析作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03-06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論文05-11

        淺析如何在工作分析中滲透人本管理思想03-20

        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淺探06-02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淺談的論文02-20

        淺析職業素養教育在高職電子工藝課程中的滲透03-20

        淺析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意識03-18

        淺析小學英語教學中“聽”的訓練03-20

        淺析作業分層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3-1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中文在线码日本 | 日韩v国产v亚洲v精品v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19页 |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亚洲综合 | 亚洲三级在线网站 |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