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管理論文2500字(通用8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護理管理論文25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理管理論文 篇1
質量管理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始終,護理工作必須緊緊圍繞“質量”這條主線進行工作。護理工作服務最終體現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取決于較高的護理質量,較強的責任心。護理質量是在護理過程中形成的客觀表現,直接反映了護理工作的職業特色和工作內涵。護理質量的高低不僅僅取決于護理人員素質和技術質量,更依賴于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科學有效嚴謹的管理體制層面,因此加強護理質量管理思想是護理質量的關鍵。如何加強護理質量管理便成為管理者必須探討的課題。作為臨床護士長如何加強護理質量管理提高護理質量,現將本人多年管理經驗進行總結,與同仁共同探討,進行經驗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護理質量。
加強護士服務理念,提高護士工作積極性
衡量護理質量高低主要取決于患者的滿意度。我們始終遵循“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實行護理微笑服務,把我們的微笑帶給患者。給予患者溫暖與希望,并強化護士主動服務意識,把時間留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到床邊與患者溝通,做到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塑造護士良好的形象,了解患者需求,解決患者存在的問題,為患者服務。在工作中,如患者出現不滿情緒時,不能與患者爭論,及時報告護士長,護士長詳細了解情況后,出面與患者溝通,有待于問題的解決,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做到獎罰分明,有章可循,并與年終評選先進掛鉤,極大的調動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同時也是我們價值的體現。
加強護士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加強法律意識
根據護理部的培訓計劃,制定本科室年度培訓計劃,并把法律法規、應急預案、核心制度、藥理知識等溶入其中,進行全方位的定期培訓及考核。培訓分護士、護師、主管護師三個級別,培訓內容由易至難。培訓老師由護師以上職稱有資格的護士擔當。法律法規培訓由護士長親自任教,結合臨床醫療事故案例分析,向護士講解,做到警鐘長鳴。醫療事故的發生大多數由法制意識淡薄、工作責任心不強引起。在工作中一定要以法律為準繩,依法從護,保護患者及護士的合法權利,有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慎獨精神,從而做好自我保護,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除了在工作中,同時鼓勵護士在職學習,并提供一定的空間及時間,減輕護士的負擔,從而更有利于提高護士業務水平,培養主動學習意識,提升自身業務水平。
規范護理質量控制方法,發揮質控小組督促檢查作用
根據護理部質量控制管理的要求,科室成立質量控制小組,制定護理質量控制標準及評分標準,建立檢查評價方法,制定質量管理制度及獎懲辦法?剖颐吭抡匍_質量控制會議,進行質量工作總結和情況分析,達到質量持續改進的作用,具體方法措施如下;
在科室成立8個質控小組,分別為護士素質小組,基礎護理小組,病房管理小組,重患護理小組,技術操作小組,護理文件書寫小組,消毒隔離小組,急救藥品物品管理小組,由護士長任組長,由有資質的護士作為質控小組成員,使全員參與管理,充分有效發揮了各級護理人員的職能,使護理質量管理從組織結構上得以保證。質控小組成員明確職責任務及要求,認真學習質控標準,認真履行職責。不定時隨機進行檢查,使護士處于隨時被檢狀態,起到了自身約束作用。檢查結果記錄護理質量檢查記錄本上?剖颐吭抡匍_質量控制會,由質控小組成員對該月檢查的缺陷進行反饋,護士長對缺陷進行匯總,并由責任人對缺陷進行原因分析及提出整改措施,及經驗教訓,起到警示他人的目的。質量控制小組成員針對本月檢查結果制定出下月的檢查體系,共同探討工作中的安全隱患,把差錯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中,使我們的護理工作有重點、有針對性。真正起到了督促、監督作用,使我們的護理工作不斷改進,擇優去劣,使護理質量不斷提高。
創造嚴寬結合的環境,建立和諧的團隊
在工作上必須嚴自當頭、一絲不茍。以制度制約人,獎懲分明,提高護士主觀能動性,提高工作效率,調動了護士工作積極性,減少了差錯事故的發生。
在生活中一定要關心愛護護士,為護士排擾解難,了解她們的處境,滿足她們的需求,解決她們的實
際困難,融洽同事間的關系,互相關心 ,互相幫助,體會到大家庭的溫暖,增強集體榮譽感,發揚良好的團隊精神,這樣才能同心同德,全身心的投入到護理工作中,使護理質量不斷提高。
制定合理有效的人員調配方案
科室建立急救梯隊,分為二組,全員參加,要求24小時手機處于開機狀態,隨叫隨到,當科室患者增多,人力不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立即報告護士長,由護士長調遣急救梯隊人員,有效的保證了護理工作正常有序的進行,減少了護理糾紛及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
總結:
、偻ㄟ^建立質控小組,制定一系列具體可行的標準,認真有效的落實到實處,通過相互檢查,及時反饋、不斷改進,提高了護理操作水平,規范了護士行為,加強了護理人員責任心,由被動工作轉為主動工作,能夠認真履行職責,杜絕了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谕ㄟ^業務培訓提高了護士的業務素質。改變了新上崗護士業務水平低不能較好的對患難者進行宣教的狀況。使護士能主動與患者交流,主動滿足患者需求,主動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使護患關系融洽,提升了患者滿意度,護士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弁ㄟ^法律法規的學習,改變了護士法律意識淡薄的現狀,做到了以法律為準繩,依法從護。
、車栏竦莫剳椭贫仁禽^好的約束機制,使護士能夠嚴于律己,更好更快的完成護理工作。⑤和諧團結的團隊是保障護理質量的基礎,做到以院為家,以科為家,緊密團結在護士長周圍,人人參與管理,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使護理工作跨入一個新的臺階。
護理質量管理的效果與護士長的素質有一定的關系,所以護士長一定要增強質量意識,把質量作為第一目標,嚴于律己,一視同仁,把質量標準滲透并認真落實到工作中,進行監督檢查,善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保證護理質量管理系統連續性,真正把規范化的護理質量管理落到實處,從而達到管理能力的提高,整體素質的加強,護理質量水平不斷提升的目的。
護理管理論文 篇2
護理管理是一種行為,護理管理的優劣直接影響護理質量[1]。在平時的護理管理中,護士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加強對護士基礎知識和護理工作細節的培訓,以規避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確保護理安全尤為重要。我院堅持以人為本,在規范護理服務上見真情,在內部管理上動真格,注重細節管理,營造溫馨氛圍,使護理服務質量明顯提高。
1 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和監督考評機制,強化護理人員職責意識
優質服務的有效途徑是實現制度管理,通過嚴格的、具體的、便于操作的規章制度,把全體人員和各項護理工作納入優質服務的軌道,使優質服務由運動性變為持久性,由某些人的自發行為,變為在制度約束下全體人員參與的自覺行為[2]。而健全的規章制度既是護理工作規范化的保證,也是實施有效質控的基礎。
1.1 修訂規章制度
結合我院護理工作實際情況,重新修訂了“護理管理手冊”、“護理質量標準”、“護理文書書寫標準”、“規范化服務流程”等多種護理標準,制定了“護理人員職責”、“聘用人員管理規定”等各項規章制度,為護理工作的質量控制提供了依據。在日常護理管理中,做到年有計劃、月有檢查分析通報、日有安排。狠抓重點科室、重點人員的關鍵質控,確保了護理工作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1.2 實施動態質量監控
質量標準是護理質控與評價護理質量的基礎,完善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為確保護理服務工作各個環節的優質、高效,在質量管理上,護理部實行了宏觀控制、樹立科室典型,使科室之間相互監控、護士自我管控的護理質量控制途徑,形成了質控 網絡 ,使護理服務始終處在連續有效的監控之中。
1.3 從細節里發現不合理的工作流程,進行改進 如晨間護理掃床整理床鋪,以前是交班后進行,可是一來影響醫生查房,二來影響患者的 治療 ,所以將該工作提前到7點半左右,這樣患者和醫生都滿意了,保證了治療的時間。
2 以提供人性化服務為理念,深挖護理服務內涵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在護理實踐活動中時刻體現對人的生命與健康、權利與需求、人格與尊嚴的關心和關注,提供人性化的專業服務。
2.1 將人性化融入病區的護理過程
我們的醫療對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們要尊重、理解、關懷患者。從入院那一刻起,我們就要把患者當作一個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來關注,幫助他們盡快熟悉環境及周圍的人;對他們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多與他們溝通交流,給予他們足夠的心理支持與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刻苦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以嫻熟的技術服務患者。
2.2 堅持“五主動”和“五及時”
即護士站工作人員主動起立、主動接物、主動問候、主動自我介紹、主動入院介紹;巡視病房及時、發現病情及時、報告醫生及時、搶救患者及時、衛生處置及時,做好院規的介紹。
2.3 細化服務措施
在住院期間,護士長、責任護士給患者宣傳安全措施,為患者增加有防滑、防墜床措施,病房的開水鍋爐有安全防護措施與警示標志等更具人性化的服務措施,努力為病員提供便捷、優質、滿意的服務。
2.4 注重三前服務
護士應走在紅燈呼叫之前、想在患者需要之前、做在患者開口之前。在服務上我們要關注病員,為患者進行暴露隱私部位的操作時,應有屏風遮擋患者,充分體現人性化關懷。
2.5 營造人性化的環境
醫院 和病房應努力營造一種充滿人情味的、盡可能體現家庭式的溫馨和舒適的環境,從細節服務上體現出對患者的關愛。工作中要做到“七聲”,即患者進科室有迎聲,進行治療有稱呼聲,操作失誤有道歉聲,與患者合作有謝聲,遇到患者詢問有應聲,接到電話有問候聲,患者出院有送聲,一切本著方便患者出發,從細微之處入手。
3 以規范服務行為為先導,加強護士儀表的培養,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
護士禮儀能強化護理行為效果,提高護理質量。對于醫護人員來說,一個微笑、一句話、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極小的細節,但這每一個細節都會對患者或家屬產生不同的影響,可以說醫療活動中的每個細節都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都代表著醫院員工的素質和形象,只要稍有疏忽就會使患者產生不滿。所以我們對全院護士進行了“規范化護理服務”培訓,使醫院的每位護理人員更加注重服務細節,養成嚴謹、規范的工作作風,更加關心患者,使患者享受更便捷的診療流程,享受更人性化的服務。
3.1 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在全院各科室、各崗位開展梳理小事、注重細節和改變不良習慣的行動,從儀表、站、座、行、溝通技巧的培訓,讓護士的每一個動作、每一項操作、每一句用語都符合醫療護理質量和 醫院 管理標準。使醫護人員明確什么是好習慣,并努力養成好習慣;只有養成細致周到的服務習慣,才能贏得醫院 發展 更大的空間。
3.2 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素質
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規章制度、服務流程,并通過進行優質服務動員 教育 ,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分批培訓,服務禮儀培訓。結合“5·12”護士節,組織進行了護士演講比賽、護理技術操作比賽等活動,激發了護士的職業自豪感和愛崗敬業精神,并通過表彰優秀護士,評選優質服務標兵等活動樹立典型,起到了鼓勵先進、以點帶面的促進作用。醫院護理部要多為護理人員營造各種學習機會,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和溝通,開闊視野,不斷完善和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身文化素養,樹立趕超的'信心。
3.3 關心護士的生活和工作
為招聘護士購買保險,在護士過生日時,送上一張賀卡;在護士生病送上真誠的問候;工作取得成績時,給予祝賀、稱贊;排班時,在不影響科室工作的情況下,盡量滿足護士的需求,達到時間和精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3]。
3.4 加強護士正確是非觀的培養
引導護士正確對待領導和同事的善意批評與指正,營造和諧的同事關系。如是護理工作的共性問題,應在護士例會上提出,強調改正方法;如是個別的問題,采取個別談話,共同分析;同時加強部門與部門之間、崗位與崗位之間的協作,使整個醫療流程形成一條牢不可破的鏈,一環扣一環,緊密連接,避免和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切實提高醫療護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4 效果
實施細節管理后,避免了科室出現的嚴重護理差錯事故,臨床護理服務質量得到提升,在護理質量檢查中,降低了醫院的感染率,急救物品和急救器材合格率達100%,患者對醫院的護理服務的滿意率達96%以上;由于重視了護士管理的人性化,增強了護理隊伍的凝聚力和團隊合作,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發揮了護士的聰明才智,實現了自我價值,為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護理服務,使我院護理管理向規范化、制度化、細節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啟華,王玉玲,鄭宜萍.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護士長管理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57.
2 馬雪柏.加強 科學 管理 提高服務質量.解放軍護理雜志,2002,19(2):37-38.
3 鮑鶴玫,李艷,郝麗燕.護士長在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中的作用.護理管理雜志,2004,4(1):54-55.
護理管理論文 篇3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以及新的醫療保險制度政策的出臺,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出大病進 醫院 、小病進社區的理念,使人們對健康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我院的一個門診部,因鐵路運行機制的影響,地處渝中區兩路口(院本部在九龍坡區),位于幾家綜合型三甲醫院的狹縫中,為了長遠 發展 ,2002年經過門診部的努力和渝中區衛生局考察后掛牌為兩路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那以后,我們既是鐵路醫院的一個門診部,又是要管理5萬多居民的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工作中既要承擔門診的基本醫療,又要做好社區的公共衛生服務。所以從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至今,門診部職工從被動的接受上級安排工作到現在主動的上門為轄區居民服務,經歷了艱苦的歷程。而我作為一名門診部護士長,親身經歷并參與了社區護理管理,在無章可循的實踐摸索中,深切地體會到要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的服務,必須培養一支一專多能的護理隊伍才行。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 人員的配置
由于社區居民的人員結構、工作性質、文化程度不一,單位福利的好壞,對社區醫療理解、需求程度不同等,導致入戶調查難,建檔難,獲得相關信息后跟蹤隨防難。我們現有工作人員42人,護士10人,平均年齡48.5歲。因此,在人員配置上絕對不能湊合,要徹底改變 歷史 遺留下的人員老化、知識老化、工作素質低的現象。要培養一支具備高度責任心、崇高的敬業精神、豐富的感染力和一定的親合力、交流能力的隊伍。社區護理人員必須從思想上充分認識社區護理的重要性,使護理走出醫院,走進社區,面向社會,更好地服務群眾。
2 目標的制定
由于政府的財政投入不到位,2002至2006年之間,我們沒有得到相應的公共衛生服務補償,所以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不高,覺得做與不做一個樣。作為管理者,首先應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 ,相信社區醫療服務是一個長遠的發展方向;其次是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作為護士長我也身先士卒加入其中,帶頭完成,如未完成者與當月獎金掛鉤,各種慢病的管理率要求達到100%,由管理者組織人員負責抽樣調查,并嚴格執行獎懲制度。這一目標的制定使基線調查這項艱難任務由前半年的5%,到年底迅速提升到68%,有些團隊甚至完成了80%以上,較好的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基線調查任務,各種慢病管理率也基本達到100%。
3 質量管理
社區護理與醫院的臨床護理有很多相同之處,但又在臨床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內容。
3.1 加強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
社區服務的對象多為老年、慢性病患者,積極向他們宣傳相關疾病的衛生保健知識,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指導其合理飲食,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我們堅持對就診者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每月每個團隊必須為其轄區群眾進行1~2次健康知識講座,在講解時必須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并在居委會的配合下制定健康專欄,使衛生知識逐步普及。
3.2 定期巡診和隨時出診
由于生活上行動不便或者 經濟 困難等原因,有些患者不能到醫院來看病,有些慢性病患者不能堅持來院 治療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制定了定期巡診和隨時出診制度,并作好相應記錄,上門為患者進行治療護理和康復指導,這樣既為患者提供了有效、經濟、方便、連續的衛生服務,又為醫院增加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3 大力開展婦幼保健
由于實行計劃生育后,優生優育就成為年輕父母所關注的熱點話題,我們要求每個團隊的責任護士必須定期到居委會了解孕產婦的名單,督促指導孕婦進行產前檢查,幫助認識孕期的各種危險因素,指導產婦正確的喂養方式及觀察幼兒的健康狀況,同時提醒父母如期為小孩進行預防接種,以預防傳染病的發生,婦幼保健工作量大,人的期望值很高,尤其是在人員配置不夠的情況下(我們只有一個婦保防視護士和三個預防接種護士),要求護士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才能去完成。
4 管理的方向
4.1 注意護士業務水平的提高
由于社區護理是融預防、保健、醫療、康復、護理為一體,要求社區護士不但要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人文、心理、營養、保健等學科的知識,因此我們的社區護士除了通過全科護士培訓外,還利用各種梁道開展繼續 教育 ,如參加區疾控中心,區婦幼保健站,區社管中心組織的各種培訓,以及外出參觀學習,內部組織講課等,逐步培養成知識技能全面的綜合型全科護士,以便更好地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全面的護理技術指導。
4.2 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凝聚力
社區工作繁雜,不是靠一兩個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既要明確分工,又要強調團體協作,使全體護士都為同一目標努力工作,尤其是護士長應一身作則,起好帶頭作用。在管理工作中,本著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關心、愛護、體貼每一位護士,幫助排憂解難,使她們能說出心里話,做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提高了人們的凝聚力,激發了服務熱情。
4.3 加強與各級部門的聯系溝通
社區服務中心的上級主管部門是社管中心,在 電子 化信息時代,社管中心的領導也想用電子檔的形式把各種紙質檔的東西反映出來,然而他們又處于探索過程中,電腦設計人員又不懂醫學,怎樣才能使他們既能有效監控各種數據信息,又不增加醫護人員不必要的工作量呢?這就要求管理者積極主動為與社管中心聯系,配合修改完善各種電子表格和相應的規章制度,以減少書寫內容。
護理管理者還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向領導要求改變護理人員的缺編問題,我們目前的護士和醫生比為1∶1,不能達到國際衛生組織提出的護士和醫生2∶1或4∶1的比例,尤其是婦女兒童預防保健工作全部交給社區中心后,護士將嚴重缺編,另外,要求完善對社區服務補償,加大財政投入,理順社區衛生服務的價格,引導社會健康 發展 。
5 小結
由于重視了社區的護理管理,提高了護士的業務水平和親和力,拓寬了知識面,尤其是我中心從 企業 醫院 轉制以來,人們從做不做一個樣的思想轉變到自謀生路,自求發展上來,思想觀念得到了質的升華,幾年來,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社區領導的幫助,改善了就醫環境,降低了社區居民的醫療費用,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同時,大家積極的獻計獻策,使社區護理更加規范后,制度后, 現代 化,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在居民心中的滿意度,為護理工作走進社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醫院制造了社會效益和 經濟 效益。
護理管理論文 篇4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利用自愿參與原則選取66例ICU患者參與該次探究,就診時間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分組方法是隨機數字表法,組別是兩組,研究組33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例數分別是23、10例,患者年齡在17~88歲不等,中位年齡為(66.32±3.25)歲,患有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慢性腎功能衰竭、術后心肺復蘇治療、其他疾病的患者例數分別是9、8、6、4、2、4例;參照組中患者例數是33例,男女患者例數分別是22、11例,患者年齡在18~87歲不等,中位年齡為(65.01±4.05)歲,該組患者中主要包括重癥肺炎患者、呼吸衰竭患者、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心肺復蘇術后并發癥患者、其他疾病患者,分別是10、7、5、3、3、5例。該科室中共計40張床位以及80名護士,男女比例是10:70,最大年齡是38歲,最小年齡是21歲,中位年齡是(26.54±3.21)歲,學歷是在讀研究生、本科、大專的護士分別是1、20、12名。利用統計學分析辦法將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進行組間數據對比分析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給予參照組患者傳統護理管理:進行床外分配時,告知每一名護士需要負責的工作是患者相鄰床位的管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
在研究組患者護理管理中應用護理分級及標識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利用甲乙丙丁分級方式給予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分級,甲級:病;颊,護理人員需要給予患者實施床邊專人護理;乙級:病重患者[1],護理人員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給予對癥護理干預,1名護理人員最多可負責3~4例患者的護理工作;丙級:病情穩定患者,1名護理人員最多可負責5~6例患者的護理工作。②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實施各項風險評估并建立床頭風險警示標識,分別以不同顏色以及不同文字給予跌倒標識、壓瘡標識、過敏標識、禁食禁飲標識以標注區分[2],詳細告知患者標識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個標志需在風險解除或者患者出院后實施有效清除處理;對利用微量泵輸入的藥物使用情況設置標識,例如氯化鉀以及鎮靜劑等,利用不同顏色標簽給予不同藥物加以區分并在注射器、導管末端等部位標好標記;設置耐藥菌隔離標識的時機是在接到檢驗科多重耐藥菌報告后,待患者陰轉后或者出院后實施標識解除[3],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名護理人員不可同時護理感染患者和需進行保護隔離患者。③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分級情況實施全面有效評估并將護理人力分為:很忙、較忙、中,若同一名護理人員可對2例乙級患者實施護理可判定為很忙,若平均1名護理人員可對3例乙級患者加4例丙級患者實施護理則判定為較忙,若1名護理人員平均給予單純給予4例乙級患者或者2.5例丙級患者護理,判定結果為中[4]。④對護理人力進行評估,給予各位護士患者床位合理分配時需要遵循輕重搭配原則,一般情況下,1名護理人員搭配3~4例患者,在其余崗位中,護理人員可以給予已經合理搭配的護理人員輔助。完成床位分配后,密切觀察是否存在護理人員分配不均衡現象并給予及時糾正和調整[5]。
1.3判定標準
統計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和護理質量評分時利用醫院自擬的調查問卷并將統計結果進行組間數據對比分析。1.4統計方法對66例ICU患者的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對比結果時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賹Ρ葍山M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研究組患者更低,對比參照組患者而言,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②將兩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組患者明顯更高,對比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據相關性文獻報道,給予ICU患者護理分級管理的臨床優勢很多,不僅僅包括可以促使患者得到整體性護理和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還包括可以促進護理排班的`可靠性和科學性進一步增強,給予患者標識管理,對顯著增強ICU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質量以及顯著提高護理人員的病區管理質量均存在積極作用[6-7],可以促使護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并顯著提升護理文書質量等,對顯著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提升起到極大促進作用。護理分級可對患者的護理需求進行準確且穩定的區分并可對ICU護理工作人員工作量進行有效均衡,需要注意的是,若ICU科患者出現特殊情況時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護理方案的有效調整,例如轉出患者、新收患者、患者病情惡化等,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護理方案有效調整對顯著提高護理人員資源有效使用率存在積極促進提高作用,可有效預防護理人力不足情況,可促使護理工作順利完成并顯著提升患者護理質量。該次探究中,研究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是12.12%,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分別是(98.10±1.54)分、(94.24±2.57)分,均顯著優于參照組。
綜上所述,在ICU護理管理中應用護理分級及標識管理,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滿意度,促使不良事件發生率降低,護理質量評分較高,值得在臨床上作為有效護理管理方法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熊小玲,黃苑玲,何紹敏,等.護理分級及標識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4(4):59-61.
[2]楊中氣.護理分級及標識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22):162-163.
[3]周丹.護理分級及標識管理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9):285.
[4]江曉君,莫清清.護理標識對提高重癥監護室護理安全管理質量的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45):168.
[5]劉愛嬋.顏色標識化管理在ICU護理工作中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4,21(2):236-237.
[6]邱孝蘭.護理標識在ICU患者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4(19):4356-4358.
[7]司琴.特殊標識在ICU血液傳播疾病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6,23(11):24-25.
護理管理論文 篇5
WHO于1986年向全球推薦了消毒隔離、消毒滅菌、無菌技銀燒傷敷料是采取納米技術利用精細方法將純天然的銀離子制成產品顆粒,均勻覆蓋在醫用脫脂紗布上,具有較為穩定的性能,可發揮抗炎殺菌作用。納米銀敷料覆蓋在創口后,可迅速持久的釋放納米銀離子,銀離子通過結合細菌病原體的DNA堿基,抑制DNA復制;同時結合細菌病原體蛋白質,形成銀蛋白,使細菌失去活性。因此納米銀燒傷敷料的覆蓋可迅速殺滅侵入傷口的細菌等病原體,控制感染。而在納米銀醫用抗菌敷料治療燒傷患者時,由于燒傷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治療效果,因此重視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SD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由結果可以看出,在燒傷患者治療期間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可緩解患者治療前后抑郁癥狀,促使患者創面較快愈合。在護理干預期間,需密切注意患者病情變化,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根據燒傷實際情況,做好維護工作,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范展開相應操作,確;颊咧委煱踩。在使用納米銀醫用抗菌敷料時,先行對創面以生理鹽水清洗后覆蓋,以紗布繃帶或膠帶固定?偠灾诩{米銀醫用抗菌敷料治療燒傷中采取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較快康復,效果顯著。術操作、監測并通過監測進行HAI(醫療保健相關感染)控制效果為主的五項關鍵措施,這些措施的落實均涉及到護理工作。調查研究發現,45%的醫院感染與不正確、不規范的護理工作有密切關系,因此規范和加強護理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護理管理者職能作用,可以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1、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環節,其措施貫穿于護理工作的整個過程。護理工作人員處于臨床工作的第一線,它包含了消毒、滅菌、無菌操作、隔離技術等基礎護理工作,護理人員對于預防醫院感染肩負著十分重要的責任,控制醫院感染應對護理人員提出嚴格要求。
2、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對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知是指人們對一個事物的認識過程,是客觀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人腦中這一事物的各個部分和整體屬性的一種反映。當前,醫務人員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觀念和意識淡薄,對感染管理的目的和意義認識不足。態度決定行為,從而就出現了手衛生制度執行不到位,醫務人員對消毒劑的'性能、使用方法、濃度等掌握不準確等現象。同時對相關法律法規執行被動、執行力度不夠;護理技術操作不規范,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病人及家屬管理不到位等這些導致醫院感染發生的危險因素。
3、規范護理管理,有效控制醫院感染
3.1健全制度,有章可循
認真貫徹國家衛生部頒發的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依據最新《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規及時修訂、完善適合實際工作的各項消毒、隔離、無菌制度等。
3.2發揮職能部門作用
充分發揮護理部、護士長的管理作用,以身作則,從日常操作入手,嚴格落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制度執行力,靠自我管理做好過程監督、指導工作,對可能發生感染進行預測和判斷。建立定期檢查、監測制度,通過定期的檢查和監測,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及時制定整改措施,限時改進工作。
3.3加強感染知識培訓
科室可以采取全員培訓與崗前培訓、崗位培訓相結合的形式,通過講解、示范、演練、醫院感染專題講座宣傳形式,要求各級護理人員必須熟悉醫院感染的相關知識,提高護理人員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管理者定期在科室召開小組討論會,對醫院感染控制內容進行專項提問,通過以問題為中心的培訓模式,強化護理人員對醫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認知,同時也可以將醫院感染控制知識與護理“三基”培訓有機結合,豐富理論知識,以便更好的指導臨床實踐。
3.4落實手衛生制度
加強手衛生相關知識培訓,隨時進行規范洗手考核,養成自覺洗手和手消毒的習慣,在不同病人之間與各項診療操作前、后等相關環節均要做到規范洗手和手消毒,并嚴格定期進行考核。對于接觸過傳染病人的醫護人員要求其結束工作后立即進行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護士長每月監測工作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提高手衛生意識和習慣,嚴格掌握手衛生應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3.5加強病房管理
保持病房及環境整潔,按科室要求合理安排病床,病房衛生按標準進行管理,定時消毒、通風,保持空氣潔凈。工作中要認真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以便于及時發現感染病例,按時限上報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將院內感染知識巧妙的融入疾病健康教育中,使病人在了解疾病的同時也能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遵醫囑保證隨員數量,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訪客探視.訪客有疑似或證實呼吸道感染癥狀時應避免探視。
3.6遵守無菌操作技術
護理操作過程嚴格執行消毒、滅菌操作規程,把好消毒滅菌質量關。認真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為各項操作提供安全用具。嚴格執行一人一巾一帶。護理病人過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監護儀、輸液泵、微量注射泵、聽診器、血壓計、氧氣流量表、心電圖機等,尤其是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如儀器的按鈕、操作面板,應每天仔細消毒擦拭,特殊情況下醫療器械、設備應該專用,或一用一消毒。
3.7監測與監督
常規監測醫院感染發病率、感染類型、常見病原體和耐藥狀況等。加強醫院感染耐藥菌監測,對于疑似感染病人,應采集相應微生物標本做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檢驗和藥敏試驗,應進行抗菌藥物應用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經常監督各項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解決。
綜上所述,護理管理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環節,規范化的護理管理直接影響醫院感染的發生,完善必要的防護設施以及科學的護理配備,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醫院制定的相關感染防治規章制度,把對護理人員的感染防治知識培訓和宣傳工作落到實處。從而有效地提高護理人員安全、預防意識,真正落實好各項操作規程,減少職業損傷,減少因護理人員的原因而造成醫院感染和自身感染的發生。
護理管理論文 篇6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234例,男120例,女114例;年齡18~68歲,平均(46.48±2.36)歲。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同意進行本次研究,且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同意進行。將23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1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護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護理人員的管理。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管理,重點講解醫院感染的多發因素、危害及控制要點,使醫護人員能認識到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從思想和行動上均充分重視醫院感染的防治工作。另外,還應對醫護人員進行分級管理和責任管理,以明確每位醫護人員在醫院感染管理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
(2)醫療操作活動中的護理管理。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感染預防控制措施,全體醫護人員均應定期學習該措施,并具體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防止患者與患者、患者與醫護人員發生及交叉傳染,另外具體科室的感染預防工作應進一步細化,尤其是重點科室,如嬰兒室、產房、供應室及手術室等,以使操作規范實施更加順利。
(3)患者護理管理。針對不同的患者,醫護人員應給予患者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完成患者的護理管理工作,將醫院感染的常發因素向患者家屬詳細講解,囑患者注意做好個人衛生清潔工作,如有親屬需要探訪患者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且叮囑患者盡量不要隨便串病房,同時通過人性化的交流,使患者和家屬能配合預防感染的措施的施行工作。
(4)日常消毒管理。日常消毒管理工作在整個醫院感染控制體系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因此,應做好日常消毒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消毒供應室的操作規程,將不同科室、不同種類的器械進行科學分類,并嚴格控制污染的流動,將污染區的清潔區進行有效區分,定期對器械消毒情況進行抽查,確保從消毒供應室流出的每一件器械都符合清潔消毒標準。同時,嚴格執行日常消毒工作管理人員的安防防護工作,實施消毒工作時必須穿防護服,按照標準洗手法洗手。另外,院內的環境也應有專人進行定期消毒,保證空氣流通,有效殺滅病菌。
(5)規范監管制度。建立完善嚴格的醫院感染管理監管制度,由專人對具體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定期檢查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如空氣及地面的消毒情況、消毒液及消毒器械的細菌殘留情況、醫護人員洗手情況等,如有問題及時糾正,保證每位醫護人員都能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醫院感染發生情況、醫療糾紛發生情況及護理質量進行觀察。護理質量通過患者填寫護理質量評分表確定,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護理質量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珋±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醫院感染9例,發生率為7.69%(9/117);觀察組醫院感染2例,發生率為1.71%(2/117),兩組醫院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74,P<0.05)。對照組醫療糾紛8例,發生率為6.84%(8/117);觀察組醫療糾紛1例,發生率為0.85%(1/117),兩組醫療糾紛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60,P<0.05)。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為(87.23±3.05)分,觀察組為(95.23±3.16)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703,P<0.05)。
3.討論
醫院感染比較常見,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國內醫院感染發生率一直處于較高水平,不僅影響患者的正常治療,還是導致醫療糾紛發生的直接因素。因此,采取合理措施有效避免醫院感染的發生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護理工作在醫院住院患者的救治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如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工作時不按操作規程進行,則會降低護理服務的質量,加大了醫院感染的發生可能,因此,加強住院患者的護理管理對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十分必要。目前,臨床中針對醫院感染的護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松懈、不按操作規范操作的現象;各具體科室護理部不重視醫院感染,僅僅按照常規護理進行工作;防控感染各環節運行不暢,存在諸多隱患。本研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護理管理,做好護理人員的管理、醫療操作活動的管理、患者的護理管理、日常消毒的管理及規范監管制度等工作,結果觀察組醫院感染和醫療糾紛發生較少,且觀察組對護理服務的評分較高,均表明實施護理管理在預防醫院感染上的重要作用,今后的實際臨床工作中,還應加強住院患者的全方位護理管理,針對不同科室的患者指定個性化的護理措施,以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為進一步改善醫患護患關系做出應有貢獻。綜上所述,加強患者的護理管理可有效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減少醫療糾紛,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護理管理論文 篇7
【摘要】
目的分析護理管理實施在醫院感染防控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給予護理管理措施,對照組沒有實施護理管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結果研究組發生醫院感染2例,醫院感染率為4.44%,對照組發生醫院感染10例,其醫院感染率為2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醫院感染防控中,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對醫院感染重點環節進行控制,加強護理管理,能夠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提升醫院護理質量。
【關鍵詞】
護理管理;醫院感染;應用效果;方法
醫院感染防控是醫院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醫院感染的發生,不僅會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損害,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還會影響醫院的醫療服務和護理質量。因此,醫院感染防控是確保護理質量的重要基礎,在醫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加強護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5例。研究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19~76歲,平均年齡(42.8±2.6)歲。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43.1±2.9)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抗感染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護理管理,對照組則不實施。護理管理的實施方法為:
。1)組建醫院感染防控小組,明確各小組的職責,加強護理管理。
。2)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已有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如消毒隔離制度、清潔衛生制度、無菌操作技術規程以及探視制度等,要求護理人員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完善考核制度與責任制度,明確護理人員的職責,使護理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3)加強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對護理人員進行感染知識培訓,增強護理人員的醫院感染防控意識,提高護理人員的醫院感染防控能力。因此,醫院可定期舉行醫院感染防控知識講座、醫護人員繼續教育以及崗位培訓等,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水平,優化護理隊伍。
(4)加強醫院感染重點環節監控,對醫院的供應室、手術室以及ICU等區域進行重點防控,嚴格按照各科消毒隔離管理的相關規定進行操作,定期打掃病房,保持病房的清潔干凈。合理分布清潔區、無菌區以及污染區等,對于診療器械每日應嚴格使用“84”消毒液進行消毒,并使用紫外線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以免出現交叉感染。保障滅菌物品的合格率,分類收集醫療廢物。各科室應每月進行一次空氣細菌培養,對室內空氣菌落數進行檢測,完善醫院感染防控監測制度,嚴格做好手部衛生,防止病菌傳染,降低醫院感染率。
1.3療效評定標準
觀察和統計兩組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例數,并對其發生率進行比較。采用生活質量量表對兩組護理管理實施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醫院感染率比較
研究組在實施護理管理后,只有2例出現醫院感染的情況,研究組的醫院感染率為4.44%;對照組發生醫院感染的有10例,其發生率為22.22%,兩組醫院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15,P<0.05)。
2.2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管理后,研究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為(88.56±5.26)分,對照組為(72.38±6.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3.41,P<0.05)。
3.討論
醫院感染,即患者在醫院內所獲得的感染,醫院收治有各種疾病的患者,患者的免疫防御功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加之患者在住院期間需要接受各種診斷與治療,又會進一步損害和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1-2]。醫院人流量大,空氣中病原體多且雜,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在醫院內很容易發生醫院感染,給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尤其是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進步,各種抗菌類藥物和免疫抑制劑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使得醫院感染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3]。因此,加強醫院感染防控,降低醫院感染率極為重要。有研究表明,在醫院感染防控工作中,通過加強護理管理能夠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張蕙茹等研究學者通過對210例住院患者的.醫院感染率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實施護理管理的觀察組患者,其感染發生率僅為1.9%,顯著低于采用一般性護理對照組的14.3%,且實施護理管理的患者其生活質量評分相對較高,證實了加強醫院護理管理有助于減少醫院感染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護理滿意度[4]。本研究中,給予研究組護理管理,其護理管理方法主要為:首先組建醫院感染防控小組,完善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宣傳教育等措施,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為4.44%,與沒有實施護理管理的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醫院感染率顯著較低,生活質量評分較高,說明護理管理的實施有助于醫院感染率的降低,與上述研究相符,在臨床具有應用價值。綜上所述,加強醫院護理管理,能夠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減輕對患者的傷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速患者的康復,可在臨床加強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寧.手術室護理管理對骨科手術院內感染的干預效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3):567-568,575.
[2]武靜,胡守紫.加強病區護理管理預防醫院感染發生[J].黑龍江醫學,2014,38(2):218-219.
[3]王艷紅.有效的護理管理在降低醫院感染率方面的效果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4):239,244.
[4]張蕙茹.加強護理管理在預防醫院感染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5):257-258.
護理管理論文 篇8
護理工作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的發展,醫學的進步,客觀上對護理學科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醫學模式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作為現代醫學領域中一門專門學科。如何適應這一新醫療模式轉變的挑戰,作者認為:從事護理管理工作者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積極開展工作,以激發和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增強護理人員的職業認同感,使他們熱愛臨床工作,眷戀永不肯離去,使護理工作邁向新的臺階。
1.做好情感化管理
護士的工作是瑣碎、緊張和乏味的,隨著病人服務要求的提高,護士的心理壓力也漸漸增大,害怕自己一不留神讓病人產生誤解,既影響病人的治療,又產生護患糾紛,因而一到上班,護士便全身心地,謹小慎微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去,而到了下班之時已是感到相當疲憊的護士們,只想回到家中好好的休息一下。在科室里,除了年輕護士碰到護理或是治療上的難題,向護士長和高年資護士請教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少了,時間一長,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就會擴大,心理上也會出現不平衡。鑒于此,護士長應該加強情感化管理,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消除護士的消極情緒,讓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態、穩定的情緒、滿腔的熱情,快樂地去面對每天繁忙的工作。
2.民主化管理
民主化管理就是讓相關的護士一起參與決策,護士長在做出涉及有關病房護士的決定時,如果不讓護士長以外的其他人來參與,通常會使護士覺得自己由人擺布,會自然而然地起來激烈反對,相反如果能讓相關護士參與決策,并聽取她們的意見,非但不會挫傷她們的自尊心,反而還會提高她們的士氣,增強她們對病房的歸屬感,感到自己是病房重要的`一員。
3.定期組織活動
護士班次多,倒班快,夜班頻繁,從而打亂了護士的生活規律,體質、情緒容易受到影響。護理工作瑣碎,勞動強度大,其勞動價值并未得到人們的承認,護士心理上易產生壓抑感、自卑感。所以,在管理中要注重緊張與寬松相結合的人文環境的營造,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病房定期組織活動,由病區護士輪流擔當活動組長,設定活動主題,安排活動內容,決定活動地點,選擇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有體育運動、娛樂活動、智力競賽、集體游戲、生日聚會等等。不僅緩解了大家的工作壓力,調節了情緒;而且在活動中增強了團隊配合意識,增進了同事間的友誼,鍛煉和培養了護士的組織力和號召力。
4.換位思考,增進溝通
俗話說:“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伴隨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發生的變化,護理管理者的管理僅靠“權力”對護士一味采取強制管理的方式,是遠遠不夠的,F代護理管理學也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把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作為最根本的指導思想,堅持一切從“人”出發的管理理念。護士是一群特定的群體,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與實施及護理模式的改變,以致現階段護士工作量大,心理壓力也大。他們中間有的渴望自我價值的實現;有的渴望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與理解;有的渴望能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外出進修深造等。這就要求護理管理者除了平時平易近人,不斷縮短與護士之間的距離,深入了解護士思想動態外,還要常常站在她們的位置上進行思考,找準她們不同個人的內心的渴求,盡量滿足護士合理、健康的需要;蚴窃诠ぷ魃鲜顾齻冇姓故咀晕也湃A的空間,體現自我價值;或是通過正式的、非正式的談話、交流與溝通,緩解她們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同時積極尋求讓他們能有充電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護理工作的健康發展,才能更好地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5.傳方法,提高護理質量
醫學模式的轉變,醫患關系也發生了根本的轉變,由以往的被動型轉為新的平等的醫患關系;同時病人需求也由單純醫療需求轉變為“醫療+重視+舒適”的“大健康”觀念。這種新就對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在實施治療、護理的過程中要尊重病人的權利,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病人的心理需求,樹立“全人”觀念。對此作為護理管理者就要言傳身教,盡早的讓護士了解其內涵及其具體的操作流程,然后熟練的運用于護理過程之中,如有遇新的入院病人時,指導護士熱情地向患者介紹病室環境、主治醫師、科室相關人員及目前的診斷和現行治療方案,以滿足病人入院時對科室相關人員、病區環境和診斷治療方案了解的需求;在治療操作前指導護士科學、簡明的向患者說明操作的過程實施治療的必要性、可能經受到的痛苦、對身體有無危害等,以滿足患者操作時提前溝通,治療時知情、同意的需求;在服務過程中,要求護士形象儀表端莊大方,語言態度和藹可親,以滿足患者精神上被尊重的需求;在住院期間,要求護士在病人有需求時及時地出現在病人身旁;抽空閑和病人聊聊天,給病人精神鼓勵和心理安慰,實現病人在護理中得到體貼和關心的需求;出院時介紹回家后的用藥方法、注意事項和飲食宜忌,以滿足病人出院前獲得康復指導的需求等等。
6.整體護理。
隨著護理人員對整體護理認識和理解的加深,許多醫院試行整體護理工作模式收到實效,整體護理在我國醫療系統已逐步深入和推廣。如何衡量和評價整體護理工作的實際質量和效果,建立健全整體護理質量管理體系,使其步入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軌道,已成為各級護理管理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我院在開展整體護理工作4年的基礎上,對整體護理質量的科學化管理進行了探索研究。在強調整體護理質量的全員參與和3級質量評價體系的基礎上,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對整體護理單元的護士和病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開展整體護理的護理單元護理質量維持在較好水平;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保持在95 %以上,說明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觀念及價值觀的轉變是整體護理質量保證的基礎。另一方面,從調查資料的統計學結果了解整體護理實施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及時進行質量控制,使整體護理質量從組織上、制度上及人員上得到保證;同時不斷完善整體護理質量管理方法和考核標準,促進整體護理質量管理工作逐步向科學化、便利化和效率化方向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寇玉琴.人性化管理的發展趨勢[J].企業活力,2005(2):62-63.
韓光曙.從人本因素和認知理論角度看醫護服務系統的安全設計.
【護理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護理的管理學論文12-02
社區醫院護理管理的體會論文05-07
護理質量管理的影響及優化論文04-26
腦瘤患者護理安全管理分析論文11-20
急診護理風險管理效果分析論文11-14
產鉗助產術在護理管理的效果論文11-17
護理質量管理論文11-28
關于護理人員管理分析的論文12-04
泌尿外科患者護理管理措施論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