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英語課改中英語教學與素質培養的思考
關鍵詞:英語課改、素質培養、英語教學、雙邊活動
世紀之交,我國啟動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次課程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國家投入資金最多的一次課程改革,涉及培養目標的變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評價體系的建立等方面。2001年,隨著《英語課程標準》的正式出版與發行,拉開了中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序幕,全國各地掀起了學習、研究與實踐英語課程的熱潮,英語課程改革在實驗中不斷深化,并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在新課改中,人們已經達成了這樣的共識:外語教育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種外語工具,而是為了使他們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知識創新;外語教育符合信息時代的需求,有利于學生在多元化社會中發展,有利于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和意志。一句話,外語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和公民素質的提高。
英語教育由"應試教育"轉向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和提高公民素質的軌道,是當前我國英語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迎接二十一世紀挑戰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擺在突出的地位。
從教育的觀點看,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基礎價值。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其基本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其作為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具有的實用價值;二是其作為構成人類文化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而具有促進社會發展的本質價值。我們的英語教育活動必須是圍繞這個基本價值兩個方面來進行。
然而單純地以應試為目的而產生諸多弊端的應試教育,認為教育價值的終端判斷標準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老師和學校教育的唯一標準。這種單純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從英語教學方面來看,至少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弊端。
一、忽視全體學生的發展
應試教育著眼于選拔進入高一級學校繼續學習的學生。這種選拔又以現行的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它忽視了英語教學應著眼于提高全體學生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加之在選拔考試中由于條件所限,考試方式一直都是被動一維的,而不是雙向互動的,以致在6-9年不等的英語教育中,學生只注重書面理解,有相當部分的學生難以具備口頭運用英語的能力,這就有違于語言作為交流工具的實用價值。這種差異按理在語言學習中是不應存在的,因為我們知道即使是文盲,在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并沒有多大困難。
二、壓抑學生的個性發展
應試教育用分數作為唯一尺度來要求和評價學生,也用分數要求和評價學校與教師。高考恢復以后,盡管英語教材幾度變更,但最根本的考試制度沒有多大變化,僅局限于題型變化而已。教學程序化,教師帶領學生機械性地反復操練必考題型。學生由于其性格、興趣、愛好不同而反映在語言學習上的不同特點,不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其實語言的學習應該是隨心所欲、因人而異的,正如一個雄辯家不一定能寫出長篇巨著,而一個小說家也不一定能言善辯一樣。
三、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應試教育以選拔教育為目的,又以考試作為選拔的手段,結果是導致教師最關心的只是分數,為了奪取高分,不惜開展題海戰術,把聯系性極廣的語言切割成孤立分散的語言點,偏題難題只有從詞典里去找答案,即使是英美人士也不見得能完全掌握,造成語言素養的片面性,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不去探討語言素材的深刻內涵,同樣也會造成學生的道德、文化、社會、心理等方面素質發展的缺陷,影響整體素質的提高。
綜觀英語教育的發展史,學校的英語教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功能:一、文化功能:通過英語學習,了解人類歷史上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領域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增強對宏觀世界的認識能力。二、創造功能:英語作為一門世界廣泛運用的語言,應注重其創造性的運用,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三、交際功能:運用語言就是要起到交流的作用,這是語言的基本特征。就中國人而言,就是幫助促進對外交流,促使中西文化的共同發展。四、媒介功能:無論是政、文、史、地、還是數、理、化、生,都要以語言為傳媒,才能廣為傳播。五、育人功能:教材中滲透了思想道德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使學生在潛意識中能受到良好的熏陶。
下一頁
【英語課改中英語教學與素質培養的思考】相關文章:
大學英語課堂與人文素質的培養03-03
對歷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思考03-17
對課改中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考03-07
對培養高素質小學英語教師的思考03-19
高職學生綜合素質與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思考03-13
素質教育與美術教學中智力的培養03-17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商03-16
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興趣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