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語言學的發展與未來展望
二、心理語言學初期發展的理論基礎
心理語言學的初期發展受到三大理論的影響:一是以華生(J.B.Watson,1878~1858)和斯金納(B.F.Skinner,1904)為代表的行為主義理論;二是以布隆菲爾德(Bloomfield,1933)為代表的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三是以珊南(C.Shannon,1948)為代表的信息理論。
首先,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華生所創始的行為主義理論,在俄國生理學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Pavlov:1870~1932)“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的基礎之上,提出了“客觀功能主義”的學說。他認為,學習就是一種刺激代替另一種刺激建立條件反射的過程。在華生看來,人的大多數行為都是通過條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應(S-R)聯接而形成的。繼華生之后,斯金納又在華生的研究基礎之上提出了“可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理論。1957年,斯金納出版的《言語行為》(VerbalBehavior)一書對言語行為作了較為系統的論述。盡管斯金納的《言語行為》后來受到了喬姆斯基的批判,但行為主義的“刺激—反射”和“可操作性條件反射”等的心理學理論不但影響著心理學和語言學的研究,而且也為后來發展起來的心理語言學的研究提供了部分的理論根據。
除了行為主義理論,以布隆菲爾德為代表的結構主義理論也為心理語言學的初期發展奠定了基礎。布隆菲爾德的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建立在華生行為主義理論的研究基礎之上。其特點是用行為主義的原則研究意義,在確立語言單位時堅持嚴格的發展程序,總體上關心語言學的自由地位和科學性。盡管他的理論受到語義學家里奇(GeoffreyLeech)的批評并成了喬姆斯基生成語法的“犧牲品”,然而,布隆菲爾德的研究方法不但在語言學的研究領域被廣泛采用,而且也成了心理語言學研究“句子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語言學的初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珊南(Shannon)為代表的“信息論”的研究。信息論的研究牽涉到信息的計量、傳送、變換、處理和儲存。在語言的研究方面,信息理論認為語言的輸出表現為一系列的信息符號,依次地從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轉換。信息論的研究成果向語言學家對語言信息分布的分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和仿照的依據,同時也向心理學家和語言教育工作者在學習理論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個實用的框架。自1948年信息論問世以來,信息理論中很多的研究方法都被心理語言學家所采用,用來研究“語言的感知”、“語言的產生”以及“語言信息的統計”和“信息分析”。特別是在“語言的編碼”和“解碼”的研究方面,大量語言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均采用了信息論的研究方法。
三、心理語言學中期發展的理論基礎
心理語言學的中期發展大體可以從1960年算起至1975年,共15年的時間。這主要是以西方心理語言學專著的大量問世為根據的。無論該劃分是否準確,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無疑是心理語言學發展壯大的“醞釀期”,而這個時期心理語言學的發展基本上是以喬姆斯基的“生成語法”和勒考夫(Lakoff)的“生成語義學”的研究理論為“動力源”的。
首先,喬姆斯基于1957年出版了《句法結構》(SyntacticStructures)一書,提出了“轉換生成語法”的理論。喬姆斯基對語言學研究的主要貢獻可歸結為以下4點:一是他強調語言使用的“創造性”;二是他針對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的學習理論提出“語言習得機制”,強調了語言習得的“遺傳”因素:三是他提出了“語言模塊”論,區別了語言系統的規則和表征與認知系統的規則和表征的不同;四是他提出了語言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這也是影響此后語言研究最為重要的新的語言理論。然而,正當喬姆斯基在努力修正自己的理論并試圖提出新的研究模式之時,以勒考夫(Lakoff)為代表的“生成語義學派”與以喬姆斯基本人為代表的“解釋語義學派”又在深層結構的“深度”問題上發生了爭議:勒考夫認為深層結構還不夠“深”,而喬姆斯基則認為深層結構已經“太深”。此后,盡管有人又提出“格語法”或“功能語法”或“交際語法”等的理論,但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和勒考夫提出的“生成語義”的理論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當時語言學的研究。
四、心理語言學研究的三大主題
1.言語產生
“言語產生”是心理語言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研究:(1)言語產生模型的數據來源;(2)言語產生中的語言單位;(3)言語產生過程中的言語失誤;(4)言語產生模型。首先,“言語產生模型的數據來源”主要通過對“言語失誤”、“言語停頓”、“言語障礙”的數據分析,研究言語產生的過程及其影響言語產生的因素。第二,在“言語產生中的語言單位”的研究中,主要通過人們在“音素段”、“語音特征”、“單詞”、“詞素”和“短語”5個方面的語言行為以及對言語者所表現出的“言語失誤”現象的分析,研究言語的產生過程。第三,在“言語產生過程中的言語失誤”的研究方面,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研究:(1)言語計劃;(2)詞匯組織;(3)口誤和言語失誤的特征和起因。在“言語計劃”的研究方面,主要以萊施勒(Lashley,1951)的“詞語產生表現”和佛恩尼(Fournie)的“詞語層級組織”等的研究理論為基礎,專門探究語言產生模型中“言語表現”和“言語失誤”的階段和言語失誤的預測。在“詞匯組織”的研究方面,主要以弗洛姆金(Fromkin,1988)和戈萊特(Garrett,1988)有關同音異義詞和近似音詞所造成的言語失誤的論說為基礎,揭示“語義替換”、“音位替換”以及“語義/音位混合”等現象并以此研究詞匯組織的過程以及造產言語失誤的原因。在“口誤”和“言語失誤的特征和成因”的研究方面,主要以戈萊特(Garrett,1988)和卡特勒(Curler,1980)有關“詞綴”和“功能詞”在句中“換位”現象的分析為基礎,探究言語失誤的規律、成因以及言語產生的過程。第四,對言語產生以及言語加工模型的研究,主要以弗洛姆金(Fromkin,1971)提出的“話語生成器模型”、由戴爾(Dell,1986)提出的“擴散激活模型”和由萊沃爾特(Levelt,1989)提出的“信息構成器”分別代表的“串行模型”、“并行模型”和以萊沃爾特的“信息構成模型”的研究為基礎,從語音的辨聽,到單詞的提取以至到語意的聯接和確認,討論言語產生的過程以及影響言語產生的各種因素。
2.語言習得
“語言習得”,不但是心理學和語言學共同關心的話題,而且也是心理語言學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該領域的研究主要包括:(1)語言發展的研究方法;(2)言語感知的發展;(3)兒童語言詞匯;(4)句子的學習及理解;(5)語言的交際用途;(6)兒童語言習得理論。
首先,在語言發展研究方法的探索方面,利奧頗爾德(Leopold,1948)提出的“日記和家長報告”為研究兒童語言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途徑。利奧頗爾德通過對其女兒希爾得嘉德(Hildegarde)在英語和德語學習方面所取得的進步的觀察認為,觀察和研究兒童日記的語言發展有助于對兒童語言發展的有效研究。但后來貝茨(Bares,1991)卻認為更有效的途徑是家長對其子女語言表現的觀察。因此,兒童日記和家長報告就成了研究兒童語言發展的一大途徑。除此之外,觀察數據、采訪和實驗也是研究語言發展的重要方法。第二,言語感知發展的研究包括3個方面的研究:(1)家長的語言輸出和兒童語言學習的關系;(2)兒童早期言語感知;(3)語言特化。第三,兒童語言詞匯研究包括:咿呀學語、單詞學習、雙詞學習、語法聯接、詞語和詞義聯接。在這方面,其研究的重心集中在“詞匯和語法知識的獲得”、“使用語言能力的獲得”和“詞語與語義的連接”3個方面。第四,句子學習和理解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研究:(1)單詞和短語向簡單句的過渡過程;(2)語法在造句方面所起的作用;(3)句子的形成和理解策略;(4)簡單句向復雜句的過渡以及對較為復雜語句的理解和使用。第五,在語言交際用途的研究方面,貝茨(Bates,1976)和韓禮德(Halliday,1975)提出的“語用學功能”、奈爾森(Nelson,1973)提出的“指涉和表達功能”成為研究語言功用的主要理論基礎。特別是韓禮德提出的7種語言功能,不但成為語言學研究的一個經典,同時也為心理語言學在語言習得理論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條重要的思考線索。第六,兒童語言習得的過程和方式為語言習得的理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途徑。但就兒童語言習得理論的研究而論,以斯金納和布龍費爾德“刺激—反應”或“強化”論為代表的行為主義理論、以喬姆斯基“天生論”為代表的“遺傳”或“傳遞”理論構成了兒童語言習得理論研究的兩大分支。此外,以皮亞杰(Piaget)和布魯納(Bruner)為代表的“認知”理論、由貝茨(Bates)和麥克威尼(MacWhinney)提出的“競爭模型”和由波特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型”代表了兒童語言習得模型研究的主體內容。由此可見,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理論,心靈主義的“內在”理論,交互作用理論的“認知”、“信息處理”和“社會交互作用”理論構成了研究兒童語言習得理論的核心,是研究兒童語言習得理論的重要基礎。
3.語言理解
“語言理解”是心理語言學集中討論的話題,其研究包括:(1)言語感知;(2)詞匯提取;(3)句子加工;(4)語篇理解。簡而言之,就是研究人們是如何理解語言的。
首先,“言語感知”牽涉到“言語感知的研究手段”、“言語感知的條件”、“言語信號的產生和語音的聲學特征”、“元音和輔音的聽辨”、“連續性的語音聽辨”、“書面語言的感知”和“言語感知模型”共7個方面的研究。語言感知的研究手段最早是用達得立(H.Dudley,1939)發明的“聲音記錄儀”(vocoder)記錄和分析語言的輸出信息的。后來,制造“聲音記錄儀”的原理又促使“聲音攝譜儀”(soundspectrogram)的出現和發展。這是按照聲音頻率的分布,專門用來分析語言信號的“二戰”期間的生成物。到了20世紀60、70年代,受聲學語音學和發音語音學的影響,又出現了“電子肌動記錄儀”(electromyography)和“電子記波儀”(electrokymography),分別用來記錄肌肉收縮時所產生的電壓變化和說話時口、鼻腔的氣流變化。當然,最新的研究手段當屬“攝影攝像技術”(cineradiography),人們用該技術記錄發音的動態變化。在語言感知條件的研究方面,“語境”是影響言語感知最為重要的條件。語言信號產生方面的研究,大都與“聲學特征”、“元音和輔音的聽辨”相關。這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研究,是一項以英語語言為研究對象的“音素”聽辨研究。語言感知研究的另一個領域是“書面語言理解”的研究。這牽涉到“視覺感應”、“字母辨認”、“詞意確定”以及“信息記憶”和“信息組織”等方面的探索。當然,語言感知研究最為重要的領域當屬“言語感知模型”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利博曼(Liberman,1967,1970)及其同事提出的“肌動模型”理論(MotorTheory)、史蒂文斯(Stevens,1960)提出的“合成分析模型”(Analysis-by-Synthesis)、馬塞羅(Hassaro,1987,1989)提出的“模糊邏輯模型”(FuzzyLogicalModel)、馬斯倫和威爾森提出的“交股模型”(CohortModel)和愛爾曼(Elman,1984,1986)提出的“軌跡模型”(TraceModel)成為語言感知研究的5大模型,是影響心理語言學在語言理解方面研究的5個重要的“模型”理論。
第二,在“詞匯提取”的研究方面,其探索主要集中在“詞的基本元素”、“心理詞匯的研究方法”、“影響詞匯提取和組織的因素”和“詞匯提取模型”等4個方面。研究詞匯提取,離不開對詞的基本原素的分析,因為詞的基本原素與詞意直接相關。心理詞匯的研究方法直接關系到語言理解研究,是語言理解研究中的重要一環。心理詞匯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反應時實驗”、“命名/詞匯檢索”和“言語錯誤分析”3種。其中,“言語錯誤分析”和“命名”是研究詞匯提取最為重要的兩種方法。人們可以通過“嘴邊現象”、“詞語換位”以及“失言”等的言語錯誤以及對造成這些錯誤的分析搞清人們是如何理解詞意或提取語言信息的。在“影響詞匯提取和組織的因素”的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詞匯性效應”、“語義性效應”和“語境效應”3個方面。詞匯提取模型的研究,是一項卓有成效的研究。到目前為止,以福斯特(Forster,1976)詞匯提取的“自動搜索模型”為代表的“串行搜索模型”(SerialSearchModels)和以摩頓(Morton,1969,1979)提出的“詞匯發生模型”為代表的“并行提取模型”(ParallelAccessModel)已成為詞匯提取研究的兩大主流。尤其是摩頓的“詞匯發生模型”,在“詞匯激活”的研究方面為后來詞匯提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線索。此外,另一個加入“并行提取模型”行列的是“連接主義模型”。這是一個由心理學、哲學和計算機科學界中的連接主義者提出來的解釋詞匯提取的一個重要的學說。連接主義認為,一個詞的最終理解是從信息的“輸入”→“特征”→“字母”→“單詞”的遞增連接完成的。除“連接主義模型”外,還有一個被稱之為“交股模型”(CohortModel)的聽覺詞辨認模型。馬斯倫和威爾森(Marslen-Wilson,1987)提出,當一個人聽到一個詞的時侯,該詞所有的語音鄰詞都會被激活。當然,無論是哪一種理論,都很難適用于解釋語言理解復雜過程的全部。但是,每一種“模型”都強調的“激活”理論對解釋語言理解的復雜過程仍是一個帶有普遍意義的、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話題。
第三,句子理解是語言理解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該領域的研究分為:(1)句子結構的性質;(2)句法加工;(3)句子分解和句法的模糊性;(4)句子分解模型;(5)語言加工與記憶;(6)句子理解的加工模型。心理語言學家認為,人之所以能夠理解語言是因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輸出者的心目中有著共同的語法規則或“約定”。然而,句子理解研究并非如此簡單,這里還牽涉到句子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的問題。僅以A說的"It'stoocoldhere"一句為例,如果B從該句的字面意思去理解,那么,他很可能就沒有理解A的真正指意。因此,句法加工便是心理語言學在語言理解方面所探討的第二個問題。句法加工的研究涉及到“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的關系”、“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的關系”、“句子結構的分解”和“從句的加工”共4個問題,主要探討人們是如何通過句法加工來理解復合句及其指意的。在句子分解和句法的模糊性的研究方面,心理語言學家將注意力集中在“局部模糊”和“永久模糊”兩個方面的討論之上。由于語言的“模糊性”是非人工語言的本質特征,所以利用“句子分解模型”研究模糊語句的理解方法也就成了心理語言學研究語言理解的一大手段。在分解模糊語句的研究方面,克立森(J.B.Cleason,1998)將其模型分為兩種:一種是“花園小徑模型”,另一種是“強求圓滿模型”;▓@小徑模型以“結構優先”或“詞匯優先”的原則討論語句的理解過程。然而,要正確理解語句,句子記憶也是重要的一環。在該方面,心理語言學家將注意力集中在“意義和表層結構的記憶”、“語義推理和句子記憶”、“命題和句子記憶”3方面的研究上。當然,要了解人們是如何記憶語言信息的,“句子理解的加工模型”便是研究語言理解的根本。到目前為止,由弗德(Fodor,1974)等人提出的“感知策略”、由貝弗爾(Bever,1970)提出的“非轉換策略”、由基姆鮑爾(Kimball,1973)“表層結構句法分析7原則”和以弗雷茲澤(Frazier,1978)提出的“灌腸機”理論已成為句子理解加工的四大主體模型(22)。特別是基姆鮑爾的“7原則”(23),基本上概括了句子理解的大體過程和研究思路。
下一頁
【心理語言學的發展與未來展望】相關文章:
心理語言學發展的理論基礎探究03-29
電子信息工程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論文07-01
EVA:回顧、發展和展望03-21
建筑裝飾材料的發展問題與展望03-29
淺談我國漢語言學的繼承與發展05-25
二十世紀管理會計的發展及其未來展望03-18
供應鏈融資業務在我國的發展及展望03-24
讓員工相信未來發展03-24
關于WAP未來發展的探討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