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新課程化學教育研究路向的若干思考論文

        時間:2024-05-18 20:49:16 化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新課程化學教育研究路向的若干思考論文

          [摘要] 國際化學教育會議(ICCE)所涉主題是當今化學教育主流的研究方向。結合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背景,研究國際化學教育研究發展脈絡,我國化學教育應該堅持優良傳統,穩固發展化學課程教學與評價研究;把握國際動向,積極開展科學素養教育與STS教育研究;著眼未來發展,努力拓展化學教育的理論化與信息化研究。

        新課程化學教育研究路向的若干思考論文

          [關鍵詞] 新課程;化學教育;國際化學教育會議

          近代化學及其衍生的化學教育誕生于18世紀的西歐社會。我國學校制度化的化學教育直至19世紀后半葉才初步建立,并由于諸多歷史與政治因素的制約一直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這種現實的差距催引著一代又一代化學教育工作者不斷地開闊眼界,力圖把握國際化學教育的脈動來探尋我國化學教育發展的理想圖景。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這種吸納新源、借鑒先達的工作更是得以圍繞著一條有章可循、軌跡清晰、國際主流的線索而展開,即通過探察國際化學教育會議(ICC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主題的內容和趨勢來反思與改進我國化學教育研究發展的現狀與路向。然而,通過現有文獻檢索我們發現,國內學界對于極具代表性的ICCE主題的分析與思考尚缺乏整體研究,最早的相關報道和介紹也僅從1977年第4屆開始。 [1]因此,我們通過查閱相關信息,對近40年20屆的國際化學教育會議主題予以全面分析和梳理,試圖從整體上把握這一國際主流化學教育的趨勢,并結合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現狀對化學教育研究的路向進行思索。

          一、ICCE的概覽與主題回顧

          ICCE是基于全球背景的當代大型國際主流的化學教育會議,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主辦,舉辦國化學學會及相關教育部門承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協辦。會議通常每兩年舉辦一次,在具體操作上,由IUPAC的下屬機構化學教育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Chemistry Education,CCE)負責組織與協調。作為全球性化學教育的盛會,ICCE 的核心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圍內溝通化學教育信息和協調化學教育活動,建立國際交往和促進相互了解,以發展世界各國的化學教育事業。會議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大會報告(Plenary Lecture)、專題討論會(Symposia)和研討會(Workshop)。期間,還將提交論文以口述或墻報(Poster)形式予以呈現。

          為了明確大會討論和交流的指向與范圍,并給下一時期各國化學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導,每屆ICCE都會預先設定大會主題(Theme),并圍繞主題拓展系列相關具體議題(Titles of Sessions)。大會主題作為每屆會議的中心議題,是立足當時社會經濟背景,緊密把握化學及教育科學與技術動向,適切關注時代的發展,擬定和遴選出具有高度前瞻性和概括性的內容,并在會議召開前的一段時間公布。歷屆ICCE具體信息詳見表1。

          二、ICCE主題梳理的方法與結果

          從表1看出,作為歷屆ICCE核心口號的會議主題通常是以指導性的綱領式呈現,少有具備明確指向性的化學教育領域內的具體內容。而通過對會議相關議題的研究發現,其中較多包含了各屆ICCE研討內容的具體信息。例如,即將召開的2008年ICCE主題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CT)時代中的化學”,而其具體議題則細致明確,分列為:“文科與化學教育、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中等教育中的化學、高等教育中的化學、化學教師教育、化學與社會、化學奧林匹克、信息與通信技術和化學教育、綠色化學、微觀尺度的化學、化學教育中的現代技術、面向化學與化工的網絡、工程教育、化學的公眾理解、化學教育中的研究、初等教育中的科學教育、其他相關化學教育的議題”等。由此可見,通過對議題所涉化學教育內容范疇的研究更有利于詳細了解ICCE的主題軌跡,進而對國際化學教育的研究熱點領域和趨勢形成整體、有效的把握。鑒于此,現對歷屆ICCE的具體議題連同大會主題一起進行梳理與分析。

          我們在文獻檢索和整理的基礎上,梳理出第6~20屆ICCE議題123條,加上第1-5屆主題5條(由于時間較早,僅掌握到主題),合計128條。根據各議題或主題所涉的化學教育研究的內容范疇,分別歸納為12個領域,依次為:公民素養、科學教育與化學;化學教育理論化研究與交流;化學理論及前沿研究;化學與交叉學科研究;化學與STS教育;化學與環境;化學教育與信息技術;大學化學教育研究;化學課程與教學研究;化學實驗研究;化學教育評價研究;化學教師教育研究。并使用Excel軟件按屆次對議題涉及上述12領域的頻次進行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

          三、基于ICCE主題分析的思考

          根據表1和圖1分析共20屆ICCE的主題與各類議題的發展脈絡,我們對我國當前新課程化學教育研究路向作出如下幾點思考。

         。ㄒ唬﹫允貎灹紓鹘y,穩固發展化學課程教學與評價研究

          建國后,我國的化學教育一直十分重視“雙基”的訓練,即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按照這樣的教育目標,化學教育一直大力提倡教師的高效教學與學生的有效學習,其突出表現為重視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練習,注重向課堂教學要效益。新課程改革以來,在原來倡導“雙基”的基礎上又擴展到提倡學生的“三維”發展,并著力以“課程”的研究為突破口,整合“課程”“教學”“評價”三者的聯系,形成了一體化的化學教育研究領域,并逐漸呈現繁榮局面。

          分析ICCE主題的統計結果,我們發現,“化學課程與教學研究”及“化學教育評價研究”共占議題總體的18%,具有相當的比重。同時,從屆次和時間上看,自1979年第5屆開始,此兩項研究的議題基本從未間斷,形成了國際化學教育界持續的、相當力度的關注。這樣的特點恰恰與我國化學教育中一貫重視“課程教學評價”的研究脈絡契合。例如,第十二屆ICCE以“化學課程與教育方法的演變”為分主題,提出了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應適應學科發展、就業和社會需要,教學內容應注意引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值得一提的是,在評價領域占有很大比重的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研究幾乎在每屆大會都會提及,而這更是我國為之自豪的強項,參賽選手均取得優秀成績?梢钥闯,我國化學教育在化學課程、教學、評價這三個國際化學教育研究的持續熱點領域上一直具有良好的研究傳統。現階段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階段,化學教育研究工作首要的無疑是在繼續堅守我國的傳統領域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穩固發展化學課程、教學、評價的優勢。

          (二)把握國際動向,積極開展科學素養教育與STS教育研究

          源起于上世紀末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由于一開始便立足廣泛的國際考察,參考與引鑒了若干國際教育改革的先進經驗,因而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視域和興奮點。在化學教育領域,同樣也吹來了新的氣息。以新課程理念為例,《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明確了“著眼提高21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的新提法。根據目前國內化學教育研究情況來看,科學素養(包括化學素養)教育和化學與STS教育不能不說屬于新興的熱點領域。 結合上文的統計結果分析,“公民素養、科學教育與化學”“化學與STS教育”在整個國際化學教育會議涉足的議題上也占有重要分量,其比重分別高達10.16%和9.38%。另外,加之與“STS教育”聯系甚密的“化學與環境教育”“綠色及微型化學實驗研究”的份額,這兩個領域在當今國際化學教育研究中占據的比重更大,例如,2002年在我國舉辦的第17屆ICCE提出的“環境化學教育”“公眾化學素質教育”“綠色化學與微型化學實驗”主題,第18屆ICCE提出的“化學的公眾理解(Public Understanding of Chemistry)”等。從時序上看,“化學素養”主題在第9~13屆即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早期零星出現,90年代中期后漸成趨勢,進而演變成化學教育研究領域的又一熱點。這恰與上世紀80年代第二次國際科學教育改革及其影響化學教育領域的情形暗合。

          與國際研究狀況相比,盡管我國化學教育研究在“科學素養教育”“STS教育”上起步較晚,研究質量相較于下,但在當前國際國內研究方興未艾的氛圍下,也已具備了一定層次、不同視角的研究。新課程化學教育研究,更應進一步奮起追趕,緊隨國際脈動,積極開展科學素養教育和STS教育,形成我國本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ㄈ┲畚磥戆l展,努力拓展化學教育的理論化與信息化研究

          相對于強勢的純化學研究而言,化學教育研究長期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專業化學人才對此領域少有涉足,而由于學科壁壘又少有教育學者問津。因此,作為研究化學領域內教育問題的化學教育長期依附其兩門上位學科——化學與教育學,使得自身研究主要處于演繹借鑒的階段,研究理論化程度低下,缺乏獨立自覺的理論研究基礎與體系。20世紀中期以后,隨著化學的迅猛發展及其對社會生活的日益影響,以國際權威性的首次ICCE召開為標志,化學教育研究的理論化與交流工作以這樣一種形式被固定并漸受關注。時至今日,雖然仍鮮見頗具影響和標志性的化學教育理論基礎研究成果,但其研究領域已在逐漸形成,研究工作逐漸豐富。如圖1結果所顯示,“化學教育理論化研究與交流”的議題比重已位居首位。例如,第18屆ICCE就提出了“化學教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論基礎(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Basis of Research in Chemistry Education)”的議題;又如近年出現的從“符號的—宏觀的—分子的”三角構型的化學教育與學習理論演變為以“人類要素”為著重點的“人性的—符號的—宏觀的—分子的”四面體化學教育理論構型。 [2] 國外學者已進行了開創性的工作,而國內學界能夠堪比的研究至今寥寥無幾?梢赃@樣說,我國化學教育理論化研究依然比較薄弱。

          另一方面,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高度發達的未來社會,化學教育必然要借助最為先進的工具實現自我的傳播和發展。考察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關于ICT與化學教育的研究早已在國外展開,第20屆ICCE已明確將大會主題擬定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CT)時代中的化學”。我國由于受經濟社會發展條件所限,ICT與化學教育研究多在大中城市的重點學校與研究機構中開展,普及性不夠;研究內容多是單機或局域網內個別軟件的應用與簡單程序的開發,研究應用的交互性與高效性欠佳,使得我們離真正的基于ICT的化學教育尚需時日。

          教育作為著眼未來的事業,新課程作為著眼未來的教育改革,要求我們的化學教育研究不能總是步國外先進經驗后塵,處于長期滯后的局面,而應聚焦未來發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眼光,在化學教育研究領域做出應有的貢獻,為保證我國化學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 參 考 文 獻 ]

          [1] 劉知新.IUPAC CTC與ICCE[J].化學教育,2002(7-8):95.

          [2] PETERMAHAFFY. TheFuture ShapeofChemistry

          Education[J]. Chemist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4 (3): 229-245.

        【新課程化學教育研究路向的若干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新課程下的化學教育的研究論文07-15

        換位思考化學實驗研究的論文06-07

        對若干個高中化學實驗的改進思考論文10-10

        中學化學教育研究論文09-04

        新課程背景中化學實驗趣味化研究論文07-10

        對中學美術教育的若干思考08-25

        我國高等數學教育中的若干問題思考論文10-09

        新課程改革理念與化學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研究的論文08-22

        化學實驗課中的心理教育研究論文09-27

        定量研究及哲學思考論文09-0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