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新課標下化學教學觀念的轉變論文范文
高中新課程總體核心:讓學生自主學習;新課改的根本目標: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此高中新課程在內容上,精選了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增強了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的聯系,構建了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同時建立了與之相配套的評價理念和機制,賦予學校和教師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多樣化、個性化是高中新課程的一個亮點,為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下面我就簡單談談新課標、新課改理念引領下化學教學觀念的轉變。
一、化學教育目標觀的改變
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教育首先要確立以科學素養為本的教育目標,改變以知識技能為取向的目標觀。課標中對化學教育的目標明確指出:“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這正是新課標比大綱更具活力所在,從課標內容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學生現實的生活、周圍的生產實際、環境污染與保護、當前的科學技術密切的發生聯系,具有嶄新的化學氣息,而不單是相對比較固定的,已“存活”了很久的學科最基礎的知識。把知識學習,能力培養與情感體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了教學內容的趣味性。為了體現對未來公民科學素養的培養,化學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構建了課程的目標體系,并通過內容標準逐一落實,如《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要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能從日常生活或化學學習中提出問題,進行初步探究活動;能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應保持和增強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努力學習化學的志向;要發展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等等。與舊化學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目的相比,新化學課程標準突出了化學與生活的聯系,在生活中的作用,突出了化學的趣味性,大大方便了教學。
新課標確立以促進學生發展為主的教育目標,著眼于學生的發展,不僅僅是智育,應當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及心理、體質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長期以來,化學教育往往只重視知識的積累,忽視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方法,尤其忽視學生學習化學的情感與態度,教育層面也往往只注重學生個體的個性發展需要。新課標中學生活動內容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突出體現了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交流協作的能力、創新和實踐能力等具有發展意義的教育目標,同時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提升了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
二、化學教學方法的改變
新課標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的積極性、自覺性、創造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盡可能為學生留有發展的余地,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注重學生個性的養成、潛能的開發和智能的發展。這就給教師在教學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學的組織形式,營造學生參與探究的空間,為學生參與教學創造時機和條件。進行師生易位,這是新課標的一個教學特點。教是為了不教。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即不僅參與學,而且參與教,只有參與得多了,才能增強主人翁意識。如在實驗課上,讓學生積極參與,可讓學生上臺做演示實驗,教師則可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及時糾正錯誤,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如,在習題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運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和知識,幫助同學分析、答疑、解難,在參與教的過程中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根據新課標的特點和要求及一段時間來的學習和課堂教學經驗總結,我談幾點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應改變了的教學方法:
(一)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古人說得好:“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授人以漁,終生受益。”因此,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十分重要。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應遵循“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原則,從聽課、實驗、觀察、提問、記憶、總結等多方面進行指導。在課堂教學中,要經常性地提醒學生聽、看、記、問、想等,其目的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教給學生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方法。
(二)引導學生自我反省
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及時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反思,監控自己的學習行為。要求學生每人都記“錯題集”,記下平時作業及考試中的錯題,并要求分析錯誤原因,逐個訂正,到下次考試前再拿出來翻翻、看看。這樣一來,有了“錯題集”,考過的內容再錯的機會就會減少,對提高教學效果非常有益。讓學生每天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回顧與反思,及時糾正自己學習中的問題,改進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能力。
(三)知識建構網絡化、類比化,提高記憶效率
化學知識是零散的,只有多整理建構有效的網絡,才能使知識活化為自己的內存,而且記憶更加牢固。類比不但可以在知識系統內部進行,還可以將許多化學知識與其他知識如數學知識、物理知識、哲學知識、生活常識等進行類比,常能起到點化疑難、開拓思路的作用。
(四)知識聯系社會,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首先要重視實驗現象、方法、裝置、原理等知識的積累;其次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并爭取用學到的知識予以初步解釋;再者是提倡學生通過課外書、電視、科教電影的觀看來學習、應用。
古希臘學者說過:“人腦不是一個可以灌注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可以點燃的火把。”在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實施過程中,讓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能在教學實踐中點燃這根火把。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對新老教師都是一個挑戰,大家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對于怎樣利用好新教材、落實好新課程標準都心中無譜。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將不斷探索,在學習和摸索中前行,把新課改的觀點和理念與以往豐富的教學經驗相結合,通過實踐不斷調整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們相信化學的新課改之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淺談新課標下化學教學觀念的轉變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新課標》下的化學實驗教學06-01
淺談高校轉變教學觀念體育教育08-23
淺談教育思想轉變與觀念更新論文07-19
新課標下如何轉變體育教學觀念05-07
淺談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觀念的轉變論文08-04
淺談轉變教學觀念構建地理高效學堂09-01
淺談我國當代消費者觀念的轉變07-03
高校學生管理觀念的轉變的論文10-16
探討數學教學中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的論文10-26
新課標化學教學論文范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