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摘 要:我國的旅游高等教育為全國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畢業生,但從旅游企業的選擇和畢業生的去向上來看,高等學校培養的旅游管理畢業生和旅游業所需要的人才間出現了嚴重脫節現象,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在行業內的競爭力比較低。本文對導致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競爭力低下的深層次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競爭力的對策。
關鍵詞: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對策。
1 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及問題。
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末,以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的誕生為標志。隨著各地旅游業的發展,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各地的旅游教育也開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蓬勃發展起來,各大專院校也分別在地理、歷史、經濟、英語、管理等專業的依托基礎上,相繼成立了或開設了旅游專業,目前已經形成以?啤⒈究茷榛A,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內的完整的培養體系,成為一支異軍突起的生力軍。那么,作為這支生力軍的中堅力量的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在就業上的競爭力狀況如何呢? 本科學生的競爭力狀況能夠從某種程度上反映整個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情況。調研發現,旅游管理專業的本科學生競爭力并未與日益蓬勃發展的旅游業成正比。一方面,企業招聘到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后發現,招聘來的大學生在工作上“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完全不符合企業的用人需求,企業還需要在對員工的繼續教育培訓上花費較大的代價;另一方面,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在旅游企業內工作一段時間后感到不適應,認為該崗位不能體現自己的所學、不能實現自己的預期目標和人生價值,因而選擇“跳槽”去往其他行業,致使旅游企業的大學生員工流動率極高。有數據表明,旅游管理本科生初次在本行業內就業的人數比例一般在10% ~20%之間,造成了旅游行業的低就業率,另一方面,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又有著較高的流失率(兩年后仍在旅游行業就業的不到20%) 。人們漸漸覺得培養出來的旅游管理本科學生“動手能力不如?粕,理論能力不如研究生”,這實際上反映了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嚴重錯位。一直以來,旅游管理的本科教育立足于理論本位,重理論知識,輕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使得所培養的學生缺乏職業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經驗,與其它一些旅游專科學校的畢業生相比競爭力(主要是實踐操作能力)低下。
實際上,旅游管理專業應用性較強,具有明確的行業指向性。教育部在《關于深化教學改革,培養21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的意見》中也明確提出了21世紀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質教育,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為一體,富 有時代特征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此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教育應當著重培養“應用復合型人才”,提高其綜合競爭力,只有那些基礎厚、知識廣、實踐操作能力強的綜合性人才才是未來旅游業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2 培養模式與實踐脫節的深層次原因分析。
旅游管理專業的現行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中旅游業所需求的人才嚴重錯位,一些旅游企業寧愿花高薪聘請同行企業中的高管、去“挖墻角”,也不愿意招聘受過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專業“正規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供給和需求相脫節現象越來越嚴重。究其原因發現,旅游管理專業“正規軍”畢業生的競爭力較低,不能適應旅游業發展需要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一些高校對旅游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模糊、不切實際。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對旅游專業學生的教育上普遍存在著定位“過高”的問題,旅游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行業,要想真正能夠做到對旅游企業較好的管理,首先必須要熟悉基層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與工作方法,否則一切的管理只能是空談。而事實上是,學校模糊的定位導致培養出的旅游管理本科生畢業后大多想從事管理工作,而不愿從事較低層次的、實踐性較強的服務工作,這就使得學生的“管理”只能停留在空談和夢想上。
縱觀一些開設有旅游專業的學校,從“985”、“211”院校到省級重點院校、一般院校,很少能從塑造特色品牌出發,而大多都按照大致一樣的模式、一樣的教學設計、一樣的課程設置安排開展教學活動。這就使得培養出的學生缺乏特色性和差異性,競爭力趨同。
其次,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手段單一。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仍然延續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教學和理論知識灌輸為中心”的“填鴨”模式,這種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教學模式使得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雖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卻只能停留在口頭上,而其實踐動手能力較差,不能很快適應旅游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此外,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也呈現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特點,各個院校所開設的課程大同小異,有些課程內容甚至有重復開設之嫌,有些則是將專業課與基礎課同時進行、或由于其它原因將先后順序進行顛倒,使得教師和學生都感到無所適從;此外,教學進度設置也缺乏梯度和層次,完全隨心所欲或機械照搬其他學校的模式,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沒有以專業建設、以旅游管理專業特色品牌塑造以學生專業學習為中心。
最后,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尚不能適應旅游業的發展,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旅游管理專業隸屬于工商管理二級學科,同時在碩士點、博士點的建設方面也一直滯后于其他經濟類、管理類,許多學校的旅游碩士點僅是掛靠在諸如生態學、地理學、民族學、歷史學等學科下的一個方向,而真正擁有旅游管理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校和科研院所在國內更是屈指可數。大多數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師都來自于歷史、地理、經濟乃至外語等專業,對于系統的旅游學理論和實踐教學技能的掌握相對缺乏;特別是在實踐教學方面,一些院校更缺乏能夠供學生實踐操作的專業模擬實驗室(如導游模擬實驗室、客房實驗室、前臺實驗室等) ,使得教學活動脫離實際,限入從書本到書本的“空對空”境地,這種“雙師型”旅游專業教學人才及旅游專業教學實驗室設施的匱乏,直接導致了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與旅游企業所需嚴重脫節,降低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3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對策研究。
目前,我國旅游業正如火如荼地發展,以廣西為例,隨著中國- 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泛北部灣及泛珠三角區域旅游合作的進一步深入開展,旅游企業對旅游人才的需求量,特別是對實踐操作技能較強和極富管理經驗的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缺口還很大;然而,從近些年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統計上來看,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旅游管理畢業生卻找不到工作或改行從事其他工作,與社會對旅游人才潛在的巨大需求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兩者之間的巨大反差,不僅不利于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學科體系及廣西區內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阻礙了廣西區乃至中國- 東盟區域旅游業合作的健康良性發展。因此,如何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競爭力,塑造和培養旅游企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已經迫在眉睫。
3. 1 對畢業生進行準確定位。
對于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模糊不清、定位不切實際的問題,學生儼然成為無辜的“犧牲品”。對于學校來說,要本著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市場需求作深入而細致的調研,根據市場的需求培養相應的人才,一些學校已率先嘗試的“定單式培養”不失為一個較好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立足于自身的專業特長,準確地把握區域環境和評估優勢師資力量,即集中和整合自己最優勢的資源去打造與眾不同的特色“產品”,這也是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提高自身“產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這種對畢業生的準確定位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做深入的調研;一方面,旅游專業的專業教師需要深入旅游企業一線,與企業的領導及其他人事需求單位進行多方、反復溝通,了解旅游職業崗位對該專業的能力、知識、素質要求;另一方面,對本校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進行跟蹤調研,收集他們對學校教學內容、對企業用人標準等方面的反饋信息及相關建議,通過調研和反饋,學校將對本校培養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去向及工作情況有較清醒的認識,在此基礎上,修訂以往在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培養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及模糊的定位,使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更加明確。
3. 2 合理設置課程,提高實踐操作性。
旅游管理專業是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專業,理論來源于實踐,同時又指導實踐,在旅游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中既要強調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扎實性,同時又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突出實踐操作技能培養的重要性。事實證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因此,在課程的設置上仍然需要聽取旅游企業的負責人及本校往屆畢業生的意見和反饋,他們才是最有資格發言的群體,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能夠讓他們對該專業未來的需求方向有更清晰的認識,并且本校的畢業生也非常樂意看到自己的建議和意見能夠為母校的教學改革及其它學生的培養作出貢獻;從學校的角度上說,這些來自于旅游企業一線的意見能夠使原本不甚合理的課程設置更加合理和完善,使畢業生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為企業所歡迎。此外,從目前的情況看,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較多的實習崗位集中在酒店,而在旅行社、景區、旅游行政機關及其它旅游企業等部門的教學實習則較少,這對于綜合性、復雜性較強的旅游業來說顯然實習的范圍過于狹窄了。各高等院校應廣泛開展“產- 學- 研”合作模式,將“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積極與省(區)內外的著名旅游企業、旅游行政機關及其它部門間建立穩定的“產- 學- 研”合作基地,合作共建教學實驗室和實訓實踐基地。
3. 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因此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競爭力的基礎性環節。首先要鼓勵現任教師繼續進修,鞏固和扎實其專業理論功底,可以通過對現有的旅游專業教師分期分批進行專業培訓,派遣到國際、國內比較知名的旅游院校進修,使他們能夠盡快熟悉并深入了解相關業務領域,提高教學質量和研究水平;其次還可以聘請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做兼職教授,以專題講座、討論或報告等豐富多樣的形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旅游業對實踐操作技能的特殊要求,還需要使教師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即“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由于具有與旅游行業相關的社會實踐經歷,與純粹進行理論研究的教師相比,他們更能夠抓住旅游這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的精髓,擺脫“紙上談兵”的教育方式,使學生的操作技能能夠有實質性的提升。這種實踐能力可以通過鼓勵教師申報和參與實踐性課題,到旅游企業調研或參與旅游開發規劃等項目,提升專業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可以通過讓專業實踐課教師到旅游企業去掛職鍛煉,參加旅游企業的管理實踐活動,從而深入了解旅游業發展的最新態勢、熟悉具體領域崗位的操作能力,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這也是提升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競爭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參考文獻:
唐躍工。 旅游高等教育國際型復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析.科技教育創新, 2007, (19) : 228~229.
沃斌峰。 澳大利亞旅游教育特色及其啟示. 科技信息,2007, (22) : 30~31.
趙建軍。 地方高校特色化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新思維.旅游學刊(人力資源與教育教學特刊) , 2006, ( z1) : 67~70.
羅文,陳國生。 論高師旅游管理本科綜合性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6, (3) : 85.
曹麗娟。 關于旅游專業教學方面的幾點思考. 人文社科,2006, (2) : 89.
鐘揚,覃峰,王雪蓮。 旅游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再思考. 反思與交流, 2007, (7) : 75~76.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
淺析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出現問題及對策05-27
淺談企業績效管理的現狀、問題及解決對策09-16
旅游管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淺析論文04-15
績效管理實施現狀應用對策思考論文05-28
灌區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現狀與管理對策05-14
當前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1-06
企業內控與風險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05-13
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05-25
淺談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及發展對策05-30
生態旅游管理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創新論文04-16